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戳破
顾相宜闻言,一时间百感交集。
她终是叹道:“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王莽单听着她的答复,却不敢抬头见她。
在她的话语里,他能感受到一丝平和,但他又不知道她究竟是发自内心的平和,还是为了孩子不得不这般平和。
三儿的事,就如同一层窗户纸,一旦捅破了,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再去面对她。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
顾相宜不仅没有任何恼怒,反倒平和的同王莽道:“这事不能怪你,不论换作是谁,都会感到进退两难,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王莽就这么站在原地,静静的听着顾相宜的回话。
没有斥责吗?
这让他在意外之余,感到一丝欣慰。
不,也许那不是欣慰,但他形容不出来,那到底是什么滋味儿。
他几乎下意识的吐露了一句:“谢谢……”
“不过今后关于他的动态,你都要告诉我,不得隐瞒。”
王莽此刻的心境,如同从地狱里逃出来一般,这时候顾相宜提什么条件,他都愿意答应。
他不仅答应了,还连连道谢。
顾相宜又问:“王莽,你老实告诉我,他到底干什么去了?”
王莽叹了口气,回道:“官家要找遗诏,十三卫没能复命,便让我们去找。但你也知道,我们都是当兵的莽汉,谁能有那细心?整个队伍里,也只有他能试试了……”
“如果找不到会怎样?”
“放心吧,真的不会有事,我保证他就算是空手而归,官家也不会责罚他。”
这会儿王莽说的大抵是实话了。
但她又觉得不对劲,遂追问道:“那他招惹山匪作甚?”
听闻顾相宜问起这个,王莽不知该不该告诉她,可现下他如果再在她面前说谎,顾相宜便不会再信任他了。
这个后果,王莽是担不起的。
王莽遂让顾相宜附耳,将真实情况告知了她。
顾相宜当即被这个消息惊得不轻。
这是他们背着李元淳做的!
王莽给他打掩护,他便在外面收兵养兵,待兵力的数目可与朝廷抗衡的时候,他们便有了起兵造反的能力。
顾相宜被这个计划惊得说不出话来,她不知该怎么评价他们的谋划,因为这个谋划是可行的,但是……
顾相宜确实有意牵扯造反之事,但直到今日,她才发现——原来王莽本就是那个蓄意造反之人!
他藏得未免也太深了!
之前那些忠君爱国的举动,无非是为了爬到这个位置后开始他的计划。
当然,在整起谋划中,顾相宜也没打算当什么好人。
王莽想造反,她想操控王莽。
如果事成,她便是比王莽藏得还深的存在。
只是,她真的不明白,她在设计的时候本是将池映寒抛除在外,甚至巴不得他躲远一些,即便是最后他们翻了船,也不会牵连到他。
但是,事到如今,为什么池映寒却成了那个冒险之人?
一旦东窗事发,王莽可以装作被骗,她一个寡妇更是可以不认识李三是什么人,但池映寒却必死无疑。
如果这一切都是一场博弈,那么天道为了维持原本的轨迹,不惜拿顾相宜最重要的存在威胁她停手。
顾相宜以为自己应该习惯了,但却还是感到十分反胃。
这时,她隐约听到耳畔传来青莲的声音:“你现在怀胎九月,临盆在即,还是安心待产吧,你就算再担心他,也做不了什么。”
“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你哪里会不明白?摧毁人心和意志,是天道最拿手的绝活,被摧残过多少次了,还能不知道它会如何阻拦你?”
她能骂天道一句“下作”吗?
青莲叹道:“想让池二抽身,除非你劝王莽收手,可是如此一来,你们也就没有造反的条件了。你若是选择继续,这谋逆的风险,就得让池二来背。要不要继续,你自己选。”
如果放弃谋反,任由李元淳坐在龙椅之上。
那么,他们就没生机了。
顾相宜咬着牙,决定继续下这盘棋。
而这时,青莲突然问道:“不过,你若是想早些有能力帮他的话,我倒是有个主意……”
顾相宜眼眸顿时一亮:“什么主意?”
“这孩子九个月了,可以剖宫生下来了,既不算早产,也不会让孩子有生命危险。你不是在学洋人的技艺吗?他们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自主选择生产了,生产时间都是自由的。”
顾相宜嗤笑一声:“居士,您是认真的吗?洋人有些理念并不符合逻辑啊!如果九个月就可以生产,那为什么正常孩子要在娘胎待十个月才正常分娩呢?没什么意外情况,何必让他早些出来?出来得早了,又得像允安之前那样险些养不活了!”
青莲耸了耸肩,道:“我这也是给你提个建议,你若是安然无恙自然是好,就是觉得你这个处境有些危险。”
“怎么个危险法儿?”
“近日朝堂之上,又有洋人进进出出,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商讨些什么,大抵是文化礼仪那些事儿吧。不过,你最好注意一些,现在李渊平不在了,你对李元淳而言,已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
顾相宜知道这个道理,李元淳又不想着发展洋药以求延年益寿。
只是,让顾相宜意想不到的是——
没两日的工夫,她竟听说李元淳病倒的消息!
而这个消息,是太监特意送到望云斋的,并请求顾相宜前去为官家诊治。
这事来得突然,顾相宜不解的问道:“陛下平日里好端端的,怎会突然病倒?”
“唉!这说来可要怪那些洋人了,先前洋人因为找不到鸣枪之人,认为庆国没有诚意,所有洋货都停止供应,可咱们庆国常年与那些洋国进行往来,他们这么突然停止贸易往来,让我们怎么活呀!这不,陛下近日就跟他们重新谈判,结果他们答应恢复贸易往来,但价格却要提至原来的三倍!几次没能谈拢,给陛下气得无法上朝了!”
这就怪了!
李元淳像是这么沉不住气的人吗?
她终是叹道:“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王莽单听着她的答复,却不敢抬头见她。
在她的话语里,他能感受到一丝平和,但他又不知道她究竟是发自内心的平和,还是为了孩子不得不这般平和。
三儿的事,就如同一层窗户纸,一旦捅破了,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再去面对她。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
顾相宜不仅没有任何恼怒,反倒平和的同王莽道:“这事不能怪你,不论换作是谁,都会感到进退两难,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王莽就这么站在原地,静静的听着顾相宜的回话。
没有斥责吗?
这让他在意外之余,感到一丝欣慰。
不,也许那不是欣慰,但他形容不出来,那到底是什么滋味儿。
他几乎下意识的吐露了一句:“谢谢……”
“不过今后关于他的动态,你都要告诉我,不得隐瞒。”
王莽此刻的心境,如同从地狱里逃出来一般,这时候顾相宜提什么条件,他都愿意答应。
他不仅答应了,还连连道谢。
顾相宜又问:“王莽,你老实告诉我,他到底干什么去了?”
王莽叹了口气,回道:“官家要找遗诏,十三卫没能复命,便让我们去找。但你也知道,我们都是当兵的莽汉,谁能有那细心?整个队伍里,也只有他能试试了……”
“如果找不到会怎样?”
“放心吧,真的不会有事,我保证他就算是空手而归,官家也不会责罚他。”
这会儿王莽说的大抵是实话了。
但她又觉得不对劲,遂追问道:“那他招惹山匪作甚?”
听闻顾相宜问起这个,王莽不知该不该告诉她,可现下他如果再在她面前说谎,顾相宜便不会再信任他了。
这个后果,王莽是担不起的。
王莽遂让顾相宜附耳,将真实情况告知了她。
顾相宜当即被这个消息惊得不轻。
这是他们背着李元淳做的!
王莽给他打掩护,他便在外面收兵养兵,待兵力的数目可与朝廷抗衡的时候,他们便有了起兵造反的能力。
顾相宜被这个计划惊得说不出话来,她不知该怎么评价他们的谋划,因为这个谋划是可行的,但是……
顾相宜确实有意牵扯造反之事,但直到今日,她才发现——原来王莽本就是那个蓄意造反之人!
他藏得未免也太深了!
之前那些忠君爱国的举动,无非是为了爬到这个位置后开始他的计划。
当然,在整起谋划中,顾相宜也没打算当什么好人。
王莽想造反,她想操控王莽。
如果事成,她便是比王莽藏得还深的存在。
只是,她真的不明白,她在设计的时候本是将池映寒抛除在外,甚至巴不得他躲远一些,即便是最后他们翻了船,也不会牵连到他。
但是,事到如今,为什么池映寒却成了那个冒险之人?
一旦东窗事发,王莽可以装作被骗,她一个寡妇更是可以不认识李三是什么人,但池映寒却必死无疑。
如果这一切都是一场博弈,那么天道为了维持原本的轨迹,不惜拿顾相宜最重要的存在威胁她停手。
顾相宜以为自己应该习惯了,但却还是感到十分反胃。
这时,她隐约听到耳畔传来青莲的声音:“你现在怀胎九月,临盆在即,还是安心待产吧,你就算再担心他,也做不了什么。”
“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你哪里会不明白?摧毁人心和意志,是天道最拿手的绝活,被摧残过多少次了,还能不知道它会如何阻拦你?”
她能骂天道一句“下作”吗?
青莲叹道:“想让池二抽身,除非你劝王莽收手,可是如此一来,你们也就没有造反的条件了。你若是选择继续,这谋逆的风险,就得让池二来背。要不要继续,你自己选。”
如果放弃谋反,任由李元淳坐在龙椅之上。
那么,他们就没生机了。
顾相宜咬着牙,决定继续下这盘棋。
而这时,青莲突然问道:“不过,你若是想早些有能力帮他的话,我倒是有个主意……”
顾相宜眼眸顿时一亮:“什么主意?”
“这孩子九个月了,可以剖宫生下来了,既不算早产,也不会让孩子有生命危险。你不是在学洋人的技艺吗?他们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自主选择生产了,生产时间都是自由的。”
顾相宜嗤笑一声:“居士,您是认真的吗?洋人有些理念并不符合逻辑啊!如果九个月就可以生产,那为什么正常孩子要在娘胎待十个月才正常分娩呢?没什么意外情况,何必让他早些出来?出来得早了,又得像允安之前那样险些养不活了!”
青莲耸了耸肩,道:“我这也是给你提个建议,你若是安然无恙自然是好,就是觉得你这个处境有些危险。”
“怎么个危险法儿?”
“近日朝堂之上,又有洋人进进出出,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商讨些什么,大抵是文化礼仪那些事儿吧。不过,你最好注意一些,现在李渊平不在了,你对李元淳而言,已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
顾相宜知道这个道理,李元淳又不想着发展洋药以求延年益寿。
只是,让顾相宜意想不到的是——
没两日的工夫,她竟听说李元淳病倒的消息!
而这个消息,是太监特意送到望云斋的,并请求顾相宜前去为官家诊治。
这事来得突然,顾相宜不解的问道:“陛下平日里好端端的,怎会突然病倒?”
“唉!这说来可要怪那些洋人了,先前洋人因为找不到鸣枪之人,认为庆国没有诚意,所有洋货都停止供应,可咱们庆国常年与那些洋国进行往来,他们这么突然停止贸易往来,让我们怎么活呀!这不,陛下近日就跟他们重新谈判,结果他们答应恢复贸易往来,但价格却要提至原来的三倍!几次没能谈拢,给陛下气得无法上朝了!”
这就怪了!
李元淳像是这么沉不住气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