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宫里的规矩
淑妃面色一滞,本想偷眼看一看皇后的神情,又不愿在外人面前露怯,只能硬生生承接下了,笑道:“三年多不见,你可是长高了,文月是个大姑娘了。”
秦文月甜甜地笑:“小嫂嫂还是从前那么漂亮,几时让我见见小皇子,您真是有福气。”
这一声声嫂嫂,怪亲昵的,可偏偏要加一个“小”字。过去是为了区别淑妃与敬安皇后,秦文月的称呼是跟着沈哲喊的,在纪州时,这个小字是为了分清表姐妹,可是到了京城,意味就大不一样了。
皇后才是正牌的嫂嫂,淑妃要比珉儿年长近十岁,这个小字,也就只能是地位身份上的差别。
可太后似乎是习惯了过去的称呼,没有听出什么异样来,乐呵呵地说着:“我还总觉得文月是小孩子,一眨眼出落得这样亭亭玉立。原来你还没成家,你哥哥也是,太宝贝妹妹舍不得你嫁人吗?”
见太后朝自己招手,秦文月上前来,先向皇后福了福,才坐在了太后身边,乖巧地笑道:“哥哥忙着朝廷的事,四五天也见不上一面,至于成亲的事,老太爷没了三年,我是在给爷爷守孝,才不谈婚嫁。”
太后赞叹:“你一个女孩子家,竟这样有孝心,傻孩子,这该是你哥做的事,你可别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来了京城才好,我好好给你留心着,皇上的朝堂里,好些青年才俊。”
姑娘家粉面娇羞,娇滴滴地说:“太后,人家是来看望您和皇上的,您怎么一下就提这些事。”她脸上红扑扑的,像是真的害羞了,起身道,“太后,家里的嫂嫂让我带来好些纪州的特产,您可要尝尝?”
太后眼睛一亮,拍了拍秦文月的手道:“好孩子,我正想一口家乡的饭菜吃。”便命淑妃,“过两日在长寿宫摆宴,为文月接风洗尘,她哥哥前阵子才救驾有功,我还没好好赏赐过,就都给文月了吧。皇族里都是亲戚,不少见过她的,都来热闹热闹。”
淑妃硬撑着,福身时,迅速在皇后面上掠过目光,那个人云淡风轻看不出喜怒,但就淑妃自己看来,皇后这会儿一定不高兴。但淑妃也暗暗窃喜,太后一见媳妇就撂下自己那会儿,她心里还不自在,这下皇后该明白了,不是太后特别地喜欢她,是她老人家性情如此,慧仪若是个嘴巴甜一点的,太后就算被骗得团团转,也会喜欢的。
“淑妃,文月的殿阁安排在哪里了?”太后问,一面拉着年轻女孩道,“在宫里住一阵子,等过了年再回去,冰天雪地的你也不好赶路。”
淑妃应道:“知道太后喜欢文月,臣妾把文月住的地方就安排在您边上,走几步路就到了,这阵子就让文月好好陪着您解闷。”
秦文月倒是懂礼,起身推辞了几番,又感谢淑妃为她安排妥帖,言行举止很有大家风范,秦家虽是近些年靠着秦庄的功绩才发家的,可这孩子却表现得好像教养极深的大家闺秀,过去还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娃娃,太后看在眼里,心里头微微可惜着。
这久别重逢的喜悦里,珉儿完全像个外人似的在边上,太后是个没有心机的人,并不是故意冷落珉儿,可边上的人都捏了把汗,就连林嬷嬷都看出来了,待众人都散去,淑妃带着文月去她住的地方,林嬷嬷才提醒太后:“您光顾着和文月姑娘叙旧,把皇后娘娘撂在一边了,不是奴婢多嘴,就连淑妃娘娘都觉得尴尬。”
太后愣了愣:“那珉儿呢,她脸上可有不高兴?你不说我还真不觉得,文月那孩子嘴巴那么甜,又听她讲起纪州如今的风光,我一时就疏忽了。”
林嬷嬷道:“皇后娘娘还是平日里的稳重淡然,奴婢也是多心,想您能留个心眼。”
太后松了口气道:“那就好,我想珉儿也不至于如此小气,文月是客,是亲戚,若不是年纪相仿,珉儿一定也当做妹妹看。”
林嬷嬷想了想,道是:“虽是亲戚,可也是大姑娘家,太后您看一个女孩子留在后宫,合适吗?”
门外头,珉儿想起皇帝交代她要问太后的事情,被秦文月说了半天的纪州风光叫她给忘了,这会儿折回来,要再次询问太后,走到殿门外,就听见里头太后感慨:“我是真把文月给忘了,该是说我以为这些年,那孩子早就嫁人了。不然你看,这样温柔可爱的人,许给哲儿多好,他们又是表兄妹,原本就亲。”
珉儿看了眼身旁的清雅,清雅大声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有事禀报。”
里头瞬间静了,林嬷嬷迎出来,珉儿也是笑脸相迎,进去把事情交代清楚,很快就退了下来,林嬷嬷一路把人送出长寿宫,这才折回来,太后问道:“珉儿会听见吗?”
嬷嬷道:“听见也没什么,将军夫人与皇后娘娘本也不往来,为了那些事,妯娌俩的关系怕是不能好了。”
太后叹道:“真是孽缘,那会儿皇帝希望哲儿的婚事不要牵扯朝廷权势,急匆匆地就选定了江云裳,我怎么就把文月忘了呢。”
这一边,淑妃将秦文月送到距离长寿宫很近的殿阁,巧的是这里的名字叫邀月阁,像是特地为秦文月准备的,淑妃当时觉得有意思才选了这一处,可这会儿看到了许久不见的大姑娘,心里忽然就不自在了。天知道她会不会为他人做嫁衣,这邀月阁可别过几个月就成了新妃的寝宫。
“小嫂嫂,我……”
“文月啊,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往后你与旁人一样喊我淑妃便是,再不济叫一声姐姐。”淑妃端着笑容道,“小嫂嫂这样的称呼,不合规矩。”
秦文月忙告罪:“文月不懂规矩,还请淑妃娘娘恕罪,总想着还是从前那么亲热,就忘了您如今贵为皇妃。”
淑妃尴尬地一笑,搀扶她起身:“不过太后说了,不要拿宫里的规矩拘束你,你只管安心住着,过两天我带你去逛逛。”
交代罢了这些事,淑妃便走了,秦文月一路走到门前,宫女太监都在她身后站着,谁也看不到秦姑娘此刻的神情,秦文月那细长的眼眉里,正透着满满的不屑和挑衅,但是一转身,便温柔对待这些将要伺候她的人,客气地对各位宫女道:“宫里规矩多,还望各位姐姐多多指点,别叫我在人前出洋相。”一面把金银赏赐下去,好笼络人心。
淑妃一路回安乐宫,面上神情紧绷,尔珍在边上不敢多嘴,半道上竟遇见再次从长寿宫退出的皇后,淑妃忙上前行礼,皇后只是点头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
“你说若有什么事,皇后会怎么应对?那秦文月从小就是个人精,最会讨人喜欢,太后那眼神里,巴不得拿秦文月换了云裳。”淑妃叹气,“换了云裳还好,若是留在宫里……”
“娘娘?”
淑妃好生无奈:“罢了,走一步算一步。”
然而这会子珉儿这边,却没提起什么秦文月,哪怕才听太后感慨她的侄媳妇为什么是江云裳而不是秦文月,也没惹得珉儿动半分心思,相反走过长桥时,她正在听清雅说王婕妤,果然王氏过去的个性和现在截然相反,当年在王府厨房里,是个活泼开朗身强体壮的姑娘,生下皇长子后,才变成现在这般柔弱,在王府时也是一碰就掉眼泪,爱哭的毛病和皇长子的年纪一样大。
珉儿若有所思地听着,清雅问道:“娘娘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奴婢再去打听。”
“不必了,问得多了,难免惊动了谁。”珉儿道,“近来你见过张尚服没有?”
清雅点头:“为了冬衣的事,去过一趟尚服局,那儿忙得热火朝天的,新衣裳过几日就送来。”
珉儿道:“你留心看看,张尚服过去贪,这毛病不好改。她若继续贪,必然会落人把柄,你不必去点穿她,若真有这样的事,我们心里有数就好。”
见清雅眉头紧蹙,珉儿道:“宫里头的规矩,乱糟糟的,她不贪才怪了。”
清雅听见这话,便把心里想的但不敢说的说了出来,道是:“娘娘,恕奴婢多嘴,过去赵氏王朝的后宫,可从不允许妃嫔以外的女子留宿在宫里。难得的一回恩典,也是派人里三层外三层地看守,就怕出什么事。”
珉儿不以为意地一笑:“太后喜欢,这宫里,太后喜欢就是规矩,你说是不是?”
清雅道:“淑妃娘娘,总是看太后的喜好行事,看起来一切太平,可是……”
她们已走过长桥,珉儿回眸看岸上的宫宇建筑,这富丽堂皇的皇城里,似乎随着秦文月的到来,越发明显地透出了纪州王府的气息,珉儿曾经好奇王府是什么样的,现在似乎也算是看到了。
“上阳殿不许她踏足,无论如何都不可以。”珉儿终于露出不悦的神情,她不喜欢那个眼眉细长的女人。
秦文月甜甜地笑:“小嫂嫂还是从前那么漂亮,几时让我见见小皇子,您真是有福气。”
这一声声嫂嫂,怪亲昵的,可偏偏要加一个“小”字。过去是为了区别淑妃与敬安皇后,秦文月的称呼是跟着沈哲喊的,在纪州时,这个小字是为了分清表姐妹,可是到了京城,意味就大不一样了。
皇后才是正牌的嫂嫂,淑妃要比珉儿年长近十岁,这个小字,也就只能是地位身份上的差别。
可太后似乎是习惯了过去的称呼,没有听出什么异样来,乐呵呵地说着:“我还总觉得文月是小孩子,一眨眼出落得这样亭亭玉立。原来你还没成家,你哥哥也是,太宝贝妹妹舍不得你嫁人吗?”
见太后朝自己招手,秦文月上前来,先向皇后福了福,才坐在了太后身边,乖巧地笑道:“哥哥忙着朝廷的事,四五天也见不上一面,至于成亲的事,老太爷没了三年,我是在给爷爷守孝,才不谈婚嫁。”
太后赞叹:“你一个女孩子家,竟这样有孝心,傻孩子,这该是你哥做的事,你可别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来了京城才好,我好好给你留心着,皇上的朝堂里,好些青年才俊。”
姑娘家粉面娇羞,娇滴滴地说:“太后,人家是来看望您和皇上的,您怎么一下就提这些事。”她脸上红扑扑的,像是真的害羞了,起身道,“太后,家里的嫂嫂让我带来好些纪州的特产,您可要尝尝?”
太后眼睛一亮,拍了拍秦文月的手道:“好孩子,我正想一口家乡的饭菜吃。”便命淑妃,“过两日在长寿宫摆宴,为文月接风洗尘,她哥哥前阵子才救驾有功,我还没好好赏赐过,就都给文月了吧。皇族里都是亲戚,不少见过她的,都来热闹热闹。”
淑妃硬撑着,福身时,迅速在皇后面上掠过目光,那个人云淡风轻看不出喜怒,但就淑妃自己看来,皇后这会儿一定不高兴。但淑妃也暗暗窃喜,太后一见媳妇就撂下自己那会儿,她心里还不自在,这下皇后该明白了,不是太后特别地喜欢她,是她老人家性情如此,慧仪若是个嘴巴甜一点的,太后就算被骗得团团转,也会喜欢的。
“淑妃,文月的殿阁安排在哪里了?”太后问,一面拉着年轻女孩道,“在宫里住一阵子,等过了年再回去,冰天雪地的你也不好赶路。”
淑妃应道:“知道太后喜欢文月,臣妾把文月住的地方就安排在您边上,走几步路就到了,这阵子就让文月好好陪着您解闷。”
秦文月倒是懂礼,起身推辞了几番,又感谢淑妃为她安排妥帖,言行举止很有大家风范,秦家虽是近些年靠着秦庄的功绩才发家的,可这孩子却表现得好像教养极深的大家闺秀,过去还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娃娃,太后看在眼里,心里头微微可惜着。
这久别重逢的喜悦里,珉儿完全像个外人似的在边上,太后是个没有心机的人,并不是故意冷落珉儿,可边上的人都捏了把汗,就连林嬷嬷都看出来了,待众人都散去,淑妃带着文月去她住的地方,林嬷嬷才提醒太后:“您光顾着和文月姑娘叙旧,把皇后娘娘撂在一边了,不是奴婢多嘴,就连淑妃娘娘都觉得尴尬。”
太后愣了愣:“那珉儿呢,她脸上可有不高兴?你不说我还真不觉得,文月那孩子嘴巴那么甜,又听她讲起纪州如今的风光,我一时就疏忽了。”
林嬷嬷道:“皇后娘娘还是平日里的稳重淡然,奴婢也是多心,想您能留个心眼。”
太后松了口气道:“那就好,我想珉儿也不至于如此小气,文月是客,是亲戚,若不是年纪相仿,珉儿一定也当做妹妹看。”
林嬷嬷想了想,道是:“虽是亲戚,可也是大姑娘家,太后您看一个女孩子留在后宫,合适吗?”
门外头,珉儿想起皇帝交代她要问太后的事情,被秦文月说了半天的纪州风光叫她给忘了,这会儿折回来,要再次询问太后,走到殿门外,就听见里头太后感慨:“我是真把文月给忘了,该是说我以为这些年,那孩子早就嫁人了。不然你看,这样温柔可爱的人,许给哲儿多好,他们又是表兄妹,原本就亲。”
珉儿看了眼身旁的清雅,清雅大声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有事禀报。”
里头瞬间静了,林嬷嬷迎出来,珉儿也是笑脸相迎,进去把事情交代清楚,很快就退了下来,林嬷嬷一路把人送出长寿宫,这才折回来,太后问道:“珉儿会听见吗?”
嬷嬷道:“听见也没什么,将军夫人与皇后娘娘本也不往来,为了那些事,妯娌俩的关系怕是不能好了。”
太后叹道:“真是孽缘,那会儿皇帝希望哲儿的婚事不要牵扯朝廷权势,急匆匆地就选定了江云裳,我怎么就把文月忘了呢。”
这一边,淑妃将秦文月送到距离长寿宫很近的殿阁,巧的是这里的名字叫邀月阁,像是特地为秦文月准备的,淑妃当时觉得有意思才选了这一处,可这会儿看到了许久不见的大姑娘,心里忽然就不自在了。天知道她会不会为他人做嫁衣,这邀月阁可别过几个月就成了新妃的寝宫。
“小嫂嫂,我……”
“文月啊,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往后你与旁人一样喊我淑妃便是,再不济叫一声姐姐。”淑妃端着笑容道,“小嫂嫂这样的称呼,不合规矩。”
秦文月忙告罪:“文月不懂规矩,还请淑妃娘娘恕罪,总想着还是从前那么亲热,就忘了您如今贵为皇妃。”
淑妃尴尬地一笑,搀扶她起身:“不过太后说了,不要拿宫里的规矩拘束你,你只管安心住着,过两天我带你去逛逛。”
交代罢了这些事,淑妃便走了,秦文月一路走到门前,宫女太监都在她身后站着,谁也看不到秦姑娘此刻的神情,秦文月那细长的眼眉里,正透着满满的不屑和挑衅,但是一转身,便温柔对待这些将要伺候她的人,客气地对各位宫女道:“宫里规矩多,还望各位姐姐多多指点,别叫我在人前出洋相。”一面把金银赏赐下去,好笼络人心。
淑妃一路回安乐宫,面上神情紧绷,尔珍在边上不敢多嘴,半道上竟遇见再次从长寿宫退出的皇后,淑妃忙上前行礼,皇后只是点头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
“你说若有什么事,皇后会怎么应对?那秦文月从小就是个人精,最会讨人喜欢,太后那眼神里,巴不得拿秦文月换了云裳。”淑妃叹气,“换了云裳还好,若是留在宫里……”
“娘娘?”
淑妃好生无奈:“罢了,走一步算一步。”
然而这会子珉儿这边,却没提起什么秦文月,哪怕才听太后感慨她的侄媳妇为什么是江云裳而不是秦文月,也没惹得珉儿动半分心思,相反走过长桥时,她正在听清雅说王婕妤,果然王氏过去的个性和现在截然相反,当年在王府厨房里,是个活泼开朗身强体壮的姑娘,生下皇长子后,才变成现在这般柔弱,在王府时也是一碰就掉眼泪,爱哭的毛病和皇长子的年纪一样大。
珉儿若有所思地听着,清雅问道:“娘娘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奴婢再去打听。”
“不必了,问得多了,难免惊动了谁。”珉儿道,“近来你见过张尚服没有?”
清雅点头:“为了冬衣的事,去过一趟尚服局,那儿忙得热火朝天的,新衣裳过几日就送来。”
珉儿道:“你留心看看,张尚服过去贪,这毛病不好改。她若继续贪,必然会落人把柄,你不必去点穿她,若真有这样的事,我们心里有数就好。”
见清雅眉头紧蹙,珉儿道:“宫里头的规矩,乱糟糟的,她不贪才怪了。”
清雅听见这话,便把心里想的但不敢说的说了出来,道是:“娘娘,恕奴婢多嘴,过去赵氏王朝的后宫,可从不允许妃嫔以外的女子留宿在宫里。难得的一回恩典,也是派人里三层外三层地看守,就怕出什么事。”
珉儿不以为意地一笑:“太后喜欢,这宫里,太后喜欢就是规矩,你说是不是?”
清雅道:“淑妃娘娘,总是看太后的喜好行事,看起来一切太平,可是……”
她们已走过长桥,珉儿回眸看岸上的宫宇建筑,这富丽堂皇的皇城里,似乎随着秦文月的到来,越发明显地透出了纪州王府的气息,珉儿曾经好奇王府是什么样的,现在似乎也算是看到了。
“上阳殿不许她踏足,无论如何都不可以。”珉儿终于露出不悦的神情,她不喜欢那个眼眉细长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