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栋梁之才
这最前的建奴俘虏,被抽得血流满面……
他其实倒想硬气一些。
可在疼痛面前,哪里还有半分的硬气?顿时哀嚎起来,眼泪和鼻涕,混合着面上的血水出来。
他先是哀嚎,而后哀嚎变成了对自身悲惨处境的悲戚,于是啕嚎大哭。
而这时候……那一阵阵的吾皇万岁声,渐渐减弱了。
人们这才认真地观察起来。
这倒不是同情。
而是在人们的认知之中,总是将建奴人描绘成了那种类似于鬼怪的怪物。
似乎他们没有喜怒哀乐,是天生的战场上的杀神,不会哭也不会笑。
可现在……看着这疼得大哭的建奴俘虏,却仿佛一下子……令众人击溃了那种对于建奴人的惧怕心理。
原来……他们不但是可以战胜的。
而且他们也是人。
刀砍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会流血。
鞭子抽在他们身上,他们也会痛不欲生。
天启皇帝之所以先抽这一鞭子,其实是早就想这样干了。
这些年来,他每日击剑,学习骑射,便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狠狠的鞭挞几个鞑子,出一出这些年来的恶气。
如今可谓得偿所愿,他心里无比的畅快。
又见那建奴鞑子在地上疼得翻滚哀嚎,凄厉无比,心里便更加的畅快了。
他冷笑着道:“尔杀我边民,虏我妇孺时,可曾想过会有今日吗?”
说罢,他丢了鞭子,此时他眼眶有些红,这才察觉自己和这寻常的百姓,是没有多大分别的。也会感动得落泪,也会被这气氛带动,一时令他内心百感交集。
他随即,目光落在了押着建奴人的一个生员上,这生员穿着绵甲,个头不高,却依旧是按刀而立,威风凛凛的模样,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莫名的豪迈感,顾盼自雄。
天启皇帝直直地看着着生员,禁不住道:“这位壮士,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便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扯着嗓子大吼:“卑下李定国。”
“这名儿好。”天启皇帝大喜,随即道:“多少岁?”
“十岁!”
天启皇帝:“……”
他忍不住比划了对方的身高,当然是比他矮了一头,可给人感觉,却很有压迫感。
在这个时代,十岁的人,其实大抵已快到了娶媳妇的时候了,至少……是准备彩礼的年纪。
可这样的身高,还有这般壮实的体魄,却让天启皇帝颇感意外。
天启皇帝居然自惭形秽,忍不住好奇道:“你何时从军的?”
“从军三个半月!”李定国可不怕谁,他自小骨架子就大,长得高,见了他的人,都觉得惊奇,他对皇帝老子其实是没有多少概念的。
三个半月……
天启皇帝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道:“你是关中人?”
“是!”李定国道:“家里大旱啦,一点吃的都没有了,皇帝陛下格外开恩,准俺们到京城来讨活,来了京城,有了饭吃,军校又招生,我便去了军校,起初大家都说我年纪小,我说我年纪小却可以一个人打两个,然后我把募兵的打翻了几个,他们便让我进去读书啦!”
李定国很认真的回答,其实他觉得生员不应该说谎的,可他还是说谎了,其实当初,他不是打翻了两个人,而是打翻了三个。
之所以说两个,主要是毕竟是在军校里读过书的人,来上课的先生们一直强调要谦虚。
天启皇帝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人……也算是有趣了。
小小年纪,便这么壮实,说是小牛犊子都不为过。
天启皇帝便道:“你分明是个武人,总说读书、读书的做什么?”
李定国却是眼珠子一瞪,他毕竟年纪小,不怕事,立即朗声道:“怎么不是读书?我们进的是军校,进学堂,不就是读书吗?我们军校还有校训呢。”
“校训?说来听听!”天启皇帝饶有兴趣。
李定国便扯着嗓子骄傲地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噗……”天启皇帝差点一口喷出来。
身后……几个清流大臣……眼睛都直了。
这……这……这话不是源自于东林书院吗?
此乃东林书院里名声极大的顾宪成所言,因而成为了东林书院的读书人借以读书来干涉朝政的口号。
这话在这个时代,可是流传的非常广泛的。
结果……被一群丘八给……盗版啦?
看到许多人的反应,李定国不满地道:“有什么好笑的?咱们恩师说过啦,这番话,才是咱们军校生员的写照,咱们读书来明志,操练来强壮自己的体魄,等到国家有难的时候,咱们便操起家伙来保卫家国。天下若是有什么事,咱们便要诛杀不臣……这有什么可笑的?”
这一下子……当真没有人敢再笑了。
只是在场的,也有一些对东林有好感的读书人,他们藏匿在人群之中,可现在……心里所想的却是……
这坏了,这叫走东林的路,让东林无路可走。
你们都不是自称自己关心国家大事吗?这里一群丘八,他们也和你们一样,每日都读书,他们也关心国家大事。
可你们关心国家大事,不过是袖手清谈,不过是今日骂这个明日骂那个。人家却是打熬筋骨,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这东林书院虽已被查禁,可在天下,依旧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这是因为,这天下根本没有其他的学说或者是其他的理论可以与东林抗衡。
这东林书院的人,简直就是人均理论家,若只单纯看他们的理论而言,甚至可以说是完美也不为过。
唯独这些孙子只拿理论去到处找人骂架,去借此成日挑起内斗,争权夺利。
既然你们放着这么好的理论不用,那么很抱歉啦,东西我张静一借一下,不还的那种,这一波叫抢注商标,鸠占鹊巢。
倒是天启皇帝是实在有些憋不住了,一般情况之下,这种众目睽睽的场合,他是不会笑的。
毕竟是皇帝,这点基础的素养还是有的。
可现在……他终究还是欢快地放声大笑起来,且不带一丝嘲讽:“这校训……还成!”
“当然还成!”李定国很骄傲地道:“恩师这话,深得咱们的心,咱们军校上下的同窗,都深以为然,大丈夫本就当如是也。”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给人的感受全然不同。
以至于后头的魏忠贤禁不住忍俊不禁,但凡是能侮辱东林的事,他这辈子都支持的。
天启皇帝道:“区区一士卒……”
他说到此。
胆大的李定国便执拗地打断天启皇帝:“不是区区一士卒,是军校生员!”
天启皇帝有些尴尬,只好摸摸自己的鼻子,又道:“壮哉,生员竟可如此,可见这军校……虽筹办不过三月,却有此佳绩,令人望而生畏,张卿。”
张静一脸皮厚,公认盗了东林的版权之后,居然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听到皇帝的叫唤,连忙上前:“臣在。”
天启皇帝感慨道:“战果如何?你在捷报中说的语焉不详……”
“陛下,臣率三百生员,与贼死战,得首级百三十余,俘贼四百二十五人。”
“是在野外决战?”好家伙,天启皇帝动容。
许多人已开始渐渐冷静下来,纷纷竖着耳朵听。
张静一巴不得将这战果,向全天下宣扬,便高声道:“自是野战一决雌雄。”
天启皇帝又问:“军校损失几何?”
“牺牲了十三人,受伤五十六个。”说到这里,张静一的眼眸似乎暗淡了起来,脸色也下意识的变得沉重,又道:“其中有九人是重伤,已经赶紧送去救治了。”
可这话……张静一虽是说的沉痛。
却几乎让这里的君臣和军民们骤然之间又哗然起来。
如此巨大的战果,损失却如此之小,这当真如当初的戚家军一般,给人一种恐怖如斯的感觉了。
天启皇帝越发的激动,忍不住道:“若朕不亲眼见着这些俘虏,只怕也绝不敢置信卿家所言!这些生员……实在教人惊叹,足以名垂千秋了,这便是你当初提出来的野战方略?”
当初的时候,天启皇帝并没有很认真的听张静一讲解他的战法,甚至根本没有指望过张静一能把这事做成!
可现在……却不得不审慎以待了。
毕竟……这太狠了。
于是天启皇帝又道:“等到了宫中,你细细给朕说来,要召集群臣,统统都来听,这才是安邦定国之道。”
张静一连忙应道:“臣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启皇帝随即抓住了张静一的手,感慨万千地道:“此番功成,尽皆仰赖张卿……朕当初没有看错人啊……”
他越说越激动。
不过……张静一怀疑天启皇帝在装逼。
这话细细一听,不就是当着全天下的臣民们说,你看……朕多么的英明啊,一下子就发掘出了这样的人才。
朕天生就是干皇帝的料啊!
………………
还有。
他其实倒想硬气一些。
可在疼痛面前,哪里还有半分的硬气?顿时哀嚎起来,眼泪和鼻涕,混合着面上的血水出来。
他先是哀嚎,而后哀嚎变成了对自身悲惨处境的悲戚,于是啕嚎大哭。
而这时候……那一阵阵的吾皇万岁声,渐渐减弱了。
人们这才认真地观察起来。
这倒不是同情。
而是在人们的认知之中,总是将建奴人描绘成了那种类似于鬼怪的怪物。
似乎他们没有喜怒哀乐,是天生的战场上的杀神,不会哭也不会笑。
可现在……看着这疼得大哭的建奴俘虏,却仿佛一下子……令众人击溃了那种对于建奴人的惧怕心理。
原来……他们不但是可以战胜的。
而且他们也是人。
刀砍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会流血。
鞭子抽在他们身上,他们也会痛不欲生。
天启皇帝之所以先抽这一鞭子,其实是早就想这样干了。
这些年来,他每日击剑,学习骑射,便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狠狠的鞭挞几个鞑子,出一出这些年来的恶气。
如今可谓得偿所愿,他心里无比的畅快。
又见那建奴鞑子在地上疼得翻滚哀嚎,凄厉无比,心里便更加的畅快了。
他冷笑着道:“尔杀我边民,虏我妇孺时,可曾想过会有今日吗?”
说罢,他丢了鞭子,此时他眼眶有些红,这才察觉自己和这寻常的百姓,是没有多大分别的。也会感动得落泪,也会被这气氛带动,一时令他内心百感交集。
他随即,目光落在了押着建奴人的一个生员上,这生员穿着绵甲,个头不高,却依旧是按刀而立,威风凛凛的模样,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莫名的豪迈感,顾盼自雄。
天启皇帝直直地看着着生员,禁不住道:“这位壮士,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便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扯着嗓子大吼:“卑下李定国。”
“这名儿好。”天启皇帝大喜,随即道:“多少岁?”
“十岁!”
天启皇帝:“……”
他忍不住比划了对方的身高,当然是比他矮了一头,可给人感觉,却很有压迫感。
在这个时代,十岁的人,其实大抵已快到了娶媳妇的时候了,至少……是准备彩礼的年纪。
可这样的身高,还有这般壮实的体魄,却让天启皇帝颇感意外。
天启皇帝居然自惭形秽,忍不住好奇道:“你何时从军的?”
“从军三个半月!”李定国可不怕谁,他自小骨架子就大,长得高,见了他的人,都觉得惊奇,他对皇帝老子其实是没有多少概念的。
三个半月……
天启皇帝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道:“你是关中人?”
“是!”李定国道:“家里大旱啦,一点吃的都没有了,皇帝陛下格外开恩,准俺们到京城来讨活,来了京城,有了饭吃,军校又招生,我便去了军校,起初大家都说我年纪小,我说我年纪小却可以一个人打两个,然后我把募兵的打翻了几个,他们便让我进去读书啦!”
李定国很认真的回答,其实他觉得生员不应该说谎的,可他还是说谎了,其实当初,他不是打翻了两个人,而是打翻了三个。
之所以说两个,主要是毕竟是在军校里读过书的人,来上课的先生们一直强调要谦虚。
天启皇帝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人……也算是有趣了。
小小年纪,便这么壮实,说是小牛犊子都不为过。
天启皇帝便道:“你分明是个武人,总说读书、读书的做什么?”
李定国却是眼珠子一瞪,他毕竟年纪小,不怕事,立即朗声道:“怎么不是读书?我们进的是军校,进学堂,不就是读书吗?我们军校还有校训呢。”
“校训?说来听听!”天启皇帝饶有兴趣。
李定国便扯着嗓子骄傲地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噗……”天启皇帝差点一口喷出来。
身后……几个清流大臣……眼睛都直了。
这……这……这话不是源自于东林书院吗?
此乃东林书院里名声极大的顾宪成所言,因而成为了东林书院的读书人借以读书来干涉朝政的口号。
这话在这个时代,可是流传的非常广泛的。
结果……被一群丘八给……盗版啦?
看到许多人的反应,李定国不满地道:“有什么好笑的?咱们恩师说过啦,这番话,才是咱们军校生员的写照,咱们读书来明志,操练来强壮自己的体魄,等到国家有难的时候,咱们便操起家伙来保卫家国。天下若是有什么事,咱们便要诛杀不臣……这有什么可笑的?”
这一下子……当真没有人敢再笑了。
只是在场的,也有一些对东林有好感的读书人,他们藏匿在人群之中,可现在……心里所想的却是……
这坏了,这叫走东林的路,让东林无路可走。
你们都不是自称自己关心国家大事吗?这里一群丘八,他们也和你们一样,每日都读书,他们也关心国家大事。
可你们关心国家大事,不过是袖手清谈,不过是今日骂这个明日骂那个。人家却是打熬筋骨,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这东林书院虽已被查禁,可在天下,依旧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这是因为,这天下根本没有其他的学说或者是其他的理论可以与东林抗衡。
这东林书院的人,简直就是人均理论家,若只单纯看他们的理论而言,甚至可以说是完美也不为过。
唯独这些孙子只拿理论去到处找人骂架,去借此成日挑起内斗,争权夺利。
既然你们放着这么好的理论不用,那么很抱歉啦,东西我张静一借一下,不还的那种,这一波叫抢注商标,鸠占鹊巢。
倒是天启皇帝是实在有些憋不住了,一般情况之下,这种众目睽睽的场合,他是不会笑的。
毕竟是皇帝,这点基础的素养还是有的。
可现在……他终究还是欢快地放声大笑起来,且不带一丝嘲讽:“这校训……还成!”
“当然还成!”李定国很骄傲地道:“恩师这话,深得咱们的心,咱们军校上下的同窗,都深以为然,大丈夫本就当如是也。”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给人的感受全然不同。
以至于后头的魏忠贤禁不住忍俊不禁,但凡是能侮辱东林的事,他这辈子都支持的。
天启皇帝道:“区区一士卒……”
他说到此。
胆大的李定国便执拗地打断天启皇帝:“不是区区一士卒,是军校生员!”
天启皇帝有些尴尬,只好摸摸自己的鼻子,又道:“壮哉,生员竟可如此,可见这军校……虽筹办不过三月,却有此佳绩,令人望而生畏,张卿。”
张静一脸皮厚,公认盗了东林的版权之后,居然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听到皇帝的叫唤,连忙上前:“臣在。”
天启皇帝感慨道:“战果如何?你在捷报中说的语焉不详……”
“陛下,臣率三百生员,与贼死战,得首级百三十余,俘贼四百二十五人。”
“是在野外决战?”好家伙,天启皇帝动容。
许多人已开始渐渐冷静下来,纷纷竖着耳朵听。
张静一巴不得将这战果,向全天下宣扬,便高声道:“自是野战一决雌雄。”
天启皇帝又问:“军校损失几何?”
“牺牲了十三人,受伤五十六个。”说到这里,张静一的眼眸似乎暗淡了起来,脸色也下意识的变得沉重,又道:“其中有九人是重伤,已经赶紧送去救治了。”
可这话……张静一虽是说的沉痛。
却几乎让这里的君臣和军民们骤然之间又哗然起来。
如此巨大的战果,损失却如此之小,这当真如当初的戚家军一般,给人一种恐怖如斯的感觉了。
天启皇帝越发的激动,忍不住道:“若朕不亲眼见着这些俘虏,只怕也绝不敢置信卿家所言!这些生员……实在教人惊叹,足以名垂千秋了,这便是你当初提出来的野战方略?”
当初的时候,天启皇帝并没有很认真的听张静一讲解他的战法,甚至根本没有指望过张静一能把这事做成!
可现在……却不得不审慎以待了。
毕竟……这太狠了。
于是天启皇帝又道:“等到了宫中,你细细给朕说来,要召集群臣,统统都来听,这才是安邦定国之道。”
张静一连忙应道:“臣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启皇帝随即抓住了张静一的手,感慨万千地道:“此番功成,尽皆仰赖张卿……朕当初没有看错人啊……”
他越说越激动。
不过……张静一怀疑天启皇帝在装逼。
这话细细一听,不就是当着全天下的臣民们说,你看……朕多么的英明啊,一下子就发掘出了这样的人才。
朕天生就是干皇帝的料啊!
………………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