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快刀乱麻
“自去岁废农税以来,各地舆情,大体安定。”
王府属官字正腔圆的诵读声中,马城耐心的听完了,才施施然起身,往勤政殿出席今日的朝会。
日上三竿时,辽王府,勤政殿。
自封禅主政以来,马城祭出分权,制衡的法宝,一再精简王府编制,将治权一级一级的下放,初见成效。如今的辽王府属官,常驻治所的主官也不过二三十人,属员也不过三百来人,真真是把精简做到了极致。
和崇祯初年比,动辄千人大朝会的景象,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开疆裂土的大时代背景下,治权下放是必然之事,一个事事都要过问,事事都要亲历亲为的摄政王,未免不合时宜。
就是累,也要把人累死了,治权下放到地方,带来了混乱了么,并没有。治权下放之后,大明帝国的行政机器,一切还都照常运转。如今的辽王府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各司主官,各司其职,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今日所议,废丁役,废佃户制,这也是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
如今的辽王府属官们,各司长官,大多是新学栽培出来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王爷敢做,他们就敢干。这些年轻的行政长官们,大约也琢磨透了,王爷的施政方针就是三个字,废废废。
王命就好像一把快刀,斩断乱麻,将几千年来中原王朝的顽疾,一扫而空。佃户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关中是佃农制,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时期,中原是佃农制,历代中原王朝的总体社会形态,是佃农制经济形态。
王府勤政殿内,鸦雀无声。
年轻的王府属官们,汗流浃背者有之,喉咙发干的也有。王爷要废天下佃户,但凡不是个傻子,也明白其中的关键利害。此事弄不好,那些个吃了亏的地主,可是要揭竿而起的,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佃户制度大兴于隋唐,隋唐时富户多养奴隶,庄园中之田地,当然使之耕种,然以地面辽阔,田多至千顷,自家奴隶,不敷应用,不能不利用佃户,耕种田地,收其租税,以供挥霍,此种佃户,称为客户,或庄客。
士豪大族,收纳逃户,留居庄上,庄园之大者,收容客户,多至数百人,一家数口,集居一隅,于是在庄园之中,发生客户所居之村落,后世称农村为庄,称农家为“庄户”,称农民为庄家人,其义殆起于此。
大明盛世,时至今日,佃户制度显然不合时宜了,严重扯了中兴盛世的后腿。马城虽然不是经济学家,可也懂得快刀斩乱麻,要在人口爆炸增长之前,将大明治下的佃户们,从土地,制度的束缚里,解脱出来。
如今大明治下的佃户人口,有多少呐,两三千万总是有的。这些佃户主要集中在关中,中原的不发达地区,穷山恶水的地方居多。鸦雀无声的勤政殿内,马城大马金刀的端坐上首,他的考虑,这些佃户人口是必须解放出来的。
这些事情,不能留给子孙后代,如果连他这个初代摄政王都做不成,继任者,就更加难以办到了。
“散了吧,回去想想。”
瞧着属官们低头沉吟的样子,马城也晓得这样的大事,不能急于一时,还是得从长计议呀。
忙碌中日落西山,匆匆忙忙的一天过去了。
晚上,除非有紧急军情,王府是不办公的,这一点和那些所谓勤政的帝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晚上的辽王府,十分静谧,下人们在后花园摆了菜肴,马城怀中抱着幼子,有一筷子,没一筷子品尝着新鲜的河鱼,海货,一旁白青华小心服侍着。一低头,马城瞧见她眼角的几道皱纹,心中不免有些唏嘘,最早跟着他的白妖精,如今已经年过四十,青春不再了。
一伸手将她扯了起来,在纤纤素手轻拍了几下,两人相视,倒是找到点许久没有的温情来了。
用了晚膳,百忙之中,马城还是见了爱妃刑沅的娘家人。这回入辽王府照顾刑沅起居的,除了那天真烂漫的刑小妹,还有刑沅的亲哥哥,亲姑姑,瞧着都是老实人。两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按时到来,拜谒堂上。几个人恭恭敬敬地跪倒,行了大礼。马城一一扶起,堂前叙话。
“兄长远来辛苦,路上还好走么?”
“好走,好走,草民给王爷请安了!”
“兄长不必拘谨,看座。”
马城以兄长相称,那老实巴交的乡下汉子,吓的哆嗦,赶忙唯唯诺诺的应了。一旁侍卫搬了几张椅子上来,刑大哥两个磨蹭了好半天,才敢在椅子上坐踏实了。刑氏一家,祖籍江苏武进,就是老实本分的佃户,何曾见过这样大的场面,都吓坏了。
马城倒是不觉烦闷,闲话家常,其中自有几分深意,这时马城想起来了,刑沅自幼跟随养母陈氏长大,她的本家,可不就是穷苦的佃户人家么。这一家人,倒是来的巧逢其时,言语间多有试探。
一个老实本分的农家汉子,在马城有意试探下,不出三两句话,就把风土民情,倒豆子一样都倒了出来,于是牵出了一件惊天大案。当日此人的言论,后来,都被史官如实记录了下来。
“武进寿山寺,田良五百石,分为十二房,僧皆富足,都锦衣肉食,饮酒宿娼,更甚俗家或有畏受家累,不思归俗者,辄择村中愚善佃客,有无妻者,出银与代娶。僧先宿一个月,后付与佃客共,不时往宿。”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江苏武进这个地方,有一座寿山寺,寺里都是些花和尚,无恶不作的大地主,经常欺压佃户。这段记载,还提出了一个血淋林的案例,地主,恶僧强占佃户妻女,甚至新媳妇也不放过。
当日,老实巴交的刑五,懵懵懂懂,竟制造了一件惊天大案。经他之口,江苏武进寿山寺的花和尚,倒了大霉,在马城决心废除佃户制度的大背景下,很不巧的撞在了枪口了,成了反面典型。被当朝摄政王惦记上了,这些花和尚还有活路么。
王府属官字正腔圆的诵读声中,马城耐心的听完了,才施施然起身,往勤政殿出席今日的朝会。
日上三竿时,辽王府,勤政殿。
自封禅主政以来,马城祭出分权,制衡的法宝,一再精简王府编制,将治权一级一级的下放,初见成效。如今的辽王府属官,常驻治所的主官也不过二三十人,属员也不过三百来人,真真是把精简做到了极致。
和崇祯初年比,动辄千人大朝会的景象,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开疆裂土的大时代背景下,治权下放是必然之事,一个事事都要过问,事事都要亲历亲为的摄政王,未免不合时宜。
就是累,也要把人累死了,治权下放到地方,带来了混乱了么,并没有。治权下放之后,大明帝国的行政机器,一切还都照常运转。如今的辽王府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各司主官,各司其职,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今日所议,废丁役,废佃户制,这也是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
如今的辽王府属官们,各司长官,大多是新学栽培出来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王爷敢做,他们就敢干。这些年轻的行政长官们,大约也琢磨透了,王爷的施政方针就是三个字,废废废。
王命就好像一把快刀,斩断乱麻,将几千年来中原王朝的顽疾,一扫而空。佃户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关中是佃农制,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时期,中原是佃农制,历代中原王朝的总体社会形态,是佃农制经济形态。
王府勤政殿内,鸦雀无声。
年轻的王府属官们,汗流浃背者有之,喉咙发干的也有。王爷要废天下佃户,但凡不是个傻子,也明白其中的关键利害。此事弄不好,那些个吃了亏的地主,可是要揭竿而起的,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佃户制度大兴于隋唐,隋唐时富户多养奴隶,庄园中之田地,当然使之耕种,然以地面辽阔,田多至千顷,自家奴隶,不敷应用,不能不利用佃户,耕种田地,收其租税,以供挥霍,此种佃户,称为客户,或庄客。
士豪大族,收纳逃户,留居庄上,庄园之大者,收容客户,多至数百人,一家数口,集居一隅,于是在庄园之中,发生客户所居之村落,后世称农村为庄,称农家为“庄户”,称农民为庄家人,其义殆起于此。
大明盛世,时至今日,佃户制度显然不合时宜了,严重扯了中兴盛世的后腿。马城虽然不是经济学家,可也懂得快刀斩乱麻,要在人口爆炸增长之前,将大明治下的佃户们,从土地,制度的束缚里,解脱出来。
如今大明治下的佃户人口,有多少呐,两三千万总是有的。这些佃户主要集中在关中,中原的不发达地区,穷山恶水的地方居多。鸦雀无声的勤政殿内,马城大马金刀的端坐上首,他的考虑,这些佃户人口是必须解放出来的。
这些事情,不能留给子孙后代,如果连他这个初代摄政王都做不成,继任者,就更加难以办到了。
“散了吧,回去想想。”
瞧着属官们低头沉吟的样子,马城也晓得这样的大事,不能急于一时,还是得从长计议呀。
忙碌中日落西山,匆匆忙忙的一天过去了。
晚上,除非有紧急军情,王府是不办公的,这一点和那些所谓勤政的帝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晚上的辽王府,十分静谧,下人们在后花园摆了菜肴,马城怀中抱着幼子,有一筷子,没一筷子品尝着新鲜的河鱼,海货,一旁白青华小心服侍着。一低头,马城瞧见她眼角的几道皱纹,心中不免有些唏嘘,最早跟着他的白妖精,如今已经年过四十,青春不再了。
一伸手将她扯了起来,在纤纤素手轻拍了几下,两人相视,倒是找到点许久没有的温情来了。
用了晚膳,百忙之中,马城还是见了爱妃刑沅的娘家人。这回入辽王府照顾刑沅起居的,除了那天真烂漫的刑小妹,还有刑沅的亲哥哥,亲姑姑,瞧着都是老实人。两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按时到来,拜谒堂上。几个人恭恭敬敬地跪倒,行了大礼。马城一一扶起,堂前叙话。
“兄长远来辛苦,路上还好走么?”
“好走,好走,草民给王爷请安了!”
“兄长不必拘谨,看座。”
马城以兄长相称,那老实巴交的乡下汉子,吓的哆嗦,赶忙唯唯诺诺的应了。一旁侍卫搬了几张椅子上来,刑大哥两个磨蹭了好半天,才敢在椅子上坐踏实了。刑氏一家,祖籍江苏武进,就是老实本分的佃户,何曾见过这样大的场面,都吓坏了。
马城倒是不觉烦闷,闲话家常,其中自有几分深意,这时马城想起来了,刑沅自幼跟随养母陈氏长大,她的本家,可不就是穷苦的佃户人家么。这一家人,倒是来的巧逢其时,言语间多有试探。
一个老实本分的农家汉子,在马城有意试探下,不出三两句话,就把风土民情,倒豆子一样都倒了出来,于是牵出了一件惊天大案。当日此人的言论,后来,都被史官如实记录了下来。
“武进寿山寺,田良五百石,分为十二房,僧皆富足,都锦衣肉食,饮酒宿娼,更甚俗家或有畏受家累,不思归俗者,辄择村中愚善佃客,有无妻者,出银与代娶。僧先宿一个月,后付与佃客共,不时往宿。”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江苏武进这个地方,有一座寿山寺,寺里都是些花和尚,无恶不作的大地主,经常欺压佃户。这段记载,还提出了一个血淋林的案例,地主,恶僧强占佃户妻女,甚至新媳妇也不放过。
当日,老实巴交的刑五,懵懵懂懂,竟制造了一件惊天大案。经他之口,江苏武进寿山寺的花和尚,倒了大霉,在马城决心废除佃户制度的大背景下,很不巧的撞在了枪口了,成了反面典型。被当朝摄政王惦记上了,这些花和尚还有活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