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儒家思想的可怕之处
后世的一段时间,大家都在排斥儒学,将儒士说成臭老九。原因还是因为西方经过文艺复兴之后,迈入蒸汽时代,先一步迈入了下一个文明社会。
东方落后挨打,导致许多人怀疑起了儒学。
认为儒学是腐朽的,落后的,不合时宜的,必须要全盘否定的,大家要全盘抛弃她,都去学习西学。
其实,真正腐朽的,并不是儒家学说。
中原在古时候,还是阔过的,或者说,绝大部分时期,都是相当阔的。
尤其是汉唐时期,中原更是龙盘虎踞,雄霸天下,无论是科技还是技术,都是领先于世界的。
就算是到了明朝,明朝的火器还有科技水准,都还是高于西方的。
唯独到了我大清朝,因为他们是马上得来的天下,他们迷信于弓马。
他们坚信八旗子弟驰骋天下,八旗满万不可敌。
而火器的出现,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弓马。
火器只需要稍加训练就能够使用,他们的弓马功夫,就失去了用场了啊。
于是,他们就毁掉火器,破坏科技发展,闭关锁国。
这一招,的确是有作用的。
然而,天下并不止是有大清。
落后就要挨打,于是,满清就遭受到西方列强的凌辱。
但是,这和儒家学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儒家学说让你们闭关锁国了吗?
并没有的。
从汉朝唐朝明朝,哪一朝不信奉儒家呢?
他们从来都没有闭关锁国过。
甚至于,原始的儒家学说,推崇禅让制,有能者有德者上位。
这不就是后世的选举制吗?
儒家学说的先进性,领先了世界两千年。
只不过,儒家学说,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一步步的阉割。
一点点的修改,修改成为更有利于他们统治的方向。
而这一点,同样也不是儒家学说的错误。
儒家学说,自然并非全部都是优点。
自然也是有缺陷有时代局限性的。
但是她的作用,同样是无可替代的。
我们中原地区,用儒家学说两千年,然后雄起了一千九百年。
就因为最近一百年落寞了,并且还不全部都是儒家学说的错。
你就能将儒家学说全盘否定了?就会觉得她统统都是糟粕?
儒家学说是瑰宝,必须要用批判继承的态度来对待。
儒家学说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天下的思想,就是国家一统的基础。
基本上所有的儒生,都想要做到为万世开太平,都想要国家统一。
至于谁坐上皇帝的位置,并不是最至关重要的,只要国家统一,百姓安宁也就足够了。
儒家学说的可怕和厉害之处,正在于此。
于是,李愔便将儒家学说,送到了新唐州这边来。
当然了,儒家学说的弹性是非常高的。
李愔也绝对不会将原汁原味的儒家学说,照搬到新唐州这边来。
并且也不是硬塞给他们,让他们必须得接受。
人总是有劣根性的,总是有犯贱的潜质。
比方说,走在大街上,别人硬塞给你一份传单,你一定不会重视,大多数情况下,只会把它塞进垃圾桶里面。
但是,如果这张单子,是你辛辛苦苦排了三天队才排来的,你一定会好好珍惜。
强扭的瓜不甜,硬塞的儒家学说不香。
第一步,李愔在新唐州大力推广普及汉语和汉字。
新唐州这边,哪些原住民,真的是什么语种都有,什么风俗习惯都有。
平时交流起来,很多时候只能靠肢体动作连猜加蒙。
当然了,随着海盗岛的日益强大,汉语逐渐成为交流最广泛的语言。
要想完全融入里面,必须要学习汉语。
对那些原住民来说,会说汉语和不会说汉语,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
会说汉语,能够和汉人沟通,就可以当个中间的管理层,负责中间的交流和沟通。
而不会说汉语,就只能做底层苦力。
虽然和以前相比,已经好了太多,完全是天上地下。
但是和会说汉语的人攀比,依然远远不够。
他们只能达到吃饱的状态,人家已经能够吃好喝好穿好,并且还能玩好。
无数漂亮妞围着他们转,这就是差距啊。
想要过的更好,就必须要学习汉语。
目前,几乎在整个新唐州,几乎所有的原住民,都在不断的学习汉语。
当然了,当会的人多了,也就不吃香了。
但是至少,他们有了能够和上层人直接对话的资本。
而接下来,会写汉字,会记账的人才,开始吃香起来。
目前管理层,几乎全部都是唐人。
但是随着扩张的加剧,管理层的人数,是远远不够的。
这也是李愔并不着急进行扩充的原因之一。
这时候,会写汉字的原住民,就有大把的机会上位。
只要会写汉字,只要你不是傻子,只要你听话守规矩,那么就可以做官。
就是这么现实。
就算不去做官,哪怕仅仅是记个账目,收入都会比出苦力多出至少一倍来,就能做人上人。
因此,目前新唐州,掀起一股学习汉字的热潮。
当然了,汉字的学习难度是非常大的。
可能短期一两年之内,成效不大。
但是李愔更注重的,是长期利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一代不行,还有下一代。
等到汉字流通之后,下一步,李愔还准备用考试的手段来录取人才。
考试的内容,就有儒家学说算学和科学三部分组成。
让儒家文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
很快,儒家文化的厉害之处就能彰显出来。
到时候,新唐州的凝聚力只会越来越高。
李愔绝对相信儒家思想的可怕之处的。
目前,新唐州的发展状况良好。
新唐州开设了许多学堂。
这些学堂,所有新唐州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入学,并且还补贴课本文具餐饮。
所有百姓,都把孩子送入了学堂。
他们都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更何况,上学不但不花钱,还管饭,必须要去啊。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百姓都有这种觉悟的。
也有一部分家长,就是想让孩子跟着多干点活,多赚点钱。
但是李愔出台了教育法,适龄儿童必须入学。
东方落后挨打,导致许多人怀疑起了儒学。
认为儒学是腐朽的,落后的,不合时宜的,必须要全盘否定的,大家要全盘抛弃她,都去学习西学。
其实,真正腐朽的,并不是儒家学说。
中原在古时候,还是阔过的,或者说,绝大部分时期,都是相当阔的。
尤其是汉唐时期,中原更是龙盘虎踞,雄霸天下,无论是科技还是技术,都是领先于世界的。
就算是到了明朝,明朝的火器还有科技水准,都还是高于西方的。
唯独到了我大清朝,因为他们是马上得来的天下,他们迷信于弓马。
他们坚信八旗子弟驰骋天下,八旗满万不可敌。
而火器的出现,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弓马。
火器只需要稍加训练就能够使用,他们的弓马功夫,就失去了用场了啊。
于是,他们就毁掉火器,破坏科技发展,闭关锁国。
这一招,的确是有作用的。
然而,天下并不止是有大清。
落后就要挨打,于是,满清就遭受到西方列强的凌辱。
但是,这和儒家学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儒家学说让你们闭关锁国了吗?
并没有的。
从汉朝唐朝明朝,哪一朝不信奉儒家呢?
他们从来都没有闭关锁国过。
甚至于,原始的儒家学说,推崇禅让制,有能者有德者上位。
这不就是后世的选举制吗?
儒家学说的先进性,领先了世界两千年。
只不过,儒家学说,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一步步的阉割。
一点点的修改,修改成为更有利于他们统治的方向。
而这一点,同样也不是儒家学说的错误。
儒家学说,自然并非全部都是优点。
自然也是有缺陷有时代局限性的。
但是她的作用,同样是无可替代的。
我们中原地区,用儒家学说两千年,然后雄起了一千九百年。
就因为最近一百年落寞了,并且还不全部都是儒家学说的错。
你就能将儒家学说全盘否定了?就会觉得她统统都是糟粕?
儒家学说是瑰宝,必须要用批判继承的态度来对待。
儒家学说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天下的思想,就是国家一统的基础。
基本上所有的儒生,都想要做到为万世开太平,都想要国家统一。
至于谁坐上皇帝的位置,并不是最至关重要的,只要国家统一,百姓安宁也就足够了。
儒家学说的可怕和厉害之处,正在于此。
于是,李愔便将儒家学说,送到了新唐州这边来。
当然了,儒家学说的弹性是非常高的。
李愔也绝对不会将原汁原味的儒家学说,照搬到新唐州这边来。
并且也不是硬塞给他们,让他们必须得接受。
人总是有劣根性的,总是有犯贱的潜质。
比方说,走在大街上,别人硬塞给你一份传单,你一定不会重视,大多数情况下,只会把它塞进垃圾桶里面。
但是,如果这张单子,是你辛辛苦苦排了三天队才排来的,你一定会好好珍惜。
强扭的瓜不甜,硬塞的儒家学说不香。
第一步,李愔在新唐州大力推广普及汉语和汉字。
新唐州这边,哪些原住民,真的是什么语种都有,什么风俗习惯都有。
平时交流起来,很多时候只能靠肢体动作连猜加蒙。
当然了,随着海盗岛的日益强大,汉语逐渐成为交流最广泛的语言。
要想完全融入里面,必须要学习汉语。
对那些原住民来说,会说汉语和不会说汉语,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
会说汉语,能够和汉人沟通,就可以当个中间的管理层,负责中间的交流和沟通。
而不会说汉语,就只能做底层苦力。
虽然和以前相比,已经好了太多,完全是天上地下。
但是和会说汉语的人攀比,依然远远不够。
他们只能达到吃饱的状态,人家已经能够吃好喝好穿好,并且还能玩好。
无数漂亮妞围着他们转,这就是差距啊。
想要过的更好,就必须要学习汉语。
目前,几乎在整个新唐州,几乎所有的原住民,都在不断的学习汉语。
当然了,当会的人多了,也就不吃香了。
但是至少,他们有了能够和上层人直接对话的资本。
而接下来,会写汉字,会记账的人才,开始吃香起来。
目前管理层,几乎全部都是唐人。
但是随着扩张的加剧,管理层的人数,是远远不够的。
这也是李愔并不着急进行扩充的原因之一。
这时候,会写汉字的原住民,就有大把的机会上位。
只要会写汉字,只要你不是傻子,只要你听话守规矩,那么就可以做官。
就是这么现实。
就算不去做官,哪怕仅仅是记个账目,收入都会比出苦力多出至少一倍来,就能做人上人。
因此,目前新唐州,掀起一股学习汉字的热潮。
当然了,汉字的学习难度是非常大的。
可能短期一两年之内,成效不大。
但是李愔更注重的,是长期利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一代不行,还有下一代。
等到汉字流通之后,下一步,李愔还准备用考试的手段来录取人才。
考试的内容,就有儒家学说算学和科学三部分组成。
让儒家文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
很快,儒家文化的厉害之处就能彰显出来。
到时候,新唐州的凝聚力只会越来越高。
李愔绝对相信儒家思想的可怕之处的。
目前,新唐州的发展状况良好。
新唐州开设了许多学堂。
这些学堂,所有新唐州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入学,并且还补贴课本文具餐饮。
所有百姓,都把孩子送入了学堂。
他们都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更何况,上学不但不花钱,还管饭,必须要去啊。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百姓都有这种觉悟的。
也有一部分家长,就是想让孩子跟着多干点活,多赚点钱。
但是李愔出台了教育法,适龄儿童必须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