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丹阳兵
诸葛亮的言论,让在场的人都劝默然了。
好一个深明大义的孩子,虽然只有十岁,但表现出的胸襟和忠厚,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众人的想象。
诸葛瑾闻言更是张大了嘴,呆呆的看着诸葛亮,嘴唇动了动,此时此刻,他着实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好。
却见陶商长叹口气,站起身走到诸葛瑾的面前,对着诸葛瑾作揖行礼。
“诸葛兄,今日之事,陶某对你致歉。令弟的行为,着实是让商深为感动。陶某愿意在此对着诸葛兄立下誓言,陶某愿意不计一切,让令弟成为下一代人杰中的天下之冠,无有能出其右者。还请瑾兄相信我。”
……
……
诸葛玄和诸葛瑾最终还是去往了豫章郡,而诸葛亮从此却留在了陶商的身边。
送走了诸葛氏父子,陶商又让人给诸葛亮在自家安排房间,领孩子回刺史府拾到一下好好休息,然后陶商本人方才与陶谦正式进行会谈。
陶谦今日突然领着糜竺和曹豹来到驿馆见自己,绝对不会只是因为诸葛家的这点小事,他一定是有什么着急的事想和自己商量,因此才突然莅临,并快刀斩乱麻的把诸葛家的事解决。
“父亲和糜公、曹公突然来找我,不知是有什么要事?”
陶谦摸着下巴上的白须,眯着眼睛道:“子度啊。”
陶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之后方才骤然醒悟。
对了,自己现在的表字,是子度了。
以后还需要时间去习惯。
“老夫本来寻思,让你在家中在歇息一段时间,再去丹阳郡上任的,但现在看来,却是不太可能了。”
陶商心下微微一跳。
原来是想催促我快点去丹阳郡上任,怎么会突然这么着急?
看着陶商疑惑不解的神情,一旁的曹豹突然咳嗽了一声,对陶商言道:“大公子,不是使君催你,着实是袁术的动作太快了,斥候来报说,袁术已经派遣吴景前往了丹阳,让他接替周昕上任,你若再不动手,只怕便是来不及了。”
糜竺亦是点头道:“公子,那吴景乃是孙坚的小舅子,颇有些本领,万一真让他得到了丹阳郡,有袁术和孙坚两个人在其身后做后盾,日后可就不好相与了。”
陶商闻言心下恍然,嘴角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吴景来了倒是也好。
所谓破一人难,破两人易,袁术的吴景和袁绍的周昕,这两个人但凡是有一个人在这,自己都不好动手抢丹阳郡,因为这样很容易就会得罪他们俩人中的任何一个。
但是两个人若是都在这,那这事就好解决了。
“父亲之意,孩儿明白了,孩儿这就收拾收拾去丹阳郡,不过在临行之前,孩儿想要问父亲要一个人,随我一同去丹阳郡整顿民生。”
糜竺和曹豹闻言,心下不由的都是一喜。
二人曾各自都向陶商推荐过自家的兄弟去丹阳郡协助陶商,此刻又都各自天真的以为陶商向陶谦索要的,会是他们所举荐的人。
想到这里,糜竺和曹豹不由的都挺起了胸膛,静待陶商下文。
陶谦捋着须子,不紧不慢的道:“你想要谁?”
“东阳县县令陈登,劳烦父亲将这个人借我一用。”
糜竺和曹豹的笑容一下子都僵硬了。
“淮浦陈家……”
陶谦摸着须子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方才点头道:“行!你小子也难得向老夫张一回嘴,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先收拾你的人马,前往丹阳郡赴任,东阳县那边,老夫另行安排县令人选,待陈登与新任官员交接完毕后,老夫自会派遣他前往丹阳郡赴任。”
顿了一顿,陶谦又补充了一句话道:“前提是,你得先能想出办法解决袁绍和袁术的人才可以。”
陶商笑了笑没有说话。
吴景和周昕,对他来说完全不是事。
“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把上任这件事,弄的漂漂亮亮儿的。”
陶谦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道:“好,好,你有这个信心,那便最好了!走,回家!”
说罢,站起身来,拄着拐杖颇是乐呵的当先向府邸门外而去,陶商则紧随其后。
曹豹和糜竺,则是臊眉耷眼的跟在陶氏父子的后面,心下极度郁闷。
陶商去丹阳郡,怎么会问陶谦要了陈家的人?他怎么会要陈家的人呢!
糜竺暗自摇头,深感不解,糜芳跟他一起出去将近一年,按道理陶商应该是会向陶谦要他的啊,再说了,我这不还让小妹屡次去跟陶商沟通了吗?
陶商纵然瞧不上我那傻弟弟,但美人计他还不吃吗?我妹胸挺大的啊,难不成这小子不好这一口?
或者是,我妹她还不够热情?
糜竺此刻正式三省吾身。
自己那妹子的胸是大,但这性格太腼腆了,肯定是陶商觉得她不够火热。
回去自己得多教教他,然后想个招把生意开到丹阳去!这回让妹子掌舵,必须的!
曹豹也是心下极度郁闷,跟自家那傻姑娘说了,让她多上杆子去亲近一下陶商,这臭丫头是不是没当个正事办啊!?
不行,还得想办法催催她!必须的!至于陶商,别以为你跑到丹阳郡就能躲得过去,这事没完!老夫有的是办法让姑娘跟你去丹阳郡倒贴!
臭小子,你跑不了!
……
……
回往刺史府的路上,陶商向陶谦询问了一件事。
“父亲,你手中的丹阳精兵,是不是都很能打啊?”
陶商闻言一愣,不明白陶商为何向他咨询起这个,老头白眼一翻,自豪道:“你怎么会突然想起问这个?老夫的丹阳兵,当然能打。”
“那丹阳兵,是不是特别喜欢反叛啊?”
陶谦闻言身形一晃,差点没从马车上掉下去。
“谁,谁跟你说的?”
陶商闻言笑了笑,没吱声。
他毕竟是从后世来的,根据一些历史所记载的蛛丝马迹,多少能掌握一些内幕。
陶谦沉默了半晌,方才道:“儿啊,所谓的丹阳精兵,指的并不是丹阳十八县的普通百姓,你若去郡内的宛陵县、秣陵县、胡孰等县城募兵,那募出来的兵,跟正常的士卒没什么区别,战意并不强烈。”
说到这,陶谦顿了顿,似乎是回忆起了什么。
“要招募所谓的丹阳精兵,指的乃是在丹阳郡境内,居住于各县周边的部落山民,如北山、练水、韩江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有很多的蛮民村落,所谓山蛮杂居,指的便是他们,他们便是丹阳精兵的前身,但其虽作战悍勇,但若要是收其忠心,可是很难的……当年为父,也是仗着丹阳郡本地人的身份,另有咱陶氏人中,数辈曾与韩江山民有所往来,才能侥幸募得一支丹阳精兵,就是光这些精兵,也费了老夫不少的周折,花费多少力气和财物才让他们归心,不然的话……嘿嘿,那些山民哪是那么容易服我的。”
陶谦的话,和陶商前世所知晓的一些事迹,正好契合。
所谓的丹阳精兵,指的并不是丹阳十八县的县民,而是出身于其境内险山恶水周边居住的山蛮杂居的山民。
这些山民勇武彪悍,最能战天斗地了。
丹阳山民哪都好,就是有一点美中不足,他们打敌人的时候特别猛,打自己主公也是吊炸天。
魏、蜀、吴三国的领袖,都曾招募过丹阳精兵。
而丹阳精兵的勇武,也确实带给了三国大佬带来了好处,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孙、刘三位大哥级人物,却也都吃过丹阳精兵的亏。
先说曹操。
三国志云: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与丹阳兵四千。还到龙亢,士卒多叛。
《魏书》则曰: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想象一下,三国第一大佬曹操,招募了四千丹阳精兵,结果回师到了龙亢的时候,竟然只有五百人不造反,剩下的三千五百人全反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局面?
估计比赤壁之战来的都危险!
可怜的曹操大半夜正睡觉呢,却被手底下反叛的三千五百多丹阳精兵撵的四下乱窜,裸没裸奔不知道,很有可能只是穿了一条三角裤衩就开始尥,反正那场景一定是很精彩。
不过曹操也确实是勇武过人,魏书云:太祖剑杀数十人,乃得出营。可见世人皆只看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却忽略了曹武帝其实也是一位实打实的猛将!
至于刘备,在历史上接手了徐州之后,也是有了一支丹阳兵作为班底,可惜这些丹阳兵是喂不熟的狼,在刘备出远门的时候,丹阳兵的领头者许耽,就率领千余丹阳兵屯西白门造反,将张飞赶出了徐州。
可怜的刘备刚刚得一大州为根基,结果遭丹阳兵一叛,又穿着三角裤衩流落街头了。
孙权就更嗨皮了,他辖境内的丹阳山民配合百越,几乎每年都要造反一次,不造反就跟过不了年似的。
不过不得不说,孙仲谋也是狠辣角色,你们不是反吗?行,我以夷制夷!老孙这厮每年都招募大量的丹阳人,然后用他们镇压丹阳人叛乱。
每年一反叛,每年一镇压,每年一招募,这成了吴大帝继承基业后,每年必须走的流程三部曲,跟年度总结似的,每年固定一到日子,丹阳山民若是还没有反叛,孙权就会浑身刺挠不舒服,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事干,然后催促手下道:快去派人催催丹阳山民,该到时间造反了!
有了历史上的一些信息借鉴,再加上陶谦针对丹阳精兵对陶商做出的解释,陶商不由的砸了砸嘴,一个利用丹阳山民搞掉吴景和周昕的计划,在脑中逐渐成型。
“父亲,你手中的丹阳精兵,借几个给我使使呗?不用多,一百来人就行。”
陶谦豪气的言道:“吾儿好不容易跟老夫张了一回嘴,老夫岂能不应?一百人哪够使,老夫给你一百五!”
这是亲爹啊,真敞亮。
看着陶商郁闷的表情,陶谦不由得乐了:“臭小子,老夫逗你呢,老夫拨出两千丹阳兵给你,可以了把?”
“父亲,给我的人,尽量挑些忠诚度高的,丹阳兵好反水,我可不想到了那边还因为这个操心。”
陶谦点头道:“放心吧,我这支兵,好歹也是磨砺了好几年了,不说各个誓死效忠,但若是要他们反叛,却也是轻易不可能的,哪能和那些刚招募的士卒比。”
听了陶谦这话,陶商便放心了。
“孩子,此次去丹阳郡,老夫想把一个人也让你带着,就是你从兄陶基,他一直协助老夫管理丹阳精兵,有他助你,对于丹阳精兵的管理,你大可放心,而且你这从兄本领也高,比你们两兄弟可是强多了,老夫老了,你们族中兄弟几个日后亦当互相扶持,毕竟再有才的士族中人,那也是外人,还是自家一族中的兄弟骨肉,比较让人放心些。”
好一个深明大义的孩子,虽然只有十岁,但表现出的胸襟和忠厚,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众人的想象。
诸葛瑾闻言更是张大了嘴,呆呆的看着诸葛亮,嘴唇动了动,此时此刻,他着实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好。
却见陶商长叹口气,站起身走到诸葛瑾的面前,对着诸葛瑾作揖行礼。
“诸葛兄,今日之事,陶某对你致歉。令弟的行为,着实是让商深为感动。陶某愿意在此对着诸葛兄立下誓言,陶某愿意不计一切,让令弟成为下一代人杰中的天下之冠,无有能出其右者。还请瑾兄相信我。”
……
……
诸葛玄和诸葛瑾最终还是去往了豫章郡,而诸葛亮从此却留在了陶商的身边。
送走了诸葛氏父子,陶商又让人给诸葛亮在自家安排房间,领孩子回刺史府拾到一下好好休息,然后陶商本人方才与陶谦正式进行会谈。
陶谦今日突然领着糜竺和曹豹来到驿馆见自己,绝对不会只是因为诸葛家的这点小事,他一定是有什么着急的事想和自己商量,因此才突然莅临,并快刀斩乱麻的把诸葛家的事解决。
“父亲和糜公、曹公突然来找我,不知是有什么要事?”
陶谦摸着下巴上的白须,眯着眼睛道:“子度啊。”
陶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之后方才骤然醒悟。
对了,自己现在的表字,是子度了。
以后还需要时间去习惯。
“老夫本来寻思,让你在家中在歇息一段时间,再去丹阳郡上任的,但现在看来,却是不太可能了。”
陶商心下微微一跳。
原来是想催促我快点去丹阳郡上任,怎么会突然这么着急?
看着陶商疑惑不解的神情,一旁的曹豹突然咳嗽了一声,对陶商言道:“大公子,不是使君催你,着实是袁术的动作太快了,斥候来报说,袁术已经派遣吴景前往了丹阳,让他接替周昕上任,你若再不动手,只怕便是来不及了。”
糜竺亦是点头道:“公子,那吴景乃是孙坚的小舅子,颇有些本领,万一真让他得到了丹阳郡,有袁术和孙坚两个人在其身后做后盾,日后可就不好相与了。”
陶商闻言心下恍然,嘴角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吴景来了倒是也好。
所谓破一人难,破两人易,袁术的吴景和袁绍的周昕,这两个人但凡是有一个人在这,自己都不好动手抢丹阳郡,因为这样很容易就会得罪他们俩人中的任何一个。
但是两个人若是都在这,那这事就好解决了。
“父亲之意,孩儿明白了,孩儿这就收拾收拾去丹阳郡,不过在临行之前,孩儿想要问父亲要一个人,随我一同去丹阳郡整顿民生。”
糜竺和曹豹闻言,心下不由的都是一喜。
二人曾各自都向陶商推荐过自家的兄弟去丹阳郡协助陶商,此刻又都各自天真的以为陶商向陶谦索要的,会是他们所举荐的人。
想到这里,糜竺和曹豹不由的都挺起了胸膛,静待陶商下文。
陶谦捋着须子,不紧不慢的道:“你想要谁?”
“东阳县县令陈登,劳烦父亲将这个人借我一用。”
糜竺和曹豹的笑容一下子都僵硬了。
“淮浦陈家……”
陶谦摸着须子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方才点头道:“行!你小子也难得向老夫张一回嘴,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先收拾你的人马,前往丹阳郡赴任,东阳县那边,老夫另行安排县令人选,待陈登与新任官员交接完毕后,老夫自会派遣他前往丹阳郡赴任。”
顿了一顿,陶谦又补充了一句话道:“前提是,你得先能想出办法解决袁绍和袁术的人才可以。”
陶商笑了笑没有说话。
吴景和周昕,对他来说完全不是事。
“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把上任这件事,弄的漂漂亮亮儿的。”
陶谦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道:“好,好,你有这个信心,那便最好了!走,回家!”
说罢,站起身来,拄着拐杖颇是乐呵的当先向府邸门外而去,陶商则紧随其后。
曹豹和糜竺,则是臊眉耷眼的跟在陶氏父子的后面,心下极度郁闷。
陶商去丹阳郡,怎么会问陶谦要了陈家的人?他怎么会要陈家的人呢!
糜竺暗自摇头,深感不解,糜芳跟他一起出去将近一年,按道理陶商应该是会向陶谦要他的啊,再说了,我这不还让小妹屡次去跟陶商沟通了吗?
陶商纵然瞧不上我那傻弟弟,但美人计他还不吃吗?我妹胸挺大的啊,难不成这小子不好这一口?
或者是,我妹她还不够热情?
糜竺此刻正式三省吾身。
自己那妹子的胸是大,但这性格太腼腆了,肯定是陶商觉得她不够火热。
回去自己得多教教他,然后想个招把生意开到丹阳去!这回让妹子掌舵,必须的!
曹豹也是心下极度郁闷,跟自家那傻姑娘说了,让她多上杆子去亲近一下陶商,这臭丫头是不是没当个正事办啊!?
不行,还得想办法催催她!必须的!至于陶商,别以为你跑到丹阳郡就能躲得过去,这事没完!老夫有的是办法让姑娘跟你去丹阳郡倒贴!
臭小子,你跑不了!
……
……
回往刺史府的路上,陶商向陶谦询问了一件事。
“父亲,你手中的丹阳精兵,是不是都很能打啊?”
陶商闻言一愣,不明白陶商为何向他咨询起这个,老头白眼一翻,自豪道:“你怎么会突然想起问这个?老夫的丹阳兵,当然能打。”
“那丹阳兵,是不是特别喜欢反叛啊?”
陶谦闻言身形一晃,差点没从马车上掉下去。
“谁,谁跟你说的?”
陶商闻言笑了笑,没吱声。
他毕竟是从后世来的,根据一些历史所记载的蛛丝马迹,多少能掌握一些内幕。
陶谦沉默了半晌,方才道:“儿啊,所谓的丹阳精兵,指的并不是丹阳十八县的普通百姓,你若去郡内的宛陵县、秣陵县、胡孰等县城募兵,那募出来的兵,跟正常的士卒没什么区别,战意并不强烈。”
说到这,陶谦顿了顿,似乎是回忆起了什么。
“要招募所谓的丹阳精兵,指的乃是在丹阳郡境内,居住于各县周边的部落山民,如北山、练水、韩江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有很多的蛮民村落,所谓山蛮杂居,指的便是他们,他们便是丹阳精兵的前身,但其虽作战悍勇,但若要是收其忠心,可是很难的……当年为父,也是仗着丹阳郡本地人的身份,另有咱陶氏人中,数辈曾与韩江山民有所往来,才能侥幸募得一支丹阳精兵,就是光这些精兵,也费了老夫不少的周折,花费多少力气和财物才让他们归心,不然的话……嘿嘿,那些山民哪是那么容易服我的。”
陶谦的话,和陶商前世所知晓的一些事迹,正好契合。
所谓的丹阳精兵,指的并不是丹阳十八县的县民,而是出身于其境内险山恶水周边居住的山蛮杂居的山民。
这些山民勇武彪悍,最能战天斗地了。
丹阳山民哪都好,就是有一点美中不足,他们打敌人的时候特别猛,打自己主公也是吊炸天。
魏、蜀、吴三国的领袖,都曾招募过丹阳精兵。
而丹阳精兵的勇武,也确实带给了三国大佬带来了好处,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孙、刘三位大哥级人物,却也都吃过丹阳精兵的亏。
先说曹操。
三国志云: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与丹阳兵四千。还到龙亢,士卒多叛。
《魏书》则曰: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想象一下,三国第一大佬曹操,招募了四千丹阳精兵,结果回师到了龙亢的时候,竟然只有五百人不造反,剩下的三千五百人全反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局面?
估计比赤壁之战来的都危险!
可怜的曹操大半夜正睡觉呢,却被手底下反叛的三千五百多丹阳精兵撵的四下乱窜,裸没裸奔不知道,很有可能只是穿了一条三角裤衩就开始尥,反正那场景一定是很精彩。
不过曹操也确实是勇武过人,魏书云:太祖剑杀数十人,乃得出营。可见世人皆只看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却忽略了曹武帝其实也是一位实打实的猛将!
至于刘备,在历史上接手了徐州之后,也是有了一支丹阳兵作为班底,可惜这些丹阳兵是喂不熟的狼,在刘备出远门的时候,丹阳兵的领头者许耽,就率领千余丹阳兵屯西白门造反,将张飞赶出了徐州。
可怜的刘备刚刚得一大州为根基,结果遭丹阳兵一叛,又穿着三角裤衩流落街头了。
孙权就更嗨皮了,他辖境内的丹阳山民配合百越,几乎每年都要造反一次,不造反就跟过不了年似的。
不过不得不说,孙仲谋也是狠辣角色,你们不是反吗?行,我以夷制夷!老孙这厮每年都招募大量的丹阳人,然后用他们镇压丹阳人叛乱。
每年一反叛,每年一镇压,每年一招募,这成了吴大帝继承基业后,每年必须走的流程三部曲,跟年度总结似的,每年固定一到日子,丹阳山民若是还没有反叛,孙权就会浑身刺挠不舒服,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事干,然后催促手下道:快去派人催催丹阳山民,该到时间造反了!
有了历史上的一些信息借鉴,再加上陶谦针对丹阳精兵对陶商做出的解释,陶商不由的砸了砸嘴,一个利用丹阳山民搞掉吴景和周昕的计划,在脑中逐渐成型。
“父亲,你手中的丹阳精兵,借几个给我使使呗?不用多,一百来人就行。”
陶谦豪气的言道:“吾儿好不容易跟老夫张了一回嘴,老夫岂能不应?一百人哪够使,老夫给你一百五!”
这是亲爹啊,真敞亮。
看着陶商郁闷的表情,陶谦不由得乐了:“臭小子,老夫逗你呢,老夫拨出两千丹阳兵给你,可以了把?”
“父亲,给我的人,尽量挑些忠诚度高的,丹阳兵好反水,我可不想到了那边还因为这个操心。”
陶谦点头道:“放心吧,我这支兵,好歹也是磨砺了好几年了,不说各个誓死效忠,但若是要他们反叛,却也是轻易不可能的,哪能和那些刚招募的士卒比。”
听了陶谦这话,陶商便放心了。
“孩子,此次去丹阳郡,老夫想把一个人也让你带着,就是你从兄陶基,他一直协助老夫管理丹阳精兵,有他助你,对于丹阳精兵的管理,你大可放心,而且你这从兄本领也高,比你们两兄弟可是强多了,老夫老了,你们族中兄弟几个日后亦当互相扶持,毕竟再有才的士族中人,那也是外人,还是自家一族中的兄弟骨肉,比较让人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