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九章要打?要打!
江夏执掌大明的这七年,无疑是大明发展最为顺利,迅猛的七年。大明如今国内的情况,无论是大明百姓的生活,还是文化普及程度,都达到了大明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能很大方地冠以“盛世”二字。
而大明周遭外围,往北是鞑靼,其可汗阿尔苏博特和江夏是好朋友,两国有世代友好的协定。往西的亦力把里,吐鲁番已经被大明打残,土默特也和大明互开边市,双方交好。所以暂时也不会出现什么战事。
剩下的南边,基本没有什么成气候的大国。最近几年安南国倒是有崛起之势,但那国主是江夏的亲儿子李念君,所以更加不会对大明有什么威胁。边防稳定,大明基本也能被冠上“太平”二字。
但凡是治理天下的人,谁人不希望自己治理的疆土是一个太平盛世?如果能做到执政一朝,盛世一朝,那么这个执政之人基本也算是尽职了。不说名垂千古,但至少是有资格青史留名的。
可是这样的情况放在江夏身上,他却并不满足。曾经有人说过,人如果对未来考虑的越多,那么烦恼也就会越多。这话放在江夏身上,应该改成人对未来如果知道的越多,那么想要改变的事也就越多。
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朱载江的皇位应该是由朱厚熜坐的,朱厚熜之后就应该是穆宗,然后是神宗光宗熹宗,最后是思宗朱由检,也就是崇祯。
如今的大明因为江夏的到来,是一片盛世的景象。如果是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那么如今的大明则会逐渐逐渐的衰落下去,直至最后满人入关得到天下。至于满人执掌天下的最后,华夏又会经历什么样的屈辱,相信但凡是有点儿历史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
正是因为确切地知道这一切,所以江夏会有担忧,会有想改变这一切的冲动。他甚至有考虑,在自己死后要不要把自己知道的一切记录下来,让后世的人注意那些重要的历史抉择,千万不要做出错误的选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想要让之后的一切都不发生,最简单的办法自然还是现在就打好坚固的基础。
鞑靼亦力把里这些地方暂时都没有什么威胁,即便是出了问题,江夏也有自信,战败的肯定不会是大明。唯独让江夏不太放心的,便是眼下所处的时代。
他知道,眼下这个时代,是航海的大时代。先后有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这些欧洲强国在这个时代里崛起。如果大明不趁着这个时代做点儿什么的话,那么其后的发展将被这些欧洲强国远远地甩在身后。
以往大明推行海禁,这些欧洲强国可能并不会太快注意到大明。但是现在,大明开放海外贸易,大明很多物品都远销海外。再加上完善的贸易条例,超前的经济体系。这些都让江夏很清楚,大明在很多海外强国的眼中,早已经变成了一块肥肉。
他们可能是因为摸不清大明现在的情况,所以不敢对大明轻举妄动。但要不了多久,蓬勃发展的欧洲强国,恐怕就会忍不住对大明动手了。后世发生的八国联军入京事件,说不定提前发生也有可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关于这些事,江夏必须提前做准备。这七年的时间里,大明的水师力量早已今非昔比。如今的大明,共有四大水师。
一是江荀执掌的天津威海卫水师,二是由马云龙执掌的浙江水师,三是由俞大猷执掌的福建水师,四则是由云潮生执掌的广州水师。
四大水师,加在一起有近六十万水军。这对于以往一直不是很重视水军的大明来说,无疑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不过这已经是大明三年前的水师情况,这三年的时间里面,大明的水师基本已经算是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因为大明的海域线就那么长,水军如果招募太多,一来无处安置。二来只能是平白浪费军费。
如果想要让大明水师再进一步,无疑拿下东瀛,扩张大明的海域控制范围是最佳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这些年里,江夏不是没有想过对东瀛动手,但最终却还是没有成行。这里面涉及的原因很多,一来是大义的问题,二来也跟大明的角色定位有关系。大明开放海关贸易已经多年,一直都是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爱好和平的角色上在维持海外诸国在大明的交易秩序。如果无故对外国用兵,这对于大明的声誉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不过如今好不容易,总算是等到了东瀛主动来招惹大明。这也就给了江夏足够对东瀛用兵的理由,所以他才会如此激动,一接到俞大猷的信就立刻往福州赶。可以说,他比俞大猷更想对东瀛用兵。
十二天的时间,江夏终于赶到了福州。江夏没有提前通知福建,或者福州的任何官员前来迎接,而是十分低调的带着人直接去了福州的水师提督衙门。
福建水师提督衙门,前身便是福州靖海镇抚司衙门。当年俞大猷和梁靖海二人在福州街头上向江夏请愿,因此得到江夏的赏识,直接以秀才功名担任了福州靖海镇抚司衙门的正副镇抚使。
当时江夏就向俞大猷承诺,如果他能做到,让福建五年以内不出任何海盗倭寇,那就封他为福建水师提督。结果俞大猷果然不负江夏所望,福建在那之后的确没有再出现过海盗或者倭寇。
之后江夏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封俞大猷做了福建水师提督。天知道,现在的俞大猷连三十岁都还不到。不足三十的正二品官员,大明历史中除了江夏以外,也就俞大猷这么一个了吧。
到了提督衙门门口,一名讲武堂的学员上前去向门口的护卫递上了自己的身份铭牌,同时告诉他辅国大人到了,护卫一听顿时大惊。大着胆子看了江夏一眼后,立刻对其行了一礼,然后跑进衙门里禀报。
没过一会儿,越发成熟稳重的俞大猷带着梁靖海等人走出来。见到江夏以后,俞大猷等人齐齐下跪行礼道:“参见辅国大人!”
江夏点了点头,摆手道:“都起身吧。”
俞大猷等人站起身来,江夏看着俞大猷笑了笑道:“走吧,进去说说,打东瀛你都有些什么计划。”
俞大猷一听,顿时忍不住兴奋地问道:“要打?”
江夏点了点头道:“对,要打。”
ps:要开海战了,苦逼地查资料中,今日一更。
而大明周遭外围,往北是鞑靼,其可汗阿尔苏博特和江夏是好朋友,两国有世代友好的协定。往西的亦力把里,吐鲁番已经被大明打残,土默特也和大明互开边市,双方交好。所以暂时也不会出现什么战事。
剩下的南边,基本没有什么成气候的大国。最近几年安南国倒是有崛起之势,但那国主是江夏的亲儿子李念君,所以更加不会对大明有什么威胁。边防稳定,大明基本也能被冠上“太平”二字。
但凡是治理天下的人,谁人不希望自己治理的疆土是一个太平盛世?如果能做到执政一朝,盛世一朝,那么这个执政之人基本也算是尽职了。不说名垂千古,但至少是有资格青史留名的。
可是这样的情况放在江夏身上,他却并不满足。曾经有人说过,人如果对未来考虑的越多,那么烦恼也就会越多。这话放在江夏身上,应该改成人对未来如果知道的越多,那么想要改变的事也就越多。
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朱载江的皇位应该是由朱厚熜坐的,朱厚熜之后就应该是穆宗,然后是神宗光宗熹宗,最后是思宗朱由检,也就是崇祯。
如今的大明因为江夏的到来,是一片盛世的景象。如果是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那么如今的大明则会逐渐逐渐的衰落下去,直至最后满人入关得到天下。至于满人执掌天下的最后,华夏又会经历什么样的屈辱,相信但凡是有点儿历史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
正是因为确切地知道这一切,所以江夏会有担忧,会有想改变这一切的冲动。他甚至有考虑,在自己死后要不要把自己知道的一切记录下来,让后世的人注意那些重要的历史抉择,千万不要做出错误的选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想要让之后的一切都不发生,最简单的办法自然还是现在就打好坚固的基础。
鞑靼亦力把里这些地方暂时都没有什么威胁,即便是出了问题,江夏也有自信,战败的肯定不会是大明。唯独让江夏不太放心的,便是眼下所处的时代。
他知道,眼下这个时代,是航海的大时代。先后有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这些欧洲强国在这个时代里崛起。如果大明不趁着这个时代做点儿什么的话,那么其后的发展将被这些欧洲强国远远地甩在身后。
以往大明推行海禁,这些欧洲强国可能并不会太快注意到大明。但是现在,大明开放海外贸易,大明很多物品都远销海外。再加上完善的贸易条例,超前的经济体系。这些都让江夏很清楚,大明在很多海外强国的眼中,早已经变成了一块肥肉。
他们可能是因为摸不清大明现在的情况,所以不敢对大明轻举妄动。但要不了多久,蓬勃发展的欧洲强国,恐怕就会忍不住对大明动手了。后世发生的八国联军入京事件,说不定提前发生也有可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关于这些事,江夏必须提前做准备。这七年的时间里,大明的水师力量早已今非昔比。如今的大明,共有四大水师。
一是江荀执掌的天津威海卫水师,二是由马云龙执掌的浙江水师,三是由俞大猷执掌的福建水师,四则是由云潮生执掌的广州水师。
四大水师,加在一起有近六十万水军。这对于以往一直不是很重视水军的大明来说,无疑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不过这已经是大明三年前的水师情况,这三年的时间里面,大明的水师基本已经算是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因为大明的海域线就那么长,水军如果招募太多,一来无处安置。二来只能是平白浪费军费。
如果想要让大明水师再进一步,无疑拿下东瀛,扩张大明的海域控制范围是最佳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这些年里,江夏不是没有想过对东瀛动手,但最终却还是没有成行。这里面涉及的原因很多,一来是大义的问题,二来也跟大明的角色定位有关系。大明开放海关贸易已经多年,一直都是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爱好和平的角色上在维持海外诸国在大明的交易秩序。如果无故对外国用兵,这对于大明的声誉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不过如今好不容易,总算是等到了东瀛主动来招惹大明。这也就给了江夏足够对东瀛用兵的理由,所以他才会如此激动,一接到俞大猷的信就立刻往福州赶。可以说,他比俞大猷更想对东瀛用兵。
十二天的时间,江夏终于赶到了福州。江夏没有提前通知福建,或者福州的任何官员前来迎接,而是十分低调的带着人直接去了福州的水师提督衙门。
福建水师提督衙门,前身便是福州靖海镇抚司衙门。当年俞大猷和梁靖海二人在福州街头上向江夏请愿,因此得到江夏的赏识,直接以秀才功名担任了福州靖海镇抚司衙门的正副镇抚使。
当时江夏就向俞大猷承诺,如果他能做到,让福建五年以内不出任何海盗倭寇,那就封他为福建水师提督。结果俞大猷果然不负江夏所望,福建在那之后的确没有再出现过海盗或者倭寇。
之后江夏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封俞大猷做了福建水师提督。天知道,现在的俞大猷连三十岁都还不到。不足三十的正二品官员,大明历史中除了江夏以外,也就俞大猷这么一个了吧。
到了提督衙门门口,一名讲武堂的学员上前去向门口的护卫递上了自己的身份铭牌,同时告诉他辅国大人到了,护卫一听顿时大惊。大着胆子看了江夏一眼后,立刻对其行了一礼,然后跑进衙门里禀报。
没过一会儿,越发成熟稳重的俞大猷带着梁靖海等人走出来。见到江夏以后,俞大猷等人齐齐下跪行礼道:“参见辅国大人!”
江夏点了点头,摆手道:“都起身吧。”
俞大猷等人站起身来,江夏看着俞大猷笑了笑道:“走吧,进去说说,打东瀛你都有些什么计划。”
俞大猷一听,顿时忍不住兴奋地问道:“要打?”
江夏点了点头道:“对,要打。”
ps:要开海战了,苦逼地查资料中,今日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