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天盛帝盛怒已过,此时看着沉默悲愤的辛子砚,看着跪下的那一小半朝臣,想着宁弈那句“为天下民心安定计”,随即想起辛子砚在士林中的魁首地位,眼神里终于露出了一丝犹豫。
“臣附议!”
蓦然一声惊得所有人都直起身子看过去——开口附议的,是凤知微。
“臣附议!”凤知微磕了一个头,在胡圣山辛子砚灼灼的目光中面不改色,朗朗道,“正如楚王殿下所言,此事极有蹊跷,《天盛志》在帝京尚未刊行,如何能千里迢迢流入河内?《大成之殆》历时三个月编纂而成,臣亲眼看见辛大学士将之作废,又怎么会再次出现?生祠我朝虽未有,但大成历代名臣将相,惠泽家乡父老者,都有各地为之建造生祠,乡党爱戴本乡杰出人士,并以之为自豪,这也是常情,和那些心怀叵测沽名钓誉以博民间声望者不同,请陛下予以甄别,《大成荣兴史》和《乱臣贼子书》陛下曾下令统一销毁,但至今尚有留存,这不是辛大学士一人之过,微臣身为副总裁也难辞其咎,请陛下一并处罚。”
殿中群臣听得这番话,处处都在附和楚王之言,堂皇漂亮,诚恳真挚,都频频点头。
辛子砚胡圣山和宁弈,却面色惨变。
这真是一番看似维护实则火上浇油的“求情”!
字字凶狠!
一句“帝京尚未刊行”,便坐实了辛子砚“私自流传”,一句“历时三月编纂而成”,便暗示天盛帝,辛子砚“为大成编史不惜耗时三个月”,一句“生祠我朝未有,大成层出不穷”,便隐隐把辛子砚的心思往“大成余孽作风”上靠拢,明着说“和那些心怀叵测以博民间声望者不同”,实际上就是在说“同”,最后那句“陛下明令销毁,至今尚有留存”,当真是最后一壶猛油,浇在了已经给她一步步挑得旺起来的天盛帝的明火上!
心思之深,言语之巧,把握帝王喜怒之准,登峰造极。
辛子砚的身子微微抖了起来,脸色惨青,却只盯着凤知微一言不发,他也是随侍天盛帝多年的臣子,清楚皇帝的性格,盛怒之下他越为自己辩解,天盛帝会更愤怒,但是只要有楚王等人委婉压压皇帝的火气,那阵子怒气过去,还有很大回旋余地。
如今眼看着那点回旋余地,都被这人一手葬送。
到底什么样的仇恨,要这样不死不休?
殿上天盛帝的脸色,一寸寸的冷了下来。
“陛下。”宁弈在他即将再次变脸,人人噤若寒蝉的时刻,居然再次又开了口。
他一直跪在凤知微身边,却一眼也没有看她,眼看着自己开口天盛帝脸色更冷几分,却也神色不变,只从容道,“正如魏大学士所言,此事大有蹊跷,《天盛志》正副总裁及各书办不下数十人,其中的收书编纂整理销毁各有环节,万非辛大学士一人可以总揽,真要让辛大学士担负全责,只怕难服天下之心,也不合我朝立国以来赏罚分明不枉不纵的宗旨,儿臣以为,既然此案中,收书编纂整理销毁乃至最后的刊行环节都出了事,那就应所有参与编纂《天盛志》人等,一体彻查,谁当首罪,谁有胁从,各自处置,也好显示我皇大公至明之意。”说完便磕头。
他这番话出来,群臣又愣了——刚刚还在一力将事态化小,试图平息陛下怒气,转眼间口风全变,竟然连揪带扯要大动干戈,殿下这是怎么了?
胡圣山嘴角却露出一丝笑意——殿下真智人也,看出陛下此刻看似平静,其实怒气已经不容撩拨,再求情只会弄巧成拙,所以干脆不再求情,顺着魏知的口气,将重重栽在辛子砚头上的一堆罪名,平摊到整个编纂处,所有人一起拽下水,人多了,关系就多,牵丝绊藤,到时候很容易就能办成一团扯不开的乱案。
看似穷追猛打置之死地,实则分散目标混淆事端。
他眼珠一转,立即一掀袍袂也跪了下去,“非也!殿下此言,老臣第一个不敢附议!”
满殿群臣唰一下都露出痴呆表情。
今儿这是怎么了?
谁都知道老胡老辛都是楚王一系,一向守望相助唯命是从,今天在金殿之上,怎么一个个唱起了反调?
“哦?”宁弈斜眼看胡圣山。
“《天盛志》编纂阵容,本就庞大,辛大人固然以文章魁首主持盛典,但其间青溟各司业,翰林院各翰林,各中书学士都有份参与,老臣当时也有挂名,便是魏大学士。”胡圣山顿了顿,眼角掠过凤知微,“早期搜集天下图书以及初期编纂事务,魏大学士作为副总裁,也出力极多,照殿下这般言论,内阁五大学士,待罪便有二人,老臣身为首辅总裁,自不敢推卸罪责,但魏大学士万万与此事无干,请殿下不可一概而论。”说着便跪前一步,免冠请罪。
宁弈沉默了一下。
胡圣山精光四射的老眼紧紧盯着他。
跪在三人中间的凤知微一动不动,唇角扯出一抹笑意。
她为了尽快整倒辛子砚,老太太打乱拳似的罗织一堆要命罪名,以求迅速奏功,这样固然出手最有力,却也容易被人分散目标,本来这满朝文武都已经被这暴风骤雨的控诉所震住,只要他们反应不及,天盛帝勃然下旨,一切便成定局,不想宁弈果然比她想象得更清醒,转眼间就抓住了这个唯一弱点,反攻自己来了。
而老胡也不愧历经朝堂风浪的官场老油子,立即便抓住机会挤兑她了,用的法子居然和她的一样——看似维护,实则挑拨,一句“早期搜集天下图书以及初期编纂事务”,便暗示《大成之殆》编纂三月,她也有份。
“臣附议!”
蓦然一声惊得所有人都直起身子看过去——开口附议的,是凤知微。
“臣附议!”凤知微磕了一个头,在胡圣山辛子砚灼灼的目光中面不改色,朗朗道,“正如楚王殿下所言,此事极有蹊跷,《天盛志》在帝京尚未刊行,如何能千里迢迢流入河内?《大成之殆》历时三个月编纂而成,臣亲眼看见辛大学士将之作废,又怎么会再次出现?生祠我朝虽未有,但大成历代名臣将相,惠泽家乡父老者,都有各地为之建造生祠,乡党爱戴本乡杰出人士,并以之为自豪,这也是常情,和那些心怀叵测沽名钓誉以博民间声望者不同,请陛下予以甄别,《大成荣兴史》和《乱臣贼子书》陛下曾下令统一销毁,但至今尚有留存,这不是辛大学士一人之过,微臣身为副总裁也难辞其咎,请陛下一并处罚。”
殿中群臣听得这番话,处处都在附和楚王之言,堂皇漂亮,诚恳真挚,都频频点头。
辛子砚胡圣山和宁弈,却面色惨变。
这真是一番看似维护实则火上浇油的“求情”!
字字凶狠!
一句“帝京尚未刊行”,便坐实了辛子砚“私自流传”,一句“历时三月编纂而成”,便暗示天盛帝,辛子砚“为大成编史不惜耗时三个月”,一句“生祠我朝未有,大成层出不穷”,便隐隐把辛子砚的心思往“大成余孽作风”上靠拢,明着说“和那些心怀叵测以博民间声望者不同”,实际上就是在说“同”,最后那句“陛下明令销毁,至今尚有留存”,当真是最后一壶猛油,浇在了已经给她一步步挑得旺起来的天盛帝的明火上!
心思之深,言语之巧,把握帝王喜怒之准,登峰造极。
辛子砚的身子微微抖了起来,脸色惨青,却只盯着凤知微一言不发,他也是随侍天盛帝多年的臣子,清楚皇帝的性格,盛怒之下他越为自己辩解,天盛帝会更愤怒,但是只要有楚王等人委婉压压皇帝的火气,那阵子怒气过去,还有很大回旋余地。
如今眼看着那点回旋余地,都被这人一手葬送。
到底什么样的仇恨,要这样不死不休?
殿上天盛帝的脸色,一寸寸的冷了下来。
“陛下。”宁弈在他即将再次变脸,人人噤若寒蝉的时刻,居然再次又开了口。
他一直跪在凤知微身边,却一眼也没有看她,眼看着自己开口天盛帝脸色更冷几分,却也神色不变,只从容道,“正如魏大学士所言,此事大有蹊跷,《天盛志》正副总裁及各书办不下数十人,其中的收书编纂整理销毁各有环节,万非辛大学士一人可以总揽,真要让辛大学士担负全责,只怕难服天下之心,也不合我朝立国以来赏罚分明不枉不纵的宗旨,儿臣以为,既然此案中,收书编纂整理销毁乃至最后的刊行环节都出了事,那就应所有参与编纂《天盛志》人等,一体彻查,谁当首罪,谁有胁从,各自处置,也好显示我皇大公至明之意。”说完便磕头。
他这番话出来,群臣又愣了——刚刚还在一力将事态化小,试图平息陛下怒气,转眼间口风全变,竟然连揪带扯要大动干戈,殿下这是怎么了?
胡圣山嘴角却露出一丝笑意——殿下真智人也,看出陛下此刻看似平静,其实怒气已经不容撩拨,再求情只会弄巧成拙,所以干脆不再求情,顺着魏知的口气,将重重栽在辛子砚头上的一堆罪名,平摊到整个编纂处,所有人一起拽下水,人多了,关系就多,牵丝绊藤,到时候很容易就能办成一团扯不开的乱案。
看似穷追猛打置之死地,实则分散目标混淆事端。
他眼珠一转,立即一掀袍袂也跪了下去,“非也!殿下此言,老臣第一个不敢附议!”
满殿群臣唰一下都露出痴呆表情。
今儿这是怎么了?
谁都知道老胡老辛都是楚王一系,一向守望相助唯命是从,今天在金殿之上,怎么一个个唱起了反调?
“哦?”宁弈斜眼看胡圣山。
“《天盛志》编纂阵容,本就庞大,辛大人固然以文章魁首主持盛典,但其间青溟各司业,翰林院各翰林,各中书学士都有份参与,老臣当时也有挂名,便是魏大学士。”胡圣山顿了顿,眼角掠过凤知微,“早期搜集天下图书以及初期编纂事务,魏大学士作为副总裁,也出力极多,照殿下这般言论,内阁五大学士,待罪便有二人,老臣身为首辅总裁,自不敢推卸罪责,但魏大学士万万与此事无干,请殿下不可一概而论。”说着便跪前一步,免冠请罪。
宁弈沉默了一下。
胡圣山精光四射的老眼紧紧盯着他。
跪在三人中间的凤知微一动不动,唇角扯出一抹笑意。
她为了尽快整倒辛子砚,老太太打乱拳似的罗织一堆要命罪名,以求迅速奏功,这样固然出手最有力,却也容易被人分散目标,本来这满朝文武都已经被这暴风骤雨的控诉所震住,只要他们反应不及,天盛帝勃然下旨,一切便成定局,不想宁弈果然比她想象得更清醒,转眼间就抓住了这个唯一弱点,反攻自己来了。
而老胡也不愧历经朝堂风浪的官场老油子,立即便抓住机会挤兑她了,用的法子居然和她的一样——看似维护,实则挑拨,一句“早期搜集天下图书以及初期编纂事务”,便暗示《大成之殆》编纂三月,她也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