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在路上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易基本还是老样子,只是刘表喊他参与酒宴频繁了一些,不过仍然不见刘琦,李易忍不住找人询问,这才知道,原来刘琦请命去了江夏。
因为豫章的事情,叫刘表与袁术的关系再度紧张起来,黄祖那边很是警惕,甚至,双方探马已经有过数次交锋,不过好在双方都没有当真开战的意思,这才没有将冲突扩大。
作为大公子的刘琦表示对此非常不放心,说要亲自去江夏看一看,刘表觉得很好,于是便答应了。
李易刚刚知道此事之后,只是暗道一声原来如此,并没有多想。
可是,等李易回家后,却是越琢磨越感觉不对味了。
李易穿越以来,不管说话做事,都很注意“人设”,别把自己的人设给玩崩了,而刘琦的人设,就是一个很守礼的谦谦君子,说他是世家公子典范都丝毫不为过。
可是,刘琦前去江夏又不是什么火烧眉毛的急事,但他与李易又是爽约,又是“不告而别”,这明显就不符合人设了。
李易怀疑是不是有人跟刘琦说了自己的坏话,让刘琦生出了芥蒂,不过看刘表的样子,最近与自己很是热络,而且好像是发自真心的,叫李易觉得这个猜测的可能性不大,最后,只能摇头作罢,当然,距离离开襄阳的时候越来越近,李易也越发的警惕起来,在没有典韦相随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出门。
十日时间转眼过去,这日,李易上门向刘表辞行,刘表很是不舍,带着身边几个亲近之人,拉着李易的手,一路将李易送到了城门外。
不过这其中有个小插曲,刘表刚与李易到城门下的时候,黄承彦也坐着一辆马吱呀吱呀的晃悠过来了,还对着刘表咧嘴一笑,然后屁颠屁颠的插进了李易的车队中,这是摆明要跟李易一起走了。
刘表心里那个腻歪啊,他现在是真心不待见黄承彦了,不过今日是送别,刘表也不能耷拉脸,只能装作没看到黄承彦,然后在李易连番拒绝他多送三十里的请求之后,双方就在城门外一处凉亭下对饮三杯,然后拱手别过。
看着李易的车队一点点远去,刘表久久不语,眉头不时的就皱上一下,然后又松开,视线更是飘出了很远很远。
李易在襄阳的那些时间,刘表头痛的事情可是非常之多,现在李易走了,他在松了口气之余,心中还有些不舍,刘表觉得不应该如此,可细细品味之后,却是发现,自己对李易的看法,实在是说不清啊。
蒯越今日一直在刘表身后走的很近,察觉刘表表情有异,走到刘表身边,低声问道:“州牧可是有心事?”
刘表收回目光,深深的叹息一声,声音中竟然带着几分萧索的味道,听得蒯越眉头皱起,只得低下头,再次轻声道:“州牧?”
“呼——”
刘表哈了一口气,看着白雾在面前飘动,忽然问道:“若是此子姓袁,不姓李,将来前途几何?”
蒯越眉头不由皱得更深,不过他低着头,刘表看不到他的表情变化。
见蒯越不出声,刘表也不再问,只是低声叹息道:“可惜了,很好一个苗子,家世实在是差了一些,伏完也不愿意帮他,真的可惜了。”
说罢刘表就转身往回走去,而蒯越也直起身子,皱着得眉头已经抚平,不过眼中的忧色却是更浓。
送行的人开始三三两两结伴回返,蒯越也上了自家马车,不过他刚刚坐稳,自家的回味头子,就隔着帘子小声问道:“老爷,出城前您不是说稍后叫小人去传口讯么?”
蒯越这才想起,自己思索太深,竟然疏忽了这要害之事,当即就要将那块早已经被手心汗水浸湿的木牍交给护卫,但手刚刚抬了一半,却是又收了回来。
自己这么做值得么?
蒯越扪心自问,却是发现,好像一点都不值。
他先劝刘表杀李易,刘表不愿。
他又劝刘琦杀李易,刘琦直接大惊失色,手足无措。
蒯越仗着自己算是刘琦的半个师长,对他晓以情理,陈述厉害,刘琦似乎有所动摇,说是改天给他答复,结果“改天”之后,刘琦却是不辞而别,找借口跑去了江夏。
刘琦的跑路让蒯越失望至极,只能再次找上刘表,然而,这次却是被刘表呵斥了。
蒯越很伤心,不过他不怪刘表,因为李易不但算不得恶人,还是朝廷功臣,刘表如果肯无故对李易下杀手,那他就不是刘表了。
于是,蒯越把心一横,就决定替刘表把这件事做了,就当是为刘表“查漏补缺”,可是最近,特别是刚刚刘表的种种反应,却是叫蒯越的心动摇起来了。
如果是太平时日也就罢了,有刘表这样的人做荆州之主,是荆州百姓之福,可蒯越已经看到天下有大乱的兆头,以刘表的心性,如何保全荆州?
原本刘表给人感觉是沉稳厚重,非常可靠,让人见之心折。
但李易来了之后,只见他一身朝气蓬勃,胸中仿佛装有烈焰一般,只待遇到柴薪,便要燃起熊熊大火。
两人相比之下,李易还是那个李易,可刘表竟然隐隐有了垂暮之状,时时长吁短叹,行事也越发的瞻前顾后,已经……不像是人主。
这让蒯越迟疑了,为了这样一个刘表,自己私下安排人去刺杀李易,事情成了也就罢了,若是不成,他蒯家必然成为李易死仇,将来一旦李易羽翼丰满,刘表必然不是对手,然后叫他蒯家如何自处?
蒯越正心中摇摆,护卫再次出声道:“老爷,州牧说今日寒冷,老爷的马车又太过单薄,便送来了一张狐裘。”
蒯越轻轻嗯了一声,护卫将狐裘送入,蒯越伸手摸了摸,很是温暖。
蒯越慢慢的把狐裘搭在身上,又紧紧闭目片刻,然后将手中那块木牍往外轻轻一抛,对护卫道:“去吧!”
再说李易的这一行人,与刘表分开后只往前行进不到五里,便全员停下休息。
典韦等人只按李易命令行事,不过诸葛玄作为“外人”,实在是心中疑惑,便拱手问道:“不知太守为何忽然在此停驻,可是有什么事情遗忘?”
诸葛玄虽然伤势早就养好了,可身体却是越发的单薄了,李易估摸着他最起码瘦了有十多斤,站在旷野中,虽然穿着厚厚的冬衣,愣是给人一种头重脚轻之感,初见好笑,再看却是叫人有些心酸。
李易笑道:“外面风大,先生伤势初愈,当在马车上多歇息歇息才是。”
因为诸葛玄比李易年长,李易为表尊敬,一般就不称他表字或者官职,而是以先生相称。
诸葛玄道:“马车内炉火却是有些闷热了,见太守停下,便下来看看。”
李易点点头,这才回答道:“如今荆州境内虽然安宁,但也不得不以防万一,我特让张辽将军前来接应,等汇合之后再上路,咦……好像来了。”
正说话间,打大路前头扬起一片烟尘,为首的正是“张”字大旗。
李易也是许久不见张辽,心中有些激动,也不再与诸葛玄说话,快步迎上前,而奔来的骑兵也缓缓减速,在李易前十多步停下。
这时李易看清楚了来人,果然就是张辽,脚步不由加快,而张辽同样是心情起伏,不待战马停稳,便自马背上一跃而下,快步奔到李易身前,长拜道:“末将张辽来迟,还请主公恕罪!”
“文远,快快请起!”
李易笑着上前将张辽搀扶了起来,看了看张辽的模样,原本是有许多话想说的,可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说道:“文远这些天辛苦了!”
张辽使劲摇头,面露惭愧之色,道:“辽跟随军师在外,每日不过是做些例行之事,如何敢言辛苦,反而是时常能听到主公事迹,叫我等好生羡慕,好生惭愧,又好生自责!”
张辽这些话说的是句句真心,李易在襄阳的生活实在是丰富多彩,每每有消息传来,也都牵连着他们的心神,特别是李易被史阿刺杀的消息传回之后,张辽与徐晃甚至都想带人潜入襄阳了,还是贾诩好说歹说,将他们给劝了下来。
有这么一个冲锋在前的主公,他们这些本应该冲锋陷阵的将军却是稳坐后方,哪个还有脸说辛苦?
李易重重的在张辽肩膀上拍了两下,然后为他引荐了黄承彦与诸葛玄,诸葛玄是很公式化的客套,但黄承彦就要客气多了,言语之间对张辽颇为赞赏,虽然有一部分是出于李易面子的缘故,但也有许多是出自真心。
寒暄过后,人马再次启程,李易带着张辽与郭嘉上了马车,其实张辽与郭嘉之前也见过面,不过当时都不清楚对方身份,今日真正认识后,倒是拿着往日事情打趣了几句。
叫张辽饮了几杯水酒,稍稍歇息,这就开始与李易说起正事。
这次张辽接应李易一共带了五百人,驻扎在邓县城外,今日与李易见面,因为太过靠近襄阳城池,为了不叫刘表多心,张辽只带了一百人过来。
然后李易又着重问了张辽一路所见,重点是沿路县城官吏对张辽这一行人的态度如何,张辽也都一一作答,情况还算是可以,在验明张辽是李易的人后,诸县官员中并没有二愣子跑出来刁难,反倒是有不少人愿意与张辽亲近一二,不但供给他们正常的吃喝粮草,还提供了许多酒肉,交好之意非常明显。
当天下午,李易一行人抵达邓县,两路人马合归一处,五百多人拉开队列开始往宛城进发,路过不少县城乡村,其中多有官员或者乡县三老前来拜见,李易丝毫没有端架子,走的亲民路线,但凡有求见的,无论身份贵贱,李易全都要与其交谈几句,尽管年纪轻轻,但绝对当得上一个“和蔼可亲”的评价。
不过张辽典韦等人就有点闹心了,他们是真的怕李易再遇到刺杀,特别是典韦,几乎看每个陌生人都带着几分怀疑,几天看下来,感觉脑壳都有点胀痛。
与他们不同的是,稍显边缘化的诸葛玄,却是对李易的举动很是满意,虽然李易在一些细枝末节的表现上稍显不足,但就李易一路的言谈举止来看,这样的一个太守是绝对不会太差的,更不会祸害治下百姓。
看着李易笑呵呵的又送走几个乡老,诸葛玄脸上也微微露出笑意,但很快,这抹笑意就化作了苦笑,同时还忍不住轻咳了一声,这几天赶路,虽然因为黄叙的身体,还有黄月英这个女眷,行走的不算快,但诸葛玄还是稍稍受了一些风寒。
整了整衣领,诸葛玄准备再看看李易那边,却见黄承彦当面走了过来,对他关切问道:“我看贤弟面色不好,可是还在为家人安危忧心?
这些天来诸葛玄与黄承彦聊的颇多,而且比较投契,已然是兄弟相称了。
其实李易也想要与诸葛玄亲近一些,只是诸葛玄这人太正经,而且身上始终带着淡淡的忧愁,有一种悲情气质,面对这种人,李易除非用干货砸人,否则真的很难深交。
诸葛玄叹息道:“他们被人送往寿春,之后便再无消息,虽然照常理来看,袁术当不会对他们下杀手,只是……只是我这心里始终是七上八下啊。”
黄承彦感同身受的点点头,也跟着叹息道:“确实是为难,那人是袁术,虽然名门之后,行事却是好像泼皮强人,否则有州牧出面,早该将贤弟家人送还才是。”
诸葛玄听的脸色更苦,黄承彦却好像看不到一般,又问:“贤弟出身琅琊,交游也是广阔,难道其中就无人能在袁术面前说和一二?”
诸葛玄惭愧道:“叫黄兄见笑,州牧如今都是束手无策,我又如何会有办法?”
黄承彦听罢,微微点头,然后面露迟疑之色,张了张嘴巴,很快又闭上,似乎是在左右为难,诸葛玄原本只当黄承彦是在替自己难过,可看着看着,感觉有些不对劲,心中一动,脱口问道:“莫非兄长有办法帮我?”
因为豫章的事情,叫刘表与袁术的关系再度紧张起来,黄祖那边很是警惕,甚至,双方探马已经有过数次交锋,不过好在双方都没有当真开战的意思,这才没有将冲突扩大。
作为大公子的刘琦表示对此非常不放心,说要亲自去江夏看一看,刘表觉得很好,于是便答应了。
李易刚刚知道此事之后,只是暗道一声原来如此,并没有多想。
可是,等李易回家后,却是越琢磨越感觉不对味了。
李易穿越以来,不管说话做事,都很注意“人设”,别把自己的人设给玩崩了,而刘琦的人设,就是一个很守礼的谦谦君子,说他是世家公子典范都丝毫不为过。
可是,刘琦前去江夏又不是什么火烧眉毛的急事,但他与李易又是爽约,又是“不告而别”,这明显就不符合人设了。
李易怀疑是不是有人跟刘琦说了自己的坏话,让刘琦生出了芥蒂,不过看刘表的样子,最近与自己很是热络,而且好像是发自真心的,叫李易觉得这个猜测的可能性不大,最后,只能摇头作罢,当然,距离离开襄阳的时候越来越近,李易也越发的警惕起来,在没有典韦相随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出门。
十日时间转眼过去,这日,李易上门向刘表辞行,刘表很是不舍,带着身边几个亲近之人,拉着李易的手,一路将李易送到了城门外。
不过这其中有个小插曲,刘表刚与李易到城门下的时候,黄承彦也坐着一辆马吱呀吱呀的晃悠过来了,还对着刘表咧嘴一笑,然后屁颠屁颠的插进了李易的车队中,这是摆明要跟李易一起走了。
刘表心里那个腻歪啊,他现在是真心不待见黄承彦了,不过今日是送别,刘表也不能耷拉脸,只能装作没看到黄承彦,然后在李易连番拒绝他多送三十里的请求之后,双方就在城门外一处凉亭下对饮三杯,然后拱手别过。
看着李易的车队一点点远去,刘表久久不语,眉头不时的就皱上一下,然后又松开,视线更是飘出了很远很远。
李易在襄阳的那些时间,刘表头痛的事情可是非常之多,现在李易走了,他在松了口气之余,心中还有些不舍,刘表觉得不应该如此,可细细品味之后,却是发现,自己对李易的看法,实在是说不清啊。
蒯越今日一直在刘表身后走的很近,察觉刘表表情有异,走到刘表身边,低声问道:“州牧可是有心事?”
刘表收回目光,深深的叹息一声,声音中竟然带着几分萧索的味道,听得蒯越眉头皱起,只得低下头,再次轻声道:“州牧?”
“呼——”
刘表哈了一口气,看着白雾在面前飘动,忽然问道:“若是此子姓袁,不姓李,将来前途几何?”
蒯越眉头不由皱得更深,不过他低着头,刘表看不到他的表情变化。
见蒯越不出声,刘表也不再问,只是低声叹息道:“可惜了,很好一个苗子,家世实在是差了一些,伏完也不愿意帮他,真的可惜了。”
说罢刘表就转身往回走去,而蒯越也直起身子,皱着得眉头已经抚平,不过眼中的忧色却是更浓。
送行的人开始三三两两结伴回返,蒯越也上了自家马车,不过他刚刚坐稳,自家的回味头子,就隔着帘子小声问道:“老爷,出城前您不是说稍后叫小人去传口讯么?”
蒯越这才想起,自己思索太深,竟然疏忽了这要害之事,当即就要将那块早已经被手心汗水浸湿的木牍交给护卫,但手刚刚抬了一半,却是又收了回来。
自己这么做值得么?
蒯越扪心自问,却是发现,好像一点都不值。
他先劝刘表杀李易,刘表不愿。
他又劝刘琦杀李易,刘琦直接大惊失色,手足无措。
蒯越仗着自己算是刘琦的半个师长,对他晓以情理,陈述厉害,刘琦似乎有所动摇,说是改天给他答复,结果“改天”之后,刘琦却是不辞而别,找借口跑去了江夏。
刘琦的跑路让蒯越失望至极,只能再次找上刘表,然而,这次却是被刘表呵斥了。
蒯越很伤心,不过他不怪刘表,因为李易不但算不得恶人,还是朝廷功臣,刘表如果肯无故对李易下杀手,那他就不是刘表了。
于是,蒯越把心一横,就决定替刘表把这件事做了,就当是为刘表“查漏补缺”,可是最近,特别是刚刚刘表的种种反应,却是叫蒯越的心动摇起来了。
如果是太平时日也就罢了,有刘表这样的人做荆州之主,是荆州百姓之福,可蒯越已经看到天下有大乱的兆头,以刘表的心性,如何保全荆州?
原本刘表给人感觉是沉稳厚重,非常可靠,让人见之心折。
但李易来了之后,只见他一身朝气蓬勃,胸中仿佛装有烈焰一般,只待遇到柴薪,便要燃起熊熊大火。
两人相比之下,李易还是那个李易,可刘表竟然隐隐有了垂暮之状,时时长吁短叹,行事也越发的瞻前顾后,已经……不像是人主。
这让蒯越迟疑了,为了这样一个刘表,自己私下安排人去刺杀李易,事情成了也就罢了,若是不成,他蒯家必然成为李易死仇,将来一旦李易羽翼丰满,刘表必然不是对手,然后叫他蒯家如何自处?
蒯越正心中摇摆,护卫再次出声道:“老爷,州牧说今日寒冷,老爷的马车又太过单薄,便送来了一张狐裘。”
蒯越轻轻嗯了一声,护卫将狐裘送入,蒯越伸手摸了摸,很是温暖。
蒯越慢慢的把狐裘搭在身上,又紧紧闭目片刻,然后将手中那块木牍往外轻轻一抛,对护卫道:“去吧!”
再说李易的这一行人,与刘表分开后只往前行进不到五里,便全员停下休息。
典韦等人只按李易命令行事,不过诸葛玄作为“外人”,实在是心中疑惑,便拱手问道:“不知太守为何忽然在此停驻,可是有什么事情遗忘?”
诸葛玄虽然伤势早就养好了,可身体却是越发的单薄了,李易估摸着他最起码瘦了有十多斤,站在旷野中,虽然穿着厚厚的冬衣,愣是给人一种头重脚轻之感,初见好笑,再看却是叫人有些心酸。
李易笑道:“外面风大,先生伤势初愈,当在马车上多歇息歇息才是。”
因为诸葛玄比李易年长,李易为表尊敬,一般就不称他表字或者官职,而是以先生相称。
诸葛玄道:“马车内炉火却是有些闷热了,见太守停下,便下来看看。”
李易点点头,这才回答道:“如今荆州境内虽然安宁,但也不得不以防万一,我特让张辽将军前来接应,等汇合之后再上路,咦……好像来了。”
正说话间,打大路前头扬起一片烟尘,为首的正是“张”字大旗。
李易也是许久不见张辽,心中有些激动,也不再与诸葛玄说话,快步迎上前,而奔来的骑兵也缓缓减速,在李易前十多步停下。
这时李易看清楚了来人,果然就是张辽,脚步不由加快,而张辽同样是心情起伏,不待战马停稳,便自马背上一跃而下,快步奔到李易身前,长拜道:“末将张辽来迟,还请主公恕罪!”
“文远,快快请起!”
李易笑着上前将张辽搀扶了起来,看了看张辽的模样,原本是有许多话想说的,可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说道:“文远这些天辛苦了!”
张辽使劲摇头,面露惭愧之色,道:“辽跟随军师在外,每日不过是做些例行之事,如何敢言辛苦,反而是时常能听到主公事迹,叫我等好生羡慕,好生惭愧,又好生自责!”
张辽这些话说的是句句真心,李易在襄阳的生活实在是丰富多彩,每每有消息传来,也都牵连着他们的心神,特别是李易被史阿刺杀的消息传回之后,张辽与徐晃甚至都想带人潜入襄阳了,还是贾诩好说歹说,将他们给劝了下来。
有这么一个冲锋在前的主公,他们这些本应该冲锋陷阵的将军却是稳坐后方,哪个还有脸说辛苦?
李易重重的在张辽肩膀上拍了两下,然后为他引荐了黄承彦与诸葛玄,诸葛玄是很公式化的客套,但黄承彦就要客气多了,言语之间对张辽颇为赞赏,虽然有一部分是出于李易面子的缘故,但也有许多是出自真心。
寒暄过后,人马再次启程,李易带着张辽与郭嘉上了马车,其实张辽与郭嘉之前也见过面,不过当时都不清楚对方身份,今日真正认识后,倒是拿着往日事情打趣了几句。
叫张辽饮了几杯水酒,稍稍歇息,这就开始与李易说起正事。
这次张辽接应李易一共带了五百人,驻扎在邓县城外,今日与李易见面,因为太过靠近襄阳城池,为了不叫刘表多心,张辽只带了一百人过来。
然后李易又着重问了张辽一路所见,重点是沿路县城官吏对张辽这一行人的态度如何,张辽也都一一作答,情况还算是可以,在验明张辽是李易的人后,诸县官员中并没有二愣子跑出来刁难,反倒是有不少人愿意与张辽亲近一二,不但供给他们正常的吃喝粮草,还提供了许多酒肉,交好之意非常明显。
当天下午,李易一行人抵达邓县,两路人马合归一处,五百多人拉开队列开始往宛城进发,路过不少县城乡村,其中多有官员或者乡县三老前来拜见,李易丝毫没有端架子,走的亲民路线,但凡有求见的,无论身份贵贱,李易全都要与其交谈几句,尽管年纪轻轻,但绝对当得上一个“和蔼可亲”的评价。
不过张辽典韦等人就有点闹心了,他们是真的怕李易再遇到刺杀,特别是典韦,几乎看每个陌生人都带着几分怀疑,几天看下来,感觉脑壳都有点胀痛。
与他们不同的是,稍显边缘化的诸葛玄,却是对李易的举动很是满意,虽然李易在一些细枝末节的表现上稍显不足,但就李易一路的言谈举止来看,这样的一个太守是绝对不会太差的,更不会祸害治下百姓。
看着李易笑呵呵的又送走几个乡老,诸葛玄脸上也微微露出笑意,但很快,这抹笑意就化作了苦笑,同时还忍不住轻咳了一声,这几天赶路,虽然因为黄叙的身体,还有黄月英这个女眷,行走的不算快,但诸葛玄还是稍稍受了一些风寒。
整了整衣领,诸葛玄准备再看看李易那边,却见黄承彦当面走了过来,对他关切问道:“我看贤弟面色不好,可是还在为家人安危忧心?
这些天来诸葛玄与黄承彦聊的颇多,而且比较投契,已然是兄弟相称了。
其实李易也想要与诸葛玄亲近一些,只是诸葛玄这人太正经,而且身上始终带着淡淡的忧愁,有一种悲情气质,面对这种人,李易除非用干货砸人,否则真的很难深交。
诸葛玄叹息道:“他们被人送往寿春,之后便再无消息,虽然照常理来看,袁术当不会对他们下杀手,只是……只是我这心里始终是七上八下啊。”
黄承彦感同身受的点点头,也跟着叹息道:“确实是为难,那人是袁术,虽然名门之后,行事却是好像泼皮强人,否则有州牧出面,早该将贤弟家人送还才是。”
诸葛玄听的脸色更苦,黄承彦却好像看不到一般,又问:“贤弟出身琅琊,交游也是广阔,难道其中就无人能在袁术面前说和一二?”
诸葛玄惭愧道:“叫黄兄见笑,州牧如今都是束手无策,我又如何会有办法?”
黄承彦听罢,微微点头,然后面露迟疑之色,张了张嘴巴,很快又闭上,似乎是在左右为难,诸葛玄原本只当黄承彦是在替自己难过,可看着看着,感觉有些不对劲,心中一动,脱口问道:“莫非兄长有办法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