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秋萍轻轻地嘘了口气,赶紧起身捋裤子。
  再蹲下去,她脚都要麻了。
  难怪银行职员这么积极呢,原来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国库券因为不能流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利率定得相当高。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将快要到期的国库券打折用出去。
  可现在不一样啊。在物价飞涨的恐慌压力下,老百姓连定期存款的利息都不要,都急着赶紧把钱取出来,何况是在他们眼中如同鸡肋的国库券。
  管它是不是要到期了,先拿来买东西再说。
  所以周秋萍收上来的国库券有为数不少的一部分都属于这种。
  她在心里感叹。不愧是金融业从业者,挣钱的脑袋瓜子可真够灵活的。这种没本的买卖跟天上掉钞票有什么区别啊?
  要不是她急着去倒卖国库券,又担心节外生枝。她都想横插一脚,要求分钱。毕竟,现在是他们担心她这个客户跑掉。
  算了算了,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是专注异地倒卖国库券的事吧。
  周秋萍无意间撞破了他们的秘密,却无心当面戳穿。对方有钱挣才好啊,为了这份钱,他们都要尽心尽力。
  国际社会都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天底下,最稳定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
  不过她们的话倒给了她灵感,到期还本付息啊。
  1981年和1982年的国库券有部分中签的已经可以提前把本钱和利息拿出来了,那她为什么还要再绞尽脑汁折腾到海城去卖呢?她完全可以在宁安县或者省城就变现了。
  周秋萍一颗心火热,有心想去问问信用社的职工到底哪些国库券中签了又怕打草惊蛇,影响了后面的以零化整大计。
  对了,还有农行!农行也能兑付国库券。他们肯定清楚情况。
  周秋萍半秒钟都舍不得耽误,立刻骑车往农行赶。
  农行同样一条长龙排到马路对面,急着兑钱的老百姓个个面色焦灼。
  周秋萍如法炮制,以要在农行存款的名义直接被引进了领导办公室。接待她的干部眼睛亮得跟电灯泡似的,满怀期待:“同志,你要存多少钱?存五年吧,利息高……”
  “您误会了,我想问问国库券的事。”
  干部听到“误会”两个字,瞬间心口拔凉拔凉,又听说国库券,瞬间死而复生,充分体会了把什么叫冰火两重天。
  “国库券?好,同志你的觉悟真高。正好,小李,你联系下报社,我们对这位高风亮节积极支持国家建设的同志进行宣传报道,号召大家向这位同志学习,切实做好今年的国库券发行工作。”
  周秋萍心里有底了,她再一次深切感受到眼下国库券是多么不受欢迎。
  她清清嗓子,赶紧打断农行干部的滔滔不绝:“您听我说完,我是想问国库券中签付本还息的事。我在广播里听了一耳朵也没听明白。想来想去,农民银行为农民,咱农民跟钱有关的事肯定还得过来问农行。”
  干部一听说她是来想把国库券变成钱的,顿时老大不痛快。眼下所有从金库里往外拿钱的事,都是银行的公敌!
  可人家又把农行捧得高高的,搞得他不好当场下脸,就只能不冷不淡道:“是有这么回事,你想问什么?”
  “我想问到底哪些国库券能兑换,都什么时候兑换,能兑多少钱。”周秋萍小心翼翼道,“兑了钱,能不能直接存你们银行?”
  干部一开始还不耐烦呢,听说她还要存钱,瞬间眉飞色舞:“哎呀,这个好办,你等下啊,我把材料找给你看。”
  还要找,可见银行对这项业务也完全谈不上热衷啊。
  周秋萍面上不显,只堆满了笑:“那就麻烦同志您呢。”
  现在人的防范意识薄弱到让老天爷都要叹气,这位银行干部居然就这样丢下周秋萍独自一人待在办公室里,自顾自地去找兑换的通知了,完全不担心她是梁上君子怎么办。
  周秋萍哭笑不得,暗自摇头,打量起这间办公室。屋子收拾的清清爽爽,桌上的文件材料也码放的整整齐齐,桌面上还放着本《江省财会》。
  她心念微动,下意识地想伸手翻看杂志。现在这种专业杂志外面不好买,能买到要碰运气。
  农行的干部已经拿了几张纸过来,推到周秋萍面前给她看:“囔,这是1981年的,这些尾号的可以付本还息。”
  周秋萍赶紧追问:“今年都1988年了,那86年跟87年中签的号码怎么办?”
  “一样能兑,而且计算利息,一直到90年9月30日之前都能兑钱。”
  周秋萍立刻恭维:“还是同志你说得清楚,真正是为人民服务。要不是你,我真两眼一抹黑,哪里知道这些啊。”
  干部被夸得心情愉悦,还主动给她介绍利息的计算方式:“81年的国库券利息是8%,今年能兑换的100块钱面额的券,利息就是七八五十六,连本带息整整一百五十六块钱。你看这个合算吧,几年时间利息都比一半还多了。你再买今年的国库券,10%的利息,三年后都不用抽签,直接到手130块,多好。”
  周秋萍腼腆地笑:“那我得回去问问,先把能兑的给兑了。不然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搞不好就过期了。”
  下面的材料分别是去年公布的1982年国库券中签号码以及今年公布的1983年和1984年发行国库券中签号。
  今年一下子搞了两个年份,又宣布国库券上市交易的事,可见国家对证券这块的决心力度之大。
  周秋萍笑眯眯地拿起掏出口袋里的小本本,工工整整将所有的信息都抄写下来,然后又仔细核对。
  农行的干部看她认真的样子,还特地提醒她:“你可以在你们乡镇村里都好好宣传,到时候找个人统一来我们银行兑付。完了直接拿今年的新国库券或者存单回去,多方便。千万不要再卖给那些私人贩子了,他们三文不值两文的骗了你们的券,一转手就赚好多差价,严重扰乱经济建设,非常不好!”
  周秋萍汗颜,她就是那个赚差价的无耻的二道贩子。
  对了,阿妈去农村卖猪油渣时也可以收国库券。反正现在也没什么知了猴了,对农民来说用国库券换东西还更方便。
  不心虚,有啥好心虚,人家能做的生意她都能做。
  当天晚上,周家母女清点国库券到夜里十二点。除了按照金额分门别类之外,还要将截止到现在中签的国库券都挑选出来,好直接换钱。
  反正国库券不管怎么炒,都不可能比到期连本带利的价格高。不然转手的人要怎么挣钱啊。
  就这多忙的两个小时,让周秋萍在农行里光国库券的利息就拿到了五千块。看到钱时,周秋萍都想跑回宁安县信用社,抱住那两位女职工一人狠狠亲一口。
  如果不是她们的提醒,这些国库券送去海城,最多只能让她比票面金额多挣一千来块钱,哪里比得上现在啊。
  她也够意思,兑出来的钱说存在农行就存农行,直接拿了一万五的存单走人。之所以没买国库券,她给出的理由是村里其他人还没商量好,她一个人做不了决定。
  等出了农行的门,她又拎着那些没中签的国库券去信用社兑换一百元面额的券,渣得明明白白。
  而且她还留了心眼。
  她第二次拎着小面额的国库券去信用社兑换的时候,就特地惴惴不安地问职员:“同志,这个还违法啊?要是违法的话,我可不能害了你们,我不换了。”
  职员急了,她不换的话他们怎么挣钱?
  鹅蛋脸的信用社职员信誓旦旦:“不犯法,我们一没低买高卖,二没低卖高买,不过是把零钱换成整钱,一回事。没关系的。”
  周秋萍捂着胸口,如释重负道:“那就好!你是国家的人,你说这话我就放心了。昨晚我吓的一宿没睡踏实。”
  职员露出温柔的笑容,安抚她:“你别自己吓自己,信用社是国家的,国家还能骗你不成?下次你还过来换,真没事。”
  周秋萍脸上的笑容更深了:“那可太好了,下回我收了货款还找你们。”
  等她出了信用社大门,伸手摸到包里的录音机,肩膀才真正松弛下来。
  有了这个,就算后面真有警察找上门她都不怕。
  她一个农民她懂什么?当然是信用社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既然他们都说不违法,那她为什么不能做?她肯定会放心大胆地做呀。不是说购买国库券就是支援国家建设嘛!
  第37章 祸从天降来(捉虫)
  搞定这件事, 周秋萍干活都浑身是劲。她上午下午各卖一趟猪油渣,太阳西斜时才赶紧去接两个女儿,照旧还是在面馆吃面条。
  黄秀琴尝了她做的鸡蛋炒面, 感觉惊为天人, 想在自家的汤面基础上也增加这品种。
  都八月天了,后面天一热, 吃面条的客人会更多。
  周秋萍也不藏私, 反正炒面本来就是流行于大江南北的小吃,又不是她发明的。
  她立刻下厨房,先往锅里倒油烧热,然后笊篱装手擀细面条下锅炸到金黄,再捞起来沥干。待到旁边的开水锅翻滚,她才将沥干的面条放入锅里煮。
  黄秀琴在旁边恍然大悟:“原来要先炸啊, 我说我怎么炒出来不对劲呢?我怎么都琢磨不明白。”
  周秋萍笑道:“这就是难者不会, 会者不难。你也可以先把面条煮熟了, 然后过凉水,再放油炒。像这样先炸后煮, 味道就会特别香, 煮熟就能把油逼出来, 后头再炒,面条就好入味。”
  她煎好鸡蛋又在油锅中加葱段爆香,然后倒入肉丝和切细的大白菜梗子翻炒, 放老抽调味,等到七八分熟时, 再将煮熟了有沥干的面条倒进去翻炒, 搅拌均匀之后, 炒面也熟了, 直接倒出来上桌。
  周秋萍还建议黄秀琴:“炸面条的时候你可以定量,一坨一坨差不多的分量,你都炸好了,你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可以存几天。有人点炒面,你就能直接下锅做,速度快。”
  王大军过来捞大骨头汤面,闻声伸头看了一眼,连连赞叹:“你这手艺呀,得亏你不卖面条,不然哪有我们站的地方。”
  周秋萍笑道:“我做汤面可没你们好吃,我就是刚好知道炒面怎么做。”
  黄秀琴好奇:“你这是从哪学的呀?一样一样的。”
  前面那个果味冬瓜球,现在这个炒面。她就没在宁安县城见过别家有卖。
  “书啊,食谱书上就有。你们有空也可以看看,技多不压身,多会一样多招揽点客人呗。”
  她自己端了炒面回店面,又从黄秀琴手上接过小女儿,看小丫头馋的样子,哭笑不得:“没你的份,你还不能吃呢。”
  大丫头两只眼睛亮晶晶:“我长大了,我能吃!”
  周秋萍啼笑皆非,嘴里连声说:“好好好,我们是大姑娘了,可以吃两口。”
  两口就是两口,多一口都不行。小肚子还是用大骨头汤面配荷包蛋填饱吧。
  周秋萍自己美滋滋地大口吃炒面,一口咽下再来一口,真是香啊。
  等她攒够了钱,她一定开家大饭店。到时候把她会做的美食都安排上,让厨师做了给她吃。
  大半盘炒面呼呼啦啦就进了她的肚子,周秋萍抬头喝汤,才发现自己对面站了个熟人。
  她赶紧放下汤勺,跟人打招呼:“吴老师,你也来吃面啊。”
  吴老师讪讪地笑,两只手搓来搓去,语气有些迟疑:“那个,周老板,你手上有没有床单被罩啊,宿舍单人床用的。”
  周秋萍疑惑:“你要买这个?普通被单不行吗?”
  普通床单被罩真不行,尺寸不对呀。
  吴老师需要的是能够用在卫校学生宿舍高低床上的床单被罩,统一的样式,方便管理。
  他苦着脸央求周秋萍帮忙:“实在没办法了,9月1号就要开学,原本跟被单厂说好的,8月份一定到货。结果现在人家说订单太多忙不过来,宁可退了订金。你说这不是开玩笑吗?现在杀我个措手不及,要我怎么办?”
  周秋萍生出浓浓的同情,跟着他叹气:“现在真是没办法,我看哪个厂门口都排了长龙,所有人都抢着要货。现在货车也紧张的不得了。”
  她沉吟片刻,“这样吧,我帮你问问,看能不能找到货。要是有的话,一定通知你。”
  吴老师央求道:“这事儿真的麻烦你了,求你千万上心。”
  周秋萍赶紧拍胸脯保证:“这事儿我一定记着。其实上回我就问了,人家说要找找看,看有没有存货。现在他们机器生产的都是珠光床单,一时半会根本顾不上其他。对了,吴老师,那个计算机班的事情,我能报名吗?”
  吴老师投桃报李:“那个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一开班你就能过去学习。”
  双方有来有往,皆大欢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