第671章 情况很严重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于对金铭集团相当重视,这次王青山出发之前特意安排刘浩在家守着,有什么情况要第一时间通知他。可谁想,这都到市里了,刘浩却打来了这个电话,汇报了一个坏消息。
  刘浩在电话跟王青山汇报说,药厂的施工现场被一群农民给包围了,阻止施工队施工,而这些农民,正是药厂周围村里的老百姓。
  药厂拆迁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地基建设,王青山本来的安排是在年底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明年开春就试生产。他对工期要求很严,为了能早日投产,他甚至多次去现场办公,而且还召集各有关部门开了好几次调度会。在手续方面,王青山更是给了孟紫萱一路绿灯,把所又能省都省了,而且还安排有关单位来了一次联合办公,为的就是能让这个药厂的工程顺利完工。
  这是王青山对这个项目的重视,也是县里对这个项目的重视。不管吴忠诚和姜富强对王青山多么不爽,可这个项目,二人也都不允许出什么差错——这关系到燃翼的形象。
  原本一个正进行得好好的项目,如今怎么突然就冒出周边老百姓围堵施工队的情况了呢?王青山不敢怠慢,在电话里就让刘浩抓紧落实围堵的原因。
  这么大的事情,王青山用屁股都想得出来,刘浩肯定是一接到消息就向自己汇报了,根本就没来得及去了解详细的情况——刘浩毕竟不如米玉芙那么能干。
  王青山自己也分析,药厂扩建,拆迁的建筑很少,几乎没有涉及到农房,而且老药厂本来就建在郊外,当时的选址就是为了避开居民区,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药厂周围方圆五公里也没有村庄,拆掉的几个建筑物的补偿款也早已经落实到位,房屋所有人可都是签字确认了的。
  如果是因为征地,好像也不太贴切。药厂周围的地没有农业用地,涉及不到红线问题,规划出的全都是工业用地,跟乡镇和村里也都是沟通好的,再说了乡镇也不可能召集老百姓来闹事。
  只用了十几分钟,刘浩又打来电话,告诉王青山,农民围堵的原因是怕药厂建起来以后污染环境。
  这个理由王青山是没有想到的,当初项目立项的时候,虽然用的时间很短,但在环保局也是经过环境保护评价的,这份环评报告王青山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这些手续都有法律依据,要不然立项肯定通过不了。
  工业企业必定存在一定的污染,不管是大气还是水环境,药厂又属于化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在所难免,但只要是处理的好,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减小到最小程度。
  王青山挂断刘浩的电话,刚刚在曹子华办公室出来时候的那种心情荡然无存。他不得不感慨,基层工作,真的不容易啊。跟对手斗争很难,跟老百姓打交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现在老百姓因为环境问题阻止工程的施工,虽然有违法的嫌疑,但老百姓也不是空穴来风,以前的药厂就因为污染,闹过几次矛盾,现在新药厂虽然设备先进,而且工艺也是最新的,但老百姓的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了,现在的情况,已经令王青山没有心思去考虑污染不污染的问题,他在想如何平息这个事情,说服老百姓接受这个项目。别的事情都好说,可是群体事件,那是真的相当恼火的。
  这样的事情在网络上有很多起,而且严重程度也要比燃翼严重的多,很多地方有前车之鉴,处理好了你好我好,处理不好被人捅到网上。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你政府理由再充分,也会无比被动了。
  王青山最担心的就是把事情闹大,他要赶紧回去,要不然下边那些人还不一定怎么处理,万一出个篓子,谁也担当不起。虽说现在这个项目关系到燃翼的招商环境的形象问题,按理说吴忠诚和姜富强应该不会允许事情闹大,可这毕竟是他王青山引进的项目,他有点不放心吴忠诚和姜富强。
  不是怕他们俩不管这事儿,而是怕他们不用心去管,更怕他们用老办法去管,到时候越管越乱,那麻烦就大了。
  司机已经把车开的接近超速,但王青山还是觉得慢,不时的催促司机快点,在车子马上要到燃翼的时候,王青山又接到了刘浩的电话,说来百姓已经去县政府了,而且人还很多,不是一个村的,还有下游的几个村,现在信访办的领导正在想办法控制局势。
  我草!王青山冷汗都出来了,差点就要骂人了!
  这么大的事情,居然只是信访办的人去处理,就没有一个县领导出面吗?
  他有过处理过群体事件的经验,但经验并不丰富。在随江的时候,他处理过两次,一次是在开发区,主要还是何敏在处理,他只是听何敏的招呼。再一次,是在县里,他以副县长的身份处理的,算是有经验,但也没有丰富的经验。现在,要他自己来处理这个事情,那点经验,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望柏市可不是随江市,他没那么强的背景。
  特别是这种群体事件,要说用经验解决,这经验也是有差别的,搞得不好还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所以,王青山心里并不轻松。现在问题的源头已经找到,王青山只想跟老百姓好好解释,避免他们冲动。
  在电话里,王青山嘱咐刘浩,让他一定要看好了,千万不要把老百姓的情绪惹起来。刘浩本想解释解释,可王青山炮火连篇的嘱咐,让他插不上嘴,最后只能是在电话里点头称是。
  挂断电话,王青山才反应过来,跟刘浩嘱咐这些没用,他拿出手机,本想给姜富强打个电话,但想了想还是罢了,这个时候估计姜富强也已经焦头烂额了,闹不好他正着急有关部门开会呢,自己还是不要打扰他的好。何况老百姓去的是县政府,本也属于姜富强管的。
  自己打不打这个电话,都无关紧要,而且还有点不合适——自己一个出差在外的人打电话问在家的领导,这是质问吗?
  是的,哪怕他已经要进县里了,但毕竟还是算在外出差的嘛。
  然而,王青山却不能做个旁观者。毕竟这个项目是自己引进的,本着首问负责的原则,自己也应该插手处理一下这些事,况且施工方和投资商最终要联系的还是自己。
  王青山来燃翼这么久,他也跟燃翼的老百姓打过交道,在他印象里,燃翼的老百姓都是老实巴交的,政府不管出台什么政策,只要是能让老百姓受益,他们都是举双手赞成的,就算是有几个人不乐意,也不会出现****的事情。
  今天这局面王青山听刘浩的话里,肯定是小不了,而且这一闹还是好几个村,还闹到了县政府,这可不是燃翼老百姓的一贯作风,难道老百姓的维权意识提高了?
  可是,这维权意识的提高,也不至于这么快啊!县里的另外几个化工厂都离居民区不远,而且污染要比药厂严重的多,可那片的老百姓不但没有上访,还感谢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呢?现在药厂刚开始建,还没出现污染,怎么老百姓就不乐意了?
  虽然王青山存在这么个疑问,但相比于处理眼前的事情来说,这点疑问已经微不足道。
  刚进县城,王青山手机又响了,这次是陈娟给他打过来的。陈娟自从去了文化局,已经很少给王青山打电话,当然,这不是说她不跟这个自己的‘恩人’联系,但凡有点事情,陈娟总会亲自跑到王青山办公室汇报的。
  王青山也知道,陈娟除非有重要的事情实在找不到他了才会打电话给他,所以他虽然心里很烦,却还是接通了电话。
  陈娟说话从不啰嗦,电话刚接通,就从电话那头对张继松说:“张书记,县政府来的那些人恐怕有人带头。”
  这就是自己人的好处,遇到大事了,说话从来不拖泥带水,也不玩隐语,直接就切中要害。
  陈娟刚刚跟刘浩通了个电话,得知王青山正在回来的路上,她担心王青山处理起这件事被动了,所以才马上给他打的这个电话。
  她的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说来也巧,这些上访的人中,有她一个亲戚,她是出门的时候遇到这位亲戚的,见这么多人闹事,她才多嘴问了问。虽然亲戚没直接说明是谁带的头,但话里却透露出了一点内幕来,说是这件事有人蛊惑,其实老百姓本来是什么都不懂,这些人一宣传,他们才意识到到自己的处境,群情激荡闹哄哄地就跑到县城市上访来了。
  陈娟怕问多了引起他们的怀疑,便找了个理由离开。然后,她就给刘浩打了个电话,本来是想去王青山办公室汇报的,但得知王青山不在,她只好打了这个电话。
  王青山听陈娟这么一说,心里的疑问似乎已经明白了几分,他没多说,只在电话里说了一句:“我知道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