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四章(捉虫)
按照胤礽的原先设想, 地理位置特殊,周边人员简单且并无大商贾大家族扎根于此的松江府适合成为这场贸易中心的地点, 而汗阿玛招心腹重臣商议下来, 最终得出选择福建作为通商港口,福建福州则选定为此次贸易中心城市。
福州位于福建东部,是大清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 那边的通商往来早已经成熟, 且经历战乱少。而原本受众人看好的刺桐(泉州),在元时曾遭战乱打击, 又在海禁期间形成了大量的走私商贩, 治理起来需要时间, 显然还是福州更有得天独厚的当地优势。
那儿有作战经验丰富的福建水师, 福建东部闽江口出海, 对面便是收复回来的台湾。
选择那边, 省时省力,能在短时间内,将一座贸易中心筹备起来。坐镇于福建的总督姚启圣在收复台湾战时有丰富的经验, 而屯兵戍守于台湾的将领施琅, 可随时起到监督、支援之作用。
确定外洋贸易即将举办, 胤礽便致力于完善外洋律法。
他的理由很简单:现在这片地方完全是空白, 各国之间也没有约定俗成的规矩, 那既然如此, 自然是谁强大, 谁就说了算!大清制定外洋律法,说能在本国处置犯法的外洋人,现在他们强大, 那么他们就可以这么做。
在贸易召开前, 他要做最全面的准备,保护好国内的百姓与本国稳定,维持好外来者的秩序……
大清外洋律的设定,根源在于维持本国之平衡,为外洋贸易而设定的律法,自然也是为了保护本国境内贸易秩序。意在提醒各国:你们之间不和打仗,你们回去斗,别想带到大清来。大清也会给予遵守法纪的外洋人庇护与公道。
在康熙的住持大局下,时至一年后,贸易中心的准备趋于圆满,在此期间,又派出一批外交使臣,前往各国邀请其商队来到福州参与贸易盛会。
福建的春天,有漫山遍野的花海,在那开阔之地,可望见延绵不绝的海岸线,天空是湛蓝色的,云朵如烟雾般弥散,在天空中飘而远去。
湿咸的海风,吹来一阵阵呼啸声,远处一艘艘排列有序的商船映入人们的眼帘。
先是如蚂蚁般大小,接着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成千上万的大商船蜂拥而至,一眼都望不到边。大清海军派遣出体积稍小,船身细长,可自由穿梭于各国商船之间的快船维持秩序,从人们的眼中看来,那一排排一列列好不壮观,井然有序地如同列队而来,围观在港口两岸的福州百姓发出阵阵惊呼声。
也唯有实际进行迎接操作的地方官员才知道,为了维持住秩序,避免各国商船拥堵,他们所做的一切紧赶慢赶,无异于打了一场大战!
姚启圣今年六十有五,也是康熙此次钦点的地方坐镇官,他站立于港口,望着那些商船缓缓停靠于此,竟感到眼眶湿润,心中有无限豪情在酝酿。
原想祈休颐养天年,现在,他只觉得热血沸腾,还能再干十年!
属下官员们按照此前商定好的,一一上去迎接。
福州之客栈,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挤满了人,整个城市如同煮沸的开水,翻滚了起来。
姚启圣双手背在身后,很是享受吹海风的感觉,他笑着对身后人道:“你看我,一把老骨头了还不服老,硬是咬牙不与皇上祈休,这回大事,可差点没忙掉我半条命。”
“等你做到做不动了,就能像我一样舒服,”杜立德抚摸胡须,哈哈大笑。
他这回是在儿子的陪伴下拄着拐杖来的,大清贸易之盛况有生之年岂容错过?
他还以为自己这辈子都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没想到,半只脚刚踏进棺材,转头就来了这样的好机会。
杜立德只是来观光的,身份上是帝王派遣来的督查官,住最舒适的驿站,看最全面的盛况。
贸易成交数额剧增,财政部的关税利润曲线步步攀升。
福州为各国皆圈定了贸易据点,允许他们派人常驻于此,也允许他们拥有部分自保军队,但不允许佩戴鸟枪与大炮。
针对外洋来商的律法也一律公告于众。
街头巷尾,皆有宣传标语,赞美贸易盛况顺利召开,欢迎各国使臣。
又有官府敲锣打鼓宣传:“外洋来使应遵循大清之规矩,遵纪守法,绝不侵扰我国百姓。”
这一次的路易十四派遣了巴普蒂斯特,那是法兰西天才财政大臣柯尔贝尔的族人。
路易十四并不是一位懂得经营的国君,他的天分都点在了治理军政,对外扩张战争之上。
战争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而法兰西地国库,皆靠天才财政大臣柯尔贝尔一手谋划充裕起来,那是一位重商主义的财政大臣,连带着路易十四,也变成了一位重商主义的君主。
他们的国王正在对外发动战争的关键时刻,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可惜的是柯尔贝尔却去世了!
大清派遣去的使臣在法兰西受到了国王的热烈欢迎,有趣的是,这位国王喜爱跳芭蕾,还亲自表演给臣子们与大清使臣看。
随着第二位使臣送来大清帝王的贸易相邀,路易十四派出了柯尔贝尔的后人,小巴普前来参与这场盛会。
他对小巴普说:“我们需要与东方古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只要是与他们之间的交易,就没有一笔不是暴富的,其他国家削尖了脑袋想要与他们结交,而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的使臣改名为白晋,在大清国留下任职,另一位使臣又改名为张诚,来往于大清国与法兰西做中间人。
“这次大清国的贸易盛会,一定要拿到比其他国家更多的订单,你要想尽办法与大清国官员处好关系。东方古国规矩许多,如果你遵纪守法,他们不会为难你,而如果其他国家有人知法犯法,那么他们一定会被赶出去。”
小巴普没有他祖父的经商天分,却比他的祖父更圆滑,懂得变通。
姚启圣派遣来的随行官员还在嘱咐小巴普:“若有疑惑或需帮助,可来衙门鸣鼓,不可私底下因不和而伤人。”
随行的翻译官为小巴普翻译语言,他扯出和睦的微笑,告诉随行官员:“感谢大清国作为东道主有这样维持秩序的魄力,有了您这一句话,我就不需要担心会受到其他国家人的仇视与伤害了。”
大清官员崩住了面容,严肃地点了点头,又将那些“下马威的规矩”都阐述明白,这位小巴普显然是个合格的倾听者,他听得仔细,还详细地询问其中细节,得来大清官员赞许的眼神。
法兰西使臣果真如传闻中一样,带着他们国王的友谊之心而来,这般诚恳认真,也难怪朝廷愿意给予他们最好的贸易位置。
在离去前,官员要求小巴普在《来大清贸易条例遵守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以红泥按下手印。
大清原本打算维持一个月的贸易盛会,给予国内各地商户往来的充分时间。
在这一个月内,拥有了衙门颁发的临时身份牌,小巴普可以在闲暇之余到处逛逛了。
穿着各式衣裳的外洋人走在街头,初来时,百姓们好奇观望,皆像是在看新奇事物一般,觉得新鲜有趣,又不敢贸然靠近。
慢慢的,这些遵守秩序的外洋人开始在街头巷尾买东西,开始品尝他们当地的美食,还有人用奇奇怪怪的大清官话询问他们酒楼地址。
当地百姓渐渐接受了这种走在街上就会遇上外洋人的场景,胆大的商家面对时常光顾的外洋人已经能够用手比划与他们进行沟通。
小巴普是一家路边摊的常客,他每次来不干别的,他就是来吃这儿的馄饨与蒸饺。
鲜香的馄饨,撒上一些香料,那味道能够飘远千里。如叶子般形状的蒸饺,看上去精致,吃起来那肉鲜味儿绝了,而它们的价格加起来,才十个铜板,十个铜板啊!
又便宜又好吃,还有不同的口味,小巴普连续七天,每天早晨都会来这座路边摊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早点。
做路边摊的是一户人家,老夫妇二人,合并两个儿子,这会儿见小巴普又来了,这会儿不用他比划,他们就已经知道要下什么口味的了。
小巴普的汉语并不好,沟通却不难,他见周围吃早点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笑呵呵地问他们:“最近你们生意越来越好了。”
老头儿笑道:“这要多亏了您的捧场,现在谁还不知道小老儿这儿的馄饨有个外洋人天天来光顾?大伙儿见了,都排队来吃呢,生意可不就火热起来了。”
“老婆子,你说我们要不要给自家馄饨起个名儿?这样才显得有派头,以后说出去,倍儿有名字。”
老太太问:“取名儿,取什么名儿?”
这边小巴普夸他们:“你们这馄饨味道可真香,我吃完这一身回去,驿站的人都问我呢,说我带回去,味道都不散。”
杜立德原是路过此地,远远就闻到幽幽飘来的馄饨香了,他拉开马车车帘一瞧,竟有个外洋人坐在这儿,周围还围着一圈百姓,互相有说有笑的。
在福州,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杜立德也来了兴趣,让仆从将他搀扶下来,叫上一碗热乎乎的馄饨。
他那一身穿衣打扮,非富即贵,身上气度也非寻常人能有,可他笑起来乐呵呵的,平易近人,凑过去坐在那摊位上,半点不显得突兀。
听闻小老头想要给自家店铺取名,周围人都讨论开了。
老头儿连连道:“我没啥文化,不识字,众位若是有懂文的,不如替小老儿好好想一想,若是名儿取的好,今日这一顿就算小老儿请的,以后来,也都请!”
“咱们的馄饨最香了,用的是最新鲜的菌菇,最鲜美的蔬菜,配上自家种香料,能不香吗?那香味,一传能传个千里之外。”
杜立德乐道:“那不如就叫千里香?”
小老儿闻言,一拍大腿:“千里香!这名字好,一听就有味道了!”
杜立德不过随口一说,倒是没料到果真免了单,他忙道:“不过随口一说,店家莫要当真,钱还是要付的。”
小老儿还在那儿夸他:“您这一身气派,一瞧就是饱读诗书的,真不愧是文化人,懂得真多啊,随口取得名字都那么好听。我以后就要用这名字了,这一顿您可不能付钱。”
见他硬是将钱退还给仆从,杜立德好笑地摇了摇头,也不再坚持。
这一顿馄饨吃得心里美滋滋,免单一回,比受到皇上赏赐都让他高兴呢!
他又转头与小巴普攀谈起来,不知不觉也套出了不少信息。
早春来一碗热乎乎的千里香,吃饱了再绕去会场,等待会场开放时间,在大清生活的这几天,可真是像神仙一样的舒服日子。
小巴普在给国王的国书上这样写道:这里果真如传闻中一样的干净、整洁,街道上没有废弃物,排泄物,走在路上,空气清新宜人。这里的百姓淳朴又大方,连贵族老爷都平易近人,他们见到贫民不摆架子,也不会露出嫌弃轻蔑的眼神,最主要的是,这儿的人崇尚节俭,毫不铺张浪费。
小巴普保持着良好心情到达会场,刚一到,就见自己的副手正一脸愤怒地等候在那儿,见他到了,副手欲哭无泪地前来告状:“我们的场子被人毁了,商品全被砸烂,是连夜砸的,都不知道是谁下的手!”
是卑鄙的英格兰人?还是丑陋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或是仇视他们的德意志人?
小巴普不知道这些,国王正与他们几个国家在打仗,尤其还将德意志的西方领地反复蹂躏了好几遍,会仇视他们的人实在太多了!
副手一时没了主意:“怎么办,我们亏大了,损失大了,我们该怎么办?!”
小巴普记得来大清的每一个细节,他回忆起第一天来时引导官员说的话,要求每一位外洋人“遵纪守法”,否则大清将按照外洋律法进行处置,严重者其国商人日后将不得再入大清。
他急中生智:“我们到了这里,就要遵循这里的规矩,既然有人不遵循这儿的规矩,我们就去衙门,击鼓鸣冤去!”
福州位于福建东部,是大清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 那边的通商往来早已经成熟, 且经历战乱少。而原本受众人看好的刺桐(泉州),在元时曾遭战乱打击, 又在海禁期间形成了大量的走私商贩, 治理起来需要时间, 显然还是福州更有得天独厚的当地优势。
那儿有作战经验丰富的福建水师, 福建东部闽江口出海, 对面便是收复回来的台湾。
选择那边, 省时省力,能在短时间内,将一座贸易中心筹备起来。坐镇于福建的总督姚启圣在收复台湾战时有丰富的经验, 而屯兵戍守于台湾的将领施琅, 可随时起到监督、支援之作用。
确定外洋贸易即将举办, 胤礽便致力于完善外洋律法。
他的理由很简单:现在这片地方完全是空白, 各国之间也没有约定俗成的规矩, 那既然如此, 自然是谁强大, 谁就说了算!大清制定外洋律法,说能在本国处置犯法的外洋人,现在他们强大, 那么他们就可以这么做。
在贸易召开前, 他要做最全面的准备,保护好国内的百姓与本国稳定,维持好外来者的秩序……
大清外洋律的设定,根源在于维持本国之平衡,为外洋贸易而设定的律法,自然也是为了保护本国境内贸易秩序。意在提醒各国:你们之间不和打仗,你们回去斗,别想带到大清来。大清也会给予遵守法纪的外洋人庇护与公道。
在康熙的住持大局下,时至一年后,贸易中心的准备趋于圆满,在此期间,又派出一批外交使臣,前往各国邀请其商队来到福州参与贸易盛会。
福建的春天,有漫山遍野的花海,在那开阔之地,可望见延绵不绝的海岸线,天空是湛蓝色的,云朵如烟雾般弥散,在天空中飘而远去。
湿咸的海风,吹来一阵阵呼啸声,远处一艘艘排列有序的商船映入人们的眼帘。
先是如蚂蚁般大小,接着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成千上万的大商船蜂拥而至,一眼都望不到边。大清海军派遣出体积稍小,船身细长,可自由穿梭于各国商船之间的快船维持秩序,从人们的眼中看来,那一排排一列列好不壮观,井然有序地如同列队而来,围观在港口两岸的福州百姓发出阵阵惊呼声。
也唯有实际进行迎接操作的地方官员才知道,为了维持住秩序,避免各国商船拥堵,他们所做的一切紧赶慢赶,无异于打了一场大战!
姚启圣今年六十有五,也是康熙此次钦点的地方坐镇官,他站立于港口,望着那些商船缓缓停靠于此,竟感到眼眶湿润,心中有无限豪情在酝酿。
原想祈休颐养天年,现在,他只觉得热血沸腾,还能再干十年!
属下官员们按照此前商定好的,一一上去迎接。
福州之客栈,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挤满了人,整个城市如同煮沸的开水,翻滚了起来。
姚启圣双手背在身后,很是享受吹海风的感觉,他笑着对身后人道:“你看我,一把老骨头了还不服老,硬是咬牙不与皇上祈休,这回大事,可差点没忙掉我半条命。”
“等你做到做不动了,就能像我一样舒服,”杜立德抚摸胡须,哈哈大笑。
他这回是在儿子的陪伴下拄着拐杖来的,大清贸易之盛况有生之年岂容错过?
他还以为自己这辈子都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没想到,半只脚刚踏进棺材,转头就来了这样的好机会。
杜立德只是来观光的,身份上是帝王派遣来的督查官,住最舒适的驿站,看最全面的盛况。
贸易成交数额剧增,财政部的关税利润曲线步步攀升。
福州为各国皆圈定了贸易据点,允许他们派人常驻于此,也允许他们拥有部分自保军队,但不允许佩戴鸟枪与大炮。
针对外洋来商的律法也一律公告于众。
街头巷尾,皆有宣传标语,赞美贸易盛况顺利召开,欢迎各国使臣。
又有官府敲锣打鼓宣传:“外洋来使应遵循大清之规矩,遵纪守法,绝不侵扰我国百姓。”
这一次的路易十四派遣了巴普蒂斯特,那是法兰西天才财政大臣柯尔贝尔的族人。
路易十四并不是一位懂得经营的国君,他的天分都点在了治理军政,对外扩张战争之上。
战争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而法兰西地国库,皆靠天才财政大臣柯尔贝尔一手谋划充裕起来,那是一位重商主义的财政大臣,连带着路易十四,也变成了一位重商主义的君主。
他们的国王正在对外发动战争的关键时刻,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可惜的是柯尔贝尔却去世了!
大清派遣去的使臣在法兰西受到了国王的热烈欢迎,有趣的是,这位国王喜爱跳芭蕾,还亲自表演给臣子们与大清使臣看。
随着第二位使臣送来大清帝王的贸易相邀,路易十四派出了柯尔贝尔的后人,小巴普前来参与这场盛会。
他对小巴普说:“我们需要与东方古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只要是与他们之间的交易,就没有一笔不是暴富的,其他国家削尖了脑袋想要与他们结交,而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的使臣改名为白晋,在大清国留下任职,另一位使臣又改名为张诚,来往于大清国与法兰西做中间人。
“这次大清国的贸易盛会,一定要拿到比其他国家更多的订单,你要想尽办法与大清国官员处好关系。东方古国规矩许多,如果你遵纪守法,他们不会为难你,而如果其他国家有人知法犯法,那么他们一定会被赶出去。”
小巴普没有他祖父的经商天分,却比他的祖父更圆滑,懂得变通。
姚启圣派遣来的随行官员还在嘱咐小巴普:“若有疑惑或需帮助,可来衙门鸣鼓,不可私底下因不和而伤人。”
随行的翻译官为小巴普翻译语言,他扯出和睦的微笑,告诉随行官员:“感谢大清国作为东道主有这样维持秩序的魄力,有了您这一句话,我就不需要担心会受到其他国家人的仇视与伤害了。”
大清官员崩住了面容,严肃地点了点头,又将那些“下马威的规矩”都阐述明白,这位小巴普显然是个合格的倾听者,他听得仔细,还详细地询问其中细节,得来大清官员赞许的眼神。
法兰西使臣果真如传闻中一样,带着他们国王的友谊之心而来,这般诚恳认真,也难怪朝廷愿意给予他们最好的贸易位置。
在离去前,官员要求小巴普在《来大清贸易条例遵守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以红泥按下手印。
大清原本打算维持一个月的贸易盛会,给予国内各地商户往来的充分时间。
在这一个月内,拥有了衙门颁发的临时身份牌,小巴普可以在闲暇之余到处逛逛了。
穿着各式衣裳的外洋人走在街头,初来时,百姓们好奇观望,皆像是在看新奇事物一般,觉得新鲜有趣,又不敢贸然靠近。
慢慢的,这些遵守秩序的外洋人开始在街头巷尾买东西,开始品尝他们当地的美食,还有人用奇奇怪怪的大清官话询问他们酒楼地址。
当地百姓渐渐接受了这种走在街上就会遇上外洋人的场景,胆大的商家面对时常光顾的外洋人已经能够用手比划与他们进行沟通。
小巴普是一家路边摊的常客,他每次来不干别的,他就是来吃这儿的馄饨与蒸饺。
鲜香的馄饨,撒上一些香料,那味道能够飘远千里。如叶子般形状的蒸饺,看上去精致,吃起来那肉鲜味儿绝了,而它们的价格加起来,才十个铜板,十个铜板啊!
又便宜又好吃,还有不同的口味,小巴普连续七天,每天早晨都会来这座路边摊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早点。
做路边摊的是一户人家,老夫妇二人,合并两个儿子,这会儿见小巴普又来了,这会儿不用他比划,他们就已经知道要下什么口味的了。
小巴普的汉语并不好,沟通却不难,他见周围吃早点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笑呵呵地问他们:“最近你们生意越来越好了。”
老头儿笑道:“这要多亏了您的捧场,现在谁还不知道小老儿这儿的馄饨有个外洋人天天来光顾?大伙儿见了,都排队来吃呢,生意可不就火热起来了。”
“老婆子,你说我们要不要给自家馄饨起个名儿?这样才显得有派头,以后说出去,倍儿有名字。”
老太太问:“取名儿,取什么名儿?”
这边小巴普夸他们:“你们这馄饨味道可真香,我吃完这一身回去,驿站的人都问我呢,说我带回去,味道都不散。”
杜立德原是路过此地,远远就闻到幽幽飘来的馄饨香了,他拉开马车车帘一瞧,竟有个外洋人坐在这儿,周围还围着一圈百姓,互相有说有笑的。
在福州,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杜立德也来了兴趣,让仆从将他搀扶下来,叫上一碗热乎乎的馄饨。
他那一身穿衣打扮,非富即贵,身上气度也非寻常人能有,可他笑起来乐呵呵的,平易近人,凑过去坐在那摊位上,半点不显得突兀。
听闻小老头想要给自家店铺取名,周围人都讨论开了。
老头儿连连道:“我没啥文化,不识字,众位若是有懂文的,不如替小老儿好好想一想,若是名儿取的好,今日这一顿就算小老儿请的,以后来,也都请!”
“咱们的馄饨最香了,用的是最新鲜的菌菇,最鲜美的蔬菜,配上自家种香料,能不香吗?那香味,一传能传个千里之外。”
杜立德乐道:“那不如就叫千里香?”
小老儿闻言,一拍大腿:“千里香!这名字好,一听就有味道了!”
杜立德不过随口一说,倒是没料到果真免了单,他忙道:“不过随口一说,店家莫要当真,钱还是要付的。”
小老儿还在那儿夸他:“您这一身气派,一瞧就是饱读诗书的,真不愧是文化人,懂得真多啊,随口取得名字都那么好听。我以后就要用这名字了,这一顿您可不能付钱。”
见他硬是将钱退还给仆从,杜立德好笑地摇了摇头,也不再坚持。
这一顿馄饨吃得心里美滋滋,免单一回,比受到皇上赏赐都让他高兴呢!
他又转头与小巴普攀谈起来,不知不觉也套出了不少信息。
早春来一碗热乎乎的千里香,吃饱了再绕去会场,等待会场开放时间,在大清生活的这几天,可真是像神仙一样的舒服日子。
小巴普在给国王的国书上这样写道:这里果真如传闻中一样的干净、整洁,街道上没有废弃物,排泄物,走在路上,空气清新宜人。这里的百姓淳朴又大方,连贵族老爷都平易近人,他们见到贫民不摆架子,也不会露出嫌弃轻蔑的眼神,最主要的是,这儿的人崇尚节俭,毫不铺张浪费。
小巴普保持着良好心情到达会场,刚一到,就见自己的副手正一脸愤怒地等候在那儿,见他到了,副手欲哭无泪地前来告状:“我们的场子被人毁了,商品全被砸烂,是连夜砸的,都不知道是谁下的手!”
是卑鄙的英格兰人?还是丑陋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或是仇视他们的德意志人?
小巴普不知道这些,国王正与他们几个国家在打仗,尤其还将德意志的西方领地反复蹂躏了好几遍,会仇视他们的人实在太多了!
副手一时没了主意:“怎么办,我们亏大了,损失大了,我们该怎么办?!”
小巴普记得来大清的每一个细节,他回忆起第一天来时引导官员说的话,要求每一位外洋人“遵纪守法”,否则大清将按照外洋律法进行处置,严重者其国商人日后将不得再入大清。
他急中生智:“我们到了这里,就要遵循这里的规矩,既然有人不遵循这儿的规矩,我们就去衙门,击鼓鸣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