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布防关中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原本的历史上,刘备进入益州之后,身边最亲信的谋臣是法正和诸葛亮——庞统已经在攻打雒城的时候中箭而死了。演义中说刘备得诸葛如鱼得水,对他是言听计从啊,其实真实历史上,把诸葛孔明替换成法孝直更为合衬。
  史书上说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他既是刘备的主要参谋之一,又身任蜀郡太守,掌握了首都大区(蜀郡)的行政权,权势烜赫,一时无两。然而法孝直虽然是天下罕有的智谋之士,却有些小人脾性,睚眦必报,一掌权了就开始大肆打击报复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人,甚至于枉法擅杀。于是有人就去求告刘备的第二宠臣诸葛亮,说你去跟主公说说,警告一下法正,为了蜀中安定,得让他收敛一点为好啊。
  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回答的呢?诸葛亮⊕wan⊕书⊕ロ巴,a@nshub£a.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后人评价说:“夫威福自下,亡家害国之道,刑纵于宠,毁政乱理之源,安可以功臣而极其陵肆,嬖幸而藉其国柄者哉?故颠颉虽勤,不免违命之刑,杨干虽亲,犹加乱行之戮,夫岂不爱,王宪故也。诸葛氏之言,于是乎失政刑矣。”主要意思是,诸葛亮你不肯遵法,又不肯进谏,这事儿做得不对啊。
  其实诸葛孔明是主张治乱用重典的。也是崇尚制度建设和法制精神的(当然啦。封建时代的所谓法制精神。与现代的法制精神又不尽相同),他难道不知道法正的行为不但违法,亦且害国,必须加以遏制吗?他不是不愿进谏,而是知道刘备信赖法正甚深,即便进谏也根本无效啊。
  诸葛亮是很有政治智慧的。别看他少年时代自比管仲、乐毅,颇有狂生气味,老了以后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对谁都不放心,但在与上下级、同僚之间的相处而言,却一惯谦虚恭谨,不失风仪。程普曾经夸周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其实这话用在诸葛亮身上一样合适。
  诸葛亮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是力图统合益州各集团利益,将之拧成一股绳,支持他的北伐事业的。当然啦。诸葛亮不是好好先生,并非没有设谋打击过在他看来有害于刘备集团的同僚。比方说刘封、彭羕等等。但一方面那几位其宠渐衰,孔明才得趁虚而入,另方面他也都是密奏的刘备,绝不肯当面做恶人。
  所以对待法正的骄恣,诸葛亮自知宠遇难比,进谏也得不着好结果,就干脆不去碰那个钉子了。而至于他是不是在等待和寻找机会,待时机成熟再动手,法正死得早,没能赶上孔明的重拳。
  但是在这条时间线上,诸葛亮被是勋给捞走了,刘备的谋主变成了法正和幸免于死的庞统。庞士元虽在荆州与诸葛孔明并称,但仅史书所载数语,便可见他身上存在着颇大的缺陷,是诸葛亮所根本没有的——比如说耒阳不治,以见其狂妄和粗疏;请刘备即宴间擒下刘璋,以见其用谋之急燥。所以是勋觉得,有他在蜀地,或许会跟法正闹出什么不愉快来?
  历史虽然改变了,人的性格却没有那么容易改变,法正照样骄纵不法,不必密探侦察,即可知也——刘备入蜀之前的根基比原本历史上还要不稳,形势比原本历史上还要糟糕,那么在得到法正以定益州以后,他的感激之情自然更甚,对法正的宠信必然更深,而法孝直之跋扈之态,也只可能愈加严重。
  而且刘备之不抑压法正,还有一层考虑在内——刘玄德一代枭雄,哪有不知道法正那么做是在挖自家的墙角?只是才入益州,欲得东州士之臂助,所以对东州士带路党的代表法正特意优容,欲起千金买马骨之效也。
  是勋估计法正的性子不会改变,庞统亦然,他未必就能象诸葛亮那样顾全大局。而且历史改变了,刘备入蜀的时间提前了,即便法正的天寿不变,那也会比原本历史上,跟庞统(诸葛亮)等人相处时间更长。刘备政权可以容忍法孝直一年两年肆意妄为,难道还能容忍更长时间吗?
  若能因势利导,引发法正与庞统之间,进而引发荆州士与东州士之间的矛盾,或可取得奇效也——就如同原本历史上袁绍阵营中审配惩治许攸家人,直接导致了许攸的阵前投曹。
  当然啦,这一切全都是靠猜的,就连是勋本人都没有料到,自己猜得还真准确……但从来再好的计谋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是宏辅八字真言若然得准,说明他是洞察人心的大家啊,若然不准,则定为前线谋臣执行不力,曹操也不会因此怪到他头上来。
  从来奇谋妙计,往往如此,不怕你说嘴,就怕要让你亲自去执行……
  刘备此番上陇,与原本历史上的诸葛亮一出祁山,情势大有不同——虽然都是益州政权的初次北伐,在原本历史上,刘备得汉中后即未大举北进(仅遣马超、张飞等往取武都、阴平,算是汉中之战的余波),隔不久就忙着心痛关羽之死、荆州之失,然后忙着称帝,再后去打东吴,随即战败身死。
  首先的不同点,是凉州不在曹魏治下,而属吕布,虽然算不上牢固的盟友,亦可资利用者也,就这点而言,情势比孔明一出祁山为佳。而次一不同点,即曹魏早就开始巩固西线防御,实兵关中,跟原本历史上曹丕时代对蜀汉“略无备预”全然相异,这对刘备集团而言,乃其不利之处。
  那么曹氏又是如何实兵关中的呢?
  关中平原,或称“渭河盆地”,介于秦岭和北山之间,东西狭长,号称“四塞之国”,易守难攻,故此曹魏集团的初步计划是分兵堵口。东方有陇关,以防吕布;南方则按照是勋所分析的,固陈仓以封散关故道、固郿县以封褒斜道、固武功以封傥骆道、固鄠县以封子午道,但止严防,而不浪战,则非十倍之敌不可破也。
  安邑的谋士集团猜测吕布若侵关中,可能发兵的方向,得出结论——彼必然由陇关而东,唯此一途;若循北山南下,则路途遥远险狭,必无可忧。
  那么刘备又会从哪儿来呢?倘若吕布不肯借道,那么刘备必自秦岭而出,从散关直至子午,有四条道路可走。但是这些道路也皆险狭,兵少了难以破关,兵多了则必然粮草不继——原本历史上的诸葛亮勤修栈道,且又发明了木牛流马,亦回回粮尽退兵,而况此刻的刘备耶?
  想当年韩信得以自汉入关,靠的是“名修栈道,暗渡陈仓”,耍个花枪迷惑了三秦王,基本可以算是偷袭得手。但凡关中地区早有防备,预先布置,欲逾秦岭而北,难度系数是相当大的。诸葛亮数次北伐,可以说一回比一回打得好,蜀兵屡经战阵,经验值是嗖嗖地往上涨啊,可是即便如此,只要曹魏方面事先有备,严防死守,他就急到吐血都打不进来。
  吕布和刘备若不联手,可以说对曹魏的关中地区几无威胁。
  可是倘若他们联起手来呢?刘备必将主力北上凉州,借道而行——那就可以得到凉州方面提供粮秣,或起码是相助遮护粮道啦,不比从崇山峻岭中大穿插来得稳便吗?二州联军,少则五六万,多可近十万,则陇关防线必然岌岌可危。
  陇关又名大震关,据说武帝于太始二年巡行凉州,返回关中的时候,经此而遇震雷,就此得名。汉末羌乱频繁,尤其是马腾、韩遂曾经趁着中原动荡的机会,数次攻破陇关,蹂躏关中,故此关墙多碎,防御体系几乎荡平,不是一两年就能恢复起来的。这也是夏侯渊不肯听从郭淮之言,凭坚固守,而非要出关先去杀上一阵的缘故——若不能先挫敌锐,这关卡还真的很难守住啊。
  只可惜敌众我寡,就算妙才将军再如何英勇善战,终究对面也不是软柿子啊,结果一战而败,返回关城以后,就匆忙遣人去往安邑请示——咱们施行第二套方案吧。
  所谓第二套方案,就是假定倘若吕、刘联兵,声势浩大,使陇关难守,又该怎么办?曹营谋士为夏侯渊量身打造了一套运动战的策略出来,那就是暂且放弃陇关,退返关中平原,一方面固守各战略要地,节节抗敌,一方面释放出夏侯妙才的主力骑兵,寻求在运动中挫败敌军的战机。
  根据事先的计算,刘备若将主力自凉州迂回,自西攻来,同时亦可能遣别军循秦岭北上,以为呼应,那么最可能走的就是散关故道或者褒斜道——要是走傥骆或子午,距离太过遥远了,根本就呼应不上啊。故此夏侯渊乃使张郃守陈仓、苏则守郿县,封死了这两条道路。
  一旦陇关不可守,夏侯渊即退入关中,先用三道防线来挫敌锋芒,分别设置在汧县、渝麋,以及渝麋与雍县之间,当道而营,东西直接山岭,皆可以一当敌十者也。而一旦这三道防线失守,被敌军杀到雍县城下,也就等于正式迈进了关中平原,那么,就将陷入预先布设到的一个三角型阵地当中,随时可能遭到侧翼猛击……(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啊!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