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无农不稳
高峰接着说道:“有道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等等,你这话什么意思?”不等高峰说下去,谷正打断道。
又乱用词,不过这次倒能解释清楚了。
高峰答道:“农是指农业,也就是粮食,没有粮食天下就会大乱,有了粮食人心就会安定,所以才说无农无稳。工就是指手工业,泛指作坊,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县城,有了作坊,才能制造出物品来,这些物品大到国家战略使用,小到家庭使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强大的标志。商就是指经商,使货物流通起来才能促进地区繁荣,才能够赚钱,有钱赚当然富有了。”
高峰尽量用大家听得懂得话来进行科谱,免得再次被疑问。
只是他这个解释又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在宋朝,虽然手工业和商业很发达,但它们的地位依然尴尬。国家虽没有多少限制政策,却也不鼓励它们发展,更悲崔的是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其社会地位很低,一般是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的。
当然,从仕这条路并没有完全被堵死,英宗治平元年(1064)六月曾诏令:“工商杂类,有奇才异形者,亦听取解。”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奇才和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能够从仕做官,而广大的工商人士是无法得到从仕保证的。
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原因还是仕人瞧不起工商人士,认为他们重利而轻义,会乱了国家的朝政。在这个儒家一言堂的时代背景下,要把其它诸家的地位提升,根本是不可能的。
虽然事实上工商业在大宋已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像高峰这样明目提出“无工不强,无商不富”的论点来还是首次。
好在这种提法只是强调它们的作用,并没有触碰到宋朝的基本体制和儒家的地位,所以众人虽然诧异,却没有人出声反对,更主要的是,现场坐着的大都是工商人士,他们岂能反对自身作用的提升?
高峰来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继续讲到:“先说农,农是我县的立县之本,是我县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县南北各有一河,北为复新河,南为黄河泛滥后遗留的大沙河,两条河流交汇于运河,由此形成了西部水少、东部水系丰富的地域形态。
依据这种地域形态,我县可以统一筹划,把原来各自为政的种植方式,改为西部种麦、东部种稻,成规模种植,其好处是:政策统一、便于兴修水利和实施褒奖。
如此,全县将大体分成东稻、西麦、南果、北盐的整体格局。”
“好一个东稻、西麦、南果、北盐的整体局面,总结得太好了。”谷正不由得拍案称绝。
之前官府只管收税,哪管你地里种的是啥,更不要说对植物实施政策管理了。如今听到高峰的分析,众人才恍然明白,种植作物还可以这样统筹。
“高公子所讲不错,只是国家税收如何保证?”谷安询问道。
谷正听着兴奋,却忽略了一点,上交国库的粮食,如果比照往年惯例出现了偏差,会被上宪追责的。
你这个东西南北一出来,好管是好管了,可上交的粮食肯定会变化,谷安这才有此一提醒。
谷正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只是他不以为意,手中有钱,还怕税不好交吗,不过,他还是想听听高峰的意见。
“此事十分好办,可有两个途径。一是从今往后上交之税全部兑换成银钱,这样既能减少运输压力,也可以把粮食留在本县,除满足本县定额需求外,还能做好预防灾年的储备,这是两全其美之策。二是按往年惯例所交,按比例增减,向外县采购粮食,如此可解除大人的烦忧。”高峰讲道。
“好,先按第一条办,若朝庭不同意,再走第二条路。”谷正拍板道。
他对高峰越来越信服。作为知县,许多东西只能模糊地感觉到,却没有一点点手段,如今高峰帮他拨云见日,就好似一捆乱麻给捋齐了一般,看上去十分舒爽。
“大人,其实农最重要的不是区域种植,也不是交税方式—”高峰接着说道。
“噢,那是什么?”谷正奇道。对他来说,这两点就是最重要的。
“是土地的利用率。”高峰道。
“利用率?”谷正对这个新名词好似明白一些,毕竟从字面上就能理解。
“对,就是一块地能产多少粮食,越多就说明利用率越高,反之则越低。”高峰解释道。
随之,高峰指着地图又说道:“我县可用四成良田,算下来有近五十万亩,可它除交税外,仅仅供不到四万人的生活还要勉强,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土地利用率有多么的低。”
听到这里大多数人都有疑问,只是众人知道,高峰主动提起这个问题,自然有应对策略,因此都没有上前询问。
高峰接着说道:“以麦为例,我们的土地平均下来年亩产麦不过百斤,丰年也就两百余斤,产量如此之低无怪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换季作物少,二是土地肥力跟不上,三是虫害无法防治,四是自留种子。”
除一、四点外,高峰说的其它两点正是大家的疑问,也是时下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听到这里,众人不禁频频点头表示认可,至于一、四点,没有人听出高峰的玄外之音,又怕自己提出疑义会被他人嗤笑,故此大家都保持了沉默。
大家不提疑义,高峰却知道这是事实,在大宋朝没有玉米、土豆、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也没有棉花、花生、辣椒、番茄、西瓜等作物,因此才会说出换季作物少的话来。
至于自留种子这一项,完全是相对于后世杂交粮种来说的,不过,这种场合不适于过多解释,他只是带上这么一句。
既然说出问题来了,那就得提出解决办法。看众人都望向自己,高峰只得笑笑道:“其实我现在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去!说了半天,原来是虎头蛇尾,把大家闪了一顿。不过,此子看问题如此精准,说明他真正思考过,对此,还是应该鼓励的。
“当然,若给我一至两年时间,我保证能解决掉大部分问题。”当众人失望之际,高峰却大言不惭地讲道。
ps:山人写作十分辛苦,但愿朋友理解难处;如若手中有张票票,顺手投出心中舒服!第二更送上,感谢!
“等等,你这话什么意思?”不等高峰说下去,谷正打断道。
又乱用词,不过这次倒能解释清楚了。
高峰答道:“农是指农业,也就是粮食,没有粮食天下就会大乱,有了粮食人心就会安定,所以才说无农无稳。工就是指手工业,泛指作坊,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县城,有了作坊,才能制造出物品来,这些物品大到国家战略使用,小到家庭使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强大的标志。商就是指经商,使货物流通起来才能促进地区繁荣,才能够赚钱,有钱赚当然富有了。”
高峰尽量用大家听得懂得话来进行科谱,免得再次被疑问。
只是他这个解释又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在宋朝,虽然手工业和商业很发达,但它们的地位依然尴尬。国家虽没有多少限制政策,却也不鼓励它们发展,更悲崔的是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其社会地位很低,一般是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的。
当然,从仕这条路并没有完全被堵死,英宗治平元年(1064)六月曾诏令:“工商杂类,有奇才异形者,亦听取解。”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奇才和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能够从仕做官,而广大的工商人士是无法得到从仕保证的。
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原因还是仕人瞧不起工商人士,认为他们重利而轻义,会乱了国家的朝政。在这个儒家一言堂的时代背景下,要把其它诸家的地位提升,根本是不可能的。
虽然事实上工商业在大宋已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像高峰这样明目提出“无工不强,无商不富”的论点来还是首次。
好在这种提法只是强调它们的作用,并没有触碰到宋朝的基本体制和儒家的地位,所以众人虽然诧异,却没有人出声反对,更主要的是,现场坐着的大都是工商人士,他们岂能反对自身作用的提升?
高峰来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继续讲到:“先说农,农是我县的立县之本,是我县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县南北各有一河,北为复新河,南为黄河泛滥后遗留的大沙河,两条河流交汇于运河,由此形成了西部水少、东部水系丰富的地域形态。
依据这种地域形态,我县可以统一筹划,把原来各自为政的种植方式,改为西部种麦、东部种稻,成规模种植,其好处是:政策统一、便于兴修水利和实施褒奖。
如此,全县将大体分成东稻、西麦、南果、北盐的整体格局。”
“好一个东稻、西麦、南果、北盐的整体局面,总结得太好了。”谷正不由得拍案称绝。
之前官府只管收税,哪管你地里种的是啥,更不要说对植物实施政策管理了。如今听到高峰的分析,众人才恍然明白,种植作物还可以这样统筹。
“高公子所讲不错,只是国家税收如何保证?”谷安询问道。
谷正听着兴奋,却忽略了一点,上交国库的粮食,如果比照往年惯例出现了偏差,会被上宪追责的。
你这个东西南北一出来,好管是好管了,可上交的粮食肯定会变化,谷安这才有此一提醒。
谷正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只是他不以为意,手中有钱,还怕税不好交吗,不过,他还是想听听高峰的意见。
“此事十分好办,可有两个途径。一是从今往后上交之税全部兑换成银钱,这样既能减少运输压力,也可以把粮食留在本县,除满足本县定额需求外,还能做好预防灾年的储备,这是两全其美之策。二是按往年惯例所交,按比例增减,向外县采购粮食,如此可解除大人的烦忧。”高峰讲道。
“好,先按第一条办,若朝庭不同意,再走第二条路。”谷正拍板道。
他对高峰越来越信服。作为知县,许多东西只能模糊地感觉到,却没有一点点手段,如今高峰帮他拨云见日,就好似一捆乱麻给捋齐了一般,看上去十分舒爽。
“大人,其实农最重要的不是区域种植,也不是交税方式—”高峰接着说道。
“噢,那是什么?”谷正奇道。对他来说,这两点就是最重要的。
“是土地的利用率。”高峰道。
“利用率?”谷正对这个新名词好似明白一些,毕竟从字面上就能理解。
“对,就是一块地能产多少粮食,越多就说明利用率越高,反之则越低。”高峰解释道。
随之,高峰指着地图又说道:“我县可用四成良田,算下来有近五十万亩,可它除交税外,仅仅供不到四万人的生活还要勉强,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土地利用率有多么的低。”
听到这里大多数人都有疑问,只是众人知道,高峰主动提起这个问题,自然有应对策略,因此都没有上前询问。
高峰接着说道:“以麦为例,我们的土地平均下来年亩产麦不过百斤,丰年也就两百余斤,产量如此之低无怪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换季作物少,二是土地肥力跟不上,三是虫害无法防治,四是自留种子。”
除一、四点外,高峰说的其它两点正是大家的疑问,也是时下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听到这里,众人不禁频频点头表示认可,至于一、四点,没有人听出高峰的玄外之音,又怕自己提出疑义会被他人嗤笑,故此大家都保持了沉默。
大家不提疑义,高峰却知道这是事实,在大宋朝没有玉米、土豆、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也没有棉花、花生、辣椒、番茄、西瓜等作物,因此才会说出换季作物少的话来。
至于自留种子这一项,完全是相对于后世杂交粮种来说的,不过,这种场合不适于过多解释,他只是带上这么一句。
既然说出问题来了,那就得提出解决办法。看众人都望向自己,高峰只得笑笑道:“其实我现在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去!说了半天,原来是虎头蛇尾,把大家闪了一顿。不过,此子看问题如此精准,说明他真正思考过,对此,还是应该鼓励的。
“当然,若给我一至两年时间,我保证能解决掉大部分问题。”当众人失望之际,高峰却大言不惭地讲道。
ps:山人写作十分辛苦,但愿朋友理解难处;如若手中有张票票,顺手投出心中舒服!第二更送上,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