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用心良苦
饷银等物资终于被送抵了目的地,交割完毕之后,冯子材与邓定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曾国藩在大营安排酒席隆重地款待了冯子材与邓定公,酒足饭饱,曾国藩将两人请到一旁叙话,与曾国藩一起在坐的还有军师李鸿章.
“二位这一路辛苦,路上的事本帅也听说了,两位有何打算?”曾国藩笑着问道.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曾国藩是啥意思,都不敢随便回话.
“两位别误会,本帅并不想打听二位的*,本帅只是敬重二位的为人,同时也知道二位是大清朝难得的将才,所以,本帅不希望二位回京之后,蒙受不白之冤,所以,这会有此一问,本帅想说的是,如果二位将来有用得到本帅的地方,尽管开口,本帅绝不推迟.”曾国藩道.
“大帅…..”邓定公没想到有这样的好事,自己还没开口,这曾国藩自己却主动提出来要帮忙,真是太意外了.
曾国藩是谁,在整个大清朝,那算得上是跺一跺脚,朝廷都要抖三抖的人物,如果有他出面帮着说话,此次之事一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邓定公这样想.
“大帅,无功不受禄,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此次粮草被焚,实属末将二人大意所致,如果朝廷追责,那也是理所当然,我们坦然受之,相反,如果朝廷不责,末将二人反到会心中有愧,所以,我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大帅就不用操心了.”邓定公的话还没有出口,冯子材就已将话头接了下去.
“冯将军,你这是拒人好意于千里之外哟,其实,你不需要对我们大帅有太大的戒心,我们大帅也只是想帮帮忙而已,他这样做,也是想为国家多留下几个人才,现在的大清朝,良才已经不多,特别是能统兵的良将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像二位这种栋梁之才再有所损伤,那国家肯定会大伤元气,为国家计,大帅甚是忧心,所以,大帅只是单纯地想帮这个忙,并非是对二位有何居心.”坐于一旁的李鸿章不失时机地道.
“大帅,军师,你们的好意,末将明白,但末将自打懂事起,就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做错了事,自己就要承受由这个错误所带来的所有后果,这叫担当,而且是男人的担当,所以,这件事还是由末将自己解决更为合适一点.”冯子材的坚持有他自己的道理.
“老冯,你也真是,人家大帅都开口了,你还硬撑着干嘛,我们也要分清现实嘛,而且,这也不全是我们的错,我们没必要将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所以,能过得去,就过去算了,何必跟自己较真呢?”邓定公实在是憋不住了,这才将自己的意思讲了出来.
“老邓,人各有志,你如愿意让大帅帮,我也不阻你,可是,我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冯子材看来是铁了心了.
“你…..”邓定公一时语塞.
“好了,二位,你们的意思,本帅已经清楚了,二位也不用为这事伤了和气,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本帅暂时不会插手管这事,一切先看看朝廷怎么说,如果到时,朝廷能秉公办理,那我们乐见其诚,但是,如果朝廷有失公允,那么,本帅做为一个知情人,到时出来讲句公道话,应该可以吧,这应该也不算违背你们的做人原则吧,冯将军,你说呢?”曾国藩笑着道.
“大帅真是用心良苦,如果末将再推迟,那就是不识好歹了,末将在此先谢过大帅.”冯子材诚恳地道.
“好,既然如此,那二位就在这大营好好休息两天,等养好精神,就回京覆命吧.”曾国藩道.
“谢大帅,另外,大帅,末将还有一事,想请您帮忙.”冯子材道.
“冯将军客气了,请讲.”曾国藩道.
“末将已经就此次之事拟好了一份奏折,想使用大帅的通讯渠道,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不知大帅是否可以帮这个忙.”冯子材道.
“小事一桩,你让军师去办就行了.”曾国藩道.
“那就先谢过大帅,军师了.”冯子材道.
曾国藩与李鸿章都说不谢.
说到这,该讲的都讲完了,冯子材与邓定公便退下去休息.
曾国藩与李鸿章对望一眼,都叹了一口气.
“大帅,今日一见,这两人确实颇为不凡,只不过,这冯子材就是太纡腐了点,从这点看,似是不足以成大事.”李鸿章道.
“你错了,照本帅看来,这冯子材恰恰是可以成大事之人,心思缜密,出言谨慎,有情有义,更难能可贵的是,原则性强,总之,他身上的优点实在是太多了,这样的人,现在的大清朝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曾国藩赞道.
李鸿章还从没见过曾国藩对什么人做出如此高的评价,他能将这些词用在这冯子材身上,由此可见,曾国藩是多么看重冯子材.
“大帅,可惜此人不愿意与我们同坐一条船啊.”李鸿章道.
“没关系,有的是机会,军师,你记住了,只要时机到了,你一定要助本帅拿下此人,本帅今天将话放在这里,此人之才堪比古之韩信.”曾国藩一字一顿地道.
“大帅,恕学生无礼,依学生看,此人只是光有其表,不一定真有所谓的统兵之才,象大帅手下的这些将领,哪一个不是杀伐果决之辈,而且,干大事要不拘小节,可是,按冯子材今天的表现来看,学生真是看不出他哪一点可以与古人相媲美.”李鸿章显然是不同意曾国藩的话.
“军师,这正是冯子材的可贵之处,试想,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原则都没有,那我们还敢用吗?所以,他的这个特点,在你看来是缺点,但在本帅看来,恰恰是最大的优点,你看着吧,冯子材只要能遇到伯乐,他一定能一飞冲天.”曾国藩道.
“大帅,学生受教了.”李鸿章对曾国藩的分析虽仍存疑惑,但他绝对相信曾国藩的眼光.
“军师,大争之世,用兵争强,靠得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拿我们湘军来说吧,大清朝军队何止千万,为什么朝廷非要用我们湘军来拒敌呢,军师,你说说看.”曾国藩道.
“我们战斗力强,能帮大清朝抗衡太平军,这应该就是朝廷用我们的最真正的原因.”李鸿章道.
“没错,一针见血,说白了,就是因为我们可以有希望将太平军剿除,所以,朝廷才用我们,而我们可以用来与太平军争的,就是我们与他们不相上下的战斗力,那么,战斗力又是从何而来呢,照本帅看,首先,要有统一的思想做为指导,再经过严格的训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配合比较实用的战术,这样,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力.”曾国藩进一步剖析道.
李鸿章点点头,并没有打断曾国藩的话,曾国藩继续往下讲
“而如今的满清八旗,绿营,汉营,你想想,他们能做到本帅所说的那些么,不可能,他们已经完全成了一堆废得不能再废的废品,所以,朝廷除了用我们湘军,已经别无选择.”
“大帅,我们湘军在大清朝的军队中,实在是太显眼了,学生有点担心,万一将来,我们将太平军击败了,朝廷必定会对付我们湘军,所以,我们不得不早做准备.”李鸿章道.
“军师,不用多想,这个问题,本帅早已经想好了.”曾国藩道.
“请大帅赐教.”李鸿章道.
“事成之后,解散湘军.”曾国藩.
“解散湘军?”李鸿章很惊讶.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准将军过太平,这是古训,所以,解散湘军是唯一的出路.”曾国藩道.
李鸿章仔细品味曾国藩话中的意思,开始有点明白过来.。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曾国藩在大营安排酒席隆重地款待了冯子材与邓定公,酒足饭饱,曾国藩将两人请到一旁叙话,与曾国藩一起在坐的还有军师李鸿章.
“二位这一路辛苦,路上的事本帅也听说了,两位有何打算?”曾国藩笑着问道.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曾国藩是啥意思,都不敢随便回话.
“两位别误会,本帅并不想打听二位的*,本帅只是敬重二位的为人,同时也知道二位是大清朝难得的将才,所以,本帅不希望二位回京之后,蒙受不白之冤,所以,这会有此一问,本帅想说的是,如果二位将来有用得到本帅的地方,尽管开口,本帅绝不推迟.”曾国藩道.
“大帅…..”邓定公没想到有这样的好事,自己还没开口,这曾国藩自己却主动提出来要帮忙,真是太意外了.
曾国藩是谁,在整个大清朝,那算得上是跺一跺脚,朝廷都要抖三抖的人物,如果有他出面帮着说话,此次之事一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邓定公这样想.
“大帅,无功不受禄,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此次粮草被焚,实属末将二人大意所致,如果朝廷追责,那也是理所当然,我们坦然受之,相反,如果朝廷不责,末将二人反到会心中有愧,所以,我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大帅就不用操心了.”邓定公的话还没有出口,冯子材就已将话头接了下去.
“冯将军,你这是拒人好意于千里之外哟,其实,你不需要对我们大帅有太大的戒心,我们大帅也只是想帮帮忙而已,他这样做,也是想为国家多留下几个人才,现在的大清朝,良才已经不多,特别是能统兵的良将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像二位这种栋梁之才再有所损伤,那国家肯定会大伤元气,为国家计,大帅甚是忧心,所以,大帅只是单纯地想帮这个忙,并非是对二位有何居心.”坐于一旁的李鸿章不失时机地道.
“大帅,军师,你们的好意,末将明白,但末将自打懂事起,就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做错了事,自己就要承受由这个错误所带来的所有后果,这叫担当,而且是男人的担当,所以,这件事还是由末将自己解决更为合适一点.”冯子材的坚持有他自己的道理.
“老冯,你也真是,人家大帅都开口了,你还硬撑着干嘛,我们也要分清现实嘛,而且,这也不全是我们的错,我们没必要将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所以,能过得去,就过去算了,何必跟自己较真呢?”邓定公实在是憋不住了,这才将自己的意思讲了出来.
“老邓,人各有志,你如愿意让大帅帮,我也不阻你,可是,我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冯子材看来是铁了心了.
“你…..”邓定公一时语塞.
“好了,二位,你们的意思,本帅已经清楚了,二位也不用为这事伤了和气,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本帅暂时不会插手管这事,一切先看看朝廷怎么说,如果到时,朝廷能秉公办理,那我们乐见其诚,但是,如果朝廷有失公允,那么,本帅做为一个知情人,到时出来讲句公道话,应该可以吧,这应该也不算违背你们的做人原则吧,冯将军,你说呢?”曾国藩笑着道.
“大帅真是用心良苦,如果末将再推迟,那就是不识好歹了,末将在此先谢过大帅.”冯子材诚恳地道.
“好,既然如此,那二位就在这大营好好休息两天,等养好精神,就回京覆命吧.”曾国藩道.
“谢大帅,另外,大帅,末将还有一事,想请您帮忙.”冯子材道.
“冯将军客气了,请讲.”曾国藩道.
“末将已经就此次之事拟好了一份奏折,想使用大帅的通讯渠道,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不知大帅是否可以帮这个忙.”冯子材道.
“小事一桩,你让军师去办就行了.”曾国藩道.
“那就先谢过大帅,军师了.”冯子材道.
曾国藩与李鸿章都说不谢.
说到这,该讲的都讲完了,冯子材与邓定公便退下去休息.
曾国藩与李鸿章对望一眼,都叹了一口气.
“大帅,今日一见,这两人确实颇为不凡,只不过,这冯子材就是太纡腐了点,从这点看,似是不足以成大事.”李鸿章道.
“你错了,照本帅看来,这冯子材恰恰是可以成大事之人,心思缜密,出言谨慎,有情有义,更难能可贵的是,原则性强,总之,他身上的优点实在是太多了,这样的人,现在的大清朝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曾国藩赞道.
李鸿章还从没见过曾国藩对什么人做出如此高的评价,他能将这些词用在这冯子材身上,由此可见,曾国藩是多么看重冯子材.
“大帅,可惜此人不愿意与我们同坐一条船啊.”李鸿章道.
“没关系,有的是机会,军师,你记住了,只要时机到了,你一定要助本帅拿下此人,本帅今天将话放在这里,此人之才堪比古之韩信.”曾国藩一字一顿地道.
“大帅,恕学生无礼,依学生看,此人只是光有其表,不一定真有所谓的统兵之才,象大帅手下的这些将领,哪一个不是杀伐果决之辈,而且,干大事要不拘小节,可是,按冯子材今天的表现来看,学生真是看不出他哪一点可以与古人相媲美.”李鸿章显然是不同意曾国藩的话.
“军师,这正是冯子材的可贵之处,试想,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原则都没有,那我们还敢用吗?所以,他的这个特点,在你看来是缺点,但在本帅看来,恰恰是最大的优点,你看着吧,冯子材只要能遇到伯乐,他一定能一飞冲天.”曾国藩道.
“大帅,学生受教了.”李鸿章对曾国藩的分析虽仍存疑惑,但他绝对相信曾国藩的眼光.
“军师,大争之世,用兵争强,靠得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拿我们湘军来说吧,大清朝军队何止千万,为什么朝廷非要用我们湘军来拒敌呢,军师,你说说看.”曾国藩道.
“我们战斗力强,能帮大清朝抗衡太平军,这应该就是朝廷用我们的最真正的原因.”李鸿章道.
“没错,一针见血,说白了,就是因为我们可以有希望将太平军剿除,所以,朝廷才用我们,而我们可以用来与太平军争的,就是我们与他们不相上下的战斗力,那么,战斗力又是从何而来呢,照本帅看,首先,要有统一的思想做为指导,再经过严格的训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配合比较实用的战术,这样,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力.”曾国藩进一步剖析道.
李鸿章点点头,并没有打断曾国藩的话,曾国藩继续往下讲
“而如今的满清八旗,绿营,汉营,你想想,他们能做到本帅所说的那些么,不可能,他们已经完全成了一堆废得不能再废的废品,所以,朝廷除了用我们湘军,已经别无选择.”
“大帅,我们湘军在大清朝的军队中,实在是太显眼了,学生有点担心,万一将来,我们将太平军击败了,朝廷必定会对付我们湘军,所以,我们不得不早做准备.”李鸿章道.
“军师,不用多想,这个问题,本帅早已经想好了.”曾国藩道.
“请大帅赐教.”李鸿章道.
“事成之后,解散湘军.”曾国藩.
“解散湘军?”李鸿章很惊讶.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准将军过太平,这是古训,所以,解散湘军是唯一的出路.”曾国藩道.
李鸿章仔细品味曾国藩话中的意思,开始有点明白过来.。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