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开大明之先河
朱由检这个时候是不能去看女儿的,否则就是逼女儿去自杀。他能做的,就是去抱外孙,当着皇后太子近侍一干臣子的面,朱由检抱着刚出生的孩子,笑眯眯的看着已经熟睡的孩子,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此大明兴海王也!”
现场就跟突然响起一个炸雷似得,所有人都傻掉了。这什么意思?异姓王?
能有这个反应,一点都不奇怪。看看大明见过一来,你见过一个异姓王么?英宗以后,别说王爷了,就算是爵位,也难的不能再难求封了。文臣不过三人,武将不过一人。
寻常的臣子,别说封王了,就算是封爵,也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王阳明王越,这都是因为军功巨大才封的爵位,李成梁,那是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才谋一个伯。陈燮的功劳是很大,说是挽狂澜于既倒都不过分,但不是已经封爵了么?现在突然来了这么一句,现场没有炸窝,那都是拜托在陈燮的凶名和赫赫武功之下。
哗啦啦啦,臣子们跪了一地,没有人说话。但是意思很明白,陛下,不能这么干啊。这可是异姓王啊!朱由检小心翼翼的抱着外孙,看着众位臣子,极为平淡的开口道:“各位爱卿,都起来吧。听朕说一句话。”结果自然是一个都不起来,朱由检只好叹息道:“朕欠下的债,只能由太子来还了。”这句话说完,现场的大臣们都明白了,一个一个的都爬了起来,鞠躬之后齐声道:“陛下英明。”
都是人精呢,都是玩弄权术的好手。大明不封异姓王的规矩,今天已经因为朱由检一句话,打破了。而且朱由检这话里头,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陈燮是不会封王的,要封也是封他的儿子。朕是不会打破祖宗成例的,但是为太子打破这些规矩,留下了先决条件。
陈燮的功劳太大了,大到无法补偿他。那怎么办啊?荫子!这句话,就是给陈燮的一个承诺,你的儿子,将来就是兴海王了。你呢,就别惦记了。这一先河以开,今后大明朝的异姓王大家的子孙不去想,陈燮太特殊了。但是可以惦记一下别的,爵位什么的,肯定来的容易的多了。果然,朱由检对着朱慈烺道:“太子,你记住朕这句话,记住今后凡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的功臣,都不能轻慢了。千万不要吝啬封爵。”
朱慈烺正正经经的跪地回答:“儿臣记住了。”今天在这里说的这个话,根本就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这里头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冲着陈燮去的,第二层则是为太子的将来铺垫。你想想看,文臣武将只要能开疆拓土,就能封爵,大家还不都惦记上去为大明去抢地盘啊?
这里头,还有一个隐藏的意思,在场的诸位,有的明白了,有的没有明白。意思就是,今后大明没有不可以改变的成例。不异姓封王都改了,还有啥不能改的?而且还明确的告诉诸位大臣,今后大明需要锐意进取来了,墨守成规不再是大明的需要。
这么说吧,朱由检的心里,总有一个大明万世一系的梦想。这个梦想,只有陈燮能帮助他和太子来实现,至于其他臣子,如果愿意在这个梦想的道路上添砖加瓦,不吝封爵。
大明的异姓不封王的先河,就由朱由检来决定,太子来实施吧。父子二人,承前启后,将大明推向一个新的时代。为此,朱由检不惜打破陈规。所有的黑锅,他来背。将来就算后人要骂,也是骂他。那么三百年后的历史学家们是怎么看待他的呢?
“明圣祖”这是朱由检这个时空死后的谥号,历史学家用这么一句话来评价他“开天辟地的一代圣祖,大明引领世界的奠基人,大明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
这些,朱由检都看不到,朱慈烺也看不到。当着众位大臣的面,朱由检又道:“礼部拟一个条陈,内阁票拟之后,交司礼监披红。从即日起,陈燮为大明兴海公。朕,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还请诸位爱卿理解。”
这一次没人说半个“不”字,整齐的大礼参拜:“陛下圣明!”可以这么说,大臣们都很清楚,朱由检这一手玩的叫一个漂亮!一举解决了大明最大的隐患——陈燮!国公,大明人臣的极致了,至少现在是极致。你儿子则是封王!那么,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陈燮现在是国公,在南洋那片地方,他跟王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没有称王立国的国王罢了。
现在有了这个承诺,陈燮就是大明的臣子,怎么都不会改变这个定性。如果他在闹腾,那就是谋逆。那就天下人人得而诛之,这是大义和名分,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至少这帮臣子,就是这么想的。陈燮不想与天下为敌,就必然接受这个承诺。
历史学家称,这一举动,奠定了大明未来五百年的基业,甚至是更久,那就是后来的历史学家该总结的事情了。
崇祯十八年夏,一支舰队在大沽口停泊,在此,陈燮换船沿着海河入天津,这一路虽然辛苦,但是心情很好。困扰陈燮多时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这一次陈燮回来,可以甩开膀子在大明掀起一股工业化的浪潮了。
南洋的大局,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了,总督林雅坐镇兴海城,源源不断的财富变成强大的军队后盾。计划是五年之内,向南洋移民五百万,其中日裔一百万,华裔四万万。人口从哪里来呢?两广福建浙江这些省份,人口还是比较密集的。尤其是福建这个地方,女孩子生下来都要溺死的,为啥?养不活啊!
具体到如何执行,那就是流放和人口买卖相结合,管他合法不合法,先把人弄去再说。还有一个人口来源,就是欧洲。相比之下,欧洲人有更强烈的海洋意识,在兴海城这个地方,对欧洲人而言,无疑是个好地方,这里没有太强烈的歧视。大明人,还是比较温和的。成为这里的公民后,就会受法律的保护。
陈燮离开南洋之前,一支强大的舰队远征印度,这支舰队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吓唬人的。顺便呢,在印度的孟买抢一个地方,然后转向缅甸,在仰光海岸登陆。印度的情况太复杂,那就先占了缅甸吧。陈燮还许了个愿,谁要是能征服缅甸,就是大明的贵族中的一员。
这话不是乱说的,是接到了皇帝的圣旨才说的。兴海城的贵族跟大明的贵族,那是两个概念,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安排好一切之后,陈燮才往回赶,这一路都没有在华亭多呆,简单的看看女人们抱来的孩子,顺便给郑妥娘和叶纤云生的儿子取了陈拱陈柱的名字。
船到天津登岸,等在码头上的是一脸风霜的王贲,这位虎将,在过去的日子里,深入漠北的不毛之地,将漠北不服的蒙古人和女真残部击败后,迫使他们臣服。就在年初,王贲自漠北班师,回到京师后,蒙古诸位王爷,跪在了京师的永定门外。朱由检在城门上,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后,册封王贲为塞北候,册封常时仁为辽东候。都是所谓的万户候了!
随行的何显,倒是没有封爵,不过他现在的职务可不简单,京营都督。总领新军之事,权利大的很。一贯低调的何显,平时深居简出,陈燮北归,他才出来迎接。
见到这两位,陈燮也颇为激动,上前使劲的拥抱了一下,呵呵笑道:“都出息了!”
“没有公爷的栽培,哪有我们的今天。”王贲笑着回答,眼睛里泪水克制不住的涌出来。当初一个在国公府内的对手,现在也是侯爵了。当初跟着北上,怎么会想到有今天。可以说,大明来自北面的威胁,现在已经平定了。两大功臣都封爵了。朱由检兑现了承诺,陈燮也接受了他的安排,安心的回京师来面圣。
“国公爷,奴婢在此等候多时了,给您请安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吴直,这会从后面冒出头来,曹化淳老了,皇帝放他回家养老,吴直顶了上来,主动放弃了东厂太监的位置。派他来迎接陈燮,也是一种皇帝的姿态。
“吴公公,有心了,一向可好?”陈燮也客气的很,对于太监,他可没轻视过。这些人,成事的本事没有,坏事的本事绝对一流。
“好好,托您的福,如今在司礼监坐了末把交椅。奴婢老了,您可是一点都没变啊。”吴直感慨不已,陈燮跟以前来说,真的没有太大的变化,看上去顶多就是三十岁的样子。
一番寒暄之后,陈燮的车马沿着新修的通衢大道北上,这一路水泥道路,都是陈燮走后,朱由检从内帑里出资,在各地的商户主动捐助下修起来的道路。别说商户们钱多的没地方花,因为这条路修好之后,大明还要修从辽东到天津的路,这条路,则是分段收费的。
现场就跟突然响起一个炸雷似得,所有人都傻掉了。这什么意思?异姓王?
能有这个反应,一点都不奇怪。看看大明见过一来,你见过一个异姓王么?英宗以后,别说王爷了,就算是爵位,也难的不能再难求封了。文臣不过三人,武将不过一人。
寻常的臣子,别说封王了,就算是封爵,也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王阳明王越,这都是因为军功巨大才封的爵位,李成梁,那是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才谋一个伯。陈燮的功劳是很大,说是挽狂澜于既倒都不过分,但不是已经封爵了么?现在突然来了这么一句,现场没有炸窝,那都是拜托在陈燮的凶名和赫赫武功之下。
哗啦啦啦,臣子们跪了一地,没有人说话。但是意思很明白,陛下,不能这么干啊。这可是异姓王啊!朱由检小心翼翼的抱着外孙,看着众位臣子,极为平淡的开口道:“各位爱卿,都起来吧。听朕说一句话。”结果自然是一个都不起来,朱由检只好叹息道:“朕欠下的债,只能由太子来还了。”这句话说完,现场的大臣们都明白了,一个一个的都爬了起来,鞠躬之后齐声道:“陛下英明。”
都是人精呢,都是玩弄权术的好手。大明不封异姓王的规矩,今天已经因为朱由检一句话,打破了。而且朱由检这话里头,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陈燮是不会封王的,要封也是封他的儿子。朕是不会打破祖宗成例的,但是为太子打破这些规矩,留下了先决条件。
陈燮的功劳太大了,大到无法补偿他。那怎么办啊?荫子!这句话,就是给陈燮的一个承诺,你的儿子,将来就是兴海王了。你呢,就别惦记了。这一先河以开,今后大明朝的异姓王大家的子孙不去想,陈燮太特殊了。但是可以惦记一下别的,爵位什么的,肯定来的容易的多了。果然,朱由检对着朱慈烺道:“太子,你记住朕这句话,记住今后凡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的功臣,都不能轻慢了。千万不要吝啬封爵。”
朱慈烺正正经经的跪地回答:“儿臣记住了。”今天在这里说的这个话,根本就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这里头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冲着陈燮去的,第二层则是为太子的将来铺垫。你想想看,文臣武将只要能开疆拓土,就能封爵,大家还不都惦记上去为大明去抢地盘啊?
这里头,还有一个隐藏的意思,在场的诸位,有的明白了,有的没有明白。意思就是,今后大明没有不可以改变的成例。不异姓封王都改了,还有啥不能改的?而且还明确的告诉诸位大臣,今后大明需要锐意进取来了,墨守成规不再是大明的需要。
这么说吧,朱由检的心里,总有一个大明万世一系的梦想。这个梦想,只有陈燮能帮助他和太子来实现,至于其他臣子,如果愿意在这个梦想的道路上添砖加瓦,不吝封爵。
大明的异姓不封王的先河,就由朱由检来决定,太子来实施吧。父子二人,承前启后,将大明推向一个新的时代。为此,朱由检不惜打破陈规。所有的黑锅,他来背。将来就算后人要骂,也是骂他。那么三百年后的历史学家们是怎么看待他的呢?
“明圣祖”这是朱由检这个时空死后的谥号,历史学家用这么一句话来评价他“开天辟地的一代圣祖,大明引领世界的奠基人,大明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
这些,朱由检都看不到,朱慈烺也看不到。当着众位大臣的面,朱由检又道:“礼部拟一个条陈,内阁票拟之后,交司礼监披红。从即日起,陈燮为大明兴海公。朕,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还请诸位爱卿理解。”
这一次没人说半个“不”字,整齐的大礼参拜:“陛下圣明!”可以这么说,大臣们都很清楚,朱由检这一手玩的叫一个漂亮!一举解决了大明最大的隐患——陈燮!国公,大明人臣的极致了,至少现在是极致。你儿子则是封王!那么,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陈燮现在是国公,在南洋那片地方,他跟王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没有称王立国的国王罢了。
现在有了这个承诺,陈燮就是大明的臣子,怎么都不会改变这个定性。如果他在闹腾,那就是谋逆。那就天下人人得而诛之,这是大义和名分,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至少这帮臣子,就是这么想的。陈燮不想与天下为敌,就必然接受这个承诺。
历史学家称,这一举动,奠定了大明未来五百年的基业,甚至是更久,那就是后来的历史学家该总结的事情了。
崇祯十八年夏,一支舰队在大沽口停泊,在此,陈燮换船沿着海河入天津,这一路虽然辛苦,但是心情很好。困扰陈燮多时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这一次陈燮回来,可以甩开膀子在大明掀起一股工业化的浪潮了。
南洋的大局,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了,总督林雅坐镇兴海城,源源不断的财富变成强大的军队后盾。计划是五年之内,向南洋移民五百万,其中日裔一百万,华裔四万万。人口从哪里来呢?两广福建浙江这些省份,人口还是比较密集的。尤其是福建这个地方,女孩子生下来都要溺死的,为啥?养不活啊!
具体到如何执行,那就是流放和人口买卖相结合,管他合法不合法,先把人弄去再说。还有一个人口来源,就是欧洲。相比之下,欧洲人有更强烈的海洋意识,在兴海城这个地方,对欧洲人而言,无疑是个好地方,这里没有太强烈的歧视。大明人,还是比较温和的。成为这里的公民后,就会受法律的保护。
陈燮离开南洋之前,一支强大的舰队远征印度,这支舰队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吓唬人的。顺便呢,在印度的孟买抢一个地方,然后转向缅甸,在仰光海岸登陆。印度的情况太复杂,那就先占了缅甸吧。陈燮还许了个愿,谁要是能征服缅甸,就是大明的贵族中的一员。
这话不是乱说的,是接到了皇帝的圣旨才说的。兴海城的贵族跟大明的贵族,那是两个概念,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安排好一切之后,陈燮才往回赶,这一路都没有在华亭多呆,简单的看看女人们抱来的孩子,顺便给郑妥娘和叶纤云生的儿子取了陈拱陈柱的名字。
船到天津登岸,等在码头上的是一脸风霜的王贲,这位虎将,在过去的日子里,深入漠北的不毛之地,将漠北不服的蒙古人和女真残部击败后,迫使他们臣服。就在年初,王贲自漠北班师,回到京师后,蒙古诸位王爷,跪在了京师的永定门外。朱由检在城门上,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后,册封王贲为塞北候,册封常时仁为辽东候。都是所谓的万户候了!
随行的何显,倒是没有封爵,不过他现在的职务可不简单,京营都督。总领新军之事,权利大的很。一贯低调的何显,平时深居简出,陈燮北归,他才出来迎接。
见到这两位,陈燮也颇为激动,上前使劲的拥抱了一下,呵呵笑道:“都出息了!”
“没有公爷的栽培,哪有我们的今天。”王贲笑着回答,眼睛里泪水克制不住的涌出来。当初一个在国公府内的对手,现在也是侯爵了。当初跟着北上,怎么会想到有今天。可以说,大明来自北面的威胁,现在已经平定了。两大功臣都封爵了。朱由检兑现了承诺,陈燮也接受了他的安排,安心的回京师来面圣。
“国公爷,奴婢在此等候多时了,给您请安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吴直,这会从后面冒出头来,曹化淳老了,皇帝放他回家养老,吴直顶了上来,主动放弃了东厂太监的位置。派他来迎接陈燮,也是一种皇帝的姿态。
“吴公公,有心了,一向可好?”陈燮也客气的很,对于太监,他可没轻视过。这些人,成事的本事没有,坏事的本事绝对一流。
“好好,托您的福,如今在司礼监坐了末把交椅。奴婢老了,您可是一点都没变啊。”吴直感慨不已,陈燮跟以前来说,真的没有太大的变化,看上去顶多就是三十岁的样子。
一番寒暄之后,陈燮的车马沿着新修的通衢大道北上,这一路水泥道路,都是陈燮走后,朱由检从内帑里出资,在各地的商户主动捐助下修起来的道路。别说商户们钱多的没地方花,因为这条路修好之后,大明还要修从辽东到天津的路,这条路,则是分段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