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贾复!
说起来,严尤跟王莽还是同学,还著过一部名为《三将》的书,自比乐毅、白起。
但能耐肯定比不过乐毅、白起。
但比王寻和王邑要厉害不少。
所以严尤看不起王寻和王邑。
王莽让严尤跟王寻、王邑去征讨刘歆,又以王寻和王邑为主导,严尤怕是要‘坐牢’了。
阴丽华刚说,王寻和王邑小胜了刘歆一场后,严尤劝解王寻和王邑兵分两路,分别征讨凉州的金城郡和安定郡,可王寻和王邑并没有采纳。
由此可见,严尤已经开始‘坐牢’了。
依照鱼禾自己的看法,王寻和王邑率领数十万大军征讨凉州,理应分兵,如此才能发挥出兵马众多的优势,也能加快征程。
历史上凡是动用数十万兵力的战争,几乎都是这么做的。
可王寻和王邑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集中所有的兵力一城一城的往过扫。
这么做除了在气势上能压倒对手外,并没有其他益处。
凉州的城池都不大,即便是郡治,八万兵马也足以将其围的严严实实。
再多,除了摇旗呐喊外,毫无作用。
若是遇到那种易受难攻的地形或者城池,对手往有利的地方一堵,数十万大军,能起到作用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万。
剩下的,想去摇旗呐喊,都不一定能找到落脚的地方。
鱼禾觉得,王寻和王邑此举,除了装逼、浪费王莽给的钱粮和兵力外,没有什么益处。
王莽将数十万大军交给这两个货,纯粹就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刘歆麾下的隈嚣可是一个极其擅长用兵的家伙,他很有可能会逮住新军数量大、所需的辎重多、王莽手底下钱粮又短缺的缺点,拖着新军在凉州东奔西跑。
只要拖到王莽手里的粮草耗尽,王莽手下的数十万大军就会不攻自破。
到时候不仅王莽的大军得完,王莽的江山也得完。
因为这数十万大军,是王莽手里最后的底蕴。
最后的底蕴没了,王莽还那啥守护他的大新江山。
“咱们这位莽帝,也真是一个人才啊。居然将大新最后的底蕴,交给了两个棒槌。”
鱼禾一脸感慨的道。
历史恐怕没办法重演了,王寻和王邑若是一直不改变自己用兵的策略的话,不用等到昆阳之战,也不需要刘秀出手,他们就会折戟在凉州。
阴丽华不解的问道:“你是说王寻和王邑会败?”
鱼禾点了点头,感叹道:“他们若是不分兵的话,必败无疑。”
阴丽华更不解了,“可他们兵力占据着上风!”
鱼禾瞥了阴丽华一眼,讥讽的道:“兵力占据上风有什么用?他们数十万兵马一日能赶多少路?就算刘歆不抵抗,他们打完凉州,需要多久?”
阴丽华默默的盘算了一下,道:“刘歆若是不抵抗的话,他们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
兵马的数量越多,行进的速度就越慢,因为需要维持一定的队形,也需要携带庞大的辎重。
一千兵马轻车简从一天奔袭的路程,数十万大军可能就需要三日,甚至更多。
若是遇到了沟壑、山道,速度会变得更慢。
所以即便是刘歆不抵抗的话,王寻和王邑拿下凉州,也需要两到三个月。
鱼禾冷笑道:“刘歆不抵抗的话,他们需要两到三个月。问题是刘歆会不抵抗?”
阴丽华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刘歆恐怕会拼尽全力抵抗。”
刘歆此前可是王莽最坚实的创业伙伴,他的背叛对王莽而言,打击巨大。
王莽发重兵征讨不臣的时候,第一个就对他下手,可见王莽有多恨他。
他要是放弃抵抗,任由王莽的人将他拿下的话,那王莽立马就让人将他千刀万剐,他的家人也会跟着他一起陪葬。
这种情况下,刘歆怎么可能畏惧于王莽的大军,放弃抵抗呢?
鱼禾冷冷的道:“不仅刘歆会拼尽全力抵抗,隈嚣也会拼尽全力抵抗。在安定郡、金城郡他们或许还奈何不了王莽的大军。
但到了天水郡,隈嚣完全可以借助自己对地形的熟悉,以及手下骑兵众多的优势,对王莽的大军展开滋扰、伏击、突袭,拖慢他们的行程。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派遣死士携猛油冲击他们的粮草大营。
只要刘歆舍得下本钱,他能将王寻和王邑的兵马在凉州拖个一年半载。
一年半载以后,王莽还拿什么去养他的数十万大军?”
“嘶……”
阴丽华倒吸了一口凉气。
鱼禾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她自然明白了王邑、王寻将兵力集中在一起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
“如此说来,我们之前是高估王莽了?”
阴丽华盯着鱼禾道。
鱼禾此前估计,王莽的大军最少最少也能打到南阳郡。
可依照如今的形势,王莽的大军怕是出不了凉州,就要折戟。
鱼禾深吸了一口气,道:“不是我们高估了王莽,而是我们低估了王寻和王邑的愚蠢。”
王莽的江山能败亡的这么快,他的亲戚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一个比一个坑。
偏偏王莽还将他们当成宝,委以重任。
阴丽华忙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鱼禾沉吟了一下,道:“静观其变。”
在王莽的大军没有彻底被击垮之前,鱼禾还是不适合有什么动作。
在江水以北的那几个家伙,没一个省油的灯。
虽说实力都不如他,可收拾起来也不轻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能耐肯定比不过乐毅、白起。
但比王寻和王邑要厉害不少。
所以严尤看不起王寻和王邑。
王莽让严尤跟王寻、王邑去征讨刘歆,又以王寻和王邑为主导,严尤怕是要‘坐牢’了。
阴丽华刚说,王寻和王邑小胜了刘歆一场后,严尤劝解王寻和王邑兵分两路,分别征讨凉州的金城郡和安定郡,可王寻和王邑并没有采纳。
由此可见,严尤已经开始‘坐牢’了。
依照鱼禾自己的看法,王寻和王邑率领数十万大军征讨凉州,理应分兵,如此才能发挥出兵马众多的优势,也能加快征程。
历史上凡是动用数十万兵力的战争,几乎都是这么做的。
可王寻和王邑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集中所有的兵力一城一城的往过扫。
这么做除了在气势上能压倒对手外,并没有其他益处。
凉州的城池都不大,即便是郡治,八万兵马也足以将其围的严严实实。
再多,除了摇旗呐喊外,毫无作用。
若是遇到那种易受难攻的地形或者城池,对手往有利的地方一堵,数十万大军,能起到作用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万。
剩下的,想去摇旗呐喊,都不一定能找到落脚的地方。
鱼禾觉得,王寻和王邑此举,除了装逼、浪费王莽给的钱粮和兵力外,没有什么益处。
王莽将数十万大军交给这两个货,纯粹就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刘歆麾下的隈嚣可是一个极其擅长用兵的家伙,他很有可能会逮住新军数量大、所需的辎重多、王莽手底下钱粮又短缺的缺点,拖着新军在凉州东奔西跑。
只要拖到王莽手里的粮草耗尽,王莽手下的数十万大军就会不攻自破。
到时候不仅王莽的大军得完,王莽的江山也得完。
因为这数十万大军,是王莽手里最后的底蕴。
最后的底蕴没了,王莽还那啥守护他的大新江山。
“咱们这位莽帝,也真是一个人才啊。居然将大新最后的底蕴,交给了两个棒槌。”
鱼禾一脸感慨的道。
历史恐怕没办法重演了,王寻和王邑若是一直不改变自己用兵的策略的话,不用等到昆阳之战,也不需要刘秀出手,他们就会折戟在凉州。
阴丽华不解的问道:“你是说王寻和王邑会败?”
鱼禾点了点头,感叹道:“他们若是不分兵的话,必败无疑。”
阴丽华更不解了,“可他们兵力占据着上风!”
鱼禾瞥了阴丽华一眼,讥讽的道:“兵力占据上风有什么用?他们数十万兵马一日能赶多少路?就算刘歆不抵抗,他们打完凉州,需要多久?”
阴丽华默默的盘算了一下,道:“刘歆若是不抵抗的话,他们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
兵马的数量越多,行进的速度就越慢,因为需要维持一定的队形,也需要携带庞大的辎重。
一千兵马轻车简从一天奔袭的路程,数十万大军可能就需要三日,甚至更多。
若是遇到了沟壑、山道,速度会变得更慢。
所以即便是刘歆不抵抗的话,王寻和王邑拿下凉州,也需要两到三个月。
鱼禾冷笑道:“刘歆不抵抗的话,他们需要两到三个月。问题是刘歆会不抵抗?”
阴丽华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刘歆恐怕会拼尽全力抵抗。”
刘歆此前可是王莽最坚实的创业伙伴,他的背叛对王莽而言,打击巨大。
王莽发重兵征讨不臣的时候,第一个就对他下手,可见王莽有多恨他。
他要是放弃抵抗,任由王莽的人将他拿下的话,那王莽立马就让人将他千刀万剐,他的家人也会跟着他一起陪葬。
这种情况下,刘歆怎么可能畏惧于王莽的大军,放弃抵抗呢?
鱼禾冷冷的道:“不仅刘歆会拼尽全力抵抗,隈嚣也会拼尽全力抵抗。在安定郡、金城郡他们或许还奈何不了王莽的大军。
但到了天水郡,隈嚣完全可以借助自己对地形的熟悉,以及手下骑兵众多的优势,对王莽的大军展开滋扰、伏击、突袭,拖慢他们的行程。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派遣死士携猛油冲击他们的粮草大营。
只要刘歆舍得下本钱,他能将王寻和王邑的兵马在凉州拖个一年半载。
一年半载以后,王莽还拿什么去养他的数十万大军?”
“嘶……”
阴丽华倒吸了一口凉气。
鱼禾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她自然明白了王邑、王寻将兵力集中在一起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
“如此说来,我们之前是高估王莽了?”
阴丽华盯着鱼禾道。
鱼禾此前估计,王莽的大军最少最少也能打到南阳郡。
可依照如今的形势,王莽的大军怕是出不了凉州,就要折戟。
鱼禾深吸了一口气,道:“不是我们高估了王莽,而是我们低估了王寻和王邑的愚蠢。”
王莽的江山能败亡的这么快,他的亲戚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一个比一个坑。
偏偏王莽还将他们当成宝,委以重任。
阴丽华忙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鱼禾沉吟了一下,道:“静观其变。”
在王莽的大军没有彻底被击垮之前,鱼禾还是不适合有什么动作。
在江水以北的那几个家伙,没一个省油的灯。
虽说实力都不如他,可收拾起来也不轻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