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一边对胤礽说:这次去东巡是很严肃的事, 一路上舟车劳顿。
  一边又告知天下人“朕平三藩,天下安定, 今东巡祭拜先祖, 告先祖成功之事,并行祭祀典礼。”
  除此以外,康熙这一回东巡还带了比上次北巡更多的人手, 甚至带上了三位后妃随行。随行人员包括了伺候的、保护的、还有大臣、太医, 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伍人,加起来共有七万余人(注1)。
  这么庞大的队伍要走, 那肯定是很慢, 汗阿玛好像一点都不急切。而且七万人出行, 一路上到的县城该怎么住人, 光马车与运输粮食, 路上带的就不少了。
  胤礽还以为就像上次北巡那样人员简单, 这一回皇祖母不去,却反而人多了起来。包括他的太子仪仗,也都全部到齐了, 有些礼官胤礽压根就不认识。
  有意思的是, 汗阿玛还邀请了南怀仁师傅一起去, 并且允许他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写下记录。
  只看这奢华的阵容, 胤礽就能猜测到南师傅会在日记中怎么吹捧大清富有昌盛, 皇帝出行排面大。
  临行前, 一直被汗阿玛拴在身边的胤礽终于见到了长高了许多的图图哥哥。
  图图哥哥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 更加英俊沉稳,更加有男人味,胤礽与他面对面站在一起, 发现自己比他矮了一个头。
  胤禔瞥了一眼阔别已久的傻弟弟, 先拜见了康熙。
  傻弟弟目光闪闪发光地望着他,想来是许久未见想念他了。
  康熙没好气道:“你们兄弟许久未见了,想来有许多话说,一路上有的是机会让你们两人好好聊。”
  胤礽笑道:“儿臣哪有那么迫不及待?”
  “此去先北上永陵(注2),上告先祖,后走水路,一路上朕会沿途查看当地民情,考察地方官,到时候会召见你们二人随行。”
  帝王嘱咐他们二人,多询问礼官此去路上见闻,趁此机会多学一些东巡路线上的风土人情。
  出行的阵仗像是在游玩,在宣告全天下:我要去告诉祖先国内安宁。
  可真正目地,胤礽知晓,胤禔也应该知晓。
  帝王放任他们随行路上待一辆马车,胤禔年纪大一些,还可以单独骑马。
  待一路出发,先行第一站三河县,两个孩子终于能够凑到一块儿了。
  胤禔问道:“这回东巡你没有带曹珍吗?他现在怎么样了,听说他去做了手术,至今快一年没有音讯了。”
  “还在家里修养呢,不过听说手术很成功。”
  “没事就好,害我担心那么久,等那小子回来,爷可要好好说说他,这么重要的事儿竟然瞒着爷。对了,这次出游你没有带鹅与猫吗?”胤禔轻快笑了起来。
  “这次看似是出游,其实不是出来玩的,”胤礽解释起来:“汗阿玛搞这么大的阵仗可能是为了让天下民心安定吧!”
  他细细为胤禔分析了北面边境不稳定的问题。
  胤禔安静地听着,没忍住摸了摸胤礽的头:“体察民情、巡视边防、另有安抚蒙古、关心功勋后代的意味,汗阿玛出巡当然不会只是为了玩,只是我没有想到,原来边境问题已经这样严重了。龙兴之地是咱们祖宗诞生的地方,汗阿玛当然不会坐视那儿的边境百姓受到北面蛮夷侵扰。”
  “大哥没有参与朝政就能知道那么多,”胤礽见兄长厉害,又比自己个子高,一看就是可以顶在自己前边干活的料,顿时就高兴地脸颊红扑扑。
  “我也有师长教导,”胤禔轻哼一声,蹂/躏他的脑袋:“你有汗阿玛教,当然比我学的更多。”
  “快别提了,我都快被汗阿玛榨干了!”
  胤礽心有余悸拍了拍胸口,轻声抱怨道:“这回可算是说服汗阿玛将大哥给招来了,我要是再脆弱一些,就要以泪洗面了。”
  傻弟弟满嘴跑调的话,似乎比离开上书房前更加严重了,胤禔迟疑了下,反问胤礽:“汗阿玛就没有纠正你说话的方式?”
  胤礽茫然脸:“为什么要纠正说话方式?我觉得我这样挺好的,人前人后当然要不一样了,在外人面前,我一直都很给汗阿玛面子的。大哥是自己人,你看我都不叫你图图哥哥了。还有啊大哥,你一定要加把劲啊,我等着你一起来为汗阿玛分忧,再这样下去,我要承受不住了。”
  “你快承受不住了,所以说服汗阿玛将我也调来?”胤禔气笑了,亏得明相费心让人给汗阿玛上奏,害他还以为额娘向着娘家,要跟着明相胡来,真去向汗阿玛吹枕边风了,谁能想到都是傻弟弟干的?
  胤礽自知失言,忙补救道:“当然也是我想念大哥了,我们都快大半年没有见面了,难道你不想我吗?”
  胤禔冷酷无情回道:“不想,倒是四弟,他怪想念你的。”
  胤礽没有因为胤禔的冷脸而失落,反而受宠若惊:“四弟弟那对万事都不关心的脾性,还会想念我?”
  “他当然想你,没有了你,三弟天天盯着他磋磨,他能不想你吗?”
  胤礽一阵唏嘘:“原来三弟弟与四弟弟都想我了,可惜汗阿玛他不放我去上书房,他总说我会带坏弟弟们。”
  胤禔还真觉得,汗阿玛这事儿干的对,就不该放傻弟弟来上书房,否则一个两个都被他给带歪。
  胤礽不可置信道:“你什么意思,你竟然赞同汗阿玛的做法。”
  “咳,”胤禔轻咳了一声,解释道:“三弟与四弟确实顽皮了一些,之前闹的有些大,也许过几年再大一些就不会这样了。”
  两孩子聊了许久,终于想起来叫人来为他们说一些沿途见闻。
  索额图推荐了一个人,正是当年救过胤礽一次的陈梦球陈侍卫。
  陈梦球还年轻着,又是文质彬彬的汉人,如果不是见识过他的身手,乍一看此人就像是个普通文人。
  胤礽还记得他,想来这位侍卫因为救过他,在三姥爷面前得了脸面,如今正被重用着。
  陈梦球为二人说道:“要说这路上见闻,也不知太子殿下与大阿哥想要听那些方面的,只吃食一途,东巡这一路上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禽肉,尤其是盛京的猪肉,那油用来炒菜绝了,据闻皇上第一次东巡时吃的就是他们的猪油炒菜,菠菜、芹菜、菜心全都是用猪油炒的,滋味上佳。”
  胤礽:“……”
  胤禔:“……”
  “皇上还喜欢吃腌菜,上一回巡行时候这一路上的腌萝卜、腌茄子、腌韭菜、酱瓜就没有停过,还带回京城好几大罐子,对了,北方的梨滋味特别爽口,又甜又汁水多,这不每年都有上好的贡梨由盛京送到京城吗?那儿还有漫山遍野的各种果树……”
  胤礽都给他说馋了,可这会儿又不能吃,只能严肃道:“陈侍卫,孤想要听沿途见闻。”
  陈梦球又道:“您想要听哪些方面的呢?”
  “那就说说沿途地民风吧!”
  有了明确的指令,陈梦球这才没有再说歪,而是认真地为他们讲解起了一路过去的民风问题,所知知识之广泛,好似他亲自去见识过一样。
  无论胤礽问那些方面的内容,陈梦球都可以尽量为他与胤禔解答,所说内容与小美系统搜集的信息互相印证,可见其言之有物。也难怪索额图重用他,有才华的人只要有机会出头,那必定是扶摇直上,肚里墨水到,到哪儿都不愁人赏识。
  待到达三河县,那里果真有许多果子让他们吃,饭桌上的菜肴不必御前膳房那般精致,却也已经足够豪华。
  又一次上路时,康熙将胤礽给叫了御前,笑呵呵问他:“保成想骑小马吗?”
  胤礽抖了抖,露出了害怕的微妙神情。
  汗阿玛的语气太过荡漾,像极了狼外婆,他从未用这样的口吻与胤礽说过话,也难怪他害怕了。
  康熙一瞅他样,就知道胤礽误会了,这就又叫上了胤禔,让他骑马跟在自己御后,有了胤禔在旁,胤礽也骑上了小马驹。
  浩浩荡荡的队伍本来就走的慢,还有乘坐轿子的妃嫔,骑个小马驹走,反而比做马车被颠簸屁股更舒服。
  胤礽趁机问康熙:“汗阿玛,儿臣之前求您派人去寻的橡胶有结果了吗?马车这样颠簸,每次出行都像是在受罪。”
  “橡胶树是泊来物,要购买种植,得等待开海禁之后,大臣们在传教士那儿找到了此物,却不得不将此事给搁置了,”康熙骑着大马行在前侧,而升任为銮仪官的曹珍之父曹寅,随行在旁,另一侧随行的则是康熙御前红人高士奇。
  又走了十九天,先后经过多个驿站,康熙将驿站名字指给两个儿子看,让他们观察驿站碑文、雕刻,深沉说道:“这一条御路,朕一路行来不过十九天,待朕回宫,御路通达,造福沿途可不止十九年。”
  “盛京原先也是一片荒芜之地,会发展到如今的重城,少不得一代又一代人经营。这一条路,日后会是大清的防护之路,是重要军政之路。”
  胤礽与胤禔两位随行皇子认真思索学习的模样,进入了随侍人高士奇眼中。
  不久,高士奇在记录东巡的《扈从东巡日录》草稿上书写道:皇上东巡沿途,仍不忘教授皇子,两位皇子,太子虚龄九岁,大阿哥虚龄十一,就已经能够思索皇上话语深意,明白治国的道理。
  晚上,胤礽在自己的日记小本本上写道:汗阿玛出行东巡为的是什么大家都知道,顾念他爱面子孤就不拆穿他了,今日他众目睽睽之下教导儿子,肯定也是为了面子,孤几乎可以预想到会有臣子如何吹捧他了。待孤观察一番,是哪个马屁精一直在给汗阿玛拍马屁?这次随行的起居注官就是之前为孤与陈院使写对答记录的人,名叫库鲁,也不知他会如何在起居注中写这次的事,孤一定好好盯着他,不让他夸大事实,影响后人。
  终于,他们到达了永安桥西,胤礽看见了前来迎接他们的盛京将军安珠户带队与随行队伍汇合,迎御驾入盛京治下。
  盛京的猪肉果真美味,一个个膘肥体壮,熬出来的猪油中仿佛带着奶香,用它炒出来的菜心油腻光泽,胤礽见了心里有些嫌弃,这外表太油了,都快蒙上一层光,他一向喜爱清淡饮食吃肉也喜爱吃水煮鸡胸肉,因为小美说它高蛋白,低油低脂吃了能长肌肉。
  可这桌菜肴,近半都是猪油炒菜,而帝王摆宴席,作为太子他得崩住表情,更不能对盛京食物表现出嫌弃来。
  胤礽硬着头皮将菜心送入口中,意外发现这猪油炒菜比想象中好吃多了,一点都不油腻,香浓的猪油完全将菜心的鲜美都调了出来。
  再看图图哥哥,吃起肉来毫无顾忌,尤其喜爱那一盘东坡肉。
  胤礽看那肥瘦相间,肉皮如果冻的东坡肉,艰难抉择,后来还是看汗阿玛也吃了,这才动了筷子,这一尝味道,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胤礽很想违心说一句:东坡肉太油腻,一点都不好吃。
  可是手下的筷子却忍不住去夹了第二块。
  而宴席之上端上来的菜肴,除去美味的猪肉,还有鸡鸭鹅,一个个都做的极符合盛京特色,满满地一盘对方,香味扑鼻。
  康熙仿佛还不嫌事大,见王公贵族、朝臣文武都在,笑呵呵地说道:“先前因太子研究去人工孵化鸡蛋之法,使民间孵化鸡蛋的数量增加数倍,伺候又推广孵化鸭蛋,而纳兰明珠独创明珠养鹅法传遍大清各地,不过短短一年半载,今日盛京就能有这样的家禽产量,朕观看下属官员的上奏,心中甚是欣慰。”
  宴席之上,气氛正浓,王公大臣顺着康熙的话,夸赞起了太子殿下,连带着纳兰明珠也被人夸奖了两句。
  胤礽顶在风口浪尖上,与纳兰明珠一起变成了全场焦点,顿时猪肉也不香了,菜心也不甜了。
  胤禔都不知道该同情傻弟弟好,还是该同情明相了,他见胤礽还能面不改色去吃明相养鹅法养出来的鹅肉,心中暗道:还是同情明相吧,瞧他脸上的微笑,都僵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