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世子上门
津南侯府家庵。
老太太确实是因为听说恭亲王出面了,她才忙叫孙妈妈去大理寺递了个状子的。老太太不傻,那边恭亲王出面意味着什么,她心里很清楚。
起码恭亲王是觉着长辈中没人会给苏芷樱出头管这件事了,迫不得已他才出面的。不然他一个王爷,跟苏芷樱无亲无故的,如此帮着出头,难道不怕人说闲话?
恭亲王的出面,也有暗责老太太袖手旁观的意思。
老太太其实是想逼着镇国公府的人出面的,这样镇国公府实际上就和苏芷樱扯上了关系,就算是为了名声着想,镇国公府也要考虑一下亲事。
可她没想到出头的竟然是恭亲王。急慌慌的叫孙妈妈派人去把状子递到了大理寺,老太太这才问孙妈妈:“恭亲王出面,这是什么意思?”
孙妈妈也拿不准,想了想道:“奴婢是听说,姑娘看病的医术好像还挺好的,给世子妃诊病之后,世子妃的病情好了很多……”
老太太疑惑的道:“你是说,恭亲王感激大姐儿治好了世子妃的病?这是真的吗?大姐儿不过就是陪着说说话什么的,吃得药必定还是大夫开的,大姐儿什么时候会看病了?”
孙妈妈去了一次只是大约的问了问情况,其实也没有详细问,老太太这样一说,她就滞住了,半天道:“奴婢去镇国公府打听一下?噢,对了,是跟着去了恭亲王府,奴婢要不去……”
老太太不等她说完已经摆手:“打听什么呀,又不是自己府里,去问东问西的多显眼?”说完了就沉吟。
孙妈妈在旁边也琢磨。
主仆两个正纳闷,丫鬟进来回禀:“老太太,镇国公府的世子爷来了,求见您呢。”
老太太一惊!
“世子爷来了?”老太太心中迅速翻转了几个念头。难道是求亲来了?这念头一出来,老太太还喜了一下,不过接着就想明白了,就算是世子看中了大孙女,也不会在现在的世子妃还没过世的时候就来求亲。
那就是暗示他的意思来了?世子看中了大姐儿,世子妃死了之后,他就会求亲?大姐儿年岁也到了,暗示了意思,自己这边也好早做准备……
老太太一门心思的只想攀镇国公府这门亲,完全想不到别的方面,何况世子已经到了门口,也没时间给她好好琢磨。
忙叫:“快请,快请进来!”
她又四处的张望,看着自己的屋里。
孙妈妈很明白,忙将几样扎眼的,不该出现在庵堂的摆设收了起来。门口就已经听见脚步声了。
门帘子一挑,一股冷风先窜了进来,接着世子微微的瘸拐着进来了。
披着翠纹织锦羽缎斗篷,斗篷上竟然还有些雪花,老太太尚坐着,但是已经一迭声的吩咐了:“快,快,服侍世子将斗篷脱了,放在外面的暖炉笼上拢干,再给世子沏壶热茶。”
然后热情的看着世子:“外面这会儿竟然下雪了吗?”
这亲热劲,世子连给长辈行礼的揖还没有做出来,孙妈妈已经是连声请着他坐下了。
世子还是作了一揖,脱了斗篷,他穿着一件墨色绣暗纹鼠皮棉袍,俊眉朗目,精神也很好,唇边带笑,竟和之前在府里见到的那落寞苍凉的气质完全不同了。
老太太心中也有些讶异,不知道世子是有什么喜事?横竖看这精神头,来找自己就不是坏事。老太太心中又是一喜。
世子微笑着坐下了,笑着点头:“出门的时候还晴天,没想到到了这里竟然下起来了,好在还不大。”
孙妈妈简直和陀螺一样,忙着将他的斗篷拿去烘干,又忙着泡茶,忙着招呼,进进出出的。
世子惊讶的看了看屋里,道:“老太太……怎么您身边只有一个服侍的人?从府里没多带些人出来?”
老太太就深深叹了口气,一副一言难尽的样子,半天才道:“府里的情形也就那样了,我只带一个忠心的,还要被人说三道四……”
说到这里明显的一停顿,接着笑道:“不说这些了,世子今天前来是有什么事情?我孙女在府里……没闯什么祸吧?”
世子已经笑了,连连摇头:“怎么会闯祸,苏大姑娘温婉懂事,性格持重,人品也好,医术又高,愿意住在我们府里,倒是我们的福气。”
老太太心中大喜!看样子世子果然是喜欢的!
又纳闷,那句‘医术又高’是什么意思?反话还是客气话?
孙妈妈端来了茶,老太太更加热情了一些,招呼他喝些热茶暖暖身子,又道:“说起来如今津南侯府哪里还有个像样的人,除了我这个大孙女之外,其他的真真……”
说着又摇头叹气,道:“好在是有福气住在国公府去,不然在家里,都不知道被磋磨成什么样了……”
世子笑着喝茶,心中也如明镜儿一样。
其实世子岂是个笨的?身边的事情有些没有察觉,也是因为自己娘子病重,而他深爱世子妃,心神紊乱,因此对其他的事情已经没有心思管了。加上他性格还是有些太过柔细,对一些人能用出多毒辣的手段缺乏认识。
何况若柳、若薇这些丫鬟,还有他的奶娘,全都在他身边服侍经年,若不是有证据,他怎么会怀疑这些人?尤其是奶娘。
这也是当局者迷吧,身边的事情反而没有发现。
现如今世子妃的病情大好,已经进入深冬,可身体明显越来越好,这已经叫世子完全定下了心神。
周兆煊点明了一些事情,世子便也清明了很多,头脑一冷静下来,府里府外,各人打的什么算盘,他便也心知肚明。
至于津南侯府这位老太太话里话外的意思,世子明白的很,笑着慢悠悠的将一杯茶喝完了,也听老太太唠叨了一大顿津南侯府的事情。
世子心思细腻,听着老太太说话还可以一直附和,很有耐心。
一直到老太太说累了,自己端茶喝,世子才轻咳一声。
老太太确实是因为听说恭亲王出面了,她才忙叫孙妈妈去大理寺递了个状子的。老太太不傻,那边恭亲王出面意味着什么,她心里很清楚。
起码恭亲王是觉着长辈中没人会给苏芷樱出头管这件事了,迫不得已他才出面的。不然他一个王爷,跟苏芷樱无亲无故的,如此帮着出头,难道不怕人说闲话?
恭亲王的出面,也有暗责老太太袖手旁观的意思。
老太太其实是想逼着镇国公府的人出面的,这样镇国公府实际上就和苏芷樱扯上了关系,就算是为了名声着想,镇国公府也要考虑一下亲事。
可她没想到出头的竟然是恭亲王。急慌慌的叫孙妈妈派人去把状子递到了大理寺,老太太这才问孙妈妈:“恭亲王出面,这是什么意思?”
孙妈妈也拿不准,想了想道:“奴婢是听说,姑娘看病的医术好像还挺好的,给世子妃诊病之后,世子妃的病情好了很多……”
老太太疑惑的道:“你是说,恭亲王感激大姐儿治好了世子妃的病?这是真的吗?大姐儿不过就是陪着说说话什么的,吃得药必定还是大夫开的,大姐儿什么时候会看病了?”
孙妈妈去了一次只是大约的问了问情况,其实也没有详细问,老太太这样一说,她就滞住了,半天道:“奴婢去镇国公府打听一下?噢,对了,是跟着去了恭亲王府,奴婢要不去……”
老太太不等她说完已经摆手:“打听什么呀,又不是自己府里,去问东问西的多显眼?”说完了就沉吟。
孙妈妈在旁边也琢磨。
主仆两个正纳闷,丫鬟进来回禀:“老太太,镇国公府的世子爷来了,求见您呢。”
老太太一惊!
“世子爷来了?”老太太心中迅速翻转了几个念头。难道是求亲来了?这念头一出来,老太太还喜了一下,不过接着就想明白了,就算是世子看中了大孙女,也不会在现在的世子妃还没过世的时候就来求亲。
那就是暗示他的意思来了?世子看中了大姐儿,世子妃死了之后,他就会求亲?大姐儿年岁也到了,暗示了意思,自己这边也好早做准备……
老太太一门心思的只想攀镇国公府这门亲,完全想不到别的方面,何况世子已经到了门口,也没时间给她好好琢磨。
忙叫:“快请,快请进来!”
她又四处的张望,看着自己的屋里。
孙妈妈很明白,忙将几样扎眼的,不该出现在庵堂的摆设收了起来。门口就已经听见脚步声了。
门帘子一挑,一股冷风先窜了进来,接着世子微微的瘸拐着进来了。
披着翠纹织锦羽缎斗篷,斗篷上竟然还有些雪花,老太太尚坐着,但是已经一迭声的吩咐了:“快,快,服侍世子将斗篷脱了,放在外面的暖炉笼上拢干,再给世子沏壶热茶。”
然后热情的看着世子:“外面这会儿竟然下雪了吗?”
这亲热劲,世子连给长辈行礼的揖还没有做出来,孙妈妈已经是连声请着他坐下了。
世子还是作了一揖,脱了斗篷,他穿着一件墨色绣暗纹鼠皮棉袍,俊眉朗目,精神也很好,唇边带笑,竟和之前在府里见到的那落寞苍凉的气质完全不同了。
老太太心中也有些讶异,不知道世子是有什么喜事?横竖看这精神头,来找自己就不是坏事。老太太心中又是一喜。
世子微笑着坐下了,笑着点头:“出门的时候还晴天,没想到到了这里竟然下起来了,好在还不大。”
孙妈妈简直和陀螺一样,忙着将他的斗篷拿去烘干,又忙着泡茶,忙着招呼,进进出出的。
世子惊讶的看了看屋里,道:“老太太……怎么您身边只有一个服侍的人?从府里没多带些人出来?”
老太太就深深叹了口气,一副一言难尽的样子,半天才道:“府里的情形也就那样了,我只带一个忠心的,还要被人说三道四……”
说到这里明显的一停顿,接着笑道:“不说这些了,世子今天前来是有什么事情?我孙女在府里……没闯什么祸吧?”
世子已经笑了,连连摇头:“怎么会闯祸,苏大姑娘温婉懂事,性格持重,人品也好,医术又高,愿意住在我们府里,倒是我们的福气。”
老太太心中大喜!看样子世子果然是喜欢的!
又纳闷,那句‘医术又高’是什么意思?反话还是客气话?
孙妈妈端来了茶,老太太更加热情了一些,招呼他喝些热茶暖暖身子,又道:“说起来如今津南侯府哪里还有个像样的人,除了我这个大孙女之外,其他的真真……”
说着又摇头叹气,道:“好在是有福气住在国公府去,不然在家里,都不知道被磋磨成什么样了……”
世子笑着喝茶,心中也如明镜儿一样。
其实世子岂是个笨的?身边的事情有些没有察觉,也是因为自己娘子病重,而他深爱世子妃,心神紊乱,因此对其他的事情已经没有心思管了。加上他性格还是有些太过柔细,对一些人能用出多毒辣的手段缺乏认识。
何况若柳、若薇这些丫鬟,还有他的奶娘,全都在他身边服侍经年,若不是有证据,他怎么会怀疑这些人?尤其是奶娘。
这也是当局者迷吧,身边的事情反而没有发现。
现如今世子妃的病情大好,已经进入深冬,可身体明显越来越好,这已经叫世子完全定下了心神。
周兆煊点明了一些事情,世子便也清明了很多,头脑一冷静下来,府里府外,各人打的什么算盘,他便也心知肚明。
至于津南侯府这位老太太话里话外的意思,世子明白的很,笑着慢悠悠的将一杯茶喝完了,也听老太太唠叨了一大顿津南侯府的事情。
世子心思细腻,听着老太太说话还可以一直附和,很有耐心。
一直到老太太说累了,自己端茶喝,世子才轻咳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