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临摹黄庭经
“悟真道长,你所说的就是这一件事情啊,临摹一幅黄庭经书法,这没有任何的问题,只是一模一样就有些困难了。”陈逸看着书桌上的那幅黄庭经书法,有些无奈的说道。
从这幅书法中,他感悟到的奇怪笔意十分的多,要是让他按照笔意,写一幅黄庭经十分的容易,可是看着这幅书法,临摹出一模一样,毫无神韵的字体,他确实觉得有些困难。
“这书法毫无神韵,只是临摹字体,对你来说,还能是个困难,你小子难道不想要这幅书法了。”悟真道长面上不禁露出了奇怪之色,陈逸的泡茶水平,让他们为之惊叹,同样,这在书画上的造诣,也是如此,在有些方面,几乎已经达到了贺文知的水平。
贺文知现在已然四十余岁,哪怕其中有着二十多年的疯癫状态,在书画上的水平,也断然不可能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所能相比,可是这却是在陈逸身上发生了。
陈逸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悟真道长,还记得我之前所说的吗,在这幅书法上,我感受到了一些笔意,或许是我的幻觉,或许是这书法本身所带有的,我能给你们留下的只是一幅与这幅不同的书法,我可以保证字体相差不大,但是让我临摹出一幅没有神韵的书法,我确实做不到。”
这一个多月以来,他每天都要临摹这幅书法,其内的笔意已然深入他的脑海之中,那怕是勉强临摹。也根本无法做到一模一样。而且。如果没有他感受到的那些笔意,以这幅书法上毫无神韵的字体,根本不能称之为一幅书法,也不会有任何的价值。
只是字体的话,他可以保证与这书法上相差不大,但是其中自然会蕴含着神韵。
“这确实有些奇怪了,老道以及一些先辈中,也是有着书法杰出之人。可是在研究这幅书法时,却是没有半点的感觉,或许真的是你每天在玄妙阁观看书法,然后临摹这幅书法时,脑海中浮现出了其他书法的一些感觉,否则,就真的只能用无字天书来解释了,只有你一个人能够感觉出来。”
听到这认真的话语,悟真道长将这书法从陈逸手中拿了过来,在书桌上展开。看了一遍,不禁摇头说道。在这上面,他依然没有感觉到任何东西。
玄机道长笑了笑,如果在他们手中看不出什么,放在陈逸手上,却是能感受笔意,那真的就是机缘了,“陈居士,那你就按照心中的感觉,临摹一幅黄庭经吧,让我们kan kan,究竟与这幅书法的差距有多大。”
悟真道长点了点头,“就依玄机所说,你心中所想的是什么,就写什么吧,本来这一幅书法放在玄妙阁也是无用,再写一幅一模一样的,也毫无意义。”
“多谢两位道长谅解,既然这幅书法是绢本,那请帮我准备一张黄绢。”陈逸向悟真道长二人谢过后,便准备开始临摹书法,这幅书法所用的材料是黄绢,那么他自然也需要用黄绢,只是他们所在的书房里,并无绢纸,只有宣纸。
同时,陈逸也想要kan kan,在黄绢上书写出他从这幅书法中感受到的那些字迹笔意,会是怎样一幅情景。
玄机道长点了点头,走出房间,命弟子去拿黄绢,五六分钟过后,几卷黄绢便被拿了过来。
“陈居士,这几张黄绢的规格与这幅黄庭经一般无二,至于质量,或许有些差别,这张黄绢所用的材料,质量非常好,如若不然,也不会从唐代历史千年,而保存得如此完好。”玄机道长将手中卷在一起的几卷黄绢,交到了陈逸的手中。
陈逸点了点头,“多谢玄机道长,我会把zi临摹这幅书法所感悟到的笔意写出来,希望你们能够满意。”
说着,他将书桌收拾了一下,然后将其中一张黄绢放在桌上,而那幅黄庭经书法,就放在上方。
由于是书画所用的桌子,所以这张桌子足有二米多长,将二米的黄绢完全在桌上展开,没有丝毫问题。
看着上面的书法,陈逸使用了临摹术,此时此刻,不仅仅有着新的笔意感悟出来,甚至于脑海中之前的一些笔意,也在不断回忆着。
既然这是在留在玄妙阁中,替代这幅黄庭经书法所用的作品,他必须要尽全力去书写,来让他所感悟到的笔意风格,完全在他面前的这张空白的黄绢上展现出来。
陈逸看着上方的黄庭经书法,不断的感悟着,浑身散发着一股平和之意,这时,他忽然拿起旁边的毛笔,蘸上墨水,开始在空白的黄绢上书写了起来。
这本黄庭经上所书写的正是王羲之原本中的小楷,亦是楷体小字,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后世历代学习书法者,都以二人为宗法。
楷体与小楷虽然一个字大,一个字小,但区别却是十分的明显,写大字时要亲密无间,写小字时却可以宽绰有余,最为基本的书写原则便是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写小字时要能做到大字一般的舒朗。
钟繇是楷体小字的创始者,而东晋王羲之却是将小楷书法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华夏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小楷是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科举应试时,都是以小楷字体为标准,一般读书人,都善写小字。
王羲之所书写的黄庭经有六十行,共计一千二百余字,陈逸脑海中的笔意,已然在这一个多月中,感悟到了一个极点,此时,书写起来,几乎是下笔如有神助。
在绢纸上写字作画,他以前也曾练习过一段时间,现在书写上去,毫无任何的问题。
在书写过程中,陈逸依然在不断感悟着其中的一些笔意,将之前所感受的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所涌现出的,完全是王羲之的想法,仿佛他现在就变成了王羲之一般。
只不过这种感觉十分的浅,一次的感悟或许很少,但是陈逸现在已然不断临摹了一个多月,现在将这一个多月所临摹出的书法,在笔下全部汇集。
哪怕陈逸临摹这幅书法,已然近百遍,再加上书法术与临摹术的使用,让他的速度稍快上一些,可是这近一千二百余字,他还是花了将近两个小时之多,才接近完成。
如果写行书或者是草书,陈逸的速度自然会快上很多,只不过这楷书,是所有书法中,书写速度最慢的,讲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必须要一笔一画来写,而行书则是一笔连贯。
想要做到形神兼备,拥有神韵,那么下笔就需要更加的稳,这样书写速度就会更慢,陈逸现在已然对这幅黄庭经的临摹,达到了非常熟练的境界,再加上两个技能的加成,也不过每个小时书写五百余字而已,这个速度已然可以算是很快了。
王羲之的小楷,追求一种和谐的美,刚柔并济,平和简静,空灵而飘逸,陈逸所书写的正是内心感受到的这种笔意。
终于,二个小时又过了十分钟,陈逸书写到了最后的署字上,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阴县写。
写完了这最后一个字,陈逸收笔而立,缓缓吐出了一口气,从这书法之中,回过神来。
而此时,看着陈逸完成了书法,一旁的悟真道长和玄机道长快步走上前来,向着书桌上看去,这一眼,便让他们面上露出了一抹惊异之色。
陈逸所书写的这幅书法,简直与他们玄妙阁中所拥有的那幅书法是两种mo yang ,两个境界,现在都放在了书桌上,形成了最为鲜明的对比。
那幅唐代的绢本黄庭经,上面的字体,只有形态,而无神韵,简直可以说是一文不值。
可是陈逸所看着这幅书法临摹出来的绢本作品上,他们却是感受到了一种平静,用笔圆浑,在其中他们甚至感受到了汉魏字体的质朴,质朴却不失姿态,秀美开朗,意境高远。
他们二人,一人为三清观观主,一人为玄妙阁之主,在书画上同样有着涉猎,不说能比得上一些名家,但道家文化侵淫之下,所形成的欣赏眼光,却是十分的独到,对于王羲之所书写的道教经典,他们自是研究欣赏了许多遍,不仅仅只是王羲之的拓本,还有各代名家的临摹之作。
在陈逸的书法上,他们没有感受到其他书法名家大家的笔意风格,只感受到了王羲之小楷黄庭经中的笔意,简直与他们所看到的拓本上所感受到的气息一模一样,只是这种气息稍弱了一些而已。
陈逸在收笔过后,闭眼站立了一会,这才睁开眼睛,目光放在了由他zi书写的黄庭经上,仔细观看感受了一会,他缓缓点了点头,这幅黄庭经书法上,已然完全将他内心所感悟到的笔意书写了出来,可谓是他这一段时间,临摹出的最为完美之作。(未完待续……)
从这幅书法中,他感悟到的奇怪笔意十分的多,要是让他按照笔意,写一幅黄庭经十分的容易,可是看着这幅书法,临摹出一模一样,毫无神韵的字体,他确实觉得有些困难。
“这书法毫无神韵,只是临摹字体,对你来说,还能是个困难,你小子难道不想要这幅书法了。”悟真道长面上不禁露出了奇怪之色,陈逸的泡茶水平,让他们为之惊叹,同样,这在书画上的造诣,也是如此,在有些方面,几乎已经达到了贺文知的水平。
贺文知现在已然四十余岁,哪怕其中有着二十多年的疯癫状态,在书画上的水平,也断然不可能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所能相比,可是这却是在陈逸身上发生了。
陈逸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悟真道长,还记得我之前所说的吗,在这幅书法上,我感受到了一些笔意,或许是我的幻觉,或许是这书法本身所带有的,我能给你们留下的只是一幅与这幅不同的书法,我可以保证字体相差不大,但是让我临摹出一幅没有神韵的书法,我确实做不到。”
这一个多月以来,他每天都要临摹这幅书法,其内的笔意已然深入他的脑海之中,那怕是勉强临摹。也根本无法做到一模一样。而且。如果没有他感受到的那些笔意,以这幅书法上毫无神韵的字体,根本不能称之为一幅书法,也不会有任何的价值。
只是字体的话,他可以保证与这书法上相差不大,但是其中自然会蕴含着神韵。
“这确实有些奇怪了,老道以及一些先辈中,也是有着书法杰出之人。可是在研究这幅书法时,却是没有半点的感觉,或许真的是你每天在玄妙阁观看书法,然后临摹这幅书法时,脑海中浮现出了其他书法的一些感觉,否则,就真的只能用无字天书来解释了,只有你一个人能够感觉出来。”
听到这认真的话语,悟真道长将这书法从陈逸手中拿了过来,在书桌上展开。看了一遍,不禁摇头说道。在这上面,他依然没有感觉到任何东西。
玄机道长笑了笑,如果在他们手中看不出什么,放在陈逸手上,却是能感受笔意,那真的就是机缘了,“陈居士,那你就按照心中的感觉,临摹一幅黄庭经吧,让我们kan kan,究竟与这幅书法的差距有多大。”
悟真道长点了点头,“就依玄机所说,你心中所想的是什么,就写什么吧,本来这一幅书法放在玄妙阁也是无用,再写一幅一模一样的,也毫无意义。”
“多谢两位道长谅解,既然这幅书法是绢本,那请帮我准备一张黄绢。”陈逸向悟真道长二人谢过后,便准备开始临摹书法,这幅书法所用的材料是黄绢,那么他自然也需要用黄绢,只是他们所在的书房里,并无绢纸,只有宣纸。
同时,陈逸也想要kan kan,在黄绢上书写出他从这幅书法中感受到的那些字迹笔意,会是怎样一幅情景。
玄机道长点了点头,走出房间,命弟子去拿黄绢,五六分钟过后,几卷黄绢便被拿了过来。
“陈居士,这几张黄绢的规格与这幅黄庭经一般无二,至于质量,或许有些差别,这张黄绢所用的材料,质量非常好,如若不然,也不会从唐代历史千年,而保存得如此完好。”玄机道长将手中卷在一起的几卷黄绢,交到了陈逸的手中。
陈逸点了点头,“多谢玄机道长,我会把zi临摹这幅书法所感悟到的笔意写出来,希望你们能够满意。”
说着,他将书桌收拾了一下,然后将其中一张黄绢放在桌上,而那幅黄庭经书法,就放在上方。
由于是书画所用的桌子,所以这张桌子足有二米多长,将二米的黄绢完全在桌上展开,没有丝毫问题。
看着上面的书法,陈逸使用了临摹术,此时此刻,不仅仅有着新的笔意感悟出来,甚至于脑海中之前的一些笔意,也在不断回忆着。
既然这是在留在玄妙阁中,替代这幅黄庭经书法所用的作品,他必须要尽全力去书写,来让他所感悟到的笔意风格,完全在他面前的这张空白的黄绢上展现出来。
陈逸看着上方的黄庭经书法,不断的感悟着,浑身散发着一股平和之意,这时,他忽然拿起旁边的毛笔,蘸上墨水,开始在空白的黄绢上书写了起来。
这本黄庭经上所书写的正是王羲之原本中的小楷,亦是楷体小字,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后世历代学习书法者,都以二人为宗法。
楷体与小楷虽然一个字大,一个字小,但区别却是十分的明显,写大字时要亲密无间,写小字时却可以宽绰有余,最为基本的书写原则便是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写小字时要能做到大字一般的舒朗。
钟繇是楷体小字的创始者,而东晋王羲之却是将小楷书法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华夏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小楷是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科举应试时,都是以小楷字体为标准,一般读书人,都善写小字。
王羲之所书写的黄庭经有六十行,共计一千二百余字,陈逸脑海中的笔意,已然在这一个多月中,感悟到了一个极点,此时,书写起来,几乎是下笔如有神助。
在绢纸上写字作画,他以前也曾练习过一段时间,现在书写上去,毫无任何的问题。
在书写过程中,陈逸依然在不断感悟着其中的一些笔意,将之前所感受的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所涌现出的,完全是王羲之的想法,仿佛他现在就变成了王羲之一般。
只不过这种感觉十分的浅,一次的感悟或许很少,但是陈逸现在已然不断临摹了一个多月,现在将这一个多月所临摹出的书法,在笔下全部汇集。
哪怕陈逸临摹这幅书法,已然近百遍,再加上书法术与临摹术的使用,让他的速度稍快上一些,可是这近一千二百余字,他还是花了将近两个小时之多,才接近完成。
如果写行书或者是草书,陈逸的速度自然会快上很多,只不过这楷书,是所有书法中,书写速度最慢的,讲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必须要一笔一画来写,而行书则是一笔连贯。
想要做到形神兼备,拥有神韵,那么下笔就需要更加的稳,这样书写速度就会更慢,陈逸现在已然对这幅黄庭经的临摹,达到了非常熟练的境界,再加上两个技能的加成,也不过每个小时书写五百余字而已,这个速度已然可以算是很快了。
王羲之的小楷,追求一种和谐的美,刚柔并济,平和简静,空灵而飘逸,陈逸所书写的正是内心感受到的这种笔意。
终于,二个小时又过了十分钟,陈逸书写到了最后的署字上,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阴县写。
写完了这最后一个字,陈逸收笔而立,缓缓吐出了一口气,从这书法之中,回过神来。
而此时,看着陈逸完成了书法,一旁的悟真道长和玄机道长快步走上前来,向着书桌上看去,这一眼,便让他们面上露出了一抹惊异之色。
陈逸所书写的这幅书法,简直与他们玄妙阁中所拥有的那幅书法是两种mo yang ,两个境界,现在都放在了书桌上,形成了最为鲜明的对比。
那幅唐代的绢本黄庭经,上面的字体,只有形态,而无神韵,简直可以说是一文不值。
可是陈逸所看着这幅书法临摹出来的绢本作品上,他们却是感受到了一种平静,用笔圆浑,在其中他们甚至感受到了汉魏字体的质朴,质朴却不失姿态,秀美开朗,意境高远。
他们二人,一人为三清观观主,一人为玄妙阁之主,在书画上同样有着涉猎,不说能比得上一些名家,但道家文化侵淫之下,所形成的欣赏眼光,却是十分的独到,对于王羲之所书写的道教经典,他们自是研究欣赏了许多遍,不仅仅只是王羲之的拓本,还有各代名家的临摹之作。
在陈逸的书法上,他们没有感受到其他书法名家大家的笔意风格,只感受到了王羲之小楷黄庭经中的笔意,简直与他们所看到的拓本上所感受到的气息一模一样,只是这种气息稍弱了一些而已。
陈逸在收笔过后,闭眼站立了一会,这才睁开眼睛,目光放在了由他zi书写的黄庭经上,仔细观看感受了一会,他缓缓点了点头,这幅黄庭经书法上,已然完全将他内心所感悟到的笔意书写了出来,可谓是他这一段时间,临摹出的最为完美之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