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爆破
李争鸣和陈演对看一眼,心中狂喜,追问道:“能挖多深?”
李老先生琢磨了一阵,便笃定道:“以龙尾车日夜不停排水,可挖数十丈深,这地方,还能比江南那般难挖么。”
李争鸣一听也对呀,这位老先生能在江南那种天天下雨的地方,挖出几十丈深的矿洞,在这塞北挖条地道还不如易如反掌。
一侧,孙元化却想起一事,低声道:“活水呐,护城河是活水呀,活水能排净么。”
李老丈佝偻的身体直起了一些,竟有些豪迈道:“自无不可,既是活水,一面以龙骨车排水,找到泉眼引入暗河便是。”
李争鸣重重的一拍大腿,眉开眼笑起来,妥了,难怪兵学那些人将这位老先生当成宝贝供着,真是有能耐呀!
崇祯十年,六月末。
在西伯利亚的雨季,明军工兵部队在五十九岁高龄的开矿老师傅李光指挥下,就地打造了三百多架龙骨水车,在优势炮火掩护下一边排水,一边以土木掘进,竟然在俄人要塞坚城下,总计挖掘了长达六十里的地道,不但把地道挖到了城墙的地基下,竟然还将护城里的活水引进了地下暗河,不出三天,又宽又深的护城河竟然干了!
工匠李光凭此殊功,官升数级,就任大都督府直属,新生的大明工兵部队副总制,五品文官。
一个月后,伊尔库茨克城下。
明军以炮火压制,将堑壕掘进了到了距护城河五百米处,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距离,步兵冲出堑壕就可以直接发起进攻。射程较远的步兵支援火器,大抬枪,各型轻炮甚至搬进了前沿堑壕,时不时抽冷子打上几铳,开上几炮,将守在三角堡里的俄军打的抬不起头。
这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要塞攻防大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俄军坚守的要塞是标准的西式棱堡,多边形的城墙防炮能力极强,硬生生顶住了明军直瞄大炮的狂轰滥占,对于明军装备的曲射攻城炮,俄军便束手无策了,只能挨炸,眼睁睁看着城中大量建筑被摧毁。明军也是有苦自知,大量被摧毁的建筑物废墟,倒成了极难清理的巷战战场。
在长达一个月的炮战中,城内俄军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
明军也没占到多少便宜,被城内口径普遍更大的城防大炮击毁了大炮十四们,损失了两个炮兵连。城内各处坚固炮垒中,精锐的俄军炮兵炮术极准,起码不必明军差,俄军也有发射石弹的曲射火炮,给堑壕中的明军造成了千余人的伤亡。
当世最先进的城防体系,与最先进的攻城体系对撞,体系,这两个字可不是说着玩的。个人的勇武,骑马射箭的满清人,便是在近代战争越来越成熟的攻防体系面前,如孩童的玩具般可笑。
晚清的数万骑兵为什么被数千洋兵全歼,不是败在火枪火炮,而是败在人家的步炮协同体系。晚清的军队火器比洋人还先进,都是重金购买的先进武器,为什么还不堪一击,因为人家洋人,两百多年前就在玩步炮骑多兵种协同了,到了晚清早就玩的出神入化了。
伊尔库茨克攻防战,便是棱堡防御体系,与堑壕攻城体系的对决。
崇祯十年,七月初二,大晴天。
万众瞩目下,明军大营喧嚣起来,大批明军步兵涌进沟壑纵横的堑壕,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漫长准备后,决定发起对伊尔库茨克城的三面围攻,约两万步兵通过堑壕进入了进攻发起地,整备军械。然而,这些却不过是明军做出来的假象,战术欺骗。明军三面围攻只是战术欺骗,真正的杀招在地下,近代战争史上首次坑道爆破坚城作业。
李争鸣上报了作战计划,大都督府批复,给出几条建议。
此战务必不能蛮干,对如此完善的棱堡式防御体系全线猛攻,所付出的惨重伤亡是马城不能接受的。强攻棱堡式要塞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面对密集的交叉火力,精锐的俄军,那伤亡必然是很恐怖的,攻进去了,还要面临更可怕的废墟巷战。
马城估摸着要真的强攻,这场仗就打成斯大林格勒了。
因此大都督马城对前线将士的要求是以快打快,护城河一干立刻炸塌一段城墙,然后集中二十个炮兵连,对着这段坍塌的城墙狂轰滥炸,同时步兵发起攻击,步炮协同,不给俄军堵缺口的时间便以重步兵长驱直入,大量轻步兵后续跟进,一战而下。
此战,关键在于步炮协同,城墙炸开后,重步兵能不能及时攻进去。
前线,李争鸣琢磨着大都督给出的建议,慎重起来,便秘密组织了死兵营,两千死兵刀盾斧手披三层甲作为第一攻击波,三千重步兵作为第二攻击波,力求一个时辰内破开俄军的城墙防御,如刀子一般深深的扎进去,然后迅速占领两侧大段城墙,三角堡。
凌晨,天最暗的时候。
苦战一个多月,城门俄军早已筋疲力尽,好些俄军在城墙上打瞌睡。
明军前沿,三里外。
日夜不停转了几十天的龙骨水车,停了下来,一个个身材矮小的工兵光着膀子,只携带了火种充当死士,准备引爆那五万斤火药,三十二人,此去多半是九死一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这没有导火索的时代,点燃火药便只能靠死士,还得同一时间点燃。
李争鸣手按战刀,望着面前三十二勇士,心中不忍便挥手道:“出吧!”
三十二勇士单膝下跪行了个军礼,对了怀表,便一猫腰钻进了深入地下的坑道。万众瞩目下,前线明军纷纷躲进堑壕里的藏兵洞,捂住耳朵,准备工兵们放一个大号炮仗。
凌晨四点半,大地,突然猛的颤抖了起来。
李争鸣举着千里镜,看着坑道口一个个负责点火的死士,兔子一般飞奔出来,慌忙命人接应,与陈演对看一眼正目瞪口呆时,脚下突然猛烈的震动起来,前后左右,明军将领,士卒还有被人被震的一屁股坐到地上。
李老先生琢磨了一阵,便笃定道:“以龙尾车日夜不停排水,可挖数十丈深,这地方,还能比江南那般难挖么。”
李争鸣一听也对呀,这位老先生能在江南那种天天下雨的地方,挖出几十丈深的矿洞,在这塞北挖条地道还不如易如反掌。
一侧,孙元化却想起一事,低声道:“活水呐,护城河是活水呀,活水能排净么。”
李老丈佝偻的身体直起了一些,竟有些豪迈道:“自无不可,既是活水,一面以龙骨车排水,找到泉眼引入暗河便是。”
李争鸣重重的一拍大腿,眉开眼笑起来,妥了,难怪兵学那些人将这位老先生当成宝贝供着,真是有能耐呀!
崇祯十年,六月末。
在西伯利亚的雨季,明军工兵部队在五十九岁高龄的开矿老师傅李光指挥下,就地打造了三百多架龙骨水车,在优势炮火掩护下一边排水,一边以土木掘进,竟然在俄人要塞坚城下,总计挖掘了长达六十里的地道,不但把地道挖到了城墙的地基下,竟然还将护城里的活水引进了地下暗河,不出三天,又宽又深的护城河竟然干了!
工匠李光凭此殊功,官升数级,就任大都督府直属,新生的大明工兵部队副总制,五品文官。
一个月后,伊尔库茨克城下。
明军以炮火压制,将堑壕掘进了到了距护城河五百米处,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距离,步兵冲出堑壕就可以直接发起进攻。射程较远的步兵支援火器,大抬枪,各型轻炮甚至搬进了前沿堑壕,时不时抽冷子打上几铳,开上几炮,将守在三角堡里的俄军打的抬不起头。
这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要塞攻防大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俄军坚守的要塞是标准的西式棱堡,多边形的城墙防炮能力极强,硬生生顶住了明军直瞄大炮的狂轰滥占,对于明军装备的曲射攻城炮,俄军便束手无策了,只能挨炸,眼睁睁看着城中大量建筑被摧毁。明军也是有苦自知,大量被摧毁的建筑物废墟,倒成了极难清理的巷战战场。
在长达一个月的炮战中,城内俄军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
明军也没占到多少便宜,被城内口径普遍更大的城防大炮击毁了大炮十四们,损失了两个炮兵连。城内各处坚固炮垒中,精锐的俄军炮兵炮术极准,起码不必明军差,俄军也有发射石弹的曲射火炮,给堑壕中的明军造成了千余人的伤亡。
当世最先进的城防体系,与最先进的攻城体系对撞,体系,这两个字可不是说着玩的。个人的勇武,骑马射箭的满清人,便是在近代战争越来越成熟的攻防体系面前,如孩童的玩具般可笑。
晚清的数万骑兵为什么被数千洋兵全歼,不是败在火枪火炮,而是败在人家的步炮协同体系。晚清的军队火器比洋人还先进,都是重金购买的先进武器,为什么还不堪一击,因为人家洋人,两百多年前就在玩步炮骑多兵种协同了,到了晚清早就玩的出神入化了。
伊尔库茨克攻防战,便是棱堡防御体系,与堑壕攻城体系的对决。
崇祯十年,七月初二,大晴天。
万众瞩目下,明军大营喧嚣起来,大批明军步兵涌进沟壑纵横的堑壕,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漫长准备后,决定发起对伊尔库茨克城的三面围攻,约两万步兵通过堑壕进入了进攻发起地,整备军械。然而,这些却不过是明军做出来的假象,战术欺骗。明军三面围攻只是战术欺骗,真正的杀招在地下,近代战争史上首次坑道爆破坚城作业。
李争鸣上报了作战计划,大都督府批复,给出几条建议。
此战务必不能蛮干,对如此完善的棱堡式防御体系全线猛攻,所付出的惨重伤亡是马城不能接受的。强攻棱堡式要塞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面对密集的交叉火力,精锐的俄军,那伤亡必然是很恐怖的,攻进去了,还要面临更可怕的废墟巷战。
马城估摸着要真的强攻,这场仗就打成斯大林格勒了。
因此大都督马城对前线将士的要求是以快打快,护城河一干立刻炸塌一段城墙,然后集中二十个炮兵连,对着这段坍塌的城墙狂轰滥炸,同时步兵发起攻击,步炮协同,不给俄军堵缺口的时间便以重步兵长驱直入,大量轻步兵后续跟进,一战而下。
此战,关键在于步炮协同,城墙炸开后,重步兵能不能及时攻进去。
前线,李争鸣琢磨着大都督给出的建议,慎重起来,便秘密组织了死兵营,两千死兵刀盾斧手披三层甲作为第一攻击波,三千重步兵作为第二攻击波,力求一个时辰内破开俄军的城墙防御,如刀子一般深深的扎进去,然后迅速占领两侧大段城墙,三角堡。
凌晨,天最暗的时候。
苦战一个多月,城门俄军早已筋疲力尽,好些俄军在城墙上打瞌睡。
明军前沿,三里外。
日夜不停转了几十天的龙骨水车,停了下来,一个个身材矮小的工兵光着膀子,只携带了火种充当死士,准备引爆那五万斤火药,三十二人,此去多半是九死一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这没有导火索的时代,点燃火药便只能靠死士,还得同一时间点燃。
李争鸣手按战刀,望着面前三十二勇士,心中不忍便挥手道:“出吧!”
三十二勇士单膝下跪行了个军礼,对了怀表,便一猫腰钻进了深入地下的坑道。万众瞩目下,前线明军纷纷躲进堑壕里的藏兵洞,捂住耳朵,准备工兵们放一个大号炮仗。
凌晨四点半,大地,突然猛的颤抖了起来。
李争鸣举着千里镜,看着坑道口一个个负责点火的死士,兔子一般飞奔出来,慌忙命人接应,与陈演对看一眼正目瞪口呆时,脚下突然猛烈的震动起来,前后左右,明军将领,士卒还有被人被震的一屁股坐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