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九章 上意
看起来,只是郭冰的支持看似力量太薄弱了些。但林觉心里却知道,除了郭冰其实朝中还有很多人是站在晋王一边的。或者说,他们并非看中的是郭冕的才能,而是看重祖宗规制。立嫡长,不废伦常之序,是很多大臣们骨子里的看法,他们会为此而坚持自己的意见。更可况郭冕目前正值春风得意之时,平叛立下大功,声望大增,以前的一些在他人心目中的不好的形象也颇有些改变。
这其实也是林觉看到郭冕出现在这个家宴之上头皮发麻的原因。显然郭冰和郭昆父子,甚至连郭冕都已经将自己视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了。这也可以肯定,实际上在整个朝廷上下,自己除了官阶身份之外,也一定已经打上了一个归属于晋王阵营的标签了。林觉其实很无奈,他一直从内心里是拒绝掺和进这件事的,可是似乎他已经逃离不了了。
“林觉,听说战后安抚的事情有些棘手,赈济的粮草物资不足,朝廷没能及时拨付。故而你才不得不回京催办。但不知可有所进展?”郭昆的问话打断了林觉的思绪。
林觉惊讶于郭昆消息的灵通,不过他很快便释怀了。这件事本就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情,郭昆若想知道,可以从各个渠道打听知晓,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确实如此,我回京正是为了催办粮食物资的拨运之事。杨枢密使已经答应为我想办法。我想三两天时间总是有结果的。”林觉点头道。
“当初我便想提醒你,杨俊突然对你如此推崇看重,其中恐有猫腻。现在看来,确然如此。他答应供给你赈济物资,却又迟迟不拨,这恐怕是故意刁难你。我们都担心,他是不是另有目的。”郭昆皱眉道。
林觉又惊讶了,郭昆居然能想到这一层,自己倒是低估了他。不过又一想,觉得这恐怕不是郭昆能想到的,多半是郭冰和一些其他智囊军师们的想法。
“兄长多虑了。事情没那么复杂。再说,杨俊这么做又能有什么目的?在我身上他能得到什么?我是他推荐的安抚使,我当不好这差事,他又能有什么好处?怕不是要落个举荐不力之名。”林觉笑道。
郭冰沉声道:“林觉,不可掉以轻心。眼下朝着局势复杂,杨俊跟吕中天已经走到了一起,这绝非是什么好事。针对新法和严方二人的弹劾的事情,以及皇上下了罪己诏的事情你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吧。综合来看,朝中力量整合,动荡不安。人心浮动,各自都在盘算自己的主意。这个时候,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多长个心眼。”
林觉微笑点头道:“多谢岳父大人教诲,小婿记在心里便是。”
郭昆在旁道:“林觉,晋王已经答应了,如果这次杨俊以粮草物资之事刁难你,晋王愿意以殿前司都点检的名义划拨部分粮食物资支持你。让你能够完成安抚使的差事。所以,你不必因此而烦恼,更不用向杨俊低头。明白么?”
林觉很是惊讶,郭冕居然敢这么做?那也太高调了些。殿前司其实也是隶属于枢密院的。他这个都点检不过是名誉职位,本无实权。若要划拨钱粮物资给自己,那定是从殿前司的军粮和物资之中划拨,这可并不是个好主意。这么做弊端不小,很容易成为被攻讦的把柄。
“是啊林觉,不必担心。你的事便是本王的事,本王全力支持你。我是殿前司都点检。我有权力这么做。”郭冕点头道。
林觉忙摆手道:“殿下,小王爷,暂且无此必要。杨枢密并没有拒绝,你们又何必掺和此事?如果实在不成,我自会请求殿下帮忙的。”
郭冰皱眉沉声道:“林觉,你似乎还不明白眼前的局面,我希望你能清醒一些。太子之议已经开始,这个时候你必须要有所作为。我梁王府和你都必须为晋王出谋划策,晋王必须夺得太子之位,这一点你应该比谁都清楚。倘若让淮王当了太子,将来你和我们都将无存身之地。倘若你还有别样的想法,未免太糊涂了些。”
郭冰显然是看出了林觉的推诿之言,所以毫不客气的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郭昆也道:“爹爹说的甚是,林觉,你从不犯糊涂,但在这件事上,你似乎一直犹豫的很。我知道你不想参与这些事情,但其实由不得你。论才智,论谋略,你都是晋王殿下身边急需之人。所以我们希望你能表明态度,为晋王殿下夺得太子之位出谋划策,尽忠效力。”
林觉苦笑无语,原来这不是接风洗尘的宴席,而是逼迫自己站队的鸿门宴。从见到郭冕的那一刻起,林觉其实便隐隐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得不说,郭冰父子的话是对的。尽管林觉百般不愿掺和进太子之争中,但是理智告诉他,他们是对的。自己其实已经难以摆脱此事,平叛之后,自己实际上已经不得不站在郭冕一方。如果在太子之争中淮王郭旭胜利的话,包括梁王府和自己在内,确实都将无存身之地。
郭冰父子将话挑明之后,包括郭冕在内的三双眼睛都紧紧的盯着林觉,他们等待着林觉的回答。
“晋王殿下,岳父大人,兄长。你们以为我还有别的选择么?你们又何必说这些话?”林觉的话似是而非,但在郭冕和郭冰父子听来,这便是明确的表态了。
三人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来。郭冕举杯道:“林觉,本王敬你一杯。你能为本王效力,本王很是高兴。有你在,何愁大事不出?本王在此承诺,一旦我继承大宝,你便是本王的宰相。有你替本王理政,本王可高枕无忧。今日二叔和郭昆在此作证,若违此言,天厌之,地厌之。”
林觉苦笑不已。郭冕也开始学会这一套了,画个大饼给自己,八字还没一撇,便先以利益相诱了。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郭冕也只能以此来拉拢人心了。但不知他许诺给王爷父子的是什么,或许是让郭昆当枢密使吧。若真如此,他当了皇帝之后怕也是个傀儡。
“殿下抬爱,林觉感激不尽。”林觉不置可否,既没有感激涕零,也没有激动不已。平静的像块石头。这让郭冕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郭冰父子倒是很高兴,郭冰抚须道:“好了,林觉已然应诺,那么现在很多事便可以开诚布公的谈了。林觉,最近朝中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我们都想听听你的看法。这里众说纷纭,人人心里都有一柄小算盘。朝中势力急遽变化整合。弹劾严方、指谪新法之弊,罪己诏、太子之议,这所有的事情搅合在一起。各方人马频繁变动,个个言行谨慎不一。所有人都看不清局面如何发展,就连本王也如在云里雾里。所以,我很想听听你对这一切的看法。你可否说说你对这所有的事情是怎么看的。”
“是啊,林觉,本王也被各种话弄得昏头昏脑,狐疑不一。本王也期待着你能为我解惑。你给本王分说分说。”郭冕也连声道。
虽然林觉并未下定决心为郭冕效忠,但林觉却也并不能置身事外。眼前三人对自己的尊重也让人感动,不管目的是什么,起码他们是满怀着对自己想法的期待和尊重的。他们中的两位曾经对自己极为不屑,现在却对自己视若珍宝。另一位最有资格成为未来大周皇帝的人。这种尊重更是让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忽视而感到很惬意自豪。林觉也不能免俗,所以他决定不再有所保留。
“晋王殿下抬爱,岳父大人看重,林觉岂敢不遵。但我学识浅薄,说的话未必对,看法未必合宜,还请殿下和岳父大人斟酌而听之。”林觉道。
“行啦,你就别客气了。妹夫,都是自家人,莫要矫情了。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便是。”郭昆翻着白眼道。他有时候就是受不了林觉这种装逼的劲。明明胸有成竹,偏要矫情说些废话。真要反驳他,他又能驳得你毫无退路,证明他是对的。妹夫才智谋略有余,就是有时候太婆婆妈妈磨磨唧唧。
“也罢,那我便不矫情了。从何处开始呢?我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京城之事,具体情形尚未知晓。这样吧,岳父大人先说说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的具体情形如何?”林觉道。
郭冰点头答应,举杯共饮一杯后侃侃将朝廷最近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不得不说,郭冰的消息还是非常灵通的,虽然朝会他并不在场,但谁人说的什么话,殿上有哪些细节,事后朝中重要官员对此在什么场合有着怎样的评论,他都如数家珍,说的明明白白。这让林觉很是惊讶。很显然,郭冰在朝中是有着一套他自己打探消息的体系的。朝着有不少大臣必是和郭冰有着私下的交往的。否则,绝对不会有如此具体详细的消息来源。
末了,郭冰道:“以上便是最近一个多月发生的事情,咱们一件件的捋一捋。你先说说,吕中天他们发动对严方二人的大规模的弹劾,对新法大肆批判,不惜用最为严厉的罪名来发动弹劾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对严正肃方敦孺以及新法便这么恨之入骨么?说是追究叛乱之责,但也用不着这般疯狂吧。联合京城和地方近两百位五品以上官员一起上奏弹劾,实在太过分了。”
林觉想了想道:“青教之乱,新法之弊尽显,被人乘机钻了空子,故而变法之人难辞其咎。这一点毋庸置疑。”
“嗯,看来你的看法没变。之前你便说过这样的话。”郭冰点头道。
林觉道:“这是没法洗白的,这是事实。吕中天吴春来籍此发动弹劾有理有据,这并无不当之处。不过……他们的动机显然不在于扳倒严方两人。虽然他们也许早就想将严大人和方先生弹劾,让新法停滞,但此次这却非他们的主要的目的。此次他们的目的是重振声威,让朝廷上下官员明白,他吕中天实力犹在。他可以想让谁倒下便让谁倒下。一方面告诫那些因为平叛失利而倒戈的官员,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力量,重振威望。本质上,还是为太子之位的争夺做功课。”
“哦?本质上是为了太子之位的争夺?这倒是我没想到的。”郭冰讶异道。
林觉道:“当然,此次平息青教之乱后,朝廷上下对淮王殿下的风评是不利的。吕中天当然要挺身而出,挽救人心。新法和严方两位大人只是靶子罢了。”
“有道理。这么说不是针对严方两人,而是无论什么人,只要够分量,都会成为靶子。只不过此次叛乱严方两人难辞其咎,故而成为最为合适的靶子,也最能展现他的力量的靶子罢了。换做其他人,也是如此。”郭冰点头道。
“正是如此。所以他搞得声势浩大,又是万言书,又是大骂国贼。又是让地方官员上书。可是他忘了两个关键的点。其一,新法和严方两位大人都是皇上支持的人,新法是皇上一手支持之下才得以推行的。攻击严方两人,攻击新法,便是变相的否定皇上的政策。这种激烈的手段,反而会引发皇上的反感。他或许以为皇上不会再护着严方二人了,因为已经导致了大乱发生。却忽略了皇上的心理和颜面。其二,他搞得这么声势浩大,恰恰违背了之前他低调谨慎行事的作风。数百朝臣上奏弹劾,虽可解释为新法引发共怒,其实却也暴露了吕中天一派在朝中的势力。皇上看到这些,心中必是惊诧而且感到恐惧的。皇上可能一直都不清楚原来吕中天竟有如此多的官员和他一派,听他差遣。即便有着充足的理由,心理上肯定是不舒服的。”林觉沉声道。
座上众人深以为然,林觉得分析确实极有道理。特别是对郭冲心理的分析,以自己对这位皇兄的了解,可谓是入木三分。自己这位皇兄的心胸可没有外表看起来的那般豁达。正因为对他太了解,这么多年来自己才会如此的低调,如此的小心谨慎。但即便如此,皇兄还是找了个机会将自己给安排了。可见皇兄心胸之狭隘,性格之多疑。
吕中天之前行事皆很谨慎,他善于揣摩上意,善于逢迎,故而为郭冲所信任。加之梅妃得宠,则更加的荣宠无比。但那一些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便是吕中天的势力在他的掌控之下。吕中天也确实隐藏的很好,就算弹劾陷害他人,他也大多躲在幕后当好好先生。但是这一次,吕中天或许是失策,居然跳出了出来,并且号召了数百朝臣共同进退,这对郭冲而言绝对是会感到威胁。以皇兄的脾性,怎会坦然。吕中天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犯下了这样的错误,确实有些令人费解。
“你是说,皇上之所以下罪己诏强行袒护严正肃和方敦孺,其实是故意为之。便是要给吕中天好看,是么?”郭冰沉吟道。
林觉笑道:“是不是这样,我也不敢说。不过,你们难道不觉得皇上下罪己诏的举动有些突兀么?就算皇上是主张变法的,这罪责也还是在严方二人身上 。谁都知道是他们二人负责具体变法事宜,皇上给他们极大的自专之权,他们身为臣子,理当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激化矛盾,酿成祸端,怎么会让皇上承担罪责?可见皇上此举有意气行事之嫌了。”
郭冕大声道:“是了,今天白天我去拜见父皇时,父皇正在大发雷霆。我去后宫悄悄问了母后,母后说父皇因为罪己诏之事而愤慨。说下臣不贤,逼得他这个皇帝出来谢罪。从此后史留骂名,永远被人笑话。而且这帮臣子几天了居然没有一个上书安慰的。君有过,难道臣子无过?说他们居然一个个心安理得。父皇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有过错的话,又怎会愤愤不平?”
林觉点头道:“殿下这话可为佐证了。可见皇上心有不甘,那罪己诏下的心中难平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皇上是否有对严方二人的袒护之心,对新法的维护之心呢?一定是有的。但绝非激烈到要拿用罪己诏这样的方式来维护新法和严方二人。这当中有意气用事的成分。所有人都认为皇上下罪己诏是为了袒护严方二人,铁了心的维护他们,维护新法。在我看来,却并非完全如此。”
郭冰父子频频点头,这一分析,一印证,确实颠覆了之前所有人想当然的认为。
“那么,你的意思是,皇上其实对新法和严方二人并不是如我们看到的那般支持?皇上心里其实也是不满的?”郭昆皱眉问道。
林觉道:“这一点其实毋庸置疑,新法酿成大乱,皇上心中难道还会高兴?严大人和方大人到现在为止似乎并没有任何的表示,皇上心里难道不恼火?只能说吕中天行事的方式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让皇上生出了逆反心里。听说杨俊也插上一脚,站在吕中天一边。这两位军政大员联手,颇有威逼皇上的咄咄逼人之势,以皇上高傲刚硬的脾性,岂会容他们左右自己?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皇上便下了个罪己诏,将罪责揽在自己是身上,让吕中天和杨俊吃个大憋,偏不给他们面子。这恐怕才是皇上心里的想法。”
郭冰父子和郭冕均颇有茅塞顿开之感。特别是郭冰,他是老江湖,对自己的皇兄又是极为了解的,站在他的角度听林觉这番分析,更是合情合理。因为皇上的性格使然,越是逼他,反而越是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之事。越是会让他愤怒,而干出一些不顾一切的事情来。就像当年小时候,他差点把自己淹死在水坑,便是为了惩罚自己的不敬。他可什么都干的出来。
三人看着林觉的眼神既钦佩又疑惑。这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怎么会分析出如此细微之处。从局势到人的性格和心理,分析的头头是道,关键是还很有道理。这种深刻的理解和分析,难道不是经历极为丰富的老者才会有的眼光么?
“晋王殿下,你有没有上书请罪?”林觉问郭冕道。
郭冕愣了愣诧异道:“请罪?我??我请什么罪?”
林觉叹道:“晋王殿下,你不是听到了皇上发怒抱怨么?你说皇上怪这帮臣子们一个个心安理得,也不上书安慰。你既听到这样的抱怨,怎么还无动于衷?君有过,臣子难道无责?臣子是辅助君王治理国事的,君王的过错不正是臣子没有尽责么?皇上此刻正无台阶可下,他下了罪己诏,需要的便是臣子们上书向他请罪,自责以辅佐不力之责。可是满朝文武都没动静,你们让皇上怎么下台?晋王殿下应该带这个头,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你不是要争太子之位么?怎么不去做?”
“啊!”郭冰父子和郭冕均如梦方醒。上书请罪可不是真有罪,上书是一种姿态,是为皇上开脱的姿态。皇上不想青史留骂名,臣子们理应帮一把。只可惜臣子们都是木头疙瘩。居然一个个安之若素。这时候第一个出来请罪的,必给皇上极好的印象。这可是个极好的讨皇上欢心的机会。
“对对对,快些请罪奏折,殿下,快写。你写之后,本王也写,我们都写。这可是极好的机会,不能被人抢先。立刻,马上!”郭冰如梦初醒,大声叫道。
林觉笑道:“那也不必现在如此,半夜递折子,显得太过刻意,明日再递上去便是。”
郭冰也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失态,太过急切了些,失了些风度。于是坐下来定了定神道:“说的也是,明早上奏也不迟。林觉,关于此次太子之位的争夺,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计划,不妨今日一并说出来。大伙儿群策群力,也好有个周密的准备。过几日估摸着朝廷议立太子的廷议便要开始了,得做好应对啊。”
“是啊,林觉,你给本王分析分析局面。很多人跟本王说,我稳操胜券。我自己也认为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现在,本王却心里没底了。吕中天这次能联合数百官员上奏弹劾严正肃和方敦孺,廷议上必也是他们占据上风。若是加上杨俊的话,我恐怕没什么胜算呢。咱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郭冕在旁也急切的道。
林觉想了想道:“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这其实也是林觉看到郭冕出现在这个家宴之上头皮发麻的原因。显然郭冰和郭昆父子,甚至连郭冕都已经将自己视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了。这也可以肯定,实际上在整个朝廷上下,自己除了官阶身份之外,也一定已经打上了一个归属于晋王阵营的标签了。林觉其实很无奈,他一直从内心里是拒绝掺和进这件事的,可是似乎他已经逃离不了了。
“林觉,听说战后安抚的事情有些棘手,赈济的粮草物资不足,朝廷没能及时拨付。故而你才不得不回京催办。但不知可有所进展?”郭昆的问话打断了林觉的思绪。
林觉惊讶于郭昆消息的灵通,不过他很快便释怀了。这件事本就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情,郭昆若想知道,可以从各个渠道打听知晓,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确实如此,我回京正是为了催办粮食物资的拨运之事。杨枢密使已经答应为我想办法。我想三两天时间总是有结果的。”林觉点头道。
“当初我便想提醒你,杨俊突然对你如此推崇看重,其中恐有猫腻。现在看来,确然如此。他答应供给你赈济物资,却又迟迟不拨,这恐怕是故意刁难你。我们都担心,他是不是另有目的。”郭昆皱眉道。
林觉又惊讶了,郭昆居然能想到这一层,自己倒是低估了他。不过又一想,觉得这恐怕不是郭昆能想到的,多半是郭冰和一些其他智囊军师们的想法。
“兄长多虑了。事情没那么复杂。再说,杨俊这么做又能有什么目的?在我身上他能得到什么?我是他推荐的安抚使,我当不好这差事,他又能有什么好处?怕不是要落个举荐不力之名。”林觉笑道。
郭冰沉声道:“林觉,不可掉以轻心。眼下朝着局势复杂,杨俊跟吕中天已经走到了一起,这绝非是什么好事。针对新法和严方二人的弹劾的事情,以及皇上下了罪己诏的事情你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吧。综合来看,朝中力量整合,动荡不安。人心浮动,各自都在盘算自己的主意。这个时候,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多长个心眼。”
林觉微笑点头道:“多谢岳父大人教诲,小婿记在心里便是。”
郭昆在旁道:“林觉,晋王已经答应了,如果这次杨俊以粮草物资之事刁难你,晋王愿意以殿前司都点检的名义划拨部分粮食物资支持你。让你能够完成安抚使的差事。所以,你不必因此而烦恼,更不用向杨俊低头。明白么?”
林觉很是惊讶,郭冕居然敢这么做?那也太高调了些。殿前司其实也是隶属于枢密院的。他这个都点检不过是名誉职位,本无实权。若要划拨钱粮物资给自己,那定是从殿前司的军粮和物资之中划拨,这可并不是个好主意。这么做弊端不小,很容易成为被攻讦的把柄。
“是啊林觉,不必担心。你的事便是本王的事,本王全力支持你。我是殿前司都点检。我有权力这么做。”郭冕点头道。
林觉忙摆手道:“殿下,小王爷,暂且无此必要。杨枢密并没有拒绝,你们又何必掺和此事?如果实在不成,我自会请求殿下帮忙的。”
郭冰皱眉沉声道:“林觉,你似乎还不明白眼前的局面,我希望你能清醒一些。太子之议已经开始,这个时候你必须要有所作为。我梁王府和你都必须为晋王出谋划策,晋王必须夺得太子之位,这一点你应该比谁都清楚。倘若让淮王当了太子,将来你和我们都将无存身之地。倘若你还有别样的想法,未免太糊涂了些。”
郭冰显然是看出了林觉的推诿之言,所以毫不客气的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郭昆也道:“爹爹说的甚是,林觉,你从不犯糊涂,但在这件事上,你似乎一直犹豫的很。我知道你不想参与这些事情,但其实由不得你。论才智,论谋略,你都是晋王殿下身边急需之人。所以我们希望你能表明态度,为晋王殿下夺得太子之位出谋划策,尽忠效力。”
林觉苦笑无语,原来这不是接风洗尘的宴席,而是逼迫自己站队的鸿门宴。从见到郭冕的那一刻起,林觉其实便隐隐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得不说,郭冰父子的话是对的。尽管林觉百般不愿掺和进太子之争中,但是理智告诉他,他们是对的。自己其实已经难以摆脱此事,平叛之后,自己实际上已经不得不站在郭冕一方。如果在太子之争中淮王郭旭胜利的话,包括梁王府和自己在内,确实都将无存身之地。
郭冰父子将话挑明之后,包括郭冕在内的三双眼睛都紧紧的盯着林觉,他们等待着林觉的回答。
“晋王殿下,岳父大人,兄长。你们以为我还有别的选择么?你们又何必说这些话?”林觉的话似是而非,但在郭冕和郭冰父子听来,这便是明确的表态了。
三人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来。郭冕举杯道:“林觉,本王敬你一杯。你能为本王效力,本王很是高兴。有你在,何愁大事不出?本王在此承诺,一旦我继承大宝,你便是本王的宰相。有你替本王理政,本王可高枕无忧。今日二叔和郭昆在此作证,若违此言,天厌之,地厌之。”
林觉苦笑不已。郭冕也开始学会这一套了,画个大饼给自己,八字还没一撇,便先以利益相诱了。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郭冕也只能以此来拉拢人心了。但不知他许诺给王爷父子的是什么,或许是让郭昆当枢密使吧。若真如此,他当了皇帝之后怕也是个傀儡。
“殿下抬爱,林觉感激不尽。”林觉不置可否,既没有感激涕零,也没有激动不已。平静的像块石头。这让郭冕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郭冰父子倒是很高兴,郭冰抚须道:“好了,林觉已然应诺,那么现在很多事便可以开诚布公的谈了。林觉,最近朝中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我们都想听听你的看法。这里众说纷纭,人人心里都有一柄小算盘。朝中势力急遽变化整合。弹劾严方、指谪新法之弊,罪己诏、太子之议,这所有的事情搅合在一起。各方人马频繁变动,个个言行谨慎不一。所有人都看不清局面如何发展,就连本王也如在云里雾里。所以,我很想听听你对这一切的看法。你可否说说你对这所有的事情是怎么看的。”
“是啊,林觉,本王也被各种话弄得昏头昏脑,狐疑不一。本王也期待着你能为我解惑。你给本王分说分说。”郭冕也连声道。
虽然林觉并未下定决心为郭冕效忠,但林觉却也并不能置身事外。眼前三人对自己的尊重也让人感动,不管目的是什么,起码他们是满怀着对自己想法的期待和尊重的。他们中的两位曾经对自己极为不屑,现在却对自己视若珍宝。另一位最有资格成为未来大周皇帝的人。这种尊重更是让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忽视而感到很惬意自豪。林觉也不能免俗,所以他决定不再有所保留。
“晋王殿下抬爱,岳父大人看重,林觉岂敢不遵。但我学识浅薄,说的话未必对,看法未必合宜,还请殿下和岳父大人斟酌而听之。”林觉道。
“行啦,你就别客气了。妹夫,都是自家人,莫要矫情了。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便是。”郭昆翻着白眼道。他有时候就是受不了林觉这种装逼的劲。明明胸有成竹,偏要矫情说些废话。真要反驳他,他又能驳得你毫无退路,证明他是对的。妹夫才智谋略有余,就是有时候太婆婆妈妈磨磨唧唧。
“也罢,那我便不矫情了。从何处开始呢?我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京城之事,具体情形尚未知晓。这样吧,岳父大人先说说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的具体情形如何?”林觉道。
郭冰点头答应,举杯共饮一杯后侃侃将朝廷最近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不得不说,郭冰的消息还是非常灵通的,虽然朝会他并不在场,但谁人说的什么话,殿上有哪些细节,事后朝中重要官员对此在什么场合有着怎样的评论,他都如数家珍,说的明明白白。这让林觉很是惊讶。很显然,郭冰在朝中是有着一套他自己打探消息的体系的。朝着有不少大臣必是和郭冰有着私下的交往的。否则,绝对不会有如此具体详细的消息来源。
末了,郭冰道:“以上便是最近一个多月发生的事情,咱们一件件的捋一捋。你先说说,吕中天他们发动对严方二人的大规模的弹劾,对新法大肆批判,不惜用最为严厉的罪名来发动弹劾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对严正肃方敦孺以及新法便这么恨之入骨么?说是追究叛乱之责,但也用不着这般疯狂吧。联合京城和地方近两百位五品以上官员一起上奏弹劾,实在太过分了。”
林觉想了想道:“青教之乱,新法之弊尽显,被人乘机钻了空子,故而变法之人难辞其咎。这一点毋庸置疑。”
“嗯,看来你的看法没变。之前你便说过这样的话。”郭冰点头道。
林觉道:“这是没法洗白的,这是事实。吕中天吴春来籍此发动弹劾有理有据,这并无不当之处。不过……他们的动机显然不在于扳倒严方两人。虽然他们也许早就想将严大人和方先生弹劾,让新法停滞,但此次这却非他们的主要的目的。此次他们的目的是重振声威,让朝廷上下官员明白,他吕中天实力犹在。他可以想让谁倒下便让谁倒下。一方面告诫那些因为平叛失利而倒戈的官员,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力量,重振威望。本质上,还是为太子之位的争夺做功课。”
“哦?本质上是为了太子之位的争夺?这倒是我没想到的。”郭冰讶异道。
林觉道:“当然,此次平息青教之乱后,朝廷上下对淮王殿下的风评是不利的。吕中天当然要挺身而出,挽救人心。新法和严方两位大人只是靶子罢了。”
“有道理。这么说不是针对严方两人,而是无论什么人,只要够分量,都会成为靶子。只不过此次叛乱严方两人难辞其咎,故而成为最为合适的靶子,也最能展现他的力量的靶子罢了。换做其他人,也是如此。”郭冰点头道。
“正是如此。所以他搞得声势浩大,又是万言书,又是大骂国贼。又是让地方官员上书。可是他忘了两个关键的点。其一,新法和严方两位大人都是皇上支持的人,新法是皇上一手支持之下才得以推行的。攻击严方两人,攻击新法,便是变相的否定皇上的政策。这种激烈的手段,反而会引发皇上的反感。他或许以为皇上不会再护着严方二人了,因为已经导致了大乱发生。却忽略了皇上的心理和颜面。其二,他搞得这么声势浩大,恰恰违背了之前他低调谨慎行事的作风。数百朝臣上奏弹劾,虽可解释为新法引发共怒,其实却也暴露了吕中天一派在朝中的势力。皇上看到这些,心中必是惊诧而且感到恐惧的。皇上可能一直都不清楚原来吕中天竟有如此多的官员和他一派,听他差遣。即便有着充足的理由,心理上肯定是不舒服的。”林觉沉声道。
座上众人深以为然,林觉得分析确实极有道理。特别是对郭冲心理的分析,以自己对这位皇兄的了解,可谓是入木三分。自己这位皇兄的心胸可没有外表看起来的那般豁达。正因为对他太了解,这么多年来自己才会如此的低调,如此的小心谨慎。但即便如此,皇兄还是找了个机会将自己给安排了。可见皇兄心胸之狭隘,性格之多疑。
吕中天之前行事皆很谨慎,他善于揣摩上意,善于逢迎,故而为郭冲所信任。加之梅妃得宠,则更加的荣宠无比。但那一些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便是吕中天的势力在他的掌控之下。吕中天也确实隐藏的很好,就算弹劾陷害他人,他也大多躲在幕后当好好先生。但是这一次,吕中天或许是失策,居然跳出了出来,并且号召了数百朝臣共同进退,这对郭冲而言绝对是会感到威胁。以皇兄的脾性,怎会坦然。吕中天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犯下了这样的错误,确实有些令人费解。
“你是说,皇上之所以下罪己诏强行袒护严正肃和方敦孺,其实是故意为之。便是要给吕中天好看,是么?”郭冰沉吟道。
林觉笑道:“是不是这样,我也不敢说。不过,你们难道不觉得皇上下罪己诏的举动有些突兀么?就算皇上是主张变法的,这罪责也还是在严方二人身上 。谁都知道是他们二人负责具体变法事宜,皇上给他们极大的自专之权,他们身为臣子,理当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激化矛盾,酿成祸端,怎么会让皇上承担罪责?可见皇上此举有意气行事之嫌了。”
郭冕大声道:“是了,今天白天我去拜见父皇时,父皇正在大发雷霆。我去后宫悄悄问了母后,母后说父皇因为罪己诏之事而愤慨。说下臣不贤,逼得他这个皇帝出来谢罪。从此后史留骂名,永远被人笑话。而且这帮臣子几天了居然没有一个上书安慰的。君有过,难道臣子无过?说他们居然一个个心安理得。父皇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有过错的话,又怎会愤愤不平?”
林觉点头道:“殿下这话可为佐证了。可见皇上心有不甘,那罪己诏下的心中难平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皇上是否有对严方二人的袒护之心,对新法的维护之心呢?一定是有的。但绝非激烈到要拿用罪己诏这样的方式来维护新法和严方二人。这当中有意气用事的成分。所有人都认为皇上下罪己诏是为了袒护严方二人,铁了心的维护他们,维护新法。在我看来,却并非完全如此。”
郭冰父子频频点头,这一分析,一印证,确实颠覆了之前所有人想当然的认为。
“那么,你的意思是,皇上其实对新法和严方二人并不是如我们看到的那般支持?皇上心里其实也是不满的?”郭昆皱眉问道。
林觉道:“这一点其实毋庸置疑,新法酿成大乱,皇上心中难道还会高兴?严大人和方大人到现在为止似乎并没有任何的表示,皇上心里难道不恼火?只能说吕中天行事的方式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让皇上生出了逆反心里。听说杨俊也插上一脚,站在吕中天一边。这两位军政大员联手,颇有威逼皇上的咄咄逼人之势,以皇上高傲刚硬的脾性,岂会容他们左右自己?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皇上便下了个罪己诏,将罪责揽在自己是身上,让吕中天和杨俊吃个大憋,偏不给他们面子。这恐怕才是皇上心里的想法。”
郭冰父子和郭冕均颇有茅塞顿开之感。特别是郭冰,他是老江湖,对自己的皇兄又是极为了解的,站在他的角度听林觉这番分析,更是合情合理。因为皇上的性格使然,越是逼他,反而越是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之事。越是会让他愤怒,而干出一些不顾一切的事情来。就像当年小时候,他差点把自己淹死在水坑,便是为了惩罚自己的不敬。他可什么都干的出来。
三人看着林觉的眼神既钦佩又疑惑。这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怎么会分析出如此细微之处。从局势到人的性格和心理,分析的头头是道,关键是还很有道理。这种深刻的理解和分析,难道不是经历极为丰富的老者才会有的眼光么?
“晋王殿下,你有没有上书请罪?”林觉问郭冕道。
郭冕愣了愣诧异道:“请罪?我??我请什么罪?”
林觉叹道:“晋王殿下,你不是听到了皇上发怒抱怨么?你说皇上怪这帮臣子们一个个心安理得,也不上书安慰。你既听到这样的抱怨,怎么还无动于衷?君有过,臣子难道无责?臣子是辅助君王治理国事的,君王的过错不正是臣子没有尽责么?皇上此刻正无台阶可下,他下了罪己诏,需要的便是臣子们上书向他请罪,自责以辅佐不力之责。可是满朝文武都没动静,你们让皇上怎么下台?晋王殿下应该带这个头,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你不是要争太子之位么?怎么不去做?”
“啊!”郭冰父子和郭冕均如梦方醒。上书请罪可不是真有罪,上书是一种姿态,是为皇上开脱的姿态。皇上不想青史留骂名,臣子们理应帮一把。只可惜臣子们都是木头疙瘩。居然一个个安之若素。这时候第一个出来请罪的,必给皇上极好的印象。这可是个极好的讨皇上欢心的机会。
“对对对,快些请罪奏折,殿下,快写。你写之后,本王也写,我们都写。这可是极好的机会,不能被人抢先。立刻,马上!”郭冰如梦初醒,大声叫道。
林觉笑道:“那也不必现在如此,半夜递折子,显得太过刻意,明日再递上去便是。”
郭冰也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失态,太过急切了些,失了些风度。于是坐下来定了定神道:“说的也是,明早上奏也不迟。林觉,关于此次太子之位的争夺,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计划,不妨今日一并说出来。大伙儿群策群力,也好有个周密的准备。过几日估摸着朝廷议立太子的廷议便要开始了,得做好应对啊。”
“是啊,林觉,你给本王分析分析局面。很多人跟本王说,我稳操胜券。我自己也认为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现在,本王却心里没底了。吕中天这次能联合数百官员上奏弹劾严正肃和方敦孺,廷议上必也是他们占据上风。若是加上杨俊的话,我恐怕没什么胜算呢。咱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郭冕在旁也急切的道。
林觉想了想道:“你们打算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