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战后余波 急转直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辽军一改以往急功近利的快速进攻方略,转而在燕门关外拉开了架势,大造声势,五六万人的营帐一字排开,从远处看起来连成一大片,如同一个个圆顶的小坟丘。
  “引而不发,待到爆发的时候,威势一定非常惊人。”我每天都要接到十几份儿探马的回报,密切地关注着对面辽军的每一个细节活动,甚至连营帐的增减与他们每天什么时候造饭,什么时候操演,什么时候休息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辽军这回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既不来关前挑战,也不搞夜间偷营,仅仅是驻扎在对面而已,而我也压下了众人要求突击的建议,按兵不动,双方和平相处,倒像是做邻居一般,雁门关前的气氛相当地怪异。
  “大人,辽军有动作了!”这么僵持了两天后,手下忽然来报。
  我立刻出了大帐,登上关头,像远处望去。
  果然,排列的整整齐齐的辽军大寨大门洞开,里面的人马在当中让出了一条由北自南的通道,将堵了几日的南北通道打开了一道缝隙,象是为什么人让道一样。
  “拿我的千里镜来——”我吩咐七郎道。
  七郎会意,很快地从行囊里面将当初自制的望远镜取了过来。
  透过不算很清晰的水晶镜片,我将视线一点一点地向远处推移过去。
  虽然成像还不是很理想,看到的影象甚至有些变形走样,但总体上来讲,望远镜的实用功效基本上还是达到了。辽军大寨距离我们的关隘不过是七八里而已,从望远镜里面,我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契丹骑兵马匹上的金属装饰和防具,甚至可以看清楚每个人的发型大概是什么样子,是中间秃还是两头秃。
  再向北望去,影象就不是很清晰了,只是远远地看到一片烟尘铺天盖地。
  “难道契丹人又要增兵了?”观察完敌情后,我的心中一沉,久久不能言语,隐约之中还有些不详的预感。
  我依稀记得,在金沙滩之战后,宋辽两国都在尽量避免大的军事冲突,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了后来的宋真宗即位后,才有了萧太后亲率契丹大军南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御驾亲征,双方达成了著名的檀渊之盟,相安无事数十年,可是按照我现在观察到的景象,契丹人这次来势汹汹,丝毫不亚于上次大战,难道说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要发动一次全面的战役?
  周围众人见我脸色不善,一时之间也不敢发问。
  就在我费力猜想对方的真实意图的时候,朝廷的使者到了。
  太宗皇帝对我在雁门关守将遇刺身亡后,挺身而出力挑重担的行为表示首肯,并且说很快朝廷就会增兵来援,吩咐我一定要尽量避免首先挑起冲突,争取用外交手段使辽兵退去云云。
  我看了使者带来的谕旨后,一阵苦笑。
  契丹大军如此兴师动众地来到雁门关外,总不是来踏青的吧?虽然说现在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但是我料想萧绰和韩德让一定没有如此清闲的心思,带着几万大军出游!而且这个用外交手段退兵更是离谱,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面对一群打定主意要抢你家东西,烧你家房子的歹人,好好说话能管用?
  不过皇帝既然有交代,那我总要做个姿态出来,于是我命令摘了免战牌,鸣鼓升帐,招属下众将到大帐中议事。
  众人群情振奋,纷纷要求领兵出战,完全没有因为被大军压境后感到丝毫的恐惧不安。
  我起先的时候有些诧异,不过仔细想想也就可以理解了,现在是北宋之初,国力始终是保持在上升期,人心士气都很旺盛,且前有攻唐灭汗,平定十国,一统中原的战绩在前,雄兵百万,名将无数,与辽国的几次战争,也没有吃过什么亏,众人自然不会畏敌如虎,反而是有些羡慕前贤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很不得自己也能借此良机搏回一个万户侯!
  和平时期的军人无疑是悲哀的,只有在战场上才能体现出他们存在的实际价值来,没有任何的悬念,真刀真枪的对抗之下,才能说明谁是最后的英雄。
  我看着急功近利的手下们,微微地笑着说道,“不急,不急!有道是先礼后兵,皇帝命我们先用外交手段来交涉,若是契丹人实在无礼,那也就怪不得我们刀兵相见了!”
  众将轰然应喏,其中一个长相粗黑的北地大汉嘿嘿笑道,“大人,不若派我去交涉好了,我这么雄壮的长相,对那些契丹蛮子一定很有威慑力啦!”
  “李雄你快省省吧——”旁边立刻有人鄙夷道,“就凭你那个长相,还想去当使节?人家一看就是去打的啊——”
  “哈哈哈哈——”众人指着那名叫作李雄的副将狂笑不已。
  “嘿嘿——”李雄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干笑道,“这不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嘛!当当使节,起码能契丹人斗斗嘴,过过干瘾,总好过呆在这里闲得要死!”
  我笑着摇了摇头道,“派你去作使节,还不如直接送份战书过去好了!关于这件事情,本帅自有安排!”
  从代州衙门里找了一个老练些的官吏,嘱咐了一番后派了过去。
  没有过了多久,那人就回来了,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