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正文_第259章:绝望的王匡
王匡与其他诸侯相比,在历史上的地位不算太高,在《三国志》中也未能获得列传,仅仅见于其他诸侯的列传当中,不过此人性格相当强硬,否则不至于把自家舅子都给杀了。
因此方悦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劝降信能够奏效。
萧言微笑道:“无妨,方将军只管写便是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见到萧言如此要求,方悦也不好拒绝,只好写了一封亲笔信。他是武将出身,字写的七扭八歪的,还有些不好意思示人。
潘璋却是不解道:“君侯,河内军主力尽在此处,被我军尽数俘杀,王匡早已是穷途末路,照俺说,咱们一路摧枯拉朽的打过去便是了。”
“打还是要打得,不过方将军这封信发出去,足以抵得五千军马!”萧言肯定道。
...
怀县,不知道为什么,方悦率部出征以后,王匡心中总是感觉有些不安。
“报!”
一名士卒跌跌撞撞的冲进郡守府,满头大汗,王匡见到他一副急切之态,心中暗道不妙。
“怎么了?”深吸了一口气,王匡开口问道。
“郡守,事急矣!方将军所部四千士卒在松林遭遇敌军火攻后,又被敌军步骑夹击,全军覆没...”
“啊?”王匡闻言眼前一黑,险些便要倒下去。
河内郡在京师附近,也算得上是富庶,在黄巾之乱爆发以前,河内郡足足有十八城,八十万口居民。虽然比不上汝南、南阳等人口数百万的大郡,但也算得上是繁华了。
卢植、皇甫嵩等出征黄巾,征召的三河骑士,便从河内、河东等地征召。
不过随着战乱爆发,河内人口被杀、饿死、逃走、征召的不计其数,如今所剩户口不足三十万,王匡损失了这四千士卒,还有河内西面的许多城池,从哪里再去征兵?
斥候又掏出一封书信:“此乃方将军写给郡守的亲笔书信。”
王匡抓过书信,展开一看,不由得勃然大怒。
“方悦无耻!葬送了四千士卒不说,竟然还有脸面劝某投降,着实可恼可恨!”
王匡性烈,方悦战败虽然可怒,倒也不至于怨恨,但是这个败军之将竟然毫无气节的向萧言小儿投降,还反过来劝说自己投降,岂有此理!
“可恶!”
王匡心里真是恨不得把方悦大卸八块,不过眼下方悦不在自己身边,也只能权且忍下这口恶气。
“郡守,不好了!”
郡丞忽然闯入太守府,大呼小叫道:“方悦之劝降信被射进城中,不知道有多少,如今方悦兵败、全军覆没之消息,已经在城中流传开来了。”
“什么?”王匡心头一惊,若是让方悦战败的消息流传出去,这城中只怕人心散失,战意全无了。
“快!”王匡急忙吩咐道:“命令城中居民,但凡有捡到书信者立刻上缴,再派遣士卒衙役收缴信件,快!”
“是!”
原来萧言命令军中文书誊写摘抄方悦的书信数十封,随后命令弓箭手将书信射入城中,城中不少百姓见到箭如雨下,纷纷躲闪,待得见到射入城中的是书信后,好奇心上涌,纷纷上前围观。
“这上面念的是些什么,读来给大伙儿听听。”
“哎呀,俺不识字啊。”
“是杨茂才,杨茂才来了!快让杨茂才读给我等听。”
百姓们自觉的让开一条通路,让那饱读诗书的杨茂才走了进来。
“哦,让我看看。”
杨茂才打开一看,情不自禁的念了出来:“松林一战,我军遭遇火攻,所部士卒死伤惨重,为保全士卒,不得已之下只好向萧君侯乞降,萧君侯仁义为先,所到之处战无不胜,请郡守为河内百姓计,投诚为上,方悦亲笔。”
“方将军的部下战败了?”
“我外甥还在方将军麾下,不知道安危如何,真让人担心啊。”
“这么说,咱们是挡不住萧君侯了,听说萧君侯分发田产,降了他倒也不错。”
听了杨茂才念出来后,周围的百姓众说纷纭,七嘴八舌,无不是忧心忡忡。
就连久负盛名的方将军带的四千大军都战败了,王郡守又如何能抵挡萧君侯?
杨茂才也发表意见道:“依我说嘛,王郡守若是体贴百姓,应该投降,否则万一让萧君侯攻破城池,少不得要大加掳掠呀。”
古代士卒的军纪是远远不能和现代相比的,在史书中不难发现,经常出现诸如“屠城”、“大掠”之类的字眼,甚至于“人相食”。
为什么人会这样残忍?士卒攻城拿命去填,早就承受了极重的心理压力和怒火,打破城池后不免要进行屠戮才能释放。
所以老百姓才会无比怀念冻死不拆屋的岳家军。
萧言的部下相较于其他的诸侯,军纪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萧言也不能完全约束,还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
“聚众做什么?”
“嗯!快把这封书信交出来,快!”
正当众多百姓聚在一处,七嘴八舌的讨论时,七八名衙役忽然冲了过来,众多百姓见状,纷纷吓得四散而出。
杨茂才倒是不慌不忙的将手中书信交了出去,道:“这封书信从外面射了进来,在下不过是看了一眼,几位不至于要将在下抓进牢狱吧?”
这几个衙役顶多也就欺负一下老百姓,怎么敢惹杨茂才,为首的衙役对杨茂才作揖道:“杨相公请把书信交给我等,郡守下令,务必要将其焚毁。”
杨茂才把书信交给了他们后,转身便走了。
“快,务必要把这些书信尽数收回!”
王匡虽然派出衙役紧急收缴书信,但信中内容还是不可避免的传播到了百姓耳中,一时之间怀县无数百姓纷纷震怖,惶惶不可终日。
而落到百姓手中的书信大多都被收缴,但也有几封书信却被城中豪族不着痕迹的拿走了。
“萧君侯要来了?这可真是个好机会!”
“嘿嘿,王公节这贼子完蛋了。”
“命令族中私兵做好准备,万万不可打开家门。”
因此方悦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劝降信能够奏效。
萧言微笑道:“无妨,方将军只管写便是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见到萧言如此要求,方悦也不好拒绝,只好写了一封亲笔信。他是武将出身,字写的七扭八歪的,还有些不好意思示人。
潘璋却是不解道:“君侯,河内军主力尽在此处,被我军尽数俘杀,王匡早已是穷途末路,照俺说,咱们一路摧枯拉朽的打过去便是了。”
“打还是要打得,不过方将军这封信发出去,足以抵得五千军马!”萧言肯定道。
...
怀县,不知道为什么,方悦率部出征以后,王匡心中总是感觉有些不安。
“报!”
一名士卒跌跌撞撞的冲进郡守府,满头大汗,王匡见到他一副急切之态,心中暗道不妙。
“怎么了?”深吸了一口气,王匡开口问道。
“郡守,事急矣!方将军所部四千士卒在松林遭遇敌军火攻后,又被敌军步骑夹击,全军覆没...”
“啊?”王匡闻言眼前一黑,险些便要倒下去。
河内郡在京师附近,也算得上是富庶,在黄巾之乱爆发以前,河内郡足足有十八城,八十万口居民。虽然比不上汝南、南阳等人口数百万的大郡,但也算得上是繁华了。
卢植、皇甫嵩等出征黄巾,征召的三河骑士,便从河内、河东等地征召。
不过随着战乱爆发,河内人口被杀、饿死、逃走、征召的不计其数,如今所剩户口不足三十万,王匡损失了这四千士卒,还有河内西面的许多城池,从哪里再去征兵?
斥候又掏出一封书信:“此乃方将军写给郡守的亲笔书信。”
王匡抓过书信,展开一看,不由得勃然大怒。
“方悦无耻!葬送了四千士卒不说,竟然还有脸面劝某投降,着实可恼可恨!”
王匡性烈,方悦战败虽然可怒,倒也不至于怨恨,但是这个败军之将竟然毫无气节的向萧言小儿投降,还反过来劝说自己投降,岂有此理!
“可恶!”
王匡心里真是恨不得把方悦大卸八块,不过眼下方悦不在自己身边,也只能权且忍下这口恶气。
“郡守,不好了!”
郡丞忽然闯入太守府,大呼小叫道:“方悦之劝降信被射进城中,不知道有多少,如今方悦兵败、全军覆没之消息,已经在城中流传开来了。”
“什么?”王匡心头一惊,若是让方悦战败的消息流传出去,这城中只怕人心散失,战意全无了。
“快!”王匡急忙吩咐道:“命令城中居民,但凡有捡到书信者立刻上缴,再派遣士卒衙役收缴信件,快!”
“是!”
原来萧言命令军中文书誊写摘抄方悦的书信数十封,随后命令弓箭手将书信射入城中,城中不少百姓见到箭如雨下,纷纷躲闪,待得见到射入城中的是书信后,好奇心上涌,纷纷上前围观。
“这上面念的是些什么,读来给大伙儿听听。”
“哎呀,俺不识字啊。”
“是杨茂才,杨茂才来了!快让杨茂才读给我等听。”
百姓们自觉的让开一条通路,让那饱读诗书的杨茂才走了进来。
“哦,让我看看。”
杨茂才打开一看,情不自禁的念了出来:“松林一战,我军遭遇火攻,所部士卒死伤惨重,为保全士卒,不得已之下只好向萧君侯乞降,萧君侯仁义为先,所到之处战无不胜,请郡守为河内百姓计,投诚为上,方悦亲笔。”
“方将军的部下战败了?”
“我外甥还在方将军麾下,不知道安危如何,真让人担心啊。”
“这么说,咱们是挡不住萧君侯了,听说萧君侯分发田产,降了他倒也不错。”
听了杨茂才念出来后,周围的百姓众说纷纭,七嘴八舌,无不是忧心忡忡。
就连久负盛名的方将军带的四千大军都战败了,王郡守又如何能抵挡萧君侯?
杨茂才也发表意见道:“依我说嘛,王郡守若是体贴百姓,应该投降,否则万一让萧君侯攻破城池,少不得要大加掳掠呀。”
古代士卒的军纪是远远不能和现代相比的,在史书中不难发现,经常出现诸如“屠城”、“大掠”之类的字眼,甚至于“人相食”。
为什么人会这样残忍?士卒攻城拿命去填,早就承受了极重的心理压力和怒火,打破城池后不免要进行屠戮才能释放。
所以老百姓才会无比怀念冻死不拆屋的岳家军。
萧言的部下相较于其他的诸侯,军纪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萧言也不能完全约束,还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
“聚众做什么?”
“嗯!快把这封书信交出来,快!”
正当众多百姓聚在一处,七嘴八舌的讨论时,七八名衙役忽然冲了过来,众多百姓见状,纷纷吓得四散而出。
杨茂才倒是不慌不忙的将手中书信交了出去,道:“这封书信从外面射了进来,在下不过是看了一眼,几位不至于要将在下抓进牢狱吧?”
这几个衙役顶多也就欺负一下老百姓,怎么敢惹杨茂才,为首的衙役对杨茂才作揖道:“杨相公请把书信交给我等,郡守下令,务必要将其焚毁。”
杨茂才把书信交给了他们后,转身便走了。
“快,务必要把这些书信尽数收回!”
王匡虽然派出衙役紧急收缴书信,但信中内容还是不可避免的传播到了百姓耳中,一时之间怀县无数百姓纷纷震怖,惶惶不可终日。
而落到百姓手中的书信大多都被收缴,但也有几封书信却被城中豪族不着痕迹的拿走了。
“萧君侯要来了?这可真是个好机会!”
“嘿嘿,王公节这贼子完蛋了。”
“命令族中私兵做好准备,万万不可打开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