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富饶的东北黑土地
田丰道:“依我之见,曹操在消化完河北三州、追剿完袁氏残余势力后,其南下可能性最大。第一,曹操暂时不敢东进,他认为他现在的实力是不足以灭掉我家少公子的,他要么跟我家少公子打得两败俱伤,白白地便宜了孙坚、刘表、韩遂、马腾等人,要么重蹈袁绍的覆辙,被我家少公子打得元气大伤乃至一蹶不振,在曹操看来,他要得到除汉东之外的全部天下,才有实力攻伐我家少公子;第二,曹操西征的话,对手只是韩遂、马腾,韩马在曹操看来是不足为虑的,如果西征,曹操灭了韩马、得到西凉是十拿九稳的,也同时却给南方的孙坚、刘备等人继续坐大的时间,这显然得不偿失。因此,排除东进和西征,曹操必然南下。”
贾诩笑道:“曹操暂不东进,是因为我家少公子太强,曹操暂不西征,是因为韩马太弱。”
陈宫补充道:“南方的孙坚、刘备目前不强甚至很弱,但却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壮大变强,曹操岂能养虎为患?”
众人纷纷点头:“四位军师所言甚是。”孔明也点头,贾诩四人的分析确实是十分正确的,根据书上记载,曹操在搞定河北后的下一步确实就是南下攻打孙权、刘备,以致于爆发了“赤壁之战”。
“少公子,”田丰看向孔明,“我汉东目前的外部环境是很有利的,与我汉东接壤的只有曹操、孙坚,曹操不敢轻视我汉东,孙坚更是我汉东的潜在盟友并且孙坚的实力大大地不如我汉东,不知少公子在接下来一二年内有何计划?”
孔明淡淡地笑了笑:“田先生,你说与我汉东接壤的只有曹操、孙坚,这句话可不对哦。”
田丰诧异地道:“难道不是吗?”
孔明笑道:“与我汉东接壤的,除了曹操、孙坚,不是还有一个高句丽嘛?”
田丰笑起来:“蕞尔小邦、蛮夷小国,何足挂齿?”
孔明摇摇头:“我汉东目前拥有汉东三州二十二郡一百九十县,治下人口两千万,甲士三十三万,实力雄踞天下,然而,在十四年前(西元185年),我只有鲁国一郡六县的弹丸之地,甲士仅有数千人。”
田丰明白了孔明的意思:“少公子,你是担心高句丽会慢慢地坐大,成为我大汉的大患?”
孔明点点头。
田丰仍然不是很信服:“我汉东能有今日之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汉东有少公子如此天人奇才。请恕在下直言,在下不相信天下还有第二个像少公子一样的天人奇才,更不相信高句丽会有。”
孔明目光深邃地道:“田先生,我们要把目光放得久远一点,不能只看到眼下,要看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
田丰若有所思,他向孔明行了一礼:“少公子明见万里,在下刚才失言了。”
孔明看向同在席间的徐荣、田豫、牵招:“徐将军、田将军、牵将军。”
徐荣三人急忙起身行礼:“末将在!”
孔明看着徐荣三人:“我命令你们三人率军驻守平州五郡,你们的任务不只是坐镇平州,还要做好北上攻打、灭亡高句丽以及高句丽之北的扶余的战争准备。”
徐荣三人一起肃然领命:“末将遵命!”
孔明肯定是要灭了高句丽、扶余的,第一,高句丽、扶余此时的领土虽然不属于此时的汉地,但却是以后大一统的华夏的领土,孔明灭了高句丽、扶余,是提前地把那些领土纳入华夏版图;第二,高句丽、扶余二国常年不受中原王朝的重视,得以在中原境外慢慢地坐大,最终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尤其高句丽,华夏历经隋唐两代、花了百年时间才将其攻灭。如今的高句丽还很弱小,可以一举铲除。这就好像灭火,当火还是小火苗时,将其扑灭自然十分容易,等其变成燎原大火时,再将其扑灭可就难了,要付出的代价也会远远地超过此时。
陈宫道:“少公子,请恕在下愚钝,据在下所知,辽东是苦寒之地,高句丽、扶余都在辽东之北,更是苦寒至极,耗费大量钱粮将此二国攻灭,是否得不偿失乃至画蛇添足?就算我们不管高句丽、扶余,此二国在极北苦寒之地根本无法发展壮大,只需任其自生自灭即可。”
孔明笑道:“辽东和辽东之北是得之无价值、失之不可惜的苦寒之地,实乃世人的误解。高句丽、扶余二国所在地区,虽然冬天确实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但是,那里也有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那里有着一望无垠的森林,森林里,到处都是飞禽走兽、珍禽异兽,河里都是鱼群,真可谓‘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在地下,到处都是金矿、银矿、铜矿、铁矿、油矿,特别是那里的土地,遍地都是肥力极高、非常适合花草树木和麦稻庄稼生长的黑土!诸位肯定从未见过黑土,因为中原地区没有黑土。黑土有多肥沃呢?随便把一根木棍插在黑土里,来年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诸位请想想,如果我们得到那里,我们一年可以增产多少粮食啊?”
“天呐!”众人都被孔明的这番通俗易懂、生动鲜明的描述给深深地打动了,无不眼睛闪闪发亮,“原来那里不是什么苦寒之地,而是遍地宝物的宝地啊!”
高句丽、扶余此时的疆域约等于后世的华夏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当然是遍地宝物的宝地。东北之富饶,冠绝整个华夏。东北平原是华夏三大平原之一,并且是三大平原里面积最大的以及土地最肥沃的——华夏三大平原分别是:东北平原(面积高达约35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东北平原的土壤是肥力最高的黑土,全球只有三块黑土平原:华夏的东北平原、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以上三大黑土平原都是著名的世界级大粮仓,比如,在后世,黑龙江省正是华夏第一产粮大省,靠的就是一望无垠的遍地黑土,并且东北三省还有辽阔的草原牧场,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养马、养牛、养猪、养羊都不是问题,同时,东北三省的林业和渔业也非常发达。
开发东北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起码需要几代人、上百年,但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开头,孔明现在就展开这件大事,自然可以提前上千年给华夏、华夏苍生带来无穷无尽的福祉利益。
现场众人都心悦诚服了,陈宫叹息道:“在下孤陋寡闻了。有少公子,真乃大汉之幸也!”
田丰心驰神往地道:“既有如此丰厚巨大的回报,攻灭高句丽、扶余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贾诩道:“现在是盛夏,我军可在平州休整半年,一来训练军士们适应北地的地理气候,让军士们掌握在北地进行行军打仗的能力;二来选在隆冬时节攻伐高句丽、扶余。高句丽人、扶余人认为我们中原汉人难以忍受和适应北地的冬季严寒,如此,他们必然不做准备,然而,我军已有棉花和乌拉草,完全可在冬季出征作战,我军出其不意,便可一战而胜、将其尽灭!”
陈宫道:“选在隆冬出征作战,虽可出其不意,但后勤运输如何是好?天降大雪、积雪及膝、江河冻结,车辆舟船如何行驶?”
沮授道:“我听闻北地人在冬天大雪中不用马车,而是使用雪橇,此物没有车轮,只有一块木板,人坐在或物资放在木板上,由驮畜在雪地上拖曳滑动,反而比马车更加便捷迅速。”
陈宫点头:“这种奇特的运输方式确实可以解决我们的大问题。另外,除了军士们身穿棉袄外,战马也要穿上棉袄,否则会在北地寒冬中纷纷冻毙的。”
“几位先生说的极是。”孔明看向徐荣,“徐将军,攻伐高句丽、扶余、你需要多少兵力?”
徐荣很有自信地道:“一万骑兵为前锋,一万步兵跟进辅助,一万步骑兵押运粮草物资,三万兵力即可。”
孔明点头赞许道:“如此,我就放心了。你要一路向北推进,直至一条大江边方可止步,那条大江……”他嘻嘻一笑,“我将其取名为‘黑龙江’。”
贾诩笑道:“曹操暂不东进,是因为我家少公子太强,曹操暂不西征,是因为韩马太弱。”
陈宫补充道:“南方的孙坚、刘备目前不强甚至很弱,但却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壮大变强,曹操岂能养虎为患?”
众人纷纷点头:“四位军师所言甚是。”孔明也点头,贾诩四人的分析确实是十分正确的,根据书上记载,曹操在搞定河北后的下一步确实就是南下攻打孙权、刘备,以致于爆发了“赤壁之战”。
“少公子,”田丰看向孔明,“我汉东目前的外部环境是很有利的,与我汉东接壤的只有曹操、孙坚,曹操不敢轻视我汉东,孙坚更是我汉东的潜在盟友并且孙坚的实力大大地不如我汉东,不知少公子在接下来一二年内有何计划?”
孔明淡淡地笑了笑:“田先生,你说与我汉东接壤的只有曹操、孙坚,这句话可不对哦。”
田丰诧异地道:“难道不是吗?”
孔明笑道:“与我汉东接壤的,除了曹操、孙坚,不是还有一个高句丽嘛?”
田丰笑起来:“蕞尔小邦、蛮夷小国,何足挂齿?”
孔明摇摇头:“我汉东目前拥有汉东三州二十二郡一百九十县,治下人口两千万,甲士三十三万,实力雄踞天下,然而,在十四年前(西元185年),我只有鲁国一郡六县的弹丸之地,甲士仅有数千人。”
田丰明白了孔明的意思:“少公子,你是担心高句丽会慢慢地坐大,成为我大汉的大患?”
孔明点点头。
田丰仍然不是很信服:“我汉东能有今日之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汉东有少公子如此天人奇才。请恕在下直言,在下不相信天下还有第二个像少公子一样的天人奇才,更不相信高句丽会有。”
孔明目光深邃地道:“田先生,我们要把目光放得久远一点,不能只看到眼下,要看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
田丰若有所思,他向孔明行了一礼:“少公子明见万里,在下刚才失言了。”
孔明看向同在席间的徐荣、田豫、牵招:“徐将军、田将军、牵将军。”
徐荣三人急忙起身行礼:“末将在!”
孔明看着徐荣三人:“我命令你们三人率军驻守平州五郡,你们的任务不只是坐镇平州,还要做好北上攻打、灭亡高句丽以及高句丽之北的扶余的战争准备。”
徐荣三人一起肃然领命:“末将遵命!”
孔明肯定是要灭了高句丽、扶余的,第一,高句丽、扶余此时的领土虽然不属于此时的汉地,但却是以后大一统的华夏的领土,孔明灭了高句丽、扶余,是提前地把那些领土纳入华夏版图;第二,高句丽、扶余二国常年不受中原王朝的重视,得以在中原境外慢慢地坐大,最终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尤其高句丽,华夏历经隋唐两代、花了百年时间才将其攻灭。如今的高句丽还很弱小,可以一举铲除。这就好像灭火,当火还是小火苗时,将其扑灭自然十分容易,等其变成燎原大火时,再将其扑灭可就难了,要付出的代价也会远远地超过此时。
陈宫道:“少公子,请恕在下愚钝,据在下所知,辽东是苦寒之地,高句丽、扶余都在辽东之北,更是苦寒至极,耗费大量钱粮将此二国攻灭,是否得不偿失乃至画蛇添足?就算我们不管高句丽、扶余,此二国在极北苦寒之地根本无法发展壮大,只需任其自生自灭即可。”
孔明笑道:“辽东和辽东之北是得之无价值、失之不可惜的苦寒之地,实乃世人的误解。高句丽、扶余二国所在地区,虽然冬天确实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但是,那里也有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那里有着一望无垠的森林,森林里,到处都是飞禽走兽、珍禽异兽,河里都是鱼群,真可谓‘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在地下,到处都是金矿、银矿、铜矿、铁矿、油矿,特别是那里的土地,遍地都是肥力极高、非常适合花草树木和麦稻庄稼生长的黑土!诸位肯定从未见过黑土,因为中原地区没有黑土。黑土有多肥沃呢?随便把一根木棍插在黑土里,来年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诸位请想想,如果我们得到那里,我们一年可以增产多少粮食啊?”
“天呐!”众人都被孔明的这番通俗易懂、生动鲜明的描述给深深地打动了,无不眼睛闪闪发亮,“原来那里不是什么苦寒之地,而是遍地宝物的宝地啊!”
高句丽、扶余此时的疆域约等于后世的华夏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当然是遍地宝物的宝地。东北之富饶,冠绝整个华夏。东北平原是华夏三大平原之一,并且是三大平原里面积最大的以及土地最肥沃的——华夏三大平原分别是:东北平原(面积高达约35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东北平原的土壤是肥力最高的黑土,全球只有三块黑土平原:华夏的东北平原、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以上三大黑土平原都是著名的世界级大粮仓,比如,在后世,黑龙江省正是华夏第一产粮大省,靠的就是一望无垠的遍地黑土,并且东北三省还有辽阔的草原牧场,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养马、养牛、养猪、养羊都不是问题,同时,东北三省的林业和渔业也非常发达。
开发东北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起码需要几代人、上百年,但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开头,孔明现在就展开这件大事,自然可以提前上千年给华夏、华夏苍生带来无穷无尽的福祉利益。
现场众人都心悦诚服了,陈宫叹息道:“在下孤陋寡闻了。有少公子,真乃大汉之幸也!”
田丰心驰神往地道:“既有如此丰厚巨大的回报,攻灭高句丽、扶余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贾诩道:“现在是盛夏,我军可在平州休整半年,一来训练军士们适应北地的地理气候,让军士们掌握在北地进行行军打仗的能力;二来选在隆冬时节攻伐高句丽、扶余。高句丽人、扶余人认为我们中原汉人难以忍受和适应北地的冬季严寒,如此,他们必然不做准备,然而,我军已有棉花和乌拉草,完全可在冬季出征作战,我军出其不意,便可一战而胜、将其尽灭!”
陈宫道:“选在隆冬出征作战,虽可出其不意,但后勤运输如何是好?天降大雪、积雪及膝、江河冻结,车辆舟船如何行驶?”
沮授道:“我听闻北地人在冬天大雪中不用马车,而是使用雪橇,此物没有车轮,只有一块木板,人坐在或物资放在木板上,由驮畜在雪地上拖曳滑动,反而比马车更加便捷迅速。”
陈宫点头:“这种奇特的运输方式确实可以解决我们的大问题。另外,除了军士们身穿棉袄外,战马也要穿上棉袄,否则会在北地寒冬中纷纷冻毙的。”
“几位先生说的极是。”孔明看向徐荣,“徐将军,攻伐高句丽、扶余、你需要多少兵力?”
徐荣很有自信地道:“一万骑兵为前锋,一万步兵跟进辅助,一万步骑兵押运粮草物资,三万兵力即可。”
孔明点头赞许道:“如此,我就放心了。你要一路向北推进,直至一条大江边方可止步,那条大江……”他嘻嘻一笑,“我将其取名为‘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