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千嶂重峦叠翠,山川春色盎然,映呈一座巍峨雄关。
  函谷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而得名,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扼守崤函咽喉,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一直以来为西秦天然屏障,只有它进攻六国,六国却不能攻入西秦之地。
  函谷关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由秦国所建,它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关隘地处深险谷地,地势险要,窄处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行,所谓“车不方轨,马不并辔”;而且由于这段黄河流域丘峦起伏,有中条山、崤山等阻断,函关谷底成为附近地区唯一东西向平坦的通道,自然成为军事要冲。
  两日过后,李靖统帅三军,穿过函谷窄道,经过这座巍峨雄关,向东而出,抵达朱阳城外,驻扎下来。
  接近三十万的兵马,要在这里短暂停留,然后再进行分兵。
  侯君集、来护儿要带着左路军、右路郡,在此分开,各有行军路线,和沿途攻城掠寨的,安抚地方的任务。
  不过最终目的,还是要横扫函谷关外的接近几个郡县,制约北部窦建德、南部杜伏威、萧梁的增兵援救洛阳,给李靖足够的时间,来收拾王世充。
  王世充虽然狡诈,击败了李密,但是他面对兵法大家的李靖,就不那么好应对了。
  李靖刚到城内,立即调动的斥候营,派出更多的斥候和细作:“立查弘农郡与河南郡边界的军情,郑国的将领、兵力、兵器、辎重,务求详尽,作速禀报!
  “遵命!”有管理斥候营的武将立即去传达。
  “李将军,临别之前,还有什么叮嘱的末将的吗?”侯君集对李靖非常敬重,因为他在河西的时候,曾做李靖的副手,见识过此人的兵法韬略,的确是常人所不能,超乎寻常之辈,令他敬佩。
  “沿河渡口全部把握,尤其是孟津渡等,不让李渊的唐军,窦建德的夏军过黄河南下,此外,暗中派人进入河北之地,不断增兵,不要只防守,陛下猜测,当洛阳岌岌可危时候,窦建德必然会南下,陛下到时候会御驾亲征赶过来伏击窦建德,所以,你当早作准备,不要等陛下传下圣旨时候,你再现去准备,那就有可能贻误战机了。”李靖这样叮嘱道。
  侯君集蹙起眉头,仔细思考,觉得大有道理,拱手道:“末将受教了。”
  李靖这样推测,有一点的预测和判断,也能多少猜出陛下的心思,而且把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的局势也看得透了。
  这些诸侯中,只有窦建德最关心王世充的处境,因为洛阳被拿下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河北的窦建德,因为夏国会面临着涿郡辽东,与河南洛阳的南北夹攻,处境不容乐观,所以,窦建德最后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
  大华派出三十万大军,东出函谷关的消息传开,中原诸侯全都震惊了。
  尤其是洛阳郑国皇帝王世充,在朝会上满脸阴沉,大骂罗成的狼子野心,不给诸侯一条活路。
  太子王玄应道:“父王,陛下要守住西部门户,弘农郡可以丢掉,但是渑池城、宜阳城,分别是洛阳西部、西南部两条路线的关卡之地,必须派大将守住,阻挡大华军团东进。”
  “大华这次出兵号称五十万,我们拍多少兵力能够阻挡住?”这个问题,顿时让满朝文武愣住了,没有十万兵马,根本不足以抗衡,但抽走十万大军,那么洛阳城,可就只有七八万兵力,难以应对接下来的危局。
  满朝文武,不少人沉默,真正愿意效忠王世充的人,非常有限,不少洛阳城内的旧贵,以及前朝旧臣,心中都在想,若是大华能攻破洛阳,那就太好了,比跟着王世充有前途多了。
  昔日的七贵,段达等人,也是这种想法,他们虽然是郑国臣子,但是都逐渐失权,被王家的人排挤,郑国真正能控制范围,只有两三个郡而已,完全没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和希望,所以他们留下来,虽然名义上做高官,其实都心知肚明,这个诸侯国实在没有什么前途。
  唯一能统一天下的,目前来看,就是大华了。
  段达、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等大臣们,都心中有了小九九,也没有为王世充出谋划策,多是冷眼旁观。
  还有一些武将,那就迫不急等着这一天呢。
  程知节率先站出来道:“陛下,末将愿意前往渑池城,阻挡大华军队!”
  罗士信站出来道:“启奏陛下,末将也愿意与程将军一起出战,定能阻挡敌军来犯”
  裴仁基此刻站出来道:“老将愿意带兵,前往宜阳,阻击华军!”
  与此同时,裴行俨、邴元真、陈智略等人全都站出来,请求出战。
  王世充看到瓦岗这些将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非常高兴,不过,生性多疑的他,并不放心,每一路都派自家兄弟前去督战,派了鲁王王道徇去渑池城督战,作为总指挥;派楚王王世伟去宜阳做指挥,然后派出这些瓦岗旧部前去迎战,做炮灰抵挡一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