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盛京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崇祯十年七月二十三日,盛京。
  肥胖的皇太极高坐于龙椅之上,细小却不断闪烁着寒光的眸子也是扫视着一众奴才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地跪拜之人却是没有一人敢于正眼看上一眼,全都匍昫于地。
  每当看着一群人如同狗一般跪伏于地,皇太极心中总是有一种十分爽快的感觉。人生在世,当掌天下权,令所有人都如狗一般在自己面前跪地,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平身!”
  好一番回味这种感觉之后,皇太极那有些阴冷的声音也是响起。
  “谢皇上!”
  一群人战战兢兢的起身,在如今的大清,更无一人敢于和皇太极唱反调。而且皇太极这数年来,赐死阿敏,莽古尔泰等又是死的不明不白。原本平起平坐的四大贝勒如今只剩一个一向以皇太极马首是瞻的代善。
  在这种情况之下,威风一时无两的皇太极在大清也根本是找不出一个可以抗衡之人。就算唯一一个组合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也是被皇太极分化离间,收阿济格为已用,打破三兄弟联合。
  而皇太极更是握两黄旗在手,再加上儿子豪格的镶蓝旗,代善的正红旗,阿济格的正蓝旗,可以说是在实力上完全压倒了多尔衮多铎二人的两白旗,在大清可以说是说一不二!
  “睿亲王,朝鲜之事可已安定?”皇太极第一个便是看向这个貌似恭顺,内心则是野望无尽的兄弟。
  崇祯九年底伐朝,年初大军便得胜而归,却是留下两白旗收拾手尾事项,明着是信任二人,实则是让两白旗在朝鲜和一些不服大清管束的势力大打出手,顺便消耗下两白旗。这种事做的好,没啥功劳,毕竟大仗都已经打完了。若是做的不好,清理的不够彻底,让朝鲜再次复叛,那自然会有多尔衮两兄弟的好果子吃!
  “回皇上,奴才已经基本上平定了朝鲜,更是驻扎两个甲喇于平壤,朝鲜已经不足为虑!”多尔衮恭敬的回答着,心中却是无言的骂着,但是却丝毫不敢流露于面上。
  “睿亲王辛苦了,且于盛京休息一番。”皇太极淡淡的说道。
  这个结果他早已经知道,更是对朝鲜人没用也是有些暗恨。不过,在朝鲜一呆便是大半年,也是肯定让如今的两白旗疲累不堪。更是将原本势力便已经萎缩的两白旗再次牵绊了两个甲喇人马。再次扩大了两黄旗对两白旗的数量优势,有效的震慑这个还心存幻想的弟弟!
  至于从朝鲜掳掠而来的粮草等物,皇太极根本就没问。朝鲜这种贫瘠的多山小国,两白旗的收获肯定也多不到那去。
  接下来,皇太极与众人也是商讨了国内的各种事宜。说是各种事宜,其实也是军事方面。虽然大清也是仿效大明建立了六部九卿,甚至还有大学士。
  但是在满清所占据的这小块辽东上,还是没有多少用武之地。至于农业,则更是阿哈提供三分之一的所需,其他都是从大明处抢来的。
  不过,满清也不是没有特色,盛京外十数里都是工坊。铁炉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从大明掳掠而来的匠工也是在皮鞭加利刃的逼迫下,每日都是有着海量的武器和盔甲一类出炉,源源不断的补充着八旗所需。
  可以说,满清就是一个以军事为主体的近似法西斯般的政权,他们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征战。碰到了大明末年,文治武功都是败坏到最后阶段,更兼天灾人祸不断,这才有了他们的机会,否则换了任何一个王朝初期中期,甚至一个王朝末年,只要没有天灾人祸,他们也都就只有灭族的份。
  渐渐的话题也是转到与大明征伐的问题上,原本皇太极与那些汉臣文诌诌的商议之时,一旁的各个旗主都觉得索然无味,在皇帝面前,又不敢流露出来,憋得极为辛苦。只有多尔衮仔细听着二人问答,眼中露出深思的神情。
  但是话题终于回到他们熟悉的领域了,原本听的有些呵欠连天的豪格也是跳将出来,激昂的道,“大明积弱已久,气势将尽!正是我等起承大业之时,愿父皇早日发兵明国京师,一举拿下,定鼎我大清万世不拔之基!”
  众旗主皱眉不语,但是一众武将都是振奋不已。这么多年来,大清对上大明,从来都是横扫,大明的软弱他们都是看在眼中。呆在辽东这种苦寒之地,也是让他们都是心有不甘,在他们看来,既然南人如此暗弱,那南方的花花世界才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皇太极扫了豪格一眼,神情有些失望,但是对于这个长子,他却是极为看重,毕竟他膝下如今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可以在他百年之后与多尔衮一争长短,若是对豪格打压过甚,反而是便宜了多尔衮!
  斟酌了一下言辞,他缓缓摇头:“明国气数未尽,还不到时候。”
  他更是十分温和的对豪格谆谆教导道,“以明国论之,彼有若一株大树,根深叶茂,取北京便若伐大树,先从两旁砍,则树自仆。”
  他眼中现出深思的神情:“朕曾反复思维,将来我国既定之后,大兵一举,彼明之若弃燕京而起,其追之乎?抑不追而竟攻京城,或攻之不克,即围而守之乎?”
  “彼明主若欲请和,其许之乎?抑拒之乎?若我不许,而彼逼迫求和,更当何以处之?倘蒙天佑,克取燕京,其民人应作何安辑?我国贝勒等皆以贪得为心,应作何禁止?”
  “种种法法,朕还未深思计定,取明之京师,尚不可为!”
  皇太极一番话,说得身旁众臣更是赞叹不己,连称圣上高瞻远瞩,实是雄才大略。多尔衮神情更是嫉妒,这种高层次的攻明战略,是自己所设想不到的,以治国谋国才能论,他与皇太极之间相差甚远。
  弘文院大学士宁完我高声道:“皇上圣明,臣观今日之势,彼之明国树大根深,若是直取京师,时日未至,恐有重演辽皇德光之祸。古有云,一代君臣必有一代制作。为今之计,圣上唯以历代先贤为楷模,习圣人典籍,改革典章,渐就中国之制。庶日得了蛮子地方,也不至手忙脚乱。”
  这宁完我是皇太极的智囊团核心人物,不止一次出言献策,极得皇太极依重。
  听了宁完我的话,皇太极肃容道:“宁学士所言甚是,朕自登位以来,定官制,辨服色。严诏六部二院以‘明会典’为典章依据,处理我国政务。朕曾思伐明之策,东征朝鲜,西联蒙古西藏,以对明国半月圈围之势,然此大大不足。朕意卿为弘文院总裁,会同高鸿中,鲍承先范文程诸卿,译纂明国‘洪武宝训’诸册典籍,完善我国伐明之策。”
  宁完我感激涕零,深深施礼:“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太极更是心知肚明,要治理大明这么大的江山,也是必须依赖于文臣,对于这些文人,他也是十分的客气,“大学士之忠心,朕深知之……”
  “只是,大明突然出现一个易飞,这厮颇能征战。也是数度挫我军气势,甚至连岳托都是败于其手!而蛮子城更是探得,大明皇帝许之征兵两万,已然坐大,我欲伐之,可行?”
  “陛下天威,易飞跳梁小丑之辈,何足道也!”众人都是一脸肃穆,齐声恭维道。
  而豪格更是语音铿锵,大声道,“易飞尔,不过只是抓住几次我天军分散之机会罢了。我等大军数十万齐压而落,必成齑粉!”
  皇太极也是甚是满意诸人的士气,并没有因为易飞不断胜利而失去信心。而长子豪格这份豪气也是他最为欣赏的,只有这种锐气,才能抵消多尔衮的咄咄逼人。
  但是不和谐的声音也是有的,一直沉默着的范文程却是走了出来,叩头道,“陛下,年前征伐朝鲜,已经将国库消耗近空。而朝鲜国小,所得不足补充损耗之十一!若是战事僵持,恐怕对我大清不利!”
  一听些许,所有人的脸色都是变了,范文程这话说的虽然含蓄,但是意思大家都听的出来。那就是国库空了,而易飞也不是自己可以一战拿下的货色,要做好长期争战的准备。
  这是对大清武力的极端污蔑,而我大清在这个时候,除了武力,似乎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如此污蔑大清武功,那就是否定大清,毕竟大清若是失去了战无不胜的武力,那也就真的没剩下啥了。
  不仅文武百官都是十分不满,甚至连皇太极都对这个奴才有些不喜了,泼冷水也不知道挑挑时候,大家正在信心满满,摩拳擦掌之时,你却来这一套,真是不知道轻重。
  但是皇太极却不会象一帮脑袋里面塞满大便的普通建奴一般,面上一点不悦也无,更是赞叹道,“范大学士此言甚是,如今的确不是大举用兵之时。就放那易飞多活一年又如何,待得明年夏粮收获之时,必起大兵尽灭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