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人民群众拥护谁?
中国人的历史观,总是喜欢讲什么有道伐无道,有德胜无德的。还有什么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仿佛胜利者都是因为得人心而有天下的。
在这个时空,大明帝国的历史教材上面,也多的是这样的内容。仿佛全世界到处都是无道失德的暴君,全世界劳动人民都伸长了脖子准备好了装着食物和汤水还有“神的大便”的壶啊,盘子啊,箩筐啊什么的,就等陈德兴的大军去解放似的。
不过这种事情,在现实当中是很少见到的,大部分情况下,陈德兴的军队都是不大受人欢迎的。
现在,大明陆军第十二旅旅帅张九少将就没有遇上任何一个来欢迎的台州人民。不过倒有不少农民站在道路两边刚刚收割完毕的田地里面围观,远远的,还空着手,没有人表现出任何善意,还在用张九听不懂的台州话议论着,听他们的语气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了。
“好多贼啊!”
“还都穿着铁甲……”
“那不是铁,是钢!”
“钢做衣服!?那得多少钱?”
“不晓得,总归不会便宜的,这一身怎么都得几千贯吧?”
“他们哪里来的钱?”
“当然是抢来的!”
“抢!?这下杜桥要被他们抢干净了吧?不知道会不会到乡下来抢?”
“肯定会的,不过我们乡下人没有什么钱。”
“没有钱,有老婆有闺女啊!”
“是啊,这可怎么办?”
“怎么呀……”
不过当台州团练军左军前营的旗号出现在明军第十二旅前方的时候,围观的人民群众们突然发出了欢呼的声音。
“快看,快看,杜家军来啦!”
“杜家军来杀贼啦!”
“是杜家的十秀才带兵来的。十秀才的本事可大了,是太学生啊,早晚都会中进士的……”
“有十秀才在。台州可有救了……”
这就是传说中民心所向啊!不过这些民仿佛没有想过,太学生和进士可不一定会打仗。
“停止前进!”
张九这个时候已经披挂整齐。骑在一匹蒙古马上——这马是用船运过来的,晕了一路,这会儿有些萎靡。
“列阵!”看到对面团练军的旗帜,张九连忙下令全军列阵,“方阵迎敌!”
还是明军的招牌阵型,刀盾加长枪加弓箭的方阵。因为少了一团兵,因此这个方阵有些单薄。只有三营长枪、三营弓箭和一营刀盾兵。七个营加上张九的旅部连,一共两千两百多人。占住了一片已经收割完毕的稻田。展开了阵型。
阵型严整,钢甲锃亮,长枪的枪尖和大横刀的刀身全都在日头底下泛着吓人的寒光。三营弓箭手列在前面,也没有刀盾手掩护,因为他们现在也都披了钢甲。远远看上去,就是两千多个铁人!
义门杜家的十秀才、十二秀才、十五秀才、十八秀才和二十二秀才则是坐着滑杆上战场的。这五个人都是三十多岁的白面书生,除了十五秀才杜宇是习武预备考武进士的,其他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大会骑马。
而且义门杜家也没有几匹能骑着上战场的马——马在江南就是稀有动物,便是义门杜这样的豪族。也不会去养这些毫无用处的娇贵动物。
所以杜家的秀才们就坐着轿子上战场了。而且秀才们也没有披甲戴头盔,那玩意几十斤重,穿戴起来路都走不动。再让人抬就太说不过去了。而且秀才们都是运筹帷幄的主儿,又不会上前去和敌人单挑,用不着披甲。
杜寅用羽扇遮着阳光,眯起眼睛远远打量了一番敌阵——敌人在四五百步开外,展开的非常迅速,仿佛是行云流水一般,在行进中完成了展开,排出了个什么阵型……
“十五哥儿,你来指挥吧。”杜大秀才命令道。
宋朝人对兄弟和儿子的称呼都是“哥儿”。杜宇是杜寅的亲弟弟。族里行十五,因此被唤作十五哥儿。因为是学武的。所以懂些兵法,也会耍些武艺。平日里也喜欢和兄弟们纵论兵法。在兵法方面谁也论不过他。因此给人“知兵”的印象,杜家团练兵可以组织训练起来,自然也是他的功劳。
“得令!”十五秀才杜宇就在滑杆上拱了下手,然后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令旗,大声命令,“列阵,弓箭在前,刀矛在后,无令不得张弓,无令不可后退!杜家族丁,阵后督战!传我命令,此战干系台州存亡,只许向前,不许后退,凡斩杀明贼一人,赏钱百贯……”
还别说,这番调度还是挺有章法的。而这杜家军的一千七八百条汉子,虽然多是佃农盐户出身,但是这些日子日日演练,还有杜宇调教出来杜家奴仆充当骨干,还有杜家的几个秀才当军官监督着,居然也有了一些精锐的样子。很快就把战阵给排了出来,还引来了一阵叫好——杜家秀才大战陈家钢兵的消息传得极快,四乡八里的农户盐户,全都聚集过来,远远的站着,伸长了脖子观战,还替他们家乡的子弟兵叫好。
“好!”
“杜家军好样的!”
百姓的欢呼声助威声传到了张九的耳朵里,虽然听不懂台州话,但是对方在为谁欢呼他还是知道的。
人心不附啊!可那又能怎么样?
张九冷哼一声,“前进,敌百步外止,第一排弓箭手自由射!”
三个命令连续下达,他麾下的两个团长叉了下手,然后就飞快奔回了各自的指挥岗位。在口令和金鼓声的调度之下,两千两百钢甲兵由如一道道移动的钢铁城墙一般,以便步走的速度向前压过去。战场四下,顿时就安静下来,哪怕是围观的百姓,也分明感到了浓浓的杀气。
离敌百步,急促的鼓声嘎然而止,两千多钢甲兵也同时停步,整齐的仿佛一人。
“真是严整啊!”
几个杜家的秀才脑海中浮出同样的念头:这次出战有些草率了……
绷绷绷……
这是弓弦的轻响,并不整齐,而是零星的,散乱的响起。然后就是两三百支羽箭离弦而出,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完美的抛物线,然后准确的落在了杜家军弓箭手组成的三列横阵中间,惨叫声顿时响了起来。这些百步外射来的羽箭居然有相当的准头,顿时就把毫无防备团练军弓箭手扫倒了一片!
“怎有恁般的准头!”几个秀才见到这一幕,全都瞪大了眼珠子。这可是百步之外射箭啊!
绷绷绷……
秀才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对面又是一阵雨箭射过来,同样不是齐射,同样准头惊人。站在团练军阵前,只穿着纸甲的弓手又倒下一片。也不是都被射杀了,毕竟距离遥远,弓力已经不足,穿透纸甲后虽然还能入肉寸余,但只要不中要害便一时坏不了性命,只是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原本还因为是头一次上战场不知道厉害,又有十五秀才杜宇开出的重赏,大家伙儿还有些兴奋,一时忘了害怕。这会儿听到惨叫,闻到了血腥味儿,所有人都有些害怕了。
“十五秀才!”杜寅还是强作镇定,“快让将士们还击啊!”
还击?杜宇瞥了哥哥一眼,百步之外啊……别说下面那些团练兵,就是自己这个打小习武的主儿,也只能勉强把箭射到那么远的距离,而且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杀伤力的!
而且要将羽箭射到百步之外必须使用硬弓,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拉得动的,而且价钱也贵……所以杜宇就给他麾下的团练装备了寻常的软弓,根本射不了那么远!
“射箭!快射,射死明贼!”
看到杜宇仿佛发呆一样无所适从,杜寅连声大吼,替弟弟瞎指挥起来了。前面的团练军弓箭手也早就慌乱的无所适从,要不是后面有督战队,他们这会儿就该溃了。听到杜宇的吼叫,这些人也不管自己手里是什么弓,也不管自己有几斤力气,全都发疯似的开始射箭。同样不是齐射,就是乱纷纷的乱箭。所有人都拼了老命在射,就想把敌人远远的逼开。只是这些羽箭,全都没有够着对面的钢甲兵,而是统统插在他们面前二三十步地面上,地面上就密密麻麻的一层白色羽毛,仿佛刚刚下过大雪似的。而对面,张九的三百弓箭手看到这些团练兵的弓箭射程后,又纷纷向前十几步,就站在对方的弓箭射程外面,用手中的步弓射出精准无比的羽箭,将对面的团练兵一片片的射翻在地。
在战场上的这些团练兵被射得昏头昏脑,也不知道厉害。倒是周围观战的群众们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了。
这些秀才们好像不会打仗啊!弓箭对射了半天,人家贼人一个没死,秀才们的团练已经倒下了一大片,这仗要怎么打下去?
就在这时,战场上面又传来了金鼓声声,钢甲兵大阵中突然分出一营刀盾手、一营长枪手和一营弓箭兵,迅速组成纵队,往团练军的左翼运动而去了……(未完待续)
在这个时空,大明帝国的历史教材上面,也多的是这样的内容。仿佛全世界到处都是无道失德的暴君,全世界劳动人民都伸长了脖子准备好了装着食物和汤水还有“神的大便”的壶啊,盘子啊,箩筐啊什么的,就等陈德兴的大军去解放似的。
不过这种事情,在现实当中是很少见到的,大部分情况下,陈德兴的军队都是不大受人欢迎的。
现在,大明陆军第十二旅旅帅张九少将就没有遇上任何一个来欢迎的台州人民。不过倒有不少农民站在道路两边刚刚收割完毕的田地里面围观,远远的,还空着手,没有人表现出任何善意,还在用张九听不懂的台州话议论着,听他们的语气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了。
“好多贼啊!”
“还都穿着铁甲……”
“那不是铁,是钢!”
“钢做衣服!?那得多少钱?”
“不晓得,总归不会便宜的,这一身怎么都得几千贯吧?”
“他们哪里来的钱?”
“当然是抢来的!”
“抢!?这下杜桥要被他们抢干净了吧?不知道会不会到乡下来抢?”
“肯定会的,不过我们乡下人没有什么钱。”
“没有钱,有老婆有闺女啊!”
“是啊,这可怎么办?”
“怎么呀……”
不过当台州团练军左军前营的旗号出现在明军第十二旅前方的时候,围观的人民群众们突然发出了欢呼的声音。
“快看,快看,杜家军来啦!”
“杜家军来杀贼啦!”
“是杜家的十秀才带兵来的。十秀才的本事可大了,是太学生啊,早晚都会中进士的……”
“有十秀才在。台州可有救了……”
这就是传说中民心所向啊!不过这些民仿佛没有想过,太学生和进士可不一定会打仗。
“停止前进!”
张九这个时候已经披挂整齐。骑在一匹蒙古马上——这马是用船运过来的,晕了一路,这会儿有些萎靡。
“列阵!”看到对面团练军的旗帜,张九连忙下令全军列阵,“方阵迎敌!”
还是明军的招牌阵型,刀盾加长枪加弓箭的方阵。因为少了一团兵,因此这个方阵有些单薄。只有三营长枪、三营弓箭和一营刀盾兵。七个营加上张九的旅部连,一共两千两百多人。占住了一片已经收割完毕的稻田。展开了阵型。
阵型严整,钢甲锃亮,长枪的枪尖和大横刀的刀身全都在日头底下泛着吓人的寒光。三营弓箭手列在前面,也没有刀盾手掩护,因为他们现在也都披了钢甲。远远看上去,就是两千多个铁人!
义门杜家的十秀才、十二秀才、十五秀才、十八秀才和二十二秀才则是坐着滑杆上战场的。这五个人都是三十多岁的白面书生,除了十五秀才杜宇是习武预备考武进士的,其他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大会骑马。
而且义门杜家也没有几匹能骑着上战场的马——马在江南就是稀有动物,便是义门杜这样的豪族。也不会去养这些毫无用处的娇贵动物。
所以杜家的秀才们就坐着轿子上战场了。而且秀才们也没有披甲戴头盔,那玩意几十斤重,穿戴起来路都走不动。再让人抬就太说不过去了。而且秀才们都是运筹帷幄的主儿,又不会上前去和敌人单挑,用不着披甲。
杜寅用羽扇遮着阳光,眯起眼睛远远打量了一番敌阵——敌人在四五百步开外,展开的非常迅速,仿佛是行云流水一般,在行进中完成了展开,排出了个什么阵型……
“十五哥儿,你来指挥吧。”杜大秀才命令道。
宋朝人对兄弟和儿子的称呼都是“哥儿”。杜宇是杜寅的亲弟弟。族里行十五,因此被唤作十五哥儿。因为是学武的。所以懂些兵法,也会耍些武艺。平日里也喜欢和兄弟们纵论兵法。在兵法方面谁也论不过他。因此给人“知兵”的印象,杜家团练兵可以组织训练起来,自然也是他的功劳。
“得令!”十五秀才杜宇就在滑杆上拱了下手,然后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令旗,大声命令,“列阵,弓箭在前,刀矛在后,无令不得张弓,无令不可后退!杜家族丁,阵后督战!传我命令,此战干系台州存亡,只许向前,不许后退,凡斩杀明贼一人,赏钱百贯……”
还别说,这番调度还是挺有章法的。而这杜家军的一千七八百条汉子,虽然多是佃农盐户出身,但是这些日子日日演练,还有杜宇调教出来杜家奴仆充当骨干,还有杜家的几个秀才当军官监督着,居然也有了一些精锐的样子。很快就把战阵给排了出来,还引来了一阵叫好——杜家秀才大战陈家钢兵的消息传得极快,四乡八里的农户盐户,全都聚集过来,远远的站着,伸长了脖子观战,还替他们家乡的子弟兵叫好。
“好!”
“杜家军好样的!”
百姓的欢呼声助威声传到了张九的耳朵里,虽然听不懂台州话,但是对方在为谁欢呼他还是知道的。
人心不附啊!可那又能怎么样?
张九冷哼一声,“前进,敌百步外止,第一排弓箭手自由射!”
三个命令连续下达,他麾下的两个团长叉了下手,然后就飞快奔回了各自的指挥岗位。在口令和金鼓声的调度之下,两千两百钢甲兵由如一道道移动的钢铁城墙一般,以便步走的速度向前压过去。战场四下,顿时就安静下来,哪怕是围观的百姓,也分明感到了浓浓的杀气。
离敌百步,急促的鼓声嘎然而止,两千多钢甲兵也同时停步,整齐的仿佛一人。
“真是严整啊!”
几个杜家的秀才脑海中浮出同样的念头:这次出战有些草率了……
绷绷绷……
这是弓弦的轻响,并不整齐,而是零星的,散乱的响起。然后就是两三百支羽箭离弦而出,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完美的抛物线,然后准确的落在了杜家军弓箭手组成的三列横阵中间,惨叫声顿时响了起来。这些百步外射来的羽箭居然有相当的准头,顿时就把毫无防备团练军弓箭手扫倒了一片!
“怎有恁般的准头!”几个秀才见到这一幕,全都瞪大了眼珠子。这可是百步之外射箭啊!
绷绷绷……
秀才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对面又是一阵雨箭射过来,同样不是齐射,同样准头惊人。站在团练军阵前,只穿着纸甲的弓手又倒下一片。也不是都被射杀了,毕竟距离遥远,弓力已经不足,穿透纸甲后虽然还能入肉寸余,但只要不中要害便一时坏不了性命,只是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原本还因为是头一次上战场不知道厉害,又有十五秀才杜宇开出的重赏,大家伙儿还有些兴奋,一时忘了害怕。这会儿听到惨叫,闻到了血腥味儿,所有人都有些害怕了。
“十五秀才!”杜寅还是强作镇定,“快让将士们还击啊!”
还击?杜宇瞥了哥哥一眼,百步之外啊……别说下面那些团练兵,就是自己这个打小习武的主儿,也只能勉强把箭射到那么远的距离,而且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杀伤力的!
而且要将羽箭射到百步之外必须使用硬弓,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拉得动的,而且价钱也贵……所以杜宇就给他麾下的团练装备了寻常的软弓,根本射不了那么远!
“射箭!快射,射死明贼!”
看到杜宇仿佛发呆一样无所适从,杜寅连声大吼,替弟弟瞎指挥起来了。前面的团练军弓箭手也早就慌乱的无所适从,要不是后面有督战队,他们这会儿就该溃了。听到杜宇的吼叫,这些人也不管自己手里是什么弓,也不管自己有几斤力气,全都发疯似的开始射箭。同样不是齐射,就是乱纷纷的乱箭。所有人都拼了老命在射,就想把敌人远远的逼开。只是这些羽箭,全都没有够着对面的钢甲兵,而是统统插在他们面前二三十步地面上,地面上就密密麻麻的一层白色羽毛,仿佛刚刚下过大雪似的。而对面,张九的三百弓箭手看到这些团练兵的弓箭射程后,又纷纷向前十几步,就站在对方的弓箭射程外面,用手中的步弓射出精准无比的羽箭,将对面的团练兵一片片的射翻在地。
在战场上的这些团练兵被射得昏头昏脑,也不知道厉害。倒是周围观战的群众们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了。
这些秀才们好像不会打仗啊!弓箭对射了半天,人家贼人一个没死,秀才们的团练已经倒下了一大片,这仗要怎么打下去?
就在这时,战场上面又传来了金鼓声声,钢甲兵大阵中突然分出一营刀盾手、一营长枪手和一营弓箭兵,迅速组成纵队,往团练军的左翼运动而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