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这个诱饵不咋地
梁启超倒是很干脆,一上来就直接将自己的目的端了出来,没有一点拖泥带水,这一次梁启超前来奉天,就是因为如今光绪帝感觉到了危机,朝中反对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甚至都有人开始准备暗杀维新党的骨干了,如果不是谭嗣同有好友大侠王五相助,带着自己的一众徒弟对他们进行保护,只怕早已经出了人命了。
即便是这样,局面也越来越严峻了,现在竟然连废帝的传言都冒了出来了,而且慈禧太后已经开始了布局,不断地调整着京畿一带的关键位置,朝中的官员任免,没有慈禧太后的点头,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万般无奈,光绪帝只能准备兵行险着了,一旦朝中真的有人对他下手,那不光他要倒霉,这手下的这么群维新派骨干,只怕一个都跑不了,没办法,大清的权力掌握在太后的手里,没有掌握在他这个皇上的手里,特别是兵权,天下督抚几乎都是慈禧太后的人,一旦真的撕破了脸皮,那自己绝对会失败的。
光绪帝命人带出密诏,让康有为等人想办法,朝堂恐有变,立即协商对策,救自己与危难之中。
朝堂恐有变,这变乱一起,光绪帝自然是难逃劫数了,自己这些人呢,同样是难逃劫数啊,康有为等人都傻眼了,一个个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虽然谭嗣同文武双全,却也没有用,手中没有兵权,一切都是白扯,武功再高,还能厉害的过火枪火炮?
这个时候,众人终于将眼光投向了东北方向,想要扭转眼前的局面,也许只有那个在关外逍遥自在的袁啸了。
当谭嗣同将袁啸的名字提出来的时候,众人心头都是一阵默然,不是大家没有想过,而是大家不愿意碰触这个禁忌,在大清国来说,绝对的一等一的禁忌!
不管是慈禧太后,还是光绪,亦或是整个朝堂的那些大佬们,没有一个愿意提及这个名字的,因为袁啸一系列的举动,已经将所有人的脸都给抽肿了,不光是抽,还将这些君臣按在地上一遍又一遍的摩擦,谁愿意提起给自己带来无边耻辱的家伙?
不过,现在光绪皇帝跟维新党能够掌控的力量太有限了,一旦正面冲突,他们都得成为阶下囚。
“袁啸,只有袁啸才具备左右整个中国政局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说服他加入进来,带兵入关,或者派出一旅精锐, 秘密进入京城,趁着顽固派不注意,一举将这些人给一国端了,到时候,皇上亲政,排异己清君侧,大事可期!”
谭嗣同沉声说道。
“只是,袁啸只怕不会卷入关内的事务吧?毕竟再怎么说,现在他也是华夏临时政府的总统了,没有必要趟这个浑水?即便是真的带兵入关,那也是他要坐天下了,还有皇上的份儿?”
康有为苦笑道,“照我说,应该去联络袁世凯,毕竟在朝中掌握着大权的,也只有袁项城是最支持变法的,他手中可是掌握着武卫军呢,只要他愿意支持我们,那我们成功的机会就大增了……”
谭嗣同摇头道:“只是,如今京畿所有的兵力都是在荣禄的节制之下,袁世凯执掌武卫军时日尚短,只怕难以控制得住手下的将士,要我说,双管齐下,一面派人联系袁世凯,一面派人远赴奉天,请求袁啸出手,两面只要有一面能够成功,我们就可以与朝中的敌对势力分庭抗礼了。”
众人足足商议了一夜,方才议定了下来,康有为负责组织人,准备在颐和园行刺慈禧,只要能够控制住慈禧,那皇上就可以掌握大权,这个才是维新变法最大的拦路石;一旦挟持失败,那就请袁世凯率军入京,保护皇上的安全,如果袁世凯也无法掌控住局面,那就请袁啸率军入关勤王,毕竟,袁啸向来以忠义闻名,关外独立不过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无所顾忌的抵抗日本与沙俄的侵略,起码,袁啸从来没有损害过朝廷的利益,可是明大局,识大体,有大义的。
谭嗣同负责联络袁世凯,而梁启超则选择了前来奉天,面见袁啸。
袁啸沉默半晌,方才问道:“卓如,说说吧,现在京城到底是什么状况,局面剑拔弩张到了什么地步了?”
梁启超也不隐瞒,沉声道:“剑歌,如今保守一派与维新派已经是势成水火了,原本李鸿章与张之洞、翁同龢都在支持维新,不成想仅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些人就纷纷倒戈了,李鸿章托病不出,张之洞远在湖湘,至于翁同龢,现在的翁同龢已经不是当初的翁同龢了,他利用帝师的身份,生生的将皇上与我们隔开,使我们君臣不得相见,皇上深坐紫禁城,什么都做不了,现在只有依靠我们了,效法日本发动明治维新,开展倒幕运动,竖义旗,清君侧!恩师南海先生,已经在策划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的事情了,不日就将发动,谭复生在联络袁项城,希望袁项城能够鼎力相助,我则前来奉天,希望你能够率兵勤王,剑歌,你保住关外三省,先败日本,再败沙俄,已经是名动天下,功在千秋了,如果这个时候能够率兵勤王,扫除不臣,清君侧,辅圣主,中兴大清,未来就不是名动天下了,即便是周公复生,也难以比拟你的功绩!”
“周公?”
袁啸呵呵笑道:“卓如,我不感兴趣!”
梁启超接着说道:“摄政王呢?我可以做主,一旦你勤王成功,皇上亲政,你就是统摄天下军政大权的铁帽子亲王,摄政王……”
“哈哈……”
袁啸大笑起来,“卓如,从古至今,这摄政王可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你这个诱饵可不咋地!不过,关内的局势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你们啊,一个个书生意气,只知道新政,却不懂权谋,自寻死路啊,自寻死路,不仅断送了新政,还将光绪皇帝跟一众同志都送上了断头台,实在是糊涂至极……”
即便是这样,局面也越来越严峻了,现在竟然连废帝的传言都冒了出来了,而且慈禧太后已经开始了布局,不断地调整着京畿一带的关键位置,朝中的官员任免,没有慈禧太后的点头,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万般无奈,光绪帝只能准备兵行险着了,一旦朝中真的有人对他下手,那不光他要倒霉,这手下的这么群维新派骨干,只怕一个都跑不了,没办法,大清的权力掌握在太后的手里,没有掌握在他这个皇上的手里,特别是兵权,天下督抚几乎都是慈禧太后的人,一旦真的撕破了脸皮,那自己绝对会失败的。
光绪帝命人带出密诏,让康有为等人想办法,朝堂恐有变,立即协商对策,救自己与危难之中。
朝堂恐有变,这变乱一起,光绪帝自然是难逃劫数了,自己这些人呢,同样是难逃劫数啊,康有为等人都傻眼了,一个个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虽然谭嗣同文武双全,却也没有用,手中没有兵权,一切都是白扯,武功再高,还能厉害的过火枪火炮?
这个时候,众人终于将眼光投向了东北方向,想要扭转眼前的局面,也许只有那个在关外逍遥自在的袁啸了。
当谭嗣同将袁啸的名字提出来的时候,众人心头都是一阵默然,不是大家没有想过,而是大家不愿意碰触这个禁忌,在大清国来说,绝对的一等一的禁忌!
不管是慈禧太后,还是光绪,亦或是整个朝堂的那些大佬们,没有一个愿意提及这个名字的,因为袁啸一系列的举动,已经将所有人的脸都给抽肿了,不光是抽,还将这些君臣按在地上一遍又一遍的摩擦,谁愿意提起给自己带来无边耻辱的家伙?
不过,现在光绪皇帝跟维新党能够掌控的力量太有限了,一旦正面冲突,他们都得成为阶下囚。
“袁啸,只有袁啸才具备左右整个中国政局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说服他加入进来,带兵入关,或者派出一旅精锐, 秘密进入京城,趁着顽固派不注意,一举将这些人给一国端了,到时候,皇上亲政,排异己清君侧,大事可期!”
谭嗣同沉声说道。
“只是,袁啸只怕不会卷入关内的事务吧?毕竟再怎么说,现在他也是华夏临时政府的总统了,没有必要趟这个浑水?即便是真的带兵入关,那也是他要坐天下了,还有皇上的份儿?”
康有为苦笑道,“照我说,应该去联络袁世凯,毕竟在朝中掌握着大权的,也只有袁项城是最支持变法的,他手中可是掌握着武卫军呢,只要他愿意支持我们,那我们成功的机会就大增了……”
谭嗣同摇头道:“只是,如今京畿所有的兵力都是在荣禄的节制之下,袁世凯执掌武卫军时日尚短,只怕难以控制得住手下的将士,要我说,双管齐下,一面派人联系袁世凯,一面派人远赴奉天,请求袁啸出手,两面只要有一面能够成功,我们就可以与朝中的敌对势力分庭抗礼了。”
众人足足商议了一夜,方才议定了下来,康有为负责组织人,准备在颐和园行刺慈禧,只要能够控制住慈禧,那皇上就可以掌握大权,这个才是维新变法最大的拦路石;一旦挟持失败,那就请袁世凯率军入京,保护皇上的安全,如果袁世凯也无法掌控住局面,那就请袁啸率军入关勤王,毕竟,袁啸向来以忠义闻名,关外独立不过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无所顾忌的抵抗日本与沙俄的侵略,起码,袁啸从来没有损害过朝廷的利益,可是明大局,识大体,有大义的。
谭嗣同负责联络袁世凯,而梁启超则选择了前来奉天,面见袁啸。
袁啸沉默半晌,方才问道:“卓如,说说吧,现在京城到底是什么状况,局面剑拔弩张到了什么地步了?”
梁启超也不隐瞒,沉声道:“剑歌,如今保守一派与维新派已经是势成水火了,原本李鸿章与张之洞、翁同龢都在支持维新,不成想仅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些人就纷纷倒戈了,李鸿章托病不出,张之洞远在湖湘,至于翁同龢,现在的翁同龢已经不是当初的翁同龢了,他利用帝师的身份,生生的将皇上与我们隔开,使我们君臣不得相见,皇上深坐紫禁城,什么都做不了,现在只有依靠我们了,效法日本发动明治维新,开展倒幕运动,竖义旗,清君侧!恩师南海先生,已经在策划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的事情了,不日就将发动,谭复生在联络袁项城,希望袁项城能够鼎力相助,我则前来奉天,希望你能够率兵勤王,剑歌,你保住关外三省,先败日本,再败沙俄,已经是名动天下,功在千秋了,如果这个时候能够率兵勤王,扫除不臣,清君侧,辅圣主,中兴大清,未来就不是名动天下了,即便是周公复生,也难以比拟你的功绩!”
“周公?”
袁啸呵呵笑道:“卓如,我不感兴趣!”
梁启超接着说道:“摄政王呢?我可以做主,一旦你勤王成功,皇上亲政,你就是统摄天下军政大权的铁帽子亲王,摄政王……”
“哈哈……”
袁啸大笑起来,“卓如,从古至今,这摄政王可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你这个诱饵可不咋地!不过,关内的局势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你们啊,一个个书生意气,只知道新政,却不懂权谋,自寻死路啊,自寻死路,不仅断送了新政,还将光绪皇帝跟一众同志都送上了断头台,实在是糊涂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