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目标郾城
四月初八,博望县以北、叶县以南的桐柏山垭口。
几年前还是崎岖丘陵的地带,如今已成坦途,一条宽阔十丈的运河横穿其间。
河岸边也堆砌出了二十丈宽的堤坝官道,夯固平整,堤面高出河沿三丈,有包了罗马水泥或轻薄石材的河沿,倾斜伸入河中。
堤面道路的质量,犹过于数百年前的秦直道,可容五十人并行,建造花费却不太高,因为都是直接用运河挖出来的废土夯筑的。
唯一昂贵的只是砌河沿,以及部分高岭土、蒙脱石地质构造河段需要砌河底防渗、防膨胀。
刘备一年多前就来这儿视察过,不过当时没有走完全程,而且当时桐柏山垭口最高处也没彻底炸开通航。所以今天再来此地,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哪怕刘备已经登基第五年,早已见惯了大世面,看到这样的壮丽景象,还是忍不住豪情顿生,胸怀激烈。
运河最靠近桐柏山山脊的位置,是把山体炸低了整整二十多丈,再算上后续的下挖,整整挪掉了三十丈左右,才算是找到了汝水支流澧水与淯水支流白河的通航等高点。
刘备读书少,近年来虽然有所进步,但还是比较功利、实用主义的。只补历史和兵法,至于那些文艺辞藻的东西,刘备看了就头大。
所以他文采有限,看到眼前这河山盛景,都不知道是该用“巧夺天工”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形容。
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弃马乘舟,坚持亲自坐运河船通过这一段行程,与士卒同甘苦,感受一下通航的效果。
这次他带来的二十万汉军,大部分先头部队和中军人马,都已经在过去的十几天里陆续通过运河区,抵达昆阳和定陵了,并且在前沿阵地作了展开、扎营。
今天只剩最后的两万随驾亲军,要跟着刘备一起亲临前线。
随行谋士、参军有劝刘备骑马的,因为运河窄、浅开不了大船,河里所有的船都是普通的运粮船,船型类似沙船,没有装饰,也没有专门休息用的舱。
但刘备坚持表示不妨事,他不过四十一岁,又不是老得非要养尊处优的年纪了。年轻时候也是吃过苦亲自打过很多仗的,既然是御驾亲征当然要表里如一。
刘备身边这两万亲随部队,质量也绝不能小觑。
从197年河内之战开始,高顺在南阳集中编练新军、改造战俘,第一年扩军八万,第二年扩军十万。所以刘备这次出兵二十万,就算全用新兵也是不够的,肯定有一部分精锐老兵。
刘备的亲随军显然非常精锐,由黄忠直接统领。
两万人中,骑兵就占到八千,全部有钢盔胸甲,马匹的胸和颈部则有皮兜铠,其中幽州老家带出来的弓骑五千,西凉铁骑三千。
弓骑是皮甲外面套胸甲,其余部位轻甲,也有配一杆备用的长枪和一柄灌钢斩马剑,必要时也能冲刺、肉搏。
重骑兵就是全身板甲了,配的枪头精钢部分足有两尺长的四棱锥枪。最关键的是马匹胸兜铠下面,还有垂挂的锻钢札甲片,跟后世的麻将竹凉席片一样,为马匹的前腿也提供了极强的防护。
交战的时候,哪怕有敌军长矛兵方阵冒死扎马腿绊马破坏队形,也几乎不可能实现了。
而这种新式的钢铁外挂马铠,在汉军当中也是第一年才装备,总共配比不过五六千套,除了刘备这边,就只有赵云马超那儿各配了一千骑左右。至于这些东西的来源,其实也跟西域贸易有关——
众所周知,李素这儿从三年前开始,就疯狂在吸纳中西方技术人才,搞翻译运动。不仅有提图斯这样的罗马名匠被拉来造水渠运河浴室,也有安息工匠。
而历史上这段时期,正是帕提亚帝国铁甲骑兵的巅峰期——玩过《罗马全面战争》的都知道,游戏里“铁甲骑兵”这个兵种主要就是塞琉古人和帕提亚人比较强(匈奴人后裔的本都王国设定也有铁甲骑兵,但属性比另两个正牌国家弱)
塞琉古人的地盘位于小亚细亚靠近希腊,他们的铁甲骑兵后来就进化成了东罗马/拜占庭的甲胄骑兵。
帕提亚人的铁甲骑兵则是随着帕提亚帝国的灭亡渐渐消失了——而现在刘备军中铁甲骑兵的马铠升级,显然是来自于帕提亚帝国招募工匠的设计。
刘备阵营不缺钢铁,倒是锻造加工的产能稍微有点缺,但比曹操也是富裕得多了。
之前不弄悬挂式金属马铠,主要是不知道怎么设计结构才能避免限制马腿的活动、妨碍机动性。另外就是之前的马匹体格普遍也不够强,扛不住重点部位的铁甲防护。
现在既有了帕提亚帝国工匠的设计,也有了数年的西域贸易引进改良马种,用更多带有中亚和阿拉伯马血统的品种,繁殖出了驮力和冲刺能力更强的马群,才能凑几千铁马铠。
除了这八千骑兵,刘备的随驾亲军里剩下的一万二步兵质量当然也不差,基本上都是从北伐关中之前起就跟着刘备的老兵,算算至少是八年的参军资历、作战经验了。
装备方面,一万两千步兵里配了两个陷阵营、四个神臂弩营,这部分加起来就五千人了,剩下的则是胸甲长枪兵为主,灌钢超长四棱锥枪,还配包铁塔状大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年前还是崎岖丘陵的地带,如今已成坦途,一条宽阔十丈的运河横穿其间。
河岸边也堆砌出了二十丈宽的堤坝官道,夯固平整,堤面高出河沿三丈,有包了罗马水泥或轻薄石材的河沿,倾斜伸入河中。
堤面道路的质量,犹过于数百年前的秦直道,可容五十人并行,建造花费却不太高,因为都是直接用运河挖出来的废土夯筑的。
唯一昂贵的只是砌河沿,以及部分高岭土、蒙脱石地质构造河段需要砌河底防渗、防膨胀。
刘备一年多前就来这儿视察过,不过当时没有走完全程,而且当时桐柏山垭口最高处也没彻底炸开通航。所以今天再来此地,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哪怕刘备已经登基第五年,早已见惯了大世面,看到这样的壮丽景象,还是忍不住豪情顿生,胸怀激烈。
运河最靠近桐柏山山脊的位置,是把山体炸低了整整二十多丈,再算上后续的下挖,整整挪掉了三十丈左右,才算是找到了汝水支流澧水与淯水支流白河的通航等高点。
刘备读书少,近年来虽然有所进步,但还是比较功利、实用主义的。只补历史和兵法,至于那些文艺辞藻的东西,刘备看了就头大。
所以他文采有限,看到眼前这河山盛景,都不知道是该用“巧夺天工”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形容。
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弃马乘舟,坚持亲自坐运河船通过这一段行程,与士卒同甘苦,感受一下通航的效果。
这次他带来的二十万汉军,大部分先头部队和中军人马,都已经在过去的十几天里陆续通过运河区,抵达昆阳和定陵了,并且在前沿阵地作了展开、扎营。
今天只剩最后的两万随驾亲军,要跟着刘备一起亲临前线。
随行谋士、参军有劝刘备骑马的,因为运河窄、浅开不了大船,河里所有的船都是普通的运粮船,船型类似沙船,没有装饰,也没有专门休息用的舱。
但刘备坚持表示不妨事,他不过四十一岁,又不是老得非要养尊处优的年纪了。年轻时候也是吃过苦亲自打过很多仗的,既然是御驾亲征当然要表里如一。
刘备身边这两万亲随部队,质量也绝不能小觑。
从197年河内之战开始,高顺在南阳集中编练新军、改造战俘,第一年扩军八万,第二年扩军十万。所以刘备这次出兵二十万,就算全用新兵也是不够的,肯定有一部分精锐老兵。
刘备的亲随军显然非常精锐,由黄忠直接统领。
两万人中,骑兵就占到八千,全部有钢盔胸甲,马匹的胸和颈部则有皮兜铠,其中幽州老家带出来的弓骑五千,西凉铁骑三千。
弓骑是皮甲外面套胸甲,其余部位轻甲,也有配一杆备用的长枪和一柄灌钢斩马剑,必要时也能冲刺、肉搏。
重骑兵就是全身板甲了,配的枪头精钢部分足有两尺长的四棱锥枪。最关键的是马匹胸兜铠下面,还有垂挂的锻钢札甲片,跟后世的麻将竹凉席片一样,为马匹的前腿也提供了极强的防护。
交战的时候,哪怕有敌军长矛兵方阵冒死扎马腿绊马破坏队形,也几乎不可能实现了。
而这种新式的钢铁外挂马铠,在汉军当中也是第一年才装备,总共配比不过五六千套,除了刘备这边,就只有赵云马超那儿各配了一千骑左右。至于这些东西的来源,其实也跟西域贸易有关——
众所周知,李素这儿从三年前开始,就疯狂在吸纳中西方技术人才,搞翻译运动。不仅有提图斯这样的罗马名匠被拉来造水渠运河浴室,也有安息工匠。
而历史上这段时期,正是帕提亚帝国铁甲骑兵的巅峰期——玩过《罗马全面战争》的都知道,游戏里“铁甲骑兵”这个兵种主要就是塞琉古人和帕提亚人比较强(匈奴人后裔的本都王国设定也有铁甲骑兵,但属性比另两个正牌国家弱)
塞琉古人的地盘位于小亚细亚靠近希腊,他们的铁甲骑兵后来就进化成了东罗马/拜占庭的甲胄骑兵。
帕提亚人的铁甲骑兵则是随着帕提亚帝国的灭亡渐渐消失了——而现在刘备军中铁甲骑兵的马铠升级,显然是来自于帕提亚帝国招募工匠的设计。
刘备阵营不缺钢铁,倒是锻造加工的产能稍微有点缺,但比曹操也是富裕得多了。
之前不弄悬挂式金属马铠,主要是不知道怎么设计结构才能避免限制马腿的活动、妨碍机动性。另外就是之前的马匹体格普遍也不够强,扛不住重点部位的铁甲防护。
现在既有了帕提亚帝国工匠的设计,也有了数年的西域贸易引进改良马种,用更多带有中亚和阿拉伯马血统的品种,繁殖出了驮力和冲刺能力更强的马群,才能凑几千铁马铠。
除了这八千骑兵,刘备的随驾亲军里剩下的一万二步兵质量当然也不差,基本上都是从北伐关中之前起就跟着刘备的老兵,算算至少是八年的参军资历、作战经验了。
装备方面,一万两千步兵里配了两个陷阵营、四个神臂弩营,这部分加起来就五千人了,剩下的则是胸甲长枪兵为主,灌钢超长四棱锥枪,还配包铁塔状大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