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潜伏在敌人的心脏
看到刘孝元进来,刘阳站起来就招呼:“明经先生,快坐!几天不见你人影,可把贫僧我想死了。最近还是很忙?”他招呼得热烈,刘孝元心里面却只是有点哭笑不得的意思。明王手下的细作还真是扮什么像什么,一个色迷迷的喇嘛都能演活了,真是不简单啊。
他在刘阳身边坐下,看着一个在刘阳屋里的徐娘半老的老小姐不做声地给他倒了一碗茶,苦笑道:“本以为大师会找个雏儿双修的,是不是大师的囊中有些羞涩?若是这样,在下倒还可以帮衬一下。”
刘阳嘿嘿一笑:“双修的佛母都是打小调教出来的,随便找个雏儿可不成……佛爷的金刚杵可不是寻常的小姑娘能受的,就得找这样熟透了的妇人才行。”说着话,他摸出一小锭散碎银子丢给那女子。那女人乖觉得很,谢了声就走出去,屋子里面只剩下刘孝元和刘阳二人。
刘阳换了一副郑重的脸色,看着刘孝元认真地道:“大王这次派某家南来,就是想摸清楚蒙古人的兵力和布署……不仅要中原的,还要西域、草原和乌斯藏的情况。另外,刘某还想和蒙古这边的几个汉军万户联络一二。若是有人肯在战场上倒戈,这个功劳可是泼天的。到时候,你我都少不了一个万户侯!”
刘孝元心思转动,刘大喇嘛提出的这些要求,没有一件是容易做成的。不过他还是有些办法的……只是明王为什么要摸清蒙古人在西域的情况?莫非是他想要在短期内就进军西域?这事儿是不急了一些?大明就算能一统天下,那也是接了个烂摊子,是不是应该来个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上几十年?
刘阳紧紧地盯着刘孝元,看他在那里皱眉沉思,以为事情有些难办。于是就一笑说道:“事情是有些多,也不需要一下子全都办到……不如先摸清楚蒙古人出兵的时间,进攻的目标和大致动用的兵力吧。”
“蒙古人会在十二月二十日出兵。蒙古、色目、汉军一共十八万人!还会动员六万民伕随行。目标就是大名府……预计大年三十扑击到大名府城下!”
刘孝元张口就来,说出的都是最高机密的情报——忽必烈的汉人谋士有许多。但是真正得到信任的却寥寥无几。刘孝元绝对算是其中之一了。
“十八万人!?”刘阳怔了一下,“大年三十扑击大名……”
“没错!”
刘孝元道:“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二十了,一个月后,忽必烈就会出兵!十八万人中有十三个蒙古,三个色目万人队,汉军两万人,主要是陕西刘家的兵马。色目人是萧家和耶律家的和西域白番的兵,也有一些唐兀(党项)李家的人。
蒙古军的编成是这样的。三个骑兵万人队,一人双马的配置;一个怯薛万人队,一人三马;这些都是骑兵。一个抬铳军万人队,一个骆驼炮千人多,这些都是西域白番。八个蒙古步军万人队,都是配马的,不过一人只有一马。两万汉军步兵,这是刘元振(刘黑马之子)的兵。萧家、耶律家各一个万人步队,都是河东的契丹人、女真人组成的军队……他们现在都算色目人了。刘家、萧家、耶律家的军队都是无马步兵。蒙古人还打算征发八万汉人民伕,四万辆大车和四万匹骡马用来运送粮秣。粮秣一共预备了五十万石。可供二十四万人,二十二万匹骡马骆驼吃上半年吧。
另外,蒙古人在京兆府、灵州城各预备了十万石粮秣。忽必烈还令统领乌斯藏十三万户的国师八思巴筹集十万石粮秣和五万匹骡马送往巩昌路。忽必烈的心腹大将霸突鲁也带着三个千人队的一万汉军去了别失八里。”
刘孝元拿起桌上的茶碗抿了一口。停顿了下又道:“忽必烈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虚攻大名府,引明军南下,而后向河南而退,从开封附近过河。将明军诱到开封城下依托坚城与明军周旋,为李璮创造机会自河东、益都两路进兵,偷袭燕京。同时,宋国还会在江南发难,攻打泉州和舟山……”
刘阳猛吸口气。脸上都是惊喜的表情。刘孝元提供的情报可谓详细到了极点!
刘孝元看着刘阳,眉头突然一皱。“不过忽必烈的用兵往往重在临阵决断,战前的部署只是草案。未必会遵照执行。”
这个时代没有电报没有电话,信息传递缓慢,情报收集困难。凡是在军事上比较成功的国家,一般都会赋予前敌统帅以重权。像宋朝那样由皇帝老子和宰执大臣在后方的首都宫廷里开军议遥控指挥,那是肯定要打败仗的。而忽必烈是大汗亲自统军,战前的计划不过是个参考,真打起来说不定就当成搽屁股纸了。
刘孝元看着微微显出一些失望的刘阳,微笑道:“在下不才,是颇得忽必烈信用的,战时可以随其左右。判官如果无惧险阻,可以和刘某同行。”
“当真?”刘阳大喜。
刘孝元重重点头,笑道:“不过判官可不能再扮喇嘛了……忽必烈军中的真喇嘛可是很有一些的。”
……
陈德兴快步走进了自己设在昭明宫内的作战室——正式的名称就都督房,这里也是明军的战时大本营。不过陈德兴也和忽必烈一样,也是要亲自统兵出征的。到时候留守在这里的就是参谋司军师张世杰、军务司判官任宜江、政务司判官黄智深、大义总教官孔玉这些人。他们将辅佐郭芙儿保着世子陈长安监国。
这会儿,张世杰、张熙载、任宜江、黄智深、孔玉,还有几个军将,陆虎、刘和尚、王威、王陆飞,还有北洋舰队提督高大,还有郭侃这个战场经验无比丰富的师帅,还有一众参谋军官,都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和上一次大出兵时,参谋军官都有些不知所措不同,现在的明军参谋们已经胸有成竹多了——陈德兴创建的这支军队,在中世纪来说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一支学习能力和总结经验的能力都极强的军队。这是因为参谋司和陆海军军校的存在。每一次战争的经验教训都会被参谋司和军校的军官们搜集起来,进行分析有时候还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演习,从而总结探索出相应的战术战法,还会制定出相对应的条例。
所以上一回河北——燕云战役后,明军的参谋司和陆军军校就花了好几个月进行调查和总结,终于将这场对明军来说规模空前的大战完全吃透摸清,化作了一个个新的条例和战术战法。而且大明的陆军参谋们也更加清楚应该如何组织一场大型会战了。
同时,还派出了大批地图测量小分队,按照陈德兴交给他们的办法,把河北的大明控制区进行了一番精确测绘。还秘密派遣侦查小队化妆成商队,对蒙古和东唐的部分地盘进行了测绘。制作出了13世纪最精确的华北军用地图——主要的道路、河流、城镇、山脉、关隘、港口、渡口,全都跃然纸上。
看到陈德兴走进来,满脸的喜色,刘和尚就第一个凑了上去,抱了个拳,笑吟吟问:“大王,王妃生了?”
陈德兴点了点头,笑道:“又是个男孩,六斤八两……母子平安。”
这是李翠仙的第二个孩子,分娩过程非常顺利,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把孩子生了下来。
众将听到陈德兴有多了个嫡子,纷纷上前道喜,陈德兴也大笑着回应。其实他对多生孩子并不执着,不过这个时代的人们就是喜欢多子,他也只能入乡随俗了。
不过转眼他就收束了自己的心神,缓缓扫视大家一眼,“细作来报,忽必烈北上大名,已经是箭在弦上了……最晚本月二十日,他就要从开封出兵!十天左右,就能兵临大名府!现在已经是十六日了。也就是说,再有四天,中原大战就会开始!诸位,你们怎么看这个局面?”
郭侃反应最快,他笑着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俺们银甲师先请个头阵!”
陈德兴点头笑笑,心想你不请头阵,你的银甲师也别想躲在后面。既然郭侃识时务,那么这个要求,该当成全他们。
听到郭侃这样表态,张熙载在旁边低低笑了一声。他现在是明军陆军军校校长,同时还是副军师,俨然就是参谋司的灵魂人物。
这种天生就能运筹帷幄,心思缜密,能够把陈德兴提出的作战草案变成一个切实可行的严谨计划的人物,在随营军校前几期的毕业生中,大概就是这独一号了。
陈德兴微笑道:“廷扬,你有什么高见?”
张熙载摇摇头,神色淡淡地道:“高见谈不上,倒是有个问题。”
“问吧。”
“大王到底想取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要打垮忽必烈这个蒙古大汗,还是要让他继续当蒙古人的大汗呢?”(未完待续)
他在刘阳身边坐下,看着一个在刘阳屋里的徐娘半老的老小姐不做声地给他倒了一碗茶,苦笑道:“本以为大师会找个雏儿双修的,是不是大师的囊中有些羞涩?若是这样,在下倒还可以帮衬一下。”
刘阳嘿嘿一笑:“双修的佛母都是打小调教出来的,随便找个雏儿可不成……佛爷的金刚杵可不是寻常的小姑娘能受的,就得找这样熟透了的妇人才行。”说着话,他摸出一小锭散碎银子丢给那女子。那女人乖觉得很,谢了声就走出去,屋子里面只剩下刘孝元和刘阳二人。
刘阳换了一副郑重的脸色,看着刘孝元认真地道:“大王这次派某家南来,就是想摸清楚蒙古人的兵力和布署……不仅要中原的,还要西域、草原和乌斯藏的情况。另外,刘某还想和蒙古这边的几个汉军万户联络一二。若是有人肯在战场上倒戈,这个功劳可是泼天的。到时候,你我都少不了一个万户侯!”
刘孝元心思转动,刘大喇嘛提出的这些要求,没有一件是容易做成的。不过他还是有些办法的……只是明王为什么要摸清蒙古人在西域的情况?莫非是他想要在短期内就进军西域?这事儿是不急了一些?大明就算能一统天下,那也是接了个烂摊子,是不是应该来个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上几十年?
刘阳紧紧地盯着刘孝元,看他在那里皱眉沉思,以为事情有些难办。于是就一笑说道:“事情是有些多,也不需要一下子全都办到……不如先摸清楚蒙古人出兵的时间,进攻的目标和大致动用的兵力吧。”
“蒙古人会在十二月二十日出兵。蒙古、色目、汉军一共十八万人!还会动员六万民伕随行。目标就是大名府……预计大年三十扑击到大名府城下!”
刘孝元张口就来,说出的都是最高机密的情报——忽必烈的汉人谋士有许多。但是真正得到信任的却寥寥无几。刘孝元绝对算是其中之一了。
“十八万人!?”刘阳怔了一下,“大年三十扑击大名……”
“没错!”
刘孝元道:“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二十了,一个月后,忽必烈就会出兵!十八万人中有十三个蒙古,三个色目万人队,汉军两万人,主要是陕西刘家的兵马。色目人是萧家和耶律家的和西域白番的兵,也有一些唐兀(党项)李家的人。
蒙古军的编成是这样的。三个骑兵万人队,一人双马的配置;一个怯薛万人队,一人三马;这些都是骑兵。一个抬铳军万人队,一个骆驼炮千人多,这些都是西域白番。八个蒙古步军万人队,都是配马的,不过一人只有一马。两万汉军步兵,这是刘元振(刘黑马之子)的兵。萧家、耶律家各一个万人步队,都是河东的契丹人、女真人组成的军队……他们现在都算色目人了。刘家、萧家、耶律家的军队都是无马步兵。蒙古人还打算征发八万汉人民伕,四万辆大车和四万匹骡马用来运送粮秣。粮秣一共预备了五十万石。可供二十四万人,二十二万匹骡马骆驼吃上半年吧。
另外,蒙古人在京兆府、灵州城各预备了十万石粮秣。忽必烈还令统领乌斯藏十三万户的国师八思巴筹集十万石粮秣和五万匹骡马送往巩昌路。忽必烈的心腹大将霸突鲁也带着三个千人队的一万汉军去了别失八里。”
刘孝元拿起桌上的茶碗抿了一口。停顿了下又道:“忽必烈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虚攻大名府,引明军南下,而后向河南而退,从开封附近过河。将明军诱到开封城下依托坚城与明军周旋,为李璮创造机会自河东、益都两路进兵,偷袭燕京。同时,宋国还会在江南发难,攻打泉州和舟山……”
刘阳猛吸口气。脸上都是惊喜的表情。刘孝元提供的情报可谓详细到了极点!
刘孝元看着刘阳,眉头突然一皱。“不过忽必烈的用兵往往重在临阵决断,战前的部署只是草案。未必会遵照执行。”
这个时代没有电报没有电话,信息传递缓慢,情报收集困难。凡是在军事上比较成功的国家,一般都会赋予前敌统帅以重权。像宋朝那样由皇帝老子和宰执大臣在后方的首都宫廷里开军议遥控指挥,那是肯定要打败仗的。而忽必烈是大汗亲自统军,战前的计划不过是个参考,真打起来说不定就当成搽屁股纸了。
刘孝元看着微微显出一些失望的刘阳,微笑道:“在下不才,是颇得忽必烈信用的,战时可以随其左右。判官如果无惧险阻,可以和刘某同行。”
“当真?”刘阳大喜。
刘孝元重重点头,笑道:“不过判官可不能再扮喇嘛了……忽必烈军中的真喇嘛可是很有一些的。”
……
陈德兴快步走进了自己设在昭明宫内的作战室——正式的名称就都督房,这里也是明军的战时大本营。不过陈德兴也和忽必烈一样,也是要亲自统兵出征的。到时候留守在这里的就是参谋司军师张世杰、军务司判官任宜江、政务司判官黄智深、大义总教官孔玉这些人。他们将辅佐郭芙儿保着世子陈长安监国。
这会儿,张世杰、张熙载、任宜江、黄智深、孔玉,还有几个军将,陆虎、刘和尚、王威、王陆飞,还有北洋舰队提督高大,还有郭侃这个战场经验无比丰富的师帅,还有一众参谋军官,都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和上一次大出兵时,参谋军官都有些不知所措不同,现在的明军参谋们已经胸有成竹多了——陈德兴创建的这支军队,在中世纪来说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一支学习能力和总结经验的能力都极强的军队。这是因为参谋司和陆海军军校的存在。每一次战争的经验教训都会被参谋司和军校的军官们搜集起来,进行分析有时候还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演习,从而总结探索出相应的战术战法,还会制定出相对应的条例。
所以上一回河北——燕云战役后,明军的参谋司和陆军军校就花了好几个月进行调查和总结,终于将这场对明军来说规模空前的大战完全吃透摸清,化作了一个个新的条例和战术战法。而且大明的陆军参谋们也更加清楚应该如何组织一场大型会战了。
同时,还派出了大批地图测量小分队,按照陈德兴交给他们的办法,把河北的大明控制区进行了一番精确测绘。还秘密派遣侦查小队化妆成商队,对蒙古和东唐的部分地盘进行了测绘。制作出了13世纪最精确的华北军用地图——主要的道路、河流、城镇、山脉、关隘、港口、渡口,全都跃然纸上。
看到陈德兴走进来,满脸的喜色,刘和尚就第一个凑了上去,抱了个拳,笑吟吟问:“大王,王妃生了?”
陈德兴点了点头,笑道:“又是个男孩,六斤八两……母子平安。”
这是李翠仙的第二个孩子,分娩过程非常顺利,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把孩子生了下来。
众将听到陈德兴有多了个嫡子,纷纷上前道喜,陈德兴也大笑着回应。其实他对多生孩子并不执着,不过这个时代的人们就是喜欢多子,他也只能入乡随俗了。
不过转眼他就收束了自己的心神,缓缓扫视大家一眼,“细作来报,忽必烈北上大名,已经是箭在弦上了……最晚本月二十日,他就要从开封出兵!十天左右,就能兵临大名府!现在已经是十六日了。也就是说,再有四天,中原大战就会开始!诸位,你们怎么看这个局面?”
郭侃反应最快,他笑着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俺们银甲师先请个头阵!”
陈德兴点头笑笑,心想你不请头阵,你的银甲师也别想躲在后面。既然郭侃识时务,那么这个要求,该当成全他们。
听到郭侃这样表态,张熙载在旁边低低笑了一声。他现在是明军陆军军校校长,同时还是副军师,俨然就是参谋司的灵魂人物。
这种天生就能运筹帷幄,心思缜密,能够把陈德兴提出的作战草案变成一个切实可行的严谨计划的人物,在随营军校前几期的毕业生中,大概就是这独一号了。
陈德兴微笑道:“廷扬,你有什么高见?”
张熙载摇摇头,神色淡淡地道:“高见谈不上,倒是有个问题。”
“问吧。”
“大王到底想取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要打垮忽必烈这个蒙古大汗,还是要让他继续当蒙古人的大汗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