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松一口气
武京娘和李承乾夫妻多年,对李承乾是在了解不过了,知道李承乾这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心软和念及旧情。当初魏王李泰,吴王李恪,晋王李治几次三番要加害于他,可是等到他登基之后,还是异样给魏王和吴王这两个死了的兄弟加封了王爵,还让魏王李泰的儿子李欣,吴王李恪的儿子李阳承袭爵位。
对晋王李治这个唯一还在世的一母同胞的兄弟更是没话说,几次三番让人前往倭州,送去赏赐。
武京娘很清楚,她若是向李承乾解释,分辨,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于是才闹出了现在这么一出。
青衣素袍,未施妆容,看其装扮,简直就像是自己要把自己打入冷宫一样,结果一下子就击中了李承乾心里最为柔弱的地方。
李承乾看着武京娘,心中也是一阵感叹,两人毕竟夫妻多年,这么些年下来,两人的感情一直十分深厚,甚至为了顾及武京娘的感受,登基三载,几次朝臣向他谏言,要广选秀女,充实后宫,都被他驳回了。
如今看着武京娘这副装束,他对武京娘的气一下子就消了大半,甚至还觉得自己也有过错,毕竟这两日他对武京娘太过冷淡了。
“皇后无需如此,近两日朝中事多而繁杂,以致冷落了皇后,说起来,倒是朕的过错!”
恐怕就连李承乾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认错,这几乎就是一种本能,在朝臣们面前,他是威严的君主,他统治着这个世界上最为庞大,强盛的国家,他一句话,就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
然而在家人的面前,李承乾还是习惯性的将自己的角色变换一下,就比如在武京娘的面前,他还是更愿意做一个疼爱妻子的丈夫。
武京娘闻言,这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一次,自己是过关了,可是她还是要解释,否则的话,这件事在李承乾的心里结下疙瘩,天长日久,曾经的那份荣宠,只怕是会留下一点儿残缺。
武京娘不想让自己变成汉孝景皇帝的栗妃一样,因为栗妃曾经有非常好的机会,可以母仪天下,但是就是因为她的骄狂,惹恼了孝景皇帝,结果不单单害了自己,也害了她的儿子刘荣。
起初,孝景皇帝的正室薄皇后既不得宠,也没有生育,而栗姬却是孝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并为他生下第一个儿子刘荣。等孝景皇帝的祖母薄太后过世后,便废薄皇后,又立长子刘荣做太子,但始终没有立新皇后。
孝景皇帝的姊姊,即馆陶长公主刘嫖,平日为讨好做皇帝的弟弟,便时常献美女进宫,而且美女都得到宠幸,对此栗姬非常愤怒。
这就是她第一个愚蠢的地方——善妒。
在这一点上,武京娘显然更为欣赏太宗皇帝的长孙皇后,太宗皇帝是位风流天子,身边美女如云,对此长孙皇后不但不嫉妒,反而专心为太宗皇帝打理后宫诸事,让太宗皇帝得以安心的处理朝政,不必为后宫事羁绊。
这也是为什么长孙皇后后来年老色衰,后宫之中美貌远胜于她的嫔妃始终不能撼动她地位,太宗皇帝也始终敬重其的原因。
栗姬的愚蠢还在于她拒绝了长公主刘嫖,刘嫖身为孝景皇帝的姐姐,原先与栗姬的关系并不好,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知道栗姬之子是太子,栗姬以后也会是皇太后,因此必须化敌为友,就向栗姬提起希望让自己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为妃的意愿。
刘嫖是个聪明人,作为女人,她很清楚栗姬对自己举荐美女的行为相当不满,不过她认为这都是为了讨好皇帝,皇帝既有三宫六院的特权,就算栗姬做了皇后恐怕也不得不如此体现风度,不得不说刘嫖真是高估了栗姬的政治头脑。
与此同时,刘嫖也希望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陈娇许配给栗姬所生的刘荣太子。这样就可以让自己与皇帝兄弟亲上加亲,日后做了侄皇帝的丈母娘、甚至小皇帝的亲姥姥,就越发地荣华富贵、子孙万代啦。
于是,就在栗姬打打点点、朝廷上下也认为她就要继任皇后的这段日子里,馆陶公主刘嫖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亲自出马,去向栗姬提亲去也。
不用说,馆陶公主认为自己这桩倒提亲,是完全十拿九稳的事体,世上焉有不愿与皇帝亲姐姐、太后亲女儿结成紧密联盟的蠢人乎?
让馆陶公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栗姬就偏偏是这样一个蠢人。
栗姬一听说馆陶公主的“美意”,就立刻报以冷嘲热讽,对这个未来大姑子嗤之以鼻,怎么,如今知道要来奉承我了么,哼哼,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你也不想想,我儿子那是日后要当皇帝的。你会把那么多美女介绍给皇上,你就该知道,我儿子他日后也是有资格佳丽无数的,就凭你女儿那个模样,比得上哪一个呢?想靠那个毛丫头公侯万代?门儿都没有!当然,栗姬也许没有说得这么刻薄,不过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栗姬没准说得还要露骨尖酸。
栗姬也许并不是不懂得政治联姻的重要性,只是她也许太高估了自己母子俩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把儿子的“太子”名分看得太牢固了。或者,她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把自己栗家的女孩儿嫁作太子妃的美好前景,怎么会肯“便宜”害自己守空房的馆陶长公主呢?
总之,栗姬那出人意表的性格,就在这一刻为自己树下了一个死敌,决定了自己和刘荣最终的结局。
馆陶长公主在栗姬这里碰了一鼻子灰,自然很是不爽,尤其让她胆寒的是,原来栗姬对自己的恨意竟有如此之深。如今自己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她都敢于当面给自己下不来台,假如日后她的儿子成为皇帝、她成为太后,自己这个过气姑妈,岂不是死到临头了?
刘嫖越想越是大汗淋漓,可是这桩事却连自己的母亲窦太后处,都不能明说,因为窦太后想立的是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为皇太弟,要是她知道宝贝女儿想与侄太子拉关系,会怎么说呢。
馆陶在后宫中转来转去,最后来到了王娡夫人所居的猗兰殿里。
而王娡却不像栗姬一样,她一向在后宫中与人为善,广结人缘,对皇帝的姐姐长公主更是倾心结纳,因此满腹怨气的馆陶公主立即毫不忌讳地将怨恨和牢骚都一五一十地对着王夫人发泄了出来。
王娡听着馆陶公主的牢骚,一面善解人意地附和连声。更叹道:“栗夫人真是辜负了公主您的美意呀,阿娇多可爱的人儿,我要有这样好的儿媳妇,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不过也难怪,她如今已是太子之母,又快当皇后了,有些个想头,确实是我这样的小姬妾猜想不出的。长公主啊长公主,你也不要太生气了,这些话对我说说不要紧,出了我这儿,可千万不要再说了,那可保不齐要惹麻烦呢!”
这番贴心贴意的“劝说”,惹得馆陶公主越发地乱转起来。乱转若干圈之后,馆陶公主下了狠心,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绝不能让栗姬当上皇后、更不能让她的儿子成为皇帝!
那么,一旦弄走了刘荣,谁来继任太子呢?馆陶公主眼睛一亮,当然得是她自己的女婿来继任太子!而这位未来女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面前这位“知己”的王夫人之子。
此时的王娡身边,共有五位未婚的小亲王,四位是她早死的妹妹的儿子,最小的才是她的亲生儿子。按照年龄来算,王息姁的长子广川王刘越才该是陈娇最般配的丈夫,但是如果这样联姻,王娡与长公主共同进退的动力自然不会太高。如果将陈娇嫁给小表弟胶东王刘彻的话,不光是王夫人要与自己里应外合搞定栗姬,小女婿自然也要比大女婿好摆弄得多。一番算计之后,馆陶公主一天之内第二次主动为自己的女儿倒提亲,表示自己愿意把女儿嫁与王娡做儿媳妇了。
王娡多聪明的人啊,说话听音,立刻就明白了馆陶公主的算盘珠子是怎么拨拉的,而馆陶公主的算盘,也正是她自己暗暗憋了多少年的指望,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立刻受宠若惊状地应承了下来,为六岁的儿子刘彻订下了这桩婚事。
王娡一面欢欢喜喜地代儿子向未来丈母娘道谢,一面又加油添柴,故意长叹起来:“唉,只可惜我这个小子不过是个亲王,真是委屈阿娇姑娘了。长公主你虽然大人大量不嫌弃,我们母子却惭愧得紧哪!”
一番话恰到好处地正戳中了馆陶公主的肠子,横竖如今王娡母子也是自己人了,馆陶公主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把自己的主意明着说了,很简单,两个字——夺嫡!
俗话说,趁热要打铁,宜早不宜迟。馆陶公主说干就干,直奔刘启所居的宫室而去。
果然,馆陶公主立即跑去向弟弟下栗姬的烂药末子:“皇帝,听说你要册封栗姬做我朝皇后?这可万万行不得!”
刘启宠爱栗姬,立她为后的愿早已不知在枕边许了多少回,一时间真不知道三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一时间瞠目结舌:“何解呢?”
馆陶公主道:“栗姬是个两面三刀的女人,满怀恶毒,而且奇妒,她对皇帝你如今宠幸的美人们都衔恨入骨,不但没有友爱之心,而且还不停口地诅咒,偶尔相遇的时候,她更向诸美人唾吐连连。你想,她现在不过是个姬妾,就敢仗着太子这样嚣张泼辣,一旦正位中宫、日后成太后,我看日后‘人彘’惨象只怕又要重现在刘家,皇上你如今心爱的儿女们恐怕都难逃一劫!如果你真是一个圣明天子的话,就不要再被这个狐媚子蒙骗下去了!”
刘启被姐姐这番话说得全身冷汗直流。他既不敢相信与自己恩爱备至的女人如此心如蛇蝎,但是他与栗姬多年夫妻,对她的性情倒也有些了解,晓得她是个脾气不好的主儿,只怕姐姐所说并非空穴来风。
于是有一天,孝景皇帝特意来到栗姬的宫中,试探地向她开了口:“联已立刘荣为太子,爱姬不日也就要成为皇后。如今我身体日见不济,万一有个什么好歹,大汉朝和联这整个大家,就都要托付给你了。后宫中的嫔妃们都年轻,朕的诸王又都年幼,朝廷后宫诸事纷扰,处处有危险,到那时候你可千万要帮我好生维护他们才是啊。”
孝景皇帝这年大约三十七八岁年纪,如果是现在,这正是一个男人成熟壮盛的最最好年纪,但是刘启的身体却早让后宫中的莺莺燕燕们淘澄得虚弱了,身体却并不好。这席话,虽说是试探之语,却也是皇帝掏心的话,说起来不是不伤感的。
栗姬如果够聪明,就应该赶紧应承下来,最好再安慰安慰丈夫,说他必定吉人天相啥的。可是老天真没给她一点脑子,再好的话到她的耳朵里一过,都变了味道。
于是,栗姬立刻变了脸色,怒气冲冲起来。不但不肯答应照顾诸姬和儿女,更连句好话都不肯说给皇帝听,当面就顶撞起来。史书上甚至记载,栗姬责骂孝景皇帝为老狗。
孝景皇帝一看她这副嘴脸,简直气不打一处来,觉得自己这么些年来真是认错人、白宠她一场了,立即起身,拂袖而去。栗姬一看丈夫居然一反常态地不来低声下气,更是怒火中烧,冲着孝景皇帝的背影就大哭大闹起来,并且迫不及待地就甩出了一串粗言秽语。辱骂后宫姬妾倒还是等闲,更重要的是她捎带着骂孝景皇帝是条“老狗”!所以才跟后宫中那些没廉耻的女人厮混,真是“狗男女”。
正当栗姬满地乱跳、大发雌威的时候,她却忘了,孝景皇帝虽然自觉身体不佳来交待后事,但是他毕竟还不到四十岁,还没有老到耳朵背的时候,完全可以一个字不落地把她说的那些狠话儿记得清清楚楚。
祸从口出,事情就此定局。
栗姬的愚蠢害了她,也害了她的儿子刘荣,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她恃宠而骄,过分的高估了自己在孝景皇帝心目当中的位置,结果落得一败涂地。
武京娘当然不想自己和栗姬一样,落得那样的下场,所以坐上皇后这张位子之后,她始终都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骄纵,甚至都不敢放松警惕,这也是为什么她要在朝中广为安插自己的人手,为的就是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一旦李承乾翻脸,她也好能有个依靠。
其实不单单是武京娘,或许连历史上的武则天最开始的时候,也是为了自保,才涉足政治的,只不过后来发现了权利的好处,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才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女皇的道路。
武京娘完全就是讲栗姬当成了一个反面典型,时时刻刻都在用栗姬的故事,告诫着自己。
栗姬善妒,武京娘虽然也不愿意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但是为了不留下一个善妒的名声,她甚至还主动张罗过要为李承乾选秀女,只不过李承乾对美色一向不上心,屡屡拒绝了她的好意。
还有栗姬拒绝了馆陶公主的联盟,这是她最为愚蠢的地方,馆陶公主是孝景皇帝的亲姐姐,在孝景皇帝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得罪了馆陶公主,栗姬的命运基本上就已经定下了。
武京娘不会犯栗姬的错误,她甚至曾想过主动找人联盟,来稳固太子李弘的地位,还有谁能比杜睿更合适,当时杜睿是李承乾最为信任的臣子,更是当朝的驸马,在朝野之中的地位无人能及。
武京娘想要为李弘求娶杜睿和她姐姐武媚娘的女儿杜太平,甚至不惜放下身段,主动上门,只可惜被杜睿搪塞了过去。
还有今天的事情,武京娘可以想象,如果是栗姬遇到同样的事情,肯定会对着皇帝大吵大闹,如果她要是那个蠢女人的话,那一切就全都完了。
李承乾原本就已经因为李义府是由她举荐,担任本次恩科的同考,结果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甚至学子都跑到礼部衙门的大门口去静坐请愿,致使朝廷的公信力大为减弱。
李承乾的心里已经对武京娘有所不满,甚至有了心结,武京娘如果来吵闹,甚至要强行辩解的话,她在李承乾心中的印象分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连以前的温婉恭顺的好印象,都会荡然无存。
好在武京娘够聪明,她知道什么样的女人,最能降服李承乾这样的男人,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么一出。
不得不说,武京娘果然好心机,没有走了历史上栗姬的老路,看李承乾的样子,就知道,这位性情中人的皇帝,已经原谅了武京娘。
“圣上!臣妾委实不知李义府居然是那等样人,臣妾原以为,那李义府能得已故马周大人的赏识,才学有被世人称道,才向圣上举荐了他,可是那李义府居然辜负臣妾与圣上的厚望,做出那等事情来,害的圣上都跟着受牵累,臣妾当真罪该万死!”
李承乾听武京娘居然说出了一个死字,心中更是大为怜惜,忙道:“皇后!朕也知你是被那李义府蒙蔽,此事无需再说!不干皇后的事!”
武京娘闻言,心中暗喜,脸上却依然一副悔不当初的表情,道:“圣上虽然宽宥臣妾,然臣妾却始终难以释怀,科举乃是朝中选材大典,至关重要,如今居然被李义府弄成现在这般模样,致使朝廷被百姓诟病,闹出这么多事端,臣妾身为皇后,原本是想为圣上分忧,可闹到如今这般境况,臣妾自然罪责难逃,还请圣上严惩臣妾,以儆效尤!”
不得不说武京娘这个女人实在是太聪明了,太有心机了,虽然嘴上请罪,但是话里已经言明,她之所以推荐李义府是为了给李承乾分忧,再说出请罪的话来,李承乾又是个耳根子软的皇帝,如何还能下得了狠心。
果然,李承乾闻言,只顾着劝慰武京娘:“皇后贤德,朝野内外尽知,而今虽有小过,却也是无心之失,朕不怪你就是,你切不可如此,让朕忧心!”
武京娘闻言,知道这一关,她是彻底的过了,而且因为她的主动请罪,还给李承乾留下了好印象,虽然因此舍弃了李义府,有些可惜,但是李义府终归是咎由自取,要是留着他的话,以后还不知道要惹出多少事情来,如今死了也好。
当然这里面还要多亏了那位天下第一蠢妇栗姬,要不是有她做反面教材的话,武京娘心慌意乱之下,少不得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如今雨过天晴,皇帝皇后依然恩爱如初,琴瑟和鸣,这场危机总算是过去了,武京娘照样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只是可惜了李义府。
毕竟历史上李义府曾身居高位,地位显赫,虽然最后忧愤而死,但是总归轰轰烈烈了一把,可是现在,因为生了个蠢蛋儿子,收受贿赂都给别人留下了把柄,最后还落得一个凌迟处死的下场,当真可悲可叹。
次日,贡院门口,早早的就围满了人,贡院原本是国家选才的重地,可是这一天,因为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科举舞弊案,居然成了刑场。
当李义府父子,还有他的女婿被带上来的时候,围观的百姓,还有那些来长安赶考的学子,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李义府虽然脸色惨白,但是毕竟是经历过龟兹攻防战,见识过大场面的,总归还有些胆色,只是低头不言。
可是李泽春就不一样了,就在前几天,他还在享受着幸福生活,可是如今却要遭受凌迟这般的酷刑折磨,早就被吓得瘫软成了一团,裤裆里更是屎尿齐流,只顾着哀声乞命。
就连行刑的刽子手都看不下去了,脸上带着深深的鄙薄。
李义府也在一旁看见了,忍不住大声喝骂道:“竖子!死便死!又有何惧!”
李义府现在也想开了,总归都是一死,倒不如想开些,显得硬气一些,只可惜他的硬气非但没能给他带来围观百姓的叫好声,反而引来了一阵痛骂。
李义府也是深恨自己的长子,要不是这个其蠢如猪的儿子,他哪里会沦落到今天这步境地,原本攀附上了皇后武京娘,他的前途一片光明,现在全都被李泽春给害的没有了。
李泽春也知道今天断无生理,听到李义府喝骂,他也不禁急了,也大声骂了起来:“老匹夫!都是你,都是你害的!你好歹也享受过了荣华富贵,死也就死了,可是我呢?我还年轻,全都是你害的,要是你不贪财,如何会有今天!老匹夫!如今我们兄弟要和你一起遭受酷刑折磨,这下你断子绝孙了,都是你害你,老匹夫!我真恨不得亲手杀了你!”
李泽春骂得恶毒,就连那些围观的百姓都是一阵错愕,他们今天算是开了眼界,大唐以孝治国,无论是哪一家,哪一派的学说,首重的都是孝道,可是如今这两父子四道临头,居然还反目成仇,尤其是做儿子的居然大骂自己的父亲是“老匹夫”,也当真是一桩奇闻了。
狄仁杰也在人群之中,看着李家父子的丑态,不禁暗暗摇头,心道:当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绪伦!我们走吧!”
杜耀辉闻言,诧异道:“怀英!这待会儿就要对这些恶贼行刑,你怎的不看了?”
狄仁杰闻言,气笑道:“这有何好看的,你要是想看杀人,回去和找你自家兄长,让他带你上战场,自然看得到!血淋淋的,有甚好看!”
杜耀辉也猛地想到,待会儿凌迟的场面,可不大美观,顿时变了脸色,跟在狄仁杰身后,退出了人群。
“怀英!要是我说,你就是太厚道了!”杜耀辉突然抱怨了起来,道,“那一日圣上都要奖赏你!你向圣上求个官,想来也不难,怎的就退却了!”
狄仁杰笑道:“恩赏下来的官职有甚稀罕的,若是恩师知道我是萌恩入仕,心中定然不快,要想入仕,为国效力,就要凭真本事。”
“怀英贤弟说得好!”
突然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狄仁杰和杜耀辉转身一看,见站在他们身后的居然是田迎。
杜耀辉当先皱眉道:“你这人怎的神出鬼没的,还偷听别人说话!”
田迎闻言,也不着恼,反而笑道:“方才听了怀英贤弟的豪言,在下也是情不自禁,方才叫好!”
杜耀辉对田迎没有什么好印象,在他看来天底下最能耐的人就是杜睿,可是偏生这田迎言语不俗,让狄仁杰都钦佩不已,杜耀辉不由得替杜睿嫉妒起来了。
狄仁杰连忙笑道:“田兄!不用理会他!田兄方才也去了贡院!”
田迎点头道:“自然是去了,今日严惩李义府父子这等乱国之人,在下岂能不去看看,如今恶贼得除,国之幸也!”
杜耀辉闻言,抢着道:“要是旁人见李义府父子死,击节叫好也就罢了,怎的你也叫好?”
田迎笑道:“这位学弟何出此言?”
杜耀辉讽刺道:“你可是这一科,李义府定下的甲榜第一名,可是如今圣上降旨,却要重开科举,你这状元岂不是可惜了!”
狄仁杰闻言,皱眉道:“不得无礼!”
狄仁杰斥责了杜耀辉,赶紧又对田迎致歉道:“田兄,我这兄弟失礼了!”
田迎笑道:“无需如此,这科举被李义府这等乱国之人搅扰一番,纵然是当真被圣上钦点了状元之名,得来也不痛快,如今倒也好了,圣上重开科举,公平取士,倒让我又有了施展的地方,寒窗苦读十余年,不至于荒废了光阴才好!”
狄仁杰一直便相信田迎的甲榜第一,是凭借真本事考来的,闻言,也是赞叹道:“我辈学子就该如此!”
狄仁杰对田迎是真心的敬佩,不单单是敬佩其才学更是敬佩其为人,历史上的狄仁杰对有才学的人,一向都十分友善,从不曾心怀嫉妒,更没有过打压,他一生了不起之处,其中一点就在于他能推荐、提拔、任用其他了不起的人物。
狄仁杰选拔人才是不拘一格的。有一次,武则天让宰相各举荐一个人来做尚书郎。就是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郎中、员外郎这些官职,相当于后世国务院内各司司长,地位很重要。狄仁杰推荐的,是自己的儿子狄光嗣。后来狄光嗣果然当上了地官员外郎,非常称职。武则天很高兴:“你就像古代祁奚一样,能举自己儿子为官。”
狄仁杰也能冒着风险举荐人才。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来兵败来降,有关部门主张处斩。狄仁杰却别具慧眼,认为李楷固是骁将之才,若恕其死罪,一定能感恩效节。这个提议也被武则天接受了,授以官爵,委派他专征契丹。果然,李楷固大败契丹余众,得胜而归。武则天为此设宴庆功,宴会上,武则天举杯对狄仁杰说:“公之功也。”
因为狄仁杰知人善任,而武则天也充分信任他,在短短几年之内,他推荐的人遍布朝野。因为他为国举贤,并无私心,而且所推荐的确实都是人才,所以很多人后来一直任职到玄宗朝,位登台阁,成为朝廷精英。《旧唐书?狄仁杰传》上说:“仁杰常以举贤为意,其所引拔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
狄仁杰推荐人才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一次,武则天让他举荐一名将相之才,他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升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曰:“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答已经将他提升了。狄仁杰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于是张柬之再被提拔为秋官侍郎,很快就当上了宰相。
也就是这个张柬之,在后来武则天病重的时候,联合了桓彦范、崔玄、袁恕己、敬晖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将李显推上皇位,完成了所谓的“唐室中兴”。史书认为:“柬之果能兴复中宗,盖仁杰之推荐也。”唐室中兴或许没有狄仁杰什么功劳,可是狄仁杰做到的这一点:“天下桃李皆仰慕,域中豪杰尽归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狄仁杰原本就觉得田迎是个大才,昨日在承庆殿的时候,就曾动过向李承乾举荐田迎的念头,只不过那个时候,他尚且是个白身,担心若是在李承乾面前贸然举荐的话,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再加上狄仁杰觉得田迎的才华远在他之上,便是走科举正途,也照样能赢得机会,步入仕途,这才忍住了心中的冲动。
可是回到客栈之后,再给杜睿写信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将田迎给写上了。
“田迎!”
杜睿手上拿着狄仁杰从长安寄回来的信,也不禁一阵纳闷,他前世通读二十四史,尤其对唐史的研究更是精熟,他可从来都不曾记得,历史上有过关于田迎的记载。
如果这个田迎当真像狄仁杰信上所说的那般人物,奈何时至今日,默默无名?
杜睿的心中泛起了思量,可是很快也就释然了,大唐虽然不似魏晋,可是毕竟也承袭了一些魏晋遗风,民间那些有才学的名士,都喜欢隐居山林。
料想这个田迎也是如此,此前肯定是无心仕途,只想逍遥避世,如今见大唐蒸蒸日上,也不禁动了尘俗的心思,前往长安参加科举。
不过,终归这个田迎如此得狄仁杰的推崇,由不得杜睿不上心,历史上狄仁杰举荐人才的能力,可是出了名的,若非这个田迎果真有不俗之处,狄仁杰也不会专门在信中反复提及。
杜睿将信放好,对赶回来复命的冯照言道:“冯教师可曾见过这个田迎?”
冯照回道:“这倒是不曾见过,不过此人遣返大比之时曾中的甲榜第一,为此杜小郎还曾出言讥讽过这田迎。”
杜睿闻言更是奇了,在他想来,狄仁杰已经是大唐历史上顶尖的人才了,再加上这么多年,他悉心调教,定然更胜历史上的那个狄公,谁知道突然冒出来了一个田迎,虽说遣返科举,有李义府父子弄权操纵,可是若是凭借真才实学的话,这甲榜第一也不是那么容易中的。
难道这田迎当怎如此大才?
对计划之外的人,杜睿一向都格外留心,大唐的政局在杜睿的心中就是一大盘棋,原本杜睿已经将棋局的思路都设计好了,大唐只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就能永久强盛,可是突然蹦出来了一个旗子,将他的棋局扰乱了,也由不得他不留心。
“这个田迎究竟是何方神圣?”
对杜睿如此留意这个田迎,冯照也是迷惑不解,在冯照看来方尽天下,就没有人能让杜睿如此的人物。
“老爷!这个田迎可是有甚不凡之处!”
杜睿没见过这个田迎,自然也不好做出评判,只得道:“我也不知道,只是总觉得有些担心,这个田迎出现的太突然了,原本默默无闻,如今借着科举大比,突然一鸣惊人。”
冯照忙道:“可需要小人去探查一番!”
杜睿想了想,最终还是摇头道:“算了!静观其变就是!”
看了冯照的反应,杜睿也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了,毕竟历史因为他的出现已经被修改的面目全非,田迎的出现,或许也是他的到来,引起了蝴蝶效应,毕竟在杜睿的前世,像苏麟,秦束等人还不是一样默默无闻。
若是田迎的才学当真如狄仁杰所说的那般,倒也是件好事,毕竟得益的是大唐。
与此同时,在江淮一带,一出大宅院之内,一个面目粗狂的中年人正在指挥着家人收拾行装,看样子是打算要举家迁移。
他的身量不高,但身材却极为壮实,两道浓眉,脸颊之上一道深深的疤痕,让他看上去有些狰狞。
“全都收拾好!明日一早便要出发,赶去长安了!”
这时一个稍微年轻些的男子走了过来,对着中年人耳语了几句,中年人的脸色顿时一变,道:“几时靠岸?”
男子忙道:“那边传来的消息,最迟明天就要到了!”
中年人点点头,道:“来的真不是时候,算了!他们的血统可都查清楚了!你要知道,这是主上吩咐的大事,若是混进来了不相干的人,坏了主上的大事,你我都吃罪不起!”
男子忙道:“放心好了!都是身世清白,血统纯正的,一共三百零七人!绝对出不了岔子!”
中年人一阵皱眉道:“可是我明天就要出发去长安了,我看你还是留下,这里的事情便由你负责。”
男子也不退却,应了下来:“好!正好这些时日,我也要去泉州,查看海船的建造进度,我看不如就把这匹孩子全都带去泉州安置,也好隐人耳目!”
中年人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道:“这样也好,不过你一定要小心在意,千万不能出了乱子!”
男子笑道:“放心就是了,这种事也不是做了一次两次了!你只管安心去长安,泉州和这里的事情,我都会料理好!”
中年人点点头,长叹了一声,道:“隐忍了这么多年,总算是又看到希望了,希望这一次主上不会再让我们落得一场空欢喜!”
对晋王李治这个唯一还在世的一母同胞的兄弟更是没话说,几次三番让人前往倭州,送去赏赐。
武京娘很清楚,她若是向李承乾解释,分辨,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于是才闹出了现在这么一出。
青衣素袍,未施妆容,看其装扮,简直就像是自己要把自己打入冷宫一样,结果一下子就击中了李承乾心里最为柔弱的地方。
李承乾看着武京娘,心中也是一阵感叹,两人毕竟夫妻多年,这么些年下来,两人的感情一直十分深厚,甚至为了顾及武京娘的感受,登基三载,几次朝臣向他谏言,要广选秀女,充实后宫,都被他驳回了。
如今看着武京娘这副装束,他对武京娘的气一下子就消了大半,甚至还觉得自己也有过错,毕竟这两日他对武京娘太过冷淡了。
“皇后无需如此,近两日朝中事多而繁杂,以致冷落了皇后,说起来,倒是朕的过错!”
恐怕就连李承乾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认错,这几乎就是一种本能,在朝臣们面前,他是威严的君主,他统治着这个世界上最为庞大,强盛的国家,他一句话,就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
然而在家人的面前,李承乾还是习惯性的将自己的角色变换一下,就比如在武京娘的面前,他还是更愿意做一个疼爱妻子的丈夫。
武京娘闻言,这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一次,自己是过关了,可是她还是要解释,否则的话,这件事在李承乾的心里结下疙瘩,天长日久,曾经的那份荣宠,只怕是会留下一点儿残缺。
武京娘不想让自己变成汉孝景皇帝的栗妃一样,因为栗妃曾经有非常好的机会,可以母仪天下,但是就是因为她的骄狂,惹恼了孝景皇帝,结果不单单害了自己,也害了她的儿子刘荣。
起初,孝景皇帝的正室薄皇后既不得宠,也没有生育,而栗姬却是孝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并为他生下第一个儿子刘荣。等孝景皇帝的祖母薄太后过世后,便废薄皇后,又立长子刘荣做太子,但始终没有立新皇后。
孝景皇帝的姊姊,即馆陶长公主刘嫖,平日为讨好做皇帝的弟弟,便时常献美女进宫,而且美女都得到宠幸,对此栗姬非常愤怒。
这就是她第一个愚蠢的地方——善妒。
在这一点上,武京娘显然更为欣赏太宗皇帝的长孙皇后,太宗皇帝是位风流天子,身边美女如云,对此长孙皇后不但不嫉妒,反而专心为太宗皇帝打理后宫诸事,让太宗皇帝得以安心的处理朝政,不必为后宫事羁绊。
这也是为什么长孙皇后后来年老色衰,后宫之中美貌远胜于她的嫔妃始终不能撼动她地位,太宗皇帝也始终敬重其的原因。
栗姬的愚蠢还在于她拒绝了长公主刘嫖,刘嫖身为孝景皇帝的姐姐,原先与栗姬的关系并不好,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知道栗姬之子是太子,栗姬以后也会是皇太后,因此必须化敌为友,就向栗姬提起希望让自己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为妃的意愿。
刘嫖是个聪明人,作为女人,她很清楚栗姬对自己举荐美女的行为相当不满,不过她认为这都是为了讨好皇帝,皇帝既有三宫六院的特权,就算栗姬做了皇后恐怕也不得不如此体现风度,不得不说刘嫖真是高估了栗姬的政治头脑。
与此同时,刘嫖也希望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陈娇许配给栗姬所生的刘荣太子。这样就可以让自己与皇帝兄弟亲上加亲,日后做了侄皇帝的丈母娘、甚至小皇帝的亲姥姥,就越发地荣华富贵、子孙万代啦。
于是,就在栗姬打打点点、朝廷上下也认为她就要继任皇后的这段日子里,馆陶公主刘嫖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亲自出马,去向栗姬提亲去也。
不用说,馆陶公主认为自己这桩倒提亲,是完全十拿九稳的事体,世上焉有不愿与皇帝亲姐姐、太后亲女儿结成紧密联盟的蠢人乎?
让馆陶公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栗姬就偏偏是这样一个蠢人。
栗姬一听说馆陶公主的“美意”,就立刻报以冷嘲热讽,对这个未来大姑子嗤之以鼻,怎么,如今知道要来奉承我了么,哼哼,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你也不想想,我儿子那是日后要当皇帝的。你会把那么多美女介绍给皇上,你就该知道,我儿子他日后也是有资格佳丽无数的,就凭你女儿那个模样,比得上哪一个呢?想靠那个毛丫头公侯万代?门儿都没有!当然,栗姬也许没有说得这么刻薄,不过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栗姬没准说得还要露骨尖酸。
栗姬也许并不是不懂得政治联姻的重要性,只是她也许太高估了自己母子俩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把儿子的“太子”名分看得太牢固了。或者,她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把自己栗家的女孩儿嫁作太子妃的美好前景,怎么会肯“便宜”害自己守空房的馆陶长公主呢?
总之,栗姬那出人意表的性格,就在这一刻为自己树下了一个死敌,决定了自己和刘荣最终的结局。
馆陶长公主在栗姬这里碰了一鼻子灰,自然很是不爽,尤其让她胆寒的是,原来栗姬对自己的恨意竟有如此之深。如今自己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她都敢于当面给自己下不来台,假如日后她的儿子成为皇帝、她成为太后,自己这个过气姑妈,岂不是死到临头了?
刘嫖越想越是大汗淋漓,可是这桩事却连自己的母亲窦太后处,都不能明说,因为窦太后想立的是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为皇太弟,要是她知道宝贝女儿想与侄太子拉关系,会怎么说呢。
馆陶在后宫中转来转去,最后来到了王娡夫人所居的猗兰殿里。
而王娡却不像栗姬一样,她一向在后宫中与人为善,广结人缘,对皇帝的姐姐长公主更是倾心结纳,因此满腹怨气的馆陶公主立即毫不忌讳地将怨恨和牢骚都一五一十地对着王夫人发泄了出来。
王娡听着馆陶公主的牢骚,一面善解人意地附和连声。更叹道:“栗夫人真是辜负了公主您的美意呀,阿娇多可爱的人儿,我要有这样好的儿媳妇,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不过也难怪,她如今已是太子之母,又快当皇后了,有些个想头,确实是我这样的小姬妾猜想不出的。长公主啊长公主,你也不要太生气了,这些话对我说说不要紧,出了我这儿,可千万不要再说了,那可保不齐要惹麻烦呢!”
这番贴心贴意的“劝说”,惹得馆陶公主越发地乱转起来。乱转若干圈之后,馆陶公主下了狠心,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绝不能让栗姬当上皇后、更不能让她的儿子成为皇帝!
那么,一旦弄走了刘荣,谁来继任太子呢?馆陶公主眼睛一亮,当然得是她自己的女婿来继任太子!而这位未来女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面前这位“知己”的王夫人之子。
此时的王娡身边,共有五位未婚的小亲王,四位是她早死的妹妹的儿子,最小的才是她的亲生儿子。按照年龄来算,王息姁的长子广川王刘越才该是陈娇最般配的丈夫,但是如果这样联姻,王娡与长公主共同进退的动力自然不会太高。如果将陈娇嫁给小表弟胶东王刘彻的话,不光是王夫人要与自己里应外合搞定栗姬,小女婿自然也要比大女婿好摆弄得多。一番算计之后,馆陶公主一天之内第二次主动为自己的女儿倒提亲,表示自己愿意把女儿嫁与王娡做儿媳妇了。
王娡多聪明的人啊,说话听音,立刻就明白了馆陶公主的算盘珠子是怎么拨拉的,而馆陶公主的算盘,也正是她自己暗暗憋了多少年的指望,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立刻受宠若惊状地应承了下来,为六岁的儿子刘彻订下了这桩婚事。
王娡一面欢欢喜喜地代儿子向未来丈母娘道谢,一面又加油添柴,故意长叹起来:“唉,只可惜我这个小子不过是个亲王,真是委屈阿娇姑娘了。长公主你虽然大人大量不嫌弃,我们母子却惭愧得紧哪!”
一番话恰到好处地正戳中了馆陶公主的肠子,横竖如今王娡母子也是自己人了,馆陶公主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把自己的主意明着说了,很简单,两个字——夺嫡!
俗话说,趁热要打铁,宜早不宜迟。馆陶公主说干就干,直奔刘启所居的宫室而去。
果然,馆陶公主立即跑去向弟弟下栗姬的烂药末子:“皇帝,听说你要册封栗姬做我朝皇后?这可万万行不得!”
刘启宠爱栗姬,立她为后的愿早已不知在枕边许了多少回,一时间真不知道三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一时间瞠目结舌:“何解呢?”
馆陶公主道:“栗姬是个两面三刀的女人,满怀恶毒,而且奇妒,她对皇帝你如今宠幸的美人们都衔恨入骨,不但没有友爱之心,而且还不停口地诅咒,偶尔相遇的时候,她更向诸美人唾吐连连。你想,她现在不过是个姬妾,就敢仗着太子这样嚣张泼辣,一旦正位中宫、日后成太后,我看日后‘人彘’惨象只怕又要重现在刘家,皇上你如今心爱的儿女们恐怕都难逃一劫!如果你真是一个圣明天子的话,就不要再被这个狐媚子蒙骗下去了!”
刘启被姐姐这番话说得全身冷汗直流。他既不敢相信与自己恩爱备至的女人如此心如蛇蝎,但是他与栗姬多年夫妻,对她的性情倒也有些了解,晓得她是个脾气不好的主儿,只怕姐姐所说并非空穴来风。
于是有一天,孝景皇帝特意来到栗姬的宫中,试探地向她开了口:“联已立刘荣为太子,爱姬不日也就要成为皇后。如今我身体日见不济,万一有个什么好歹,大汉朝和联这整个大家,就都要托付给你了。后宫中的嫔妃们都年轻,朕的诸王又都年幼,朝廷后宫诸事纷扰,处处有危险,到那时候你可千万要帮我好生维护他们才是啊。”
孝景皇帝这年大约三十七八岁年纪,如果是现在,这正是一个男人成熟壮盛的最最好年纪,但是刘启的身体却早让后宫中的莺莺燕燕们淘澄得虚弱了,身体却并不好。这席话,虽说是试探之语,却也是皇帝掏心的话,说起来不是不伤感的。
栗姬如果够聪明,就应该赶紧应承下来,最好再安慰安慰丈夫,说他必定吉人天相啥的。可是老天真没给她一点脑子,再好的话到她的耳朵里一过,都变了味道。
于是,栗姬立刻变了脸色,怒气冲冲起来。不但不肯答应照顾诸姬和儿女,更连句好话都不肯说给皇帝听,当面就顶撞起来。史书上甚至记载,栗姬责骂孝景皇帝为老狗。
孝景皇帝一看她这副嘴脸,简直气不打一处来,觉得自己这么些年来真是认错人、白宠她一场了,立即起身,拂袖而去。栗姬一看丈夫居然一反常态地不来低声下气,更是怒火中烧,冲着孝景皇帝的背影就大哭大闹起来,并且迫不及待地就甩出了一串粗言秽语。辱骂后宫姬妾倒还是等闲,更重要的是她捎带着骂孝景皇帝是条“老狗”!所以才跟后宫中那些没廉耻的女人厮混,真是“狗男女”。
正当栗姬满地乱跳、大发雌威的时候,她却忘了,孝景皇帝虽然自觉身体不佳来交待后事,但是他毕竟还不到四十岁,还没有老到耳朵背的时候,完全可以一个字不落地把她说的那些狠话儿记得清清楚楚。
祸从口出,事情就此定局。
栗姬的愚蠢害了她,也害了她的儿子刘荣,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她恃宠而骄,过分的高估了自己在孝景皇帝心目当中的位置,结果落得一败涂地。
武京娘当然不想自己和栗姬一样,落得那样的下场,所以坐上皇后这张位子之后,她始终都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骄纵,甚至都不敢放松警惕,这也是为什么她要在朝中广为安插自己的人手,为的就是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一旦李承乾翻脸,她也好能有个依靠。
其实不单单是武京娘,或许连历史上的武则天最开始的时候,也是为了自保,才涉足政治的,只不过后来发现了权利的好处,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才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女皇的道路。
武京娘完全就是讲栗姬当成了一个反面典型,时时刻刻都在用栗姬的故事,告诫着自己。
栗姬善妒,武京娘虽然也不愿意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但是为了不留下一个善妒的名声,她甚至还主动张罗过要为李承乾选秀女,只不过李承乾对美色一向不上心,屡屡拒绝了她的好意。
还有栗姬拒绝了馆陶公主的联盟,这是她最为愚蠢的地方,馆陶公主是孝景皇帝的亲姐姐,在孝景皇帝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得罪了馆陶公主,栗姬的命运基本上就已经定下了。
武京娘不会犯栗姬的错误,她甚至曾想过主动找人联盟,来稳固太子李弘的地位,还有谁能比杜睿更合适,当时杜睿是李承乾最为信任的臣子,更是当朝的驸马,在朝野之中的地位无人能及。
武京娘想要为李弘求娶杜睿和她姐姐武媚娘的女儿杜太平,甚至不惜放下身段,主动上门,只可惜被杜睿搪塞了过去。
还有今天的事情,武京娘可以想象,如果是栗姬遇到同样的事情,肯定会对着皇帝大吵大闹,如果她要是那个蠢女人的话,那一切就全都完了。
李承乾原本就已经因为李义府是由她举荐,担任本次恩科的同考,结果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甚至学子都跑到礼部衙门的大门口去静坐请愿,致使朝廷的公信力大为减弱。
李承乾的心里已经对武京娘有所不满,甚至有了心结,武京娘如果来吵闹,甚至要强行辩解的话,她在李承乾心中的印象分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连以前的温婉恭顺的好印象,都会荡然无存。
好在武京娘够聪明,她知道什么样的女人,最能降服李承乾这样的男人,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么一出。
不得不说,武京娘果然好心机,没有走了历史上栗姬的老路,看李承乾的样子,就知道,这位性情中人的皇帝,已经原谅了武京娘。
“圣上!臣妾委实不知李义府居然是那等样人,臣妾原以为,那李义府能得已故马周大人的赏识,才学有被世人称道,才向圣上举荐了他,可是那李义府居然辜负臣妾与圣上的厚望,做出那等事情来,害的圣上都跟着受牵累,臣妾当真罪该万死!”
李承乾听武京娘居然说出了一个死字,心中更是大为怜惜,忙道:“皇后!朕也知你是被那李义府蒙蔽,此事无需再说!不干皇后的事!”
武京娘闻言,心中暗喜,脸上却依然一副悔不当初的表情,道:“圣上虽然宽宥臣妾,然臣妾却始终难以释怀,科举乃是朝中选材大典,至关重要,如今居然被李义府弄成现在这般模样,致使朝廷被百姓诟病,闹出这么多事端,臣妾身为皇后,原本是想为圣上分忧,可闹到如今这般境况,臣妾自然罪责难逃,还请圣上严惩臣妾,以儆效尤!”
不得不说武京娘这个女人实在是太聪明了,太有心机了,虽然嘴上请罪,但是话里已经言明,她之所以推荐李义府是为了给李承乾分忧,再说出请罪的话来,李承乾又是个耳根子软的皇帝,如何还能下得了狠心。
果然,李承乾闻言,只顾着劝慰武京娘:“皇后贤德,朝野内外尽知,而今虽有小过,却也是无心之失,朕不怪你就是,你切不可如此,让朕忧心!”
武京娘闻言,知道这一关,她是彻底的过了,而且因为她的主动请罪,还给李承乾留下了好印象,虽然因此舍弃了李义府,有些可惜,但是李义府终归是咎由自取,要是留着他的话,以后还不知道要惹出多少事情来,如今死了也好。
当然这里面还要多亏了那位天下第一蠢妇栗姬,要不是有她做反面教材的话,武京娘心慌意乱之下,少不得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如今雨过天晴,皇帝皇后依然恩爱如初,琴瑟和鸣,这场危机总算是过去了,武京娘照样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只是可惜了李义府。
毕竟历史上李义府曾身居高位,地位显赫,虽然最后忧愤而死,但是总归轰轰烈烈了一把,可是现在,因为生了个蠢蛋儿子,收受贿赂都给别人留下了把柄,最后还落得一个凌迟处死的下场,当真可悲可叹。
次日,贡院门口,早早的就围满了人,贡院原本是国家选才的重地,可是这一天,因为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科举舞弊案,居然成了刑场。
当李义府父子,还有他的女婿被带上来的时候,围观的百姓,还有那些来长安赶考的学子,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李义府虽然脸色惨白,但是毕竟是经历过龟兹攻防战,见识过大场面的,总归还有些胆色,只是低头不言。
可是李泽春就不一样了,就在前几天,他还在享受着幸福生活,可是如今却要遭受凌迟这般的酷刑折磨,早就被吓得瘫软成了一团,裤裆里更是屎尿齐流,只顾着哀声乞命。
就连行刑的刽子手都看不下去了,脸上带着深深的鄙薄。
李义府也在一旁看见了,忍不住大声喝骂道:“竖子!死便死!又有何惧!”
李义府现在也想开了,总归都是一死,倒不如想开些,显得硬气一些,只可惜他的硬气非但没能给他带来围观百姓的叫好声,反而引来了一阵痛骂。
李义府也是深恨自己的长子,要不是这个其蠢如猪的儿子,他哪里会沦落到今天这步境地,原本攀附上了皇后武京娘,他的前途一片光明,现在全都被李泽春给害的没有了。
李泽春也知道今天断无生理,听到李义府喝骂,他也不禁急了,也大声骂了起来:“老匹夫!都是你,都是你害的!你好歹也享受过了荣华富贵,死也就死了,可是我呢?我还年轻,全都是你害的,要是你不贪财,如何会有今天!老匹夫!如今我们兄弟要和你一起遭受酷刑折磨,这下你断子绝孙了,都是你害你,老匹夫!我真恨不得亲手杀了你!”
李泽春骂得恶毒,就连那些围观的百姓都是一阵错愕,他们今天算是开了眼界,大唐以孝治国,无论是哪一家,哪一派的学说,首重的都是孝道,可是如今这两父子四道临头,居然还反目成仇,尤其是做儿子的居然大骂自己的父亲是“老匹夫”,也当真是一桩奇闻了。
狄仁杰也在人群之中,看着李家父子的丑态,不禁暗暗摇头,心道:当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绪伦!我们走吧!”
杜耀辉闻言,诧异道:“怀英!这待会儿就要对这些恶贼行刑,你怎的不看了?”
狄仁杰闻言,气笑道:“这有何好看的,你要是想看杀人,回去和找你自家兄长,让他带你上战场,自然看得到!血淋淋的,有甚好看!”
杜耀辉也猛地想到,待会儿凌迟的场面,可不大美观,顿时变了脸色,跟在狄仁杰身后,退出了人群。
“怀英!要是我说,你就是太厚道了!”杜耀辉突然抱怨了起来,道,“那一日圣上都要奖赏你!你向圣上求个官,想来也不难,怎的就退却了!”
狄仁杰笑道:“恩赏下来的官职有甚稀罕的,若是恩师知道我是萌恩入仕,心中定然不快,要想入仕,为国效力,就要凭真本事。”
“怀英贤弟说得好!”
突然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狄仁杰和杜耀辉转身一看,见站在他们身后的居然是田迎。
杜耀辉当先皱眉道:“你这人怎的神出鬼没的,还偷听别人说话!”
田迎闻言,也不着恼,反而笑道:“方才听了怀英贤弟的豪言,在下也是情不自禁,方才叫好!”
杜耀辉对田迎没有什么好印象,在他看来天底下最能耐的人就是杜睿,可是偏生这田迎言语不俗,让狄仁杰都钦佩不已,杜耀辉不由得替杜睿嫉妒起来了。
狄仁杰连忙笑道:“田兄!不用理会他!田兄方才也去了贡院!”
田迎点头道:“自然是去了,今日严惩李义府父子这等乱国之人,在下岂能不去看看,如今恶贼得除,国之幸也!”
杜耀辉闻言,抢着道:“要是旁人见李义府父子死,击节叫好也就罢了,怎的你也叫好?”
田迎笑道:“这位学弟何出此言?”
杜耀辉讽刺道:“你可是这一科,李义府定下的甲榜第一名,可是如今圣上降旨,却要重开科举,你这状元岂不是可惜了!”
狄仁杰闻言,皱眉道:“不得无礼!”
狄仁杰斥责了杜耀辉,赶紧又对田迎致歉道:“田兄,我这兄弟失礼了!”
田迎笑道:“无需如此,这科举被李义府这等乱国之人搅扰一番,纵然是当真被圣上钦点了状元之名,得来也不痛快,如今倒也好了,圣上重开科举,公平取士,倒让我又有了施展的地方,寒窗苦读十余年,不至于荒废了光阴才好!”
狄仁杰一直便相信田迎的甲榜第一,是凭借真本事考来的,闻言,也是赞叹道:“我辈学子就该如此!”
狄仁杰对田迎是真心的敬佩,不单单是敬佩其才学更是敬佩其为人,历史上的狄仁杰对有才学的人,一向都十分友善,从不曾心怀嫉妒,更没有过打压,他一生了不起之处,其中一点就在于他能推荐、提拔、任用其他了不起的人物。
狄仁杰选拔人才是不拘一格的。有一次,武则天让宰相各举荐一个人来做尚书郎。就是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郎中、员外郎这些官职,相当于后世国务院内各司司长,地位很重要。狄仁杰推荐的,是自己的儿子狄光嗣。后来狄光嗣果然当上了地官员外郎,非常称职。武则天很高兴:“你就像古代祁奚一样,能举自己儿子为官。”
狄仁杰也能冒着风险举荐人才。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来兵败来降,有关部门主张处斩。狄仁杰却别具慧眼,认为李楷固是骁将之才,若恕其死罪,一定能感恩效节。这个提议也被武则天接受了,授以官爵,委派他专征契丹。果然,李楷固大败契丹余众,得胜而归。武则天为此设宴庆功,宴会上,武则天举杯对狄仁杰说:“公之功也。”
因为狄仁杰知人善任,而武则天也充分信任他,在短短几年之内,他推荐的人遍布朝野。因为他为国举贤,并无私心,而且所推荐的确实都是人才,所以很多人后来一直任职到玄宗朝,位登台阁,成为朝廷精英。《旧唐书?狄仁杰传》上说:“仁杰常以举贤为意,其所引拔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
狄仁杰推荐人才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一次,武则天让他举荐一名将相之才,他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升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曰:“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答已经将他提升了。狄仁杰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于是张柬之再被提拔为秋官侍郎,很快就当上了宰相。
也就是这个张柬之,在后来武则天病重的时候,联合了桓彦范、崔玄、袁恕己、敬晖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将李显推上皇位,完成了所谓的“唐室中兴”。史书认为:“柬之果能兴复中宗,盖仁杰之推荐也。”唐室中兴或许没有狄仁杰什么功劳,可是狄仁杰做到的这一点:“天下桃李皆仰慕,域中豪杰尽归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狄仁杰原本就觉得田迎是个大才,昨日在承庆殿的时候,就曾动过向李承乾举荐田迎的念头,只不过那个时候,他尚且是个白身,担心若是在李承乾面前贸然举荐的话,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再加上狄仁杰觉得田迎的才华远在他之上,便是走科举正途,也照样能赢得机会,步入仕途,这才忍住了心中的冲动。
可是回到客栈之后,再给杜睿写信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将田迎给写上了。
“田迎!”
杜睿手上拿着狄仁杰从长安寄回来的信,也不禁一阵纳闷,他前世通读二十四史,尤其对唐史的研究更是精熟,他可从来都不曾记得,历史上有过关于田迎的记载。
如果这个田迎当真像狄仁杰信上所说的那般人物,奈何时至今日,默默无名?
杜睿的心中泛起了思量,可是很快也就释然了,大唐虽然不似魏晋,可是毕竟也承袭了一些魏晋遗风,民间那些有才学的名士,都喜欢隐居山林。
料想这个田迎也是如此,此前肯定是无心仕途,只想逍遥避世,如今见大唐蒸蒸日上,也不禁动了尘俗的心思,前往长安参加科举。
不过,终归这个田迎如此得狄仁杰的推崇,由不得杜睿不上心,历史上狄仁杰举荐人才的能力,可是出了名的,若非这个田迎果真有不俗之处,狄仁杰也不会专门在信中反复提及。
杜睿将信放好,对赶回来复命的冯照言道:“冯教师可曾见过这个田迎?”
冯照回道:“这倒是不曾见过,不过此人遣返大比之时曾中的甲榜第一,为此杜小郎还曾出言讥讽过这田迎。”
杜睿闻言更是奇了,在他想来,狄仁杰已经是大唐历史上顶尖的人才了,再加上这么多年,他悉心调教,定然更胜历史上的那个狄公,谁知道突然冒出来了一个田迎,虽说遣返科举,有李义府父子弄权操纵,可是若是凭借真才实学的话,这甲榜第一也不是那么容易中的。
难道这田迎当怎如此大才?
对计划之外的人,杜睿一向都格外留心,大唐的政局在杜睿的心中就是一大盘棋,原本杜睿已经将棋局的思路都设计好了,大唐只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就能永久强盛,可是突然蹦出来了一个旗子,将他的棋局扰乱了,也由不得他不留心。
“这个田迎究竟是何方神圣?”
对杜睿如此留意这个田迎,冯照也是迷惑不解,在冯照看来方尽天下,就没有人能让杜睿如此的人物。
“老爷!这个田迎可是有甚不凡之处!”
杜睿没见过这个田迎,自然也不好做出评判,只得道:“我也不知道,只是总觉得有些担心,这个田迎出现的太突然了,原本默默无闻,如今借着科举大比,突然一鸣惊人。”
冯照忙道:“可需要小人去探查一番!”
杜睿想了想,最终还是摇头道:“算了!静观其变就是!”
看了冯照的反应,杜睿也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了,毕竟历史因为他的出现已经被修改的面目全非,田迎的出现,或许也是他的到来,引起了蝴蝶效应,毕竟在杜睿的前世,像苏麟,秦束等人还不是一样默默无闻。
若是田迎的才学当真如狄仁杰所说的那般,倒也是件好事,毕竟得益的是大唐。
与此同时,在江淮一带,一出大宅院之内,一个面目粗狂的中年人正在指挥着家人收拾行装,看样子是打算要举家迁移。
他的身量不高,但身材却极为壮实,两道浓眉,脸颊之上一道深深的疤痕,让他看上去有些狰狞。
“全都收拾好!明日一早便要出发,赶去长安了!”
这时一个稍微年轻些的男子走了过来,对着中年人耳语了几句,中年人的脸色顿时一变,道:“几时靠岸?”
男子忙道:“那边传来的消息,最迟明天就要到了!”
中年人点点头,道:“来的真不是时候,算了!他们的血统可都查清楚了!你要知道,这是主上吩咐的大事,若是混进来了不相干的人,坏了主上的大事,你我都吃罪不起!”
男子忙道:“放心好了!都是身世清白,血统纯正的,一共三百零七人!绝对出不了岔子!”
中年人一阵皱眉道:“可是我明天就要出发去长安了,我看你还是留下,这里的事情便由你负责。”
男子也不退却,应了下来:“好!正好这些时日,我也要去泉州,查看海船的建造进度,我看不如就把这匹孩子全都带去泉州安置,也好隐人耳目!”
中年人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道:“这样也好,不过你一定要小心在意,千万不能出了乱子!”
男子笑道:“放心就是了,这种事也不是做了一次两次了!你只管安心去长安,泉州和这里的事情,我都会料理好!”
中年人点点头,长叹了一声,道:“隐忍了这么多年,总算是又看到希望了,希望这一次主上不会再让我们落得一场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