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围棋走子
北齐姜氏图腾为‘双龙望飞燕’,京都取名‘归燕城’,寓意便是‘燕子归乡’。
只可惜甲子前被撵出中原后,归燕城已经成了足以媲美长安的一国首府,北燕南归之日,却依旧遥遥无期。
腊月寒冬,雪花洒在厚重巍峨的城池之内,一辆马车穿过飞燕旗下的城门,在风雪中驶向南方。
马车上,身披银色狐裘的左清秋,眺望着看不到尽头的雪原,深邃双眸中稍稍显出了三分愁色。
从开国老祖左哲先开始,北齐国师之职,父传子、师传徒,皆由姓‘左’之人担任,一直传承至今。
北齐国师的权职,远比中原王朝的宰相大,几乎和君主平起平坐,某些时候甚至能压君主一头。
但权势大,同样意味着责任大,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担任。
左清秋是上任国师的徒弟,自出山之日起,便是天下间最强的棋手,也是最顶尖的武人,便如同祖师爷左哲先一样,天下间没有那个帝王将相敢轻视半分,包括那隐居在岳麓山的同门前辈。
继任国师二十年,左清秋接过棋盘,步步为营积蓄了现在的力量,一鼓作气入关千里,打的大玥铁骑溃不成军。
如果没有出意外,三年之内左清秋便能横扫六合,打造出一个从古至今从未出现的盛世王朝,不说是最繁华的,但必然是疆域最大的。
可天下这盘大棋,永远不是一个人可以算尽的,岳麓山的老夫子都有惊掉下巴的时候,左清秋也一样,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
一个莫名冒出来的藩王世子,几乎是在棋盘上横冲直撞,搅乱了所有局势;感觉就好像是辛辛苦苦布局满盘,正准备收官之际,对方来了句‘五子连珠’,然后就把这盘棋给赢了。
这种赢法显然不合规矩,但左清秋却没办法,因为天下这个大棋盘,从来就不讲规矩,规矩永远是最强者定的。
干净利落灭了宋暨‘挟天子以令诸侯’,本该是大玥分崩离析陷入内战的场面,许不令却完全不讲道理的掏出了‘火炮’这种大杀器,现如今南越又不战而降,直接把四面皆敌的劣势,打成了力压群雄的大优势。
如果不做应对,左清秋能料到明年的场景——西凉军渡江,凭借火炮之利,摧枯拉朽平灭东部四王;而后大玥一统,仗着中原强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一举反攻入漠北,让‘姜齐’从此停留在史书上。
能推算未来的处境容易,想改变却难比登天。
左清秋弄不到火炮的制造之法,便永远没法在军备上占据优势,那剩下的法子,就只能是联合盟友,集各方之力,先灭掉盘踞在关中的这只怪物了。
马车之内,北齐剑仙燕回林,和北齐九卿之一的隋进山,坐在左清秋附近。
隋进山官拜典客,掌管属国外交之事,此时脸上有几分疑虑,轻声道:
“东西两玥,毕竟同出一脉,东玥若是与我朝结盟,便犯了众怒;即便事成,想要合力平灭西玥,也必定磕磕绊绊,谁都不想先出力。这次使臣过来,我觉得求和的可能性要大些,恳求我朝暂且罢兵,不去征伐青州等地,缓解东玥的压力。”
左清秋摇了摇头:“许家大肆修建战船,开春必然渡江横扫江南,即便我不打青州,东玥也挡不住,宋绍婴手下的谋士不是瞎子,看得到这些。”
隋进山思索了下,轻轻点头,又道:“使臣今日已经过了宁武关,不日便会抵达归燕城。马上就是皇子及冠之礼,国师身为帝师,不可缺席,此时亲自过去迎接,是不是有点太客气了?”
北齐国师地位崇高,东玥派来的使臣,最多是个有些地位的说客,按照礼法,隋进山去迎接已经是最高规格,左清秋亲自去,北齐国格都给降了一档,显然不合适。
左清秋对此摇了摇头:“许家麾下不乏谋士,还有岳麓山那个老不死在背后支招,我朝与东玥联络的事儿,即便没有走漏风声,他们必然也能猜到,不可能坐视此事促成。东玥使臣,想活着走到归燕城,不容易。”
北齐剑仙燕回林,一直坐在旁边闭目养神,听见这话,睁开眼帘:
“西玥境内的顶尖宗师,贾公公寿终正寝,死士甲不知所踪,宋英、老乙、唐蛟暴毙于许不令刀下,花敬亭回了淮南萧家,连南越的宗师都死的七七八八。如今能上台面的,只有刀魁司徒岳烬、岳九楼、坤云子三人;坤云子也就跑得快,岳九楼不可能离开肃王身边,司徒岳烬年事已高,即便过来,最多和我打个平手,还有谁能深入虎穴对使臣下手?”
天下间武人难以计数,但走到世间最顶端的凤毛麟角,除开个别隐于山野修仙的深水王八,其他人以燕回林的境界自然都知道。
隋进山虽然不是江湖中人,但对这些事儿自然也听说过,此时也露出几分疑惑。
左清秋稍微想了下:“许不令此人,有点莽,我怀疑他会亲自过来。”
“嗯?”
此言一出,燕回林和隋进山都愣了下,不过稍微细想,觉得也是,许家除了许不令自己,已经没有顶尖打手可用了。
隋进山琢磨了下:“若是此言当真,还结什么盟?肃王就一个儿子,把许不令留在北齐,比东玥的百万乌合之众都顶用。”
燕回林摇了摇头:“以许不令如今的战绩,我和国师联手可以击杀,但他要跑肯定拦不住。国师可有安排?”
左清秋看着窗外的飞雪,平淡道:
“给半面佛和师父送了书信,各地暗探也加强的戒备,只要许不令敢踏入北齐半步,便别想再离开。不过,许不令的行踪很难追寻,想提前获知很难,也不一定真敢来,这事儿还得麻烦燕兄一趟。”
燕回林知道这是让他做饵,身为武者,自有一股舍我其谁的傲气,他又何尝不想会会那个传闻中的‘天下第一’。
“国师尽管吩咐即可。”
……
只可惜甲子前被撵出中原后,归燕城已经成了足以媲美长安的一国首府,北燕南归之日,却依旧遥遥无期。
腊月寒冬,雪花洒在厚重巍峨的城池之内,一辆马车穿过飞燕旗下的城门,在风雪中驶向南方。
马车上,身披银色狐裘的左清秋,眺望着看不到尽头的雪原,深邃双眸中稍稍显出了三分愁色。
从开国老祖左哲先开始,北齐国师之职,父传子、师传徒,皆由姓‘左’之人担任,一直传承至今。
北齐国师的权职,远比中原王朝的宰相大,几乎和君主平起平坐,某些时候甚至能压君主一头。
但权势大,同样意味着责任大,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担任。
左清秋是上任国师的徒弟,自出山之日起,便是天下间最强的棋手,也是最顶尖的武人,便如同祖师爷左哲先一样,天下间没有那个帝王将相敢轻视半分,包括那隐居在岳麓山的同门前辈。
继任国师二十年,左清秋接过棋盘,步步为营积蓄了现在的力量,一鼓作气入关千里,打的大玥铁骑溃不成军。
如果没有出意外,三年之内左清秋便能横扫六合,打造出一个从古至今从未出现的盛世王朝,不说是最繁华的,但必然是疆域最大的。
可天下这盘大棋,永远不是一个人可以算尽的,岳麓山的老夫子都有惊掉下巴的时候,左清秋也一样,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
一个莫名冒出来的藩王世子,几乎是在棋盘上横冲直撞,搅乱了所有局势;感觉就好像是辛辛苦苦布局满盘,正准备收官之际,对方来了句‘五子连珠’,然后就把这盘棋给赢了。
这种赢法显然不合规矩,但左清秋却没办法,因为天下这个大棋盘,从来就不讲规矩,规矩永远是最强者定的。
干净利落灭了宋暨‘挟天子以令诸侯’,本该是大玥分崩离析陷入内战的场面,许不令却完全不讲道理的掏出了‘火炮’这种大杀器,现如今南越又不战而降,直接把四面皆敌的劣势,打成了力压群雄的大优势。
如果不做应对,左清秋能料到明年的场景——西凉军渡江,凭借火炮之利,摧枯拉朽平灭东部四王;而后大玥一统,仗着中原强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一举反攻入漠北,让‘姜齐’从此停留在史书上。
能推算未来的处境容易,想改变却难比登天。
左清秋弄不到火炮的制造之法,便永远没法在军备上占据优势,那剩下的法子,就只能是联合盟友,集各方之力,先灭掉盘踞在关中的这只怪物了。
马车之内,北齐剑仙燕回林,和北齐九卿之一的隋进山,坐在左清秋附近。
隋进山官拜典客,掌管属国外交之事,此时脸上有几分疑虑,轻声道:
“东西两玥,毕竟同出一脉,东玥若是与我朝结盟,便犯了众怒;即便事成,想要合力平灭西玥,也必定磕磕绊绊,谁都不想先出力。这次使臣过来,我觉得求和的可能性要大些,恳求我朝暂且罢兵,不去征伐青州等地,缓解东玥的压力。”
左清秋摇了摇头:“许家大肆修建战船,开春必然渡江横扫江南,即便我不打青州,东玥也挡不住,宋绍婴手下的谋士不是瞎子,看得到这些。”
隋进山思索了下,轻轻点头,又道:“使臣今日已经过了宁武关,不日便会抵达归燕城。马上就是皇子及冠之礼,国师身为帝师,不可缺席,此时亲自过去迎接,是不是有点太客气了?”
北齐国师地位崇高,东玥派来的使臣,最多是个有些地位的说客,按照礼法,隋进山去迎接已经是最高规格,左清秋亲自去,北齐国格都给降了一档,显然不合适。
左清秋对此摇了摇头:“许家麾下不乏谋士,还有岳麓山那个老不死在背后支招,我朝与东玥联络的事儿,即便没有走漏风声,他们必然也能猜到,不可能坐视此事促成。东玥使臣,想活着走到归燕城,不容易。”
北齐剑仙燕回林,一直坐在旁边闭目养神,听见这话,睁开眼帘:
“西玥境内的顶尖宗师,贾公公寿终正寝,死士甲不知所踪,宋英、老乙、唐蛟暴毙于许不令刀下,花敬亭回了淮南萧家,连南越的宗师都死的七七八八。如今能上台面的,只有刀魁司徒岳烬、岳九楼、坤云子三人;坤云子也就跑得快,岳九楼不可能离开肃王身边,司徒岳烬年事已高,即便过来,最多和我打个平手,还有谁能深入虎穴对使臣下手?”
天下间武人难以计数,但走到世间最顶端的凤毛麟角,除开个别隐于山野修仙的深水王八,其他人以燕回林的境界自然都知道。
隋进山虽然不是江湖中人,但对这些事儿自然也听说过,此时也露出几分疑惑。
左清秋稍微想了下:“许不令此人,有点莽,我怀疑他会亲自过来。”
“嗯?”
此言一出,燕回林和隋进山都愣了下,不过稍微细想,觉得也是,许家除了许不令自己,已经没有顶尖打手可用了。
隋进山琢磨了下:“若是此言当真,还结什么盟?肃王就一个儿子,把许不令留在北齐,比东玥的百万乌合之众都顶用。”
燕回林摇了摇头:“以许不令如今的战绩,我和国师联手可以击杀,但他要跑肯定拦不住。国师可有安排?”
左清秋看着窗外的飞雪,平淡道:
“给半面佛和师父送了书信,各地暗探也加强的戒备,只要许不令敢踏入北齐半步,便别想再离开。不过,许不令的行踪很难追寻,想提前获知很难,也不一定真敢来,这事儿还得麻烦燕兄一趟。”
燕回林知道这是让他做饵,身为武者,自有一股舍我其谁的傲气,他又何尝不想会会那个传闻中的‘天下第一’。
“国师尽管吩咐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