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七 这个钱只有明国能接着赚
苏咏霖挺早以前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世界地图展现在了复兴会员们的面前。
而在场诸位除了孙子义之外,都是复兴会员,所以他们也都知道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有明国宋国西夏高丽日本等等周边国家。
就算是孙子义因为长期跟随苏咏霖,虽然不是复兴会员,但也对所谓世界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明国高层基本上都有一个被苏咏霖塑造起来的世界观,知道世界之大,知道除了他们所熟悉的国家之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国家, 知道中东,知道西亚,知道北非,知道欧洲。
在苏咏霖的世界地图中,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 乃至于欧洲, 这些地方也都被标示出来。
且根据苏长生安排在泉州、广州等地的天网军密探传回来的消息,基本上可以确定南宋和这些地区的六十多个大小国家都有贸易往来,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如此频繁的贸易往来之下,南宋官方也和中东、北非的一些政权有一些往来,互相之间也有使者进行接触,不过接触的目的也只是接触一下,知道外面有这个国家罢了。
南宋政府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应付明国了,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其余国家打交道。
饶是如此,因为世界各国对中国本土产品的旺盛需求,对瓷器、丝绸、茶叶、铁锅等等物品的旺盛需求,使得泉州、广州即使在明宋战争时期也维持着高强度的船只停泊率。
大量财富源源不断的通过港口和市舶司流入民间、朝廷,使得富商、权贵等上流人物们越发的富裕,生活越发的奢侈, 越发的过上了难以想象的豪奢生活。
当然, 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们一定会被明国清算掉。
苏咏霖最为关注的, 还是根据天网军密探回报的消息显示出来的——泉州和广州简直就是这個时代的世界大都会。
尤其是泉州, 不仅有中国人, 还有很多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人定居在这里。
阿拉伯人、北非人、欧洲人、印度人、东南亚诸国人、日本人还有高丽人,纷至沓来,纷纷在这里定居。
他们出身不同,身份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官僚、商人、旅行家、僧侣、传教士等等,各行各业的人都随着商船往返泉州和本地。
因为人数众多,且停留办理商业事务的时间长,很多人干脆就在泉州定居、生活。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泉州购置土地、建立“蕃坊”,然后各自推选出德高望重能够服众的“蕃长”负责日常的管理,也负责和南宋官府打交道,处理税收事宜之类的。
他们还建立为各自子弟所准备的“蕃学”,培养各自的子弟。
还根据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聚居区设立寺庙、修道院等等,传播自己所信仰的宗教。
方方面面都显示出这些人大有将泉州当做第二故乡的趋势,且来人越来越多。
他们带来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文化产品、宗教信仰等等,各种各样的外部文化和宗教信仰在泉州、广州等地落地生长,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一个相当繁荣也异常复杂的经济、文化局面。
而在苏咏霖看来, 这对于明国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经过大革命和大清洗之后, 明国基本上把旧官僚、旧地主士绅和依附着他们的大小商人清扫一空,几乎整个社会阶级都重塑了一遍。
于是乎可以拉动大量商业需求的旧统治阶级被明国成体系的消灭掉了,国家内部的整个商业需求大大下降了,所以商业贡献的税收也就大大下降,连带着整个商业规模的萎缩。
谷弻
明国目前的的商业政策具体来说就是依托自农业生产基础之上的保守商业政策,且基本上以国营为主,民营为辅。
民间有规模不小的商业行为,但主要集中在餐饮、零售、手工制造等等行业,这也是正常百姓所主要能接触到的商业行为。
国家主要经济行当都是财政部主导之下的国营状态。
比如制盐行业、冶铁行业,比如酿酒行业,比如畜牧业,比如织造业,比如书籍刊印行业,比如造船业乃至于冷饮行业等等等等,基本上都处在国营状态之下。
财政部下面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这些商业行当的管理,包括大量手工工场在地方的设立也是财政部负责主管,这些部门负责管理这些行当在全国各地的原料生产、运输、成品制造和发售。
可以说这一部分所获虽然颇丰,但商业总收入在整个国家税收收入当中的比重并不算很大。
主要民间需求也比较小,商业需求拉动不起来,也就很难发展起来,政府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恢复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和开辟荒地之类的,商业贸易并不是国家的主要任务。
也就是说明国目前并没有足够的内需,也缺少相关的管理人才,对于整个世界贸易行当来说了解的不多,这也就意味着明国缺少这方面的管理经验。
苏咏霖并不希望自己未来南下一统之后会因为缺乏管理经验而把南宋已经搞得不错的海外贸易给搞砸了。
一个优秀的成熟的受到广泛认可的商业交易地点从成立到繁华,过程中投入的财政和行政成本以及一切的配套设施成本那是难以想象的巨大。
泉州和广州都被南宋搞得很不错,也被那些人傻钱多的狗大户们所认可,要是因此而遭到破坏,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苏咏霖还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接管这两个重要的港口,并且开始介入市舶司的管理,派遣官员和那些外国商人打交道,积累足够的经验,为将来一统全国打个商业经济的基础。
别的不说,之前好不容易谈成的商单被南宋市舶司给搅黄了这件事情至今还让林景春耿耿于怀,也暴露了明国在商业方面的不足。
为了一雪前耻,林景春非常支持苏咏霖的政策,他强烈支持现在就把这两个港口搞到手并且积累海外商旅人脉关系。
明国需要将他们的认知从和南宋做生意转移到和明国做生意,让他们接受这个事实,并且通过安全方面的保障,让他们的商业信心不要动摇。
事关未来的数百万贯钱甚至更多的商业税收,苏咏霖希望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这些海外商贸关系的稳定,不要因为明宋之间的战争而影响到这部分的收入。
但是吧,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特别的要紧。
因为他们需要的商品,只有中国能生产出来,其他地方买不到,想要仿制也根本办不到,因为这套生产技术还被牢牢把持着。
现在,只有明国具备一口吞掉南宋并且将它的一切全部掌握的能力。
所以这个钱只有明国能接着赚,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林部堂说的很对,拿下泉州和广州对于咱们的意义就是把南宋的海外贸易优势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加剧南宋内部的矛盾激化,并且进一步增强我们自身对海外商贸的管理能力。
我常常说走出去走出去,但是这个走出去不是只有三个字那么简单,海外商贸要搞起来,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却也十分困难,我们要吸取南宋的好的经验,摒弃他们不好的弊端,争取把泉州和广州成功的拿下来。”
苏咏霖敲了敲桌子:“这不仅仅关系到打击南宋,也关系到大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须知我们目前的商业规模是比较小的,各种意义上都不是南宋方面的对手。
消灭南宋之后该如何对待南宋的商业,尤其是海外商贸,这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做得好了,咱们能赚到比南宋更多的钱,做不好,咱们想要继续走出去可就难了。”
而在场诸位除了孙子义之外,都是复兴会员,所以他们也都知道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有明国宋国西夏高丽日本等等周边国家。
就算是孙子义因为长期跟随苏咏霖,虽然不是复兴会员,但也对所谓世界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明国高层基本上都有一个被苏咏霖塑造起来的世界观,知道世界之大,知道除了他们所熟悉的国家之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国家, 知道中东,知道西亚,知道北非,知道欧洲。
在苏咏霖的世界地图中,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 乃至于欧洲, 这些地方也都被标示出来。
且根据苏长生安排在泉州、广州等地的天网军密探传回来的消息,基本上可以确定南宋和这些地区的六十多个大小国家都有贸易往来,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如此频繁的贸易往来之下,南宋官方也和中东、北非的一些政权有一些往来,互相之间也有使者进行接触,不过接触的目的也只是接触一下,知道外面有这个国家罢了。
南宋政府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应付明国了,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其余国家打交道。
饶是如此,因为世界各国对中国本土产品的旺盛需求,对瓷器、丝绸、茶叶、铁锅等等物品的旺盛需求,使得泉州、广州即使在明宋战争时期也维持着高强度的船只停泊率。
大量财富源源不断的通过港口和市舶司流入民间、朝廷,使得富商、权贵等上流人物们越发的富裕,生活越发的奢侈, 越发的过上了难以想象的豪奢生活。
当然, 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们一定会被明国清算掉。
苏咏霖最为关注的, 还是根据天网军密探回报的消息显示出来的——泉州和广州简直就是这個时代的世界大都会。
尤其是泉州, 不仅有中国人, 还有很多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人定居在这里。
阿拉伯人、北非人、欧洲人、印度人、东南亚诸国人、日本人还有高丽人,纷至沓来,纷纷在这里定居。
他们出身不同,身份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官僚、商人、旅行家、僧侣、传教士等等,各行各业的人都随着商船往返泉州和本地。
因为人数众多,且停留办理商业事务的时间长,很多人干脆就在泉州定居、生活。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泉州购置土地、建立“蕃坊”,然后各自推选出德高望重能够服众的“蕃长”负责日常的管理,也负责和南宋官府打交道,处理税收事宜之类的。
他们还建立为各自子弟所准备的“蕃学”,培养各自的子弟。
还根据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聚居区设立寺庙、修道院等等,传播自己所信仰的宗教。
方方面面都显示出这些人大有将泉州当做第二故乡的趋势,且来人越来越多。
他们带来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文化产品、宗教信仰等等,各种各样的外部文化和宗教信仰在泉州、广州等地落地生长,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一个相当繁荣也异常复杂的经济、文化局面。
而在苏咏霖看来, 这对于明国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经过大革命和大清洗之后, 明国基本上把旧官僚、旧地主士绅和依附着他们的大小商人清扫一空,几乎整个社会阶级都重塑了一遍。
于是乎可以拉动大量商业需求的旧统治阶级被明国成体系的消灭掉了,国家内部的整个商业需求大大下降了,所以商业贡献的税收也就大大下降,连带着整个商业规模的萎缩。
谷弻
明国目前的的商业政策具体来说就是依托自农业生产基础之上的保守商业政策,且基本上以国营为主,民营为辅。
民间有规模不小的商业行为,但主要集中在餐饮、零售、手工制造等等行业,这也是正常百姓所主要能接触到的商业行为。
国家主要经济行当都是财政部主导之下的国营状态。
比如制盐行业、冶铁行业,比如酿酒行业,比如畜牧业,比如织造业,比如书籍刊印行业,比如造船业乃至于冷饮行业等等等等,基本上都处在国营状态之下。
财政部下面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这些商业行当的管理,包括大量手工工场在地方的设立也是财政部负责主管,这些部门负责管理这些行当在全国各地的原料生产、运输、成品制造和发售。
可以说这一部分所获虽然颇丰,但商业总收入在整个国家税收收入当中的比重并不算很大。
主要民间需求也比较小,商业需求拉动不起来,也就很难发展起来,政府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恢复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和开辟荒地之类的,商业贸易并不是国家的主要任务。
也就是说明国目前并没有足够的内需,也缺少相关的管理人才,对于整个世界贸易行当来说了解的不多,这也就意味着明国缺少这方面的管理经验。
苏咏霖并不希望自己未来南下一统之后会因为缺乏管理经验而把南宋已经搞得不错的海外贸易给搞砸了。
一个优秀的成熟的受到广泛认可的商业交易地点从成立到繁华,过程中投入的财政和行政成本以及一切的配套设施成本那是难以想象的巨大。
泉州和广州都被南宋搞得很不错,也被那些人傻钱多的狗大户们所认可,要是因此而遭到破坏,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苏咏霖还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接管这两个重要的港口,并且开始介入市舶司的管理,派遣官员和那些外国商人打交道,积累足够的经验,为将来一统全国打个商业经济的基础。
别的不说,之前好不容易谈成的商单被南宋市舶司给搅黄了这件事情至今还让林景春耿耿于怀,也暴露了明国在商业方面的不足。
为了一雪前耻,林景春非常支持苏咏霖的政策,他强烈支持现在就把这两个港口搞到手并且积累海外商旅人脉关系。
明国需要将他们的认知从和南宋做生意转移到和明国做生意,让他们接受这个事实,并且通过安全方面的保障,让他们的商业信心不要动摇。
事关未来的数百万贯钱甚至更多的商业税收,苏咏霖希望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这些海外商贸关系的稳定,不要因为明宋之间的战争而影响到这部分的收入。
但是吧,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特别的要紧。
因为他们需要的商品,只有中国能生产出来,其他地方买不到,想要仿制也根本办不到,因为这套生产技术还被牢牢把持着。
现在,只有明国具备一口吞掉南宋并且将它的一切全部掌握的能力。
所以这个钱只有明国能接着赚,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林部堂说的很对,拿下泉州和广州对于咱们的意义就是把南宋的海外贸易优势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加剧南宋内部的矛盾激化,并且进一步增强我们自身对海外商贸的管理能力。
我常常说走出去走出去,但是这个走出去不是只有三个字那么简单,海外商贸要搞起来,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却也十分困难,我们要吸取南宋的好的经验,摒弃他们不好的弊端,争取把泉州和广州成功的拿下来。”
苏咏霖敲了敲桌子:“这不仅仅关系到打击南宋,也关系到大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须知我们目前的商业规模是比较小的,各种意义上都不是南宋方面的对手。
消灭南宋之后该如何对待南宋的商业,尤其是海外商贸,这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做得好了,咱们能赚到比南宋更多的钱,做不好,咱们想要继续走出去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