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0章 进与退【二合一】
“叮叮叮——”
“叮叮叮——”
一队队人数在三到五人左右的传令兵,坐跨战马、手持铜钲,一边迅速在诸国联军各营部疾驰而过,一边奋力敲击手中的铜钲,示意全军撤退。
见此,诸国联军的将领们神色各异。
有的对此毫不意外,甚至于微微有些暗喜,就比如鲁国的桓虎与陈狩;而有的则对这场战事的‘虎头蛇尾’感到莫名其妙,而莫名其妙之余,亦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比如鲁国的季武以及卫国的卫邵、卫郧、卫振等人。
至于齐国的将领田耽,他应该是战场上心情最复杂的人。
这复杂的心情,源自于他复杂的立场:为了齐国的利益着想,他既不能让魏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不希望楚国赢得太过于轻松。
正因为如此,事实上他方才提醒楚水君立刻下令对魏军展开进攻,其实也有他自己的私心:他希望楚国的军队与魏王赵润的军队在这里拼得两败俱伤。
但楚水君的过于谨慎,使得田耽没能达到心中的真正目的。
从作为「齐国将领」的角度来说,田耽固然感到很遗憾,没能让楚军与魏军拼的两败俱伤;可从作为「联军将领」的角度来讲,他更加感到遗憾,因为楚水君的一时退让,让他联军错失了一举击溃魏王赵润所率军队的绝佳机会。
失去了今日的机会,待等魏王赵润麾下的二三十万魏军歇养几日,养足力气,到时候,他们将会比今日还要难缠。
想到这里,田耽不禁有些后悔方才他按兵不动,静观魏楚两军厮杀的决定。
此刻他忍不住幻想,倘若他方才果断决定支持楚军与魏军决战,这是否会坚定楚水君在今日与魏军决战的信念。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田耽作为一名齐人,他其实并不信任楚国,更何况,抱有「保存实力」念头的,又不是只有他齐军,鲁国的季武、桓虎,卫国的卫邵、卫郧、卫振,都同样抱持着这样的想法。
『莫非你是看穿了我联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是故才强行逼战么?』
田耽深深看了一眼魏军本阵的方向。
他不得不承认,今日魏王赵润主动逼战,这实在是一桩非常高明的决策。
『你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啊……』
感慨地叹了口气,田耽亦下令了撤兵。
唯独诸国联军右翼(北)大将项娈对此感到无法接受。
“撤兵?为何撤兵?”
当听到己方军队背后,传来了鸣金的声响时,楚国上将项娈简直难以置信。
因为在他看来,这场仗并非是没得打,甚至于,他诸国联军的赢面很大。
纵使对面二三十万魏军一个个悍不畏死,但他联军一方终究占据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再加上魏军远道而来,力气肯定有所消耗,这明摆着就是七三胜负的战事啊——魏军胜算三成,而诸国联军胜算则在七成。
既然如此,为何不投入兵力,与魏军决战?
“项娈将军,楚水君命您率军断后。”几名传兵令来到了项娈的军中,向这位楚国猛将传达了楚水君的命令。
只见项娈瞅瞅前方仍如火如荼的战场,再回头瞧瞧已开始向后撤退的联军,他恶狠狠地吐了口气:“简直愚不可及!”
然而,虽说项娈很不满于楚水君那撤兵的决定,但既然联军已普遍向后撤离,他也毫无办法,只能听命行事。
“叮叮叮——”
“叮叮叮——”
百万诸国联军中,鸣金声大作,无穷无尽的联军士卒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徐徐撤退,留下项末、项娈等楚国将领所率领的楚国正军断后。
瞧见这一幕,近三十万魏军的士气更为高涨。
“联军撤退了!”
“我军胜利了!”
成千上万的魏卒忍不住高声欢呼起来。
但更多的魏军兵将们,则无视楚军的鸣金讯号,继续趁胜追击,仿佛每一名魏卒都要杀够五名敌军士卒,换取他们魏国君主赵润信誓旦旦所保证的,那酣畅淋漓的大捷。
而此时在魏军的本阵处,内朝大臣介子鸱瞧见远处的诸国联军向后撤离,亦是大为惊喜,难得失态地对魏王赵润喊道:“陛下!陛下,我军胜利了!”
然而,魏王赵润却如之前一般镇定淡漠,拄着利剑立在王辇上,一言不发。
见此,禁卫军将领岑倡心中纳闷,忍不住再次提醒道:“陛下?我军胜利了。”
听闻此言,魏王赵润扭头看了一眼满脸喜悦的介子鸱与岑倡,随即再次将目光投向前方的战场,口中淡淡说道:“并非是我军胜利,只是联军退缩了而已。”
“那也是胜利。”介子鸱如释重负般说了句,随即,他见赵润面色如初,忍不住好奇问道:“陛下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唔。”赵润应了一声,淡淡说道:“联军兵马虽多,但人心不齐、各怀鬼胎,楚国试图取代我大魏,而齐鲁两国则希望我大魏与楚国两败俱伤,未必肯拼死协助楚国军队。……反观我大魏的儿郎,却是为保国家慷慨捐躯、视死如归,我方占尽「人和」,岂有输的道理?”
听闻此言,介子鸱与岑倡面面相觑。
要知道,方才在魏王赵润下令全军总攻时,他们可是吓地面色发白,生怕这位君主一时冲动,葬送了局面,却不曾想,这一切竟然尽在这位君主的掌控。
“陛下圣明。”
介子鸱由衷称赞了一句,随即不解问道:“恕臣愚钝,陛下如何肯定联军人心不齐?”
赵润微微一笑,说道:“这只是朕的猜测。”
“猜、猜测?”
介子鸱震惊地睁大了眼睛,心下暗暗嘀咕:仅仅只是猜测,您就投入了几乎所有的兵力?
他实在不好评价,这位君主的行为到底该算是冲动,还是胆魄过人。
一想到这场仗其实有大败的可能,介子鸱与岑倡对视一眼,皆隐隐有些后怕:幸亏是诸国联军退缩了,万一没有退缩,那局势很有可能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
张了张嘴,介子鸱欲言又止。
而此时,魏王赵润却仿佛是猜到了介子鸱的心思,平静地说道:“爱卿不必猜疑,朕并未是盲目冲动,更非是破罐破摔。……倘若朕不下令背水一战,我军的处境就会变得更艰难。”
“请陛下赐教。”
介子鸱与岑倡拱手抱拳请教道。
见此,赵润亦未曾藏掖,平静地解释道:“须知我军刚刚抵达大梁,除大梁外,并无可驻扎之营寨……虽说大梁可以驻军,但三十万大军若皆入驻城内,势必会被联军团团包围,如此一来,我军便处于被动。……为避免被联军包围,我军势必要在城外建立营寨,但显然,联军不会视若无睹,在我军驻扎营寨时,联军势必会不断骚扰、攻击……就像方才,朕本打算叫一半的士卒入驻大梁,然而联军却恰好杀到,明摆着就是趁机牵制我军,叫我军无法立下营寨……此时一旦示弱,就难免会被联军主导战局;反之,若我军展现出破釜沉舟的气势,反过来逼迫联军与我军决战,联军说不定就会因为人心不齐而退缩,此时我军再在城外设立营寨,联军畏惧于我军的气势,就未必敢出兵骚扰了……简单地说,这是一场豪赌,若朕赌输了,那么,我国三十万儿郎,将不得不在力气有所消耗的情况下与诸国联军决战,胜负难料;可若是朕赌赢了,朕就能叫联军被迫后撤二十里重新驻扎,为我军在大梁城外建造营寨,争取足够的时间……”
尽管赵润讲述道理时的语调十分平和,但介子鸱与岑倡还是听得心中震荡不已。
他们必须承认,他魏国君主赵润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究竟需要多么大的胆魄,才敢实施这个决定?
扪心自问,若是他介子鸱与岑倡二人率领三十万军队对抗百万余诸国联军,可有胆量在这种情况下,下达全军总攻的命令?
答案是否定的。
相信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敢在这种关键时刻,下达这种不给己方留下任何退路的命令。
但眼前这位他魏国的君主却敢,甚至于,这位君主从始至终镇定自若,这份胆魄,着实无人能及。
“踏踏踏——”
几名禁卫骑兵驾驭着战马来到本阵前,朝着王辇上的魏王赵润抱拳禀告道:“陛下,敌军全军撤退,留下项末、项娈二将断后,卫骄将军已下令全军趁胜追击。”
“好!”
魏王赵润点点头,随即沉声下令道:“允许追击联军!……再派人传令吕牧、穆青、乌兀、禄巴隆、孟良等人,命其率各自麾下骑兵,从侧翼协助主军追杀敌军,切记不可恋战,只需跟在联军身后,尾衔追杀即可。”
“是!”那几名禁卫骑兵抱拳而去。
此时,赵润又命令岑倡道:“岑倡,拔王旗,我等也追上去!”
听闻此言,岑倡心中一惊,连忙劝阻道:“陛下,此战我军已经取胜,陛下何必亲身犯险?”
“无需多言!”
赵润打断了岑倡的话,正色说道:“朕有言在前,此战与三十万儿郎共赴生死,如今其尾衔敌军趁胜追击,朕又岂能落后?……褚亨,驾车!”
“是!”宗卫褚亨翁声翁气地应了一声,一抖手中缰绳,竟驾驭着王辇朝着战场冲了过去。
见此,岑倡、介子鸱等留在本阵的魏国官员、将领们大惊失色,连忙催促着附近的禁卫军魏卒:“快快,跟上陛下!”
“是!”
本阵诸魏军士卒立刻拔起王旗,紧跟上前。
此时在战场上,百余万诸国联军,后军已徐徐后撤,唯独楚将项末、项娈二人仍率领本国正军与粮募兵,抵挡着魏军的进攻。
此时不难看出,三十万魏军长途跋涉而来,其实已经很疲倦了,尤其是方才担任主攻手的五万雒阳禁卫,更是气喘吁吁,虽然亲眼看到了败逃的联军,但因为力气不支,却怎么也赶不上。
反而是魏国的民兵、游侠们,越过了雒阳禁卫,咬住了项末、项娈等留下断后的军队,但也仅仅只是咬住,并不能造成有效的追击掩杀。
这让留下断后的项末、项娈二人感觉毫无压力。
然而就在这时,魏军中爆发出一声呐喊:“陛下!陛下的王辇,就跟在我等身后!”
『什么?!』
无数魏国正军、民兵、游侠们下意识停下脚步,扭头看向身后,果然看到他们魏国君主赵润的王辇,不知何时已跟在他们身后。
只见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魏王赵润立于王辇之上,拔出手中的利剑,遥遥指向前方,用嘶哑的嗓音大声喊道:“我大魏英勇的健儿们,随朕杀敌!!”
“喔喔——!!”
三十万魏军因此士气大振,他们只感觉胸腔内仿佛涌出一股神奇的力量,使他们忘却了身体的疲倦,再次充满了力量。
“杀啊!”
“为陛下开路!”
在乱糟糟的战场上,魏军尾衔楚军追杀的力度,顿时就加强了几分。
见此,楚国大将项末心中大为惊讶,不明白明明已精疲力尽的魏军,为何又变得如此凶猛,直到他在魏军的洪流中,看到了魏王赵润的王辇。
不得不说,在看到王辇的那一刻,项末震惊地睁大了眼睛。
他简直难以想象,赵润这位魏国的君主,竟然敢以身犯险。
要知道,此时若他诸国联军中派出一支精锐,杀死了这位魏国的君主,魏国必将因此而衰败。
当然,这只是项末的臆想而已,毕竟在那架王辇周围,那可是围绕着成千上万士气处于巅峰的魏卒——在魏王赵润‘身先士卒’的鼓舞下,这些魏卒简直疯了,就算联军这边派出最精锐的军队,恐怕也会被这些疯狂的魏卒撕碎,根本无法威胁到那架王辇。
『您就一定要‘赶尽杀绝’么?魏国的君王……』
项末苦笑着在心中暗道。
他岂会看不出,魏王赵润乘坐王辇亲自上前,就是为了再次鼓舞那三十万魏卒,使其能发挥楚远超兵力的战斗力,击溃联军中断后的军队。
而事实上,在魏王赵润乘坐王辇出现在魏军当中的那一刻,魏军的战斗力明显翻了一倍有余,纵使这些魏卒已累地气喘吁吁,但是他们的斗志依旧高昂、士气依旧爆棚,就连项末、项娈麾下的楚国正军,亦被这些魏国民兵杀得节节败退。
楚军且战且退,魏军且战且进,本来诸国联军这边是有序的撤退,但因为魏王赵润的出现,使得魏军更为奋勇,以至于断后的楚军竟隐隐出现溃败的迹象。
“杀!”
只见魏王赵润站在王辇上,一手扶着王辇上的栏杆,一手高举那柄明晃晃的利剑。
虽然他的利剑铮亮、毫无血迹,但是在楚将项末心中,这位魏国的君主,无疑是此战最大的变数。
无论是方才那高明的逼战决定,亦或是此刻‘身先士卒’激励魏军的士气。
『百万大军……竟然败在一人手中。』
项末苦笑着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了一部分粮募兵,为麾下正军士卒的撤离争取时间。
似这般足足追杀了二十里地,魏军一路杀到诸国联军那连绵十余里的联营。
倘若说项末、项娈等断后的楚国将领,此刻正被近三十万魏军死死咬着不放,那么先行一步撤退的联军,其实也不好过,因为吕牧、穆青、乌兀、禄巴隆、孟良等魏将所率领的两万川雒骑兵与禁卫骑兵,沿途一直在尾衔追杀联军的士卒。
川雒骑兵乃是擅长骑射的轻骑,最适合在平原地带追杀后撤的敌军,他们仿佛死盯着猎物的狼群,不急不缓地跟在联军身后,时不时地搭弓射箭,带走一名名联军士卒的性命。而联军这边,却缺乏有效的反击手段。
事实上,联军这边是有能力反击的,就比如鲁国的军队。
这些年受魏国的影响,鲁国军队亦再次启用了战车,用来装载像机关弩匣、床弩等战争兵器,若是鲁国的军队出面抵挡川雒骑兵,虽说不至于叫川雒骑兵全军覆没,但后者也决计没办法像此刻这般毫无顾忌地射杀联军的士卒。
但很可惜,楚水君派人对季武、桓虎下达的命令,被桓虎给无视了。
甚至于,这个恶寇还不安好心地挑唆季武,曲解楚水君的命令:“季将军,楚水君此刻叫我等断后,这无异于是叫我等送死啊。”
一听这话,季武哪里还会理睬楚水君。
正所谓联军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他鲁国的军队,凭什么要为楚军去死呢?
但是,季武又不好公然违背楚水君的命令。
此时,桓虎趁机献了一计:“杀了那几名传令兵,就当我等并未收到命令。……似这般混乱的战场,死几个传令兵,再正常不过了。”
季武暗暗点头,于是乎,楚水君派来的那几名传令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桓虎给干掉了。
以至于鲁国的军队并未出面抵挡川雒骑兵,致使楚军死伤无数。
值得一提的是,当撤退到那连绵十余里的联军联营时,鲁国将领陈狩私底下与桓虎商议,是否要趁机倒戈,给楚军致命一击。
不得不说,对此桓虎也有点犹豫。
不可否认,他预料到了联军的‘小败’,也预料到项末、项娈等人会率领精锐留下断后,但他唯独错估了魏军的战斗力——他万万没有想到魏王赵润竟然会以身犯险,乘坐王辇一同追杀联军,更没有想到项末、项娈等人率领的精锐楚军,竟然会被本该精疲力尽的魏军给压制。
这让他忍不住估测,此刻倒戈究竟能有几分赢面。
但遗憾的是,还没等他做出决定,楚水君率领的主力军,以及卫国军队,已详细撤入了联营——他已错失了击杀联军统帅的最佳机会。
“再等时机吧。”
桓虎私下对陈狩说道。
虽然判断失误,但桓虎并不认为这是他的问题,他只是没想到魏王赵润的存在,竟能让魏国的民兵、游侠具备那般不可思议的实力——这士气、这战斗力,简直已经不亚于正军了。
大概半个时辰后,楚将项末、项娈等人率领的正军,艰难地撤退到了联营。
而在他们身后,那是近三十万士气爆棚到近乎疯狂的魏军。
说起来有些可笑,拥有百万大军的一方,此刻龟缩于营寨内,心惊胆颤地看着营外的魏军;而明明人数只有三十万的魏军,却趾高气扬地伫立于那连绵十余里的联姻外,叫骂营内的联军出来一决生死。
“这场仗打的,简直窝囊!”
项娈气急败坏地骂道。
听闻此言,项末亦是默然不语。
他也感觉,这场仗败地有点莫名其妙——最开始的‘小败’其实完全可以接受,但谁也没有想到,明明精疲力尽的魏军,在魏王赵润‘身先士卒’的鼓舞下,居然越战越勇,死死纠缠,以至于诸国联军最终从撤退变成了败退,明明有百万大军,却被魏军追地惶惶而逃。
也幸亏魏军的士卒体力不支,否则,今日恐怕就不单单是败退,而是溃败了。
当日,三十万魏军一路杀到诸国联军的十余里联营,但由于士卒体力不继,最终还是未能趁机攻陷联军的营寨。
这让魏王赵润稍稍有点遗憾。
不过虽说有点遗憾,但是赵润也足够满意,毕竟在他看来,诸国联军今日莫名其妙地败了一场,短时间内应该无力复战,这使得他麾下三十万魏军有足够的时间在大梁城外建造营寨。
当然,赵润也考虑到联营内的联军是否会因为恼羞成怒,再次出营与他魏军交战。
因此,赵润也没敢在联军的营寨前久留,以「天色临近黄昏、来日再战」为借口,率领着近三十万魏军浩浩荡荡、趾高气扬地返回大梁,留下那十余里联营内的联军兵将,面面相觑,眼睁睁看着魏军撤离。
怎么会打成这样?
看着近三十万魏军兴高采烈地撤离,而己方联军士卒却是鸦雀无声,士气暴跌,楚水君的面色极其难看。
他万万也没有想到,这场仗最终竟会落到这样的局面。
“叮叮叮——”
一队队人数在三到五人左右的传令兵,坐跨战马、手持铜钲,一边迅速在诸国联军各营部疾驰而过,一边奋力敲击手中的铜钲,示意全军撤退。
见此,诸国联军的将领们神色各异。
有的对此毫不意外,甚至于微微有些暗喜,就比如鲁国的桓虎与陈狩;而有的则对这场战事的‘虎头蛇尾’感到莫名其妙,而莫名其妙之余,亦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比如鲁国的季武以及卫国的卫邵、卫郧、卫振等人。
至于齐国的将领田耽,他应该是战场上心情最复杂的人。
这复杂的心情,源自于他复杂的立场:为了齐国的利益着想,他既不能让魏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不希望楚国赢得太过于轻松。
正因为如此,事实上他方才提醒楚水君立刻下令对魏军展开进攻,其实也有他自己的私心:他希望楚国的军队与魏王赵润的军队在这里拼得两败俱伤。
但楚水君的过于谨慎,使得田耽没能达到心中的真正目的。
从作为「齐国将领」的角度来说,田耽固然感到很遗憾,没能让楚军与魏军拼的两败俱伤;可从作为「联军将领」的角度来讲,他更加感到遗憾,因为楚水君的一时退让,让他联军错失了一举击溃魏王赵润所率军队的绝佳机会。
失去了今日的机会,待等魏王赵润麾下的二三十万魏军歇养几日,养足力气,到时候,他们将会比今日还要难缠。
想到这里,田耽不禁有些后悔方才他按兵不动,静观魏楚两军厮杀的决定。
此刻他忍不住幻想,倘若他方才果断决定支持楚军与魏军决战,这是否会坚定楚水君在今日与魏军决战的信念。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田耽作为一名齐人,他其实并不信任楚国,更何况,抱有「保存实力」念头的,又不是只有他齐军,鲁国的季武、桓虎,卫国的卫邵、卫郧、卫振,都同样抱持着这样的想法。
『莫非你是看穿了我联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是故才强行逼战么?』
田耽深深看了一眼魏军本阵的方向。
他不得不承认,今日魏王赵润主动逼战,这实在是一桩非常高明的决策。
『你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啊……』
感慨地叹了口气,田耽亦下令了撤兵。
唯独诸国联军右翼(北)大将项娈对此感到无法接受。
“撤兵?为何撤兵?”
当听到己方军队背后,传来了鸣金的声响时,楚国上将项娈简直难以置信。
因为在他看来,这场仗并非是没得打,甚至于,他诸国联军的赢面很大。
纵使对面二三十万魏军一个个悍不畏死,但他联军一方终究占据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再加上魏军远道而来,力气肯定有所消耗,这明摆着就是七三胜负的战事啊——魏军胜算三成,而诸国联军胜算则在七成。
既然如此,为何不投入兵力,与魏军决战?
“项娈将军,楚水君命您率军断后。”几名传兵令来到了项娈的军中,向这位楚国猛将传达了楚水君的命令。
只见项娈瞅瞅前方仍如火如荼的战场,再回头瞧瞧已开始向后撤退的联军,他恶狠狠地吐了口气:“简直愚不可及!”
然而,虽说项娈很不满于楚水君那撤兵的决定,但既然联军已普遍向后撤离,他也毫无办法,只能听命行事。
“叮叮叮——”
“叮叮叮——”
百万诸国联军中,鸣金声大作,无穷无尽的联军士卒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徐徐撤退,留下项末、项娈等楚国将领所率领的楚国正军断后。
瞧见这一幕,近三十万魏军的士气更为高涨。
“联军撤退了!”
“我军胜利了!”
成千上万的魏卒忍不住高声欢呼起来。
但更多的魏军兵将们,则无视楚军的鸣金讯号,继续趁胜追击,仿佛每一名魏卒都要杀够五名敌军士卒,换取他们魏国君主赵润信誓旦旦所保证的,那酣畅淋漓的大捷。
而此时在魏军的本阵处,内朝大臣介子鸱瞧见远处的诸国联军向后撤离,亦是大为惊喜,难得失态地对魏王赵润喊道:“陛下!陛下,我军胜利了!”
然而,魏王赵润却如之前一般镇定淡漠,拄着利剑立在王辇上,一言不发。
见此,禁卫军将领岑倡心中纳闷,忍不住再次提醒道:“陛下?我军胜利了。”
听闻此言,魏王赵润扭头看了一眼满脸喜悦的介子鸱与岑倡,随即再次将目光投向前方的战场,口中淡淡说道:“并非是我军胜利,只是联军退缩了而已。”
“那也是胜利。”介子鸱如释重负般说了句,随即,他见赵润面色如初,忍不住好奇问道:“陛下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唔。”赵润应了一声,淡淡说道:“联军兵马虽多,但人心不齐、各怀鬼胎,楚国试图取代我大魏,而齐鲁两国则希望我大魏与楚国两败俱伤,未必肯拼死协助楚国军队。……反观我大魏的儿郎,却是为保国家慷慨捐躯、视死如归,我方占尽「人和」,岂有输的道理?”
听闻此言,介子鸱与岑倡面面相觑。
要知道,方才在魏王赵润下令全军总攻时,他们可是吓地面色发白,生怕这位君主一时冲动,葬送了局面,却不曾想,这一切竟然尽在这位君主的掌控。
“陛下圣明。”
介子鸱由衷称赞了一句,随即不解问道:“恕臣愚钝,陛下如何肯定联军人心不齐?”
赵润微微一笑,说道:“这只是朕的猜测。”
“猜、猜测?”
介子鸱震惊地睁大了眼睛,心下暗暗嘀咕:仅仅只是猜测,您就投入了几乎所有的兵力?
他实在不好评价,这位君主的行为到底该算是冲动,还是胆魄过人。
一想到这场仗其实有大败的可能,介子鸱与岑倡对视一眼,皆隐隐有些后怕:幸亏是诸国联军退缩了,万一没有退缩,那局势很有可能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
张了张嘴,介子鸱欲言又止。
而此时,魏王赵润却仿佛是猜到了介子鸱的心思,平静地说道:“爱卿不必猜疑,朕并未是盲目冲动,更非是破罐破摔。……倘若朕不下令背水一战,我军的处境就会变得更艰难。”
“请陛下赐教。”
介子鸱与岑倡拱手抱拳请教道。
见此,赵润亦未曾藏掖,平静地解释道:“须知我军刚刚抵达大梁,除大梁外,并无可驻扎之营寨……虽说大梁可以驻军,但三十万大军若皆入驻城内,势必会被联军团团包围,如此一来,我军便处于被动。……为避免被联军包围,我军势必要在城外建立营寨,但显然,联军不会视若无睹,在我军驻扎营寨时,联军势必会不断骚扰、攻击……就像方才,朕本打算叫一半的士卒入驻大梁,然而联军却恰好杀到,明摆着就是趁机牵制我军,叫我军无法立下营寨……此时一旦示弱,就难免会被联军主导战局;反之,若我军展现出破釜沉舟的气势,反过来逼迫联军与我军决战,联军说不定就会因为人心不齐而退缩,此时我军再在城外设立营寨,联军畏惧于我军的气势,就未必敢出兵骚扰了……简单地说,这是一场豪赌,若朕赌输了,那么,我国三十万儿郎,将不得不在力气有所消耗的情况下与诸国联军决战,胜负难料;可若是朕赌赢了,朕就能叫联军被迫后撤二十里重新驻扎,为我军在大梁城外建造营寨,争取足够的时间……”
尽管赵润讲述道理时的语调十分平和,但介子鸱与岑倡还是听得心中震荡不已。
他们必须承认,他魏国君主赵润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究竟需要多么大的胆魄,才敢实施这个决定?
扪心自问,若是他介子鸱与岑倡二人率领三十万军队对抗百万余诸国联军,可有胆量在这种情况下,下达全军总攻的命令?
答案是否定的。
相信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敢在这种关键时刻,下达这种不给己方留下任何退路的命令。
但眼前这位他魏国的君主却敢,甚至于,这位君主从始至终镇定自若,这份胆魄,着实无人能及。
“踏踏踏——”
几名禁卫骑兵驾驭着战马来到本阵前,朝着王辇上的魏王赵润抱拳禀告道:“陛下,敌军全军撤退,留下项末、项娈二将断后,卫骄将军已下令全军趁胜追击。”
“好!”
魏王赵润点点头,随即沉声下令道:“允许追击联军!……再派人传令吕牧、穆青、乌兀、禄巴隆、孟良等人,命其率各自麾下骑兵,从侧翼协助主军追杀敌军,切记不可恋战,只需跟在联军身后,尾衔追杀即可。”
“是!”那几名禁卫骑兵抱拳而去。
此时,赵润又命令岑倡道:“岑倡,拔王旗,我等也追上去!”
听闻此言,岑倡心中一惊,连忙劝阻道:“陛下,此战我军已经取胜,陛下何必亲身犯险?”
“无需多言!”
赵润打断了岑倡的话,正色说道:“朕有言在前,此战与三十万儿郎共赴生死,如今其尾衔敌军趁胜追击,朕又岂能落后?……褚亨,驾车!”
“是!”宗卫褚亨翁声翁气地应了一声,一抖手中缰绳,竟驾驭着王辇朝着战场冲了过去。
见此,岑倡、介子鸱等留在本阵的魏国官员、将领们大惊失色,连忙催促着附近的禁卫军魏卒:“快快,跟上陛下!”
“是!”
本阵诸魏军士卒立刻拔起王旗,紧跟上前。
此时在战场上,百余万诸国联军,后军已徐徐后撤,唯独楚将项末、项娈二人仍率领本国正军与粮募兵,抵挡着魏军的进攻。
此时不难看出,三十万魏军长途跋涉而来,其实已经很疲倦了,尤其是方才担任主攻手的五万雒阳禁卫,更是气喘吁吁,虽然亲眼看到了败逃的联军,但因为力气不支,却怎么也赶不上。
反而是魏国的民兵、游侠们,越过了雒阳禁卫,咬住了项末、项娈等留下断后的军队,但也仅仅只是咬住,并不能造成有效的追击掩杀。
这让留下断后的项末、项娈二人感觉毫无压力。
然而就在这时,魏军中爆发出一声呐喊:“陛下!陛下的王辇,就跟在我等身后!”
『什么?!』
无数魏国正军、民兵、游侠们下意识停下脚步,扭头看向身后,果然看到他们魏国君主赵润的王辇,不知何时已跟在他们身后。
只见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魏王赵润立于王辇之上,拔出手中的利剑,遥遥指向前方,用嘶哑的嗓音大声喊道:“我大魏英勇的健儿们,随朕杀敌!!”
“喔喔——!!”
三十万魏军因此士气大振,他们只感觉胸腔内仿佛涌出一股神奇的力量,使他们忘却了身体的疲倦,再次充满了力量。
“杀啊!”
“为陛下开路!”
在乱糟糟的战场上,魏军尾衔楚军追杀的力度,顿时就加强了几分。
见此,楚国大将项末心中大为惊讶,不明白明明已精疲力尽的魏军,为何又变得如此凶猛,直到他在魏军的洪流中,看到了魏王赵润的王辇。
不得不说,在看到王辇的那一刻,项末震惊地睁大了眼睛。
他简直难以想象,赵润这位魏国的君主,竟然敢以身犯险。
要知道,此时若他诸国联军中派出一支精锐,杀死了这位魏国的君主,魏国必将因此而衰败。
当然,这只是项末的臆想而已,毕竟在那架王辇周围,那可是围绕着成千上万士气处于巅峰的魏卒——在魏王赵润‘身先士卒’的鼓舞下,这些魏卒简直疯了,就算联军这边派出最精锐的军队,恐怕也会被这些疯狂的魏卒撕碎,根本无法威胁到那架王辇。
『您就一定要‘赶尽杀绝’么?魏国的君王……』
项末苦笑着在心中暗道。
他岂会看不出,魏王赵润乘坐王辇亲自上前,就是为了再次鼓舞那三十万魏卒,使其能发挥楚远超兵力的战斗力,击溃联军中断后的军队。
而事实上,在魏王赵润乘坐王辇出现在魏军当中的那一刻,魏军的战斗力明显翻了一倍有余,纵使这些魏卒已累地气喘吁吁,但是他们的斗志依旧高昂、士气依旧爆棚,就连项末、项娈麾下的楚国正军,亦被这些魏国民兵杀得节节败退。
楚军且战且退,魏军且战且进,本来诸国联军这边是有序的撤退,但因为魏王赵润的出现,使得魏军更为奋勇,以至于断后的楚军竟隐隐出现溃败的迹象。
“杀!”
只见魏王赵润站在王辇上,一手扶着王辇上的栏杆,一手高举那柄明晃晃的利剑。
虽然他的利剑铮亮、毫无血迹,但是在楚将项末心中,这位魏国的君主,无疑是此战最大的变数。
无论是方才那高明的逼战决定,亦或是此刻‘身先士卒’激励魏军的士气。
『百万大军……竟然败在一人手中。』
项末苦笑着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了一部分粮募兵,为麾下正军士卒的撤离争取时间。
似这般足足追杀了二十里地,魏军一路杀到诸国联军那连绵十余里的联营。
倘若说项末、项娈等断后的楚国将领,此刻正被近三十万魏军死死咬着不放,那么先行一步撤退的联军,其实也不好过,因为吕牧、穆青、乌兀、禄巴隆、孟良等魏将所率领的两万川雒骑兵与禁卫骑兵,沿途一直在尾衔追杀联军的士卒。
川雒骑兵乃是擅长骑射的轻骑,最适合在平原地带追杀后撤的敌军,他们仿佛死盯着猎物的狼群,不急不缓地跟在联军身后,时不时地搭弓射箭,带走一名名联军士卒的性命。而联军这边,却缺乏有效的反击手段。
事实上,联军这边是有能力反击的,就比如鲁国的军队。
这些年受魏国的影响,鲁国军队亦再次启用了战车,用来装载像机关弩匣、床弩等战争兵器,若是鲁国的军队出面抵挡川雒骑兵,虽说不至于叫川雒骑兵全军覆没,但后者也决计没办法像此刻这般毫无顾忌地射杀联军的士卒。
但很可惜,楚水君派人对季武、桓虎下达的命令,被桓虎给无视了。
甚至于,这个恶寇还不安好心地挑唆季武,曲解楚水君的命令:“季将军,楚水君此刻叫我等断后,这无异于是叫我等送死啊。”
一听这话,季武哪里还会理睬楚水君。
正所谓联军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他鲁国的军队,凭什么要为楚军去死呢?
但是,季武又不好公然违背楚水君的命令。
此时,桓虎趁机献了一计:“杀了那几名传令兵,就当我等并未收到命令。……似这般混乱的战场,死几个传令兵,再正常不过了。”
季武暗暗点头,于是乎,楚水君派来的那几名传令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桓虎给干掉了。
以至于鲁国的军队并未出面抵挡川雒骑兵,致使楚军死伤无数。
值得一提的是,当撤退到那连绵十余里的联军联营时,鲁国将领陈狩私底下与桓虎商议,是否要趁机倒戈,给楚军致命一击。
不得不说,对此桓虎也有点犹豫。
不可否认,他预料到了联军的‘小败’,也预料到项末、项娈等人会率领精锐留下断后,但他唯独错估了魏军的战斗力——他万万没有想到魏王赵润竟然会以身犯险,乘坐王辇一同追杀联军,更没有想到项末、项娈等人率领的精锐楚军,竟然会被本该精疲力尽的魏军给压制。
这让他忍不住估测,此刻倒戈究竟能有几分赢面。
但遗憾的是,还没等他做出决定,楚水君率领的主力军,以及卫国军队,已详细撤入了联营——他已错失了击杀联军统帅的最佳机会。
“再等时机吧。”
桓虎私下对陈狩说道。
虽然判断失误,但桓虎并不认为这是他的问题,他只是没想到魏王赵润的存在,竟能让魏国的民兵、游侠具备那般不可思议的实力——这士气、这战斗力,简直已经不亚于正军了。
大概半个时辰后,楚将项末、项娈等人率领的正军,艰难地撤退到了联营。
而在他们身后,那是近三十万士气爆棚到近乎疯狂的魏军。
说起来有些可笑,拥有百万大军的一方,此刻龟缩于营寨内,心惊胆颤地看着营外的魏军;而明明人数只有三十万的魏军,却趾高气扬地伫立于那连绵十余里的联姻外,叫骂营内的联军出来一决生死。
“这场仗打的,简直窝囊!”
项娈气急败坏地骂道。
听闻此言,项末亦是默然不语。
他也感觉,这场仗败地有点莫名其妙——最开始的‘小败’其实完全可以接受,但谁也没有想到,明明精疲力尽的魏军,在魏王赵润‘身先士卒’的鼓舞下,居然越战越勇,死死纠缠,以至于诸国联军最终从撤退变成了败退,明明有百万大军,却被魏军追地惶惶而逃。
也幸亏魏军的士卒体力不支,否则,今日恐怕就不单单是败退,而是溃败了。
当日,三十万魏军一路杀到诸国联军的十余里联营,但由于士卒体力不继,最终还是未能趁机攻陷联军的营寨。
这让魏王赵润稍稍有点遗憾。
不过虽说有点遗憾,但是赵润也足够满意,毕竟在他看来,诸国联军今日莫名其妙地败了一场,短时间内应该无力复战,这使得他麾下三十万魏军有足够的时间在大梁城外建造营寨。
当然,赵润也考虑到联营内的联军是否会因为恼羞成怒,再次出营与他魏军交战。
因此,赵润也没敢在联军的营寨前久留,以「天色临近黄昏、来日再战」为借口,率领着近三十万魏军浩浩荡荡、趾高气扬地返回大梁,留下那十余里联营内的联军兵将,面面相觑,眼睁睁看着魏军撤离。
怎么会打成这样?
看着近三十万魏军兴高采烈地撤离,而己方联军士卒却是鸦雀无声,士气暴跌,楚水君的面色极其难看。
他万万也没有想到,这场仗最终竟会落到这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