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建奴要跑
豪格召集八旗将领议事,阿济格、济尔哈朗等等几个叔叔和一帮堂兄弟都各抒己见。
汉奸已经主动靠边站,因为满清主子认为汉奸靠不住,根本没指望汉军、高丽军能够在战场上跟北伐联军玩儿命。
建奴很清楚地认识到机会不多了,他们必须早日拿出决策,北伐联军现在根本没有包围任何城市,只不过在城外搞无人区。
蒙古人还不时有小规模队伍在城下出现,他们装出散漫的样子诱骗建奴出城,以便周围的骑兵来围歼砍首级换赏赐。
豪格和阿济格等等高级将领意识到大势已去,翻盘完全不可能了,不用“战神”骑兵出手,单单对付蒙古人清军就不敢断定能够胜之。
如果清军不趁着这个时候集中兵力突围,北伐联军开始定点清除城市之时就悔之晚矣。
满清军事贵族不傻,他们知道自己不擅长守城,与其躲在城池里被“杀神”各个击破,还不如集中八旗子弟突击一点。
保不准冥冥中有老汗保佑,豪格这孙子也能做到不管明军几路来,我八旗勇士只奔一路去。
这一次的会议建奴将领都意识到了问题严重,他们想冲出包围圈的愿望高度一致,生死攸关之时没有人偷奸耍滑,豪格决定集中所有的八旗骑兵选择一个方向重点突破的战术被广泛认可。
豪格被立为太子十年之久,已经有了一定的支持者,况且这位太子弓马娴熟打仗时能够身先士卒,颇得八旗将士爱戴。
来议事的都是大清国军事贵族,豪格也就不藏着掖着,主动开口打破沉闷道:“诸位将军,我大清到了生死抉择之时,期望向‘杀神’俯首称臣偏安一隅已经没有可能,如今被‘杀神’困在辽东,接下来的命运不说诸位也应该清楚吧?”
一众奴隶主交头接耳一番,阿济格道:“皇上委任太子殿下负责辽东军政,当下如何做咱们都听殿下的。”
豪格道:“我大清军不擅长守城,可是曾经无敌的骑兵野战在‘杀神’面前也讨不到便宜,况且如今骑兵的兵力对比,我大清军处于劣势。”
济尔哈朗重重地叹口气道:“殿下,不是我大清骑兵不敢战,而是蒙古奴才兵太坏了,这些奴才跟了‘杀神’后一个个如同疯了,缠上我八旗子弟就是不死不休。”
满清贵族又是一阵窃窃私语,大多数人都在骂蒙古奴才没脸没皮,早知如今当初就应该把蒙古奴才杀个干干净净。
豪格向下压了压手道:“大家安静,现在抱怨以前宽恕了蒙古人没有意义,当下是商议尽可能保全八旗子弟。坐以待毙不可取啊,诸位可有良策?”
济尔哈朗道:“殿下,如今哪里还能有良策,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阿济格附和道:“确实如此,只能选择跑路才能够留得青山在。”
赖慕布、巴布海、满达海、噶布喇等等军事贵族都是野猪皮的子孙也是豪格的叔叔或者堂兄弟,他们也出言附和济尔哈朗的逃跑主义。
逃跑的基调确定,下一步商议如何进行。很明显放不下家里的坛坛罐罐不可取,带上老幼和女人恐怕跑不了也跑不远、跑不快。
现如今满辽东都是蒙古轻骑兵,八旗骑兵跟蒙古人比马术都够呛,如果带上一大家子结果可想而知。
豪格做事果断决绝,他咬咬牙道:“从我做起,放弃辽东城池和家眷,只带八旗骑兵集中突破,只要我八旗子弟兵逃出生天,女人和财产总会有的。”
不带妻儿,只率领骑兵突破成功率很高,可是妻儿老小的命运将要如何?满清军事贵族又是一阵喧闹,最后没有人反对豪格的提议,人人咬牙同意。
集中精骑突围形成了共识,下一步是讨论攻击方向和逃亡地点。
阿济格当仁不让给诸位兄弟、子侄分析形势,他侃侃而谈道:“我大清军目前分布在盛京、广宁、复州、海州、抚顺等等十几座城池里挨日子。可以集中使用的骑兵应该在四五万之间,能够保证一人双马。
本王认为,往西有锦州坚城,往南是大海无路可去,最理想的攻击方向是往东打过鸭绿江跟“新京”方面合兵一处,这样能够得到粮食和补给。”
济尔哈朗提出了不同看法,他道:“本王认为北伐联军不傻,明明知道大清军的首要目的就是打通鸭绿江,肯定已经在张网以待。
况且往东有高山、大河隔阻。还有大明的辽东长城成为障碍,如果大清军把骑兵集中使用在高山密林岂不是自寻死路。”
大殿上,前来议事的满清将领出奇地安静简直落针可闻,他们都在认真听阿济格和济尔哈朗的分析,心里在权衡利害。
八旗将领虽然大部分是文盲,但都是打小就生活在马背上,十一二岁就跟随父辈打家劫舍,打仗已经是他们的本能,济尔哈朗分析了鸭绿江一线的军情后,所有人都嗅到了危险。
很明显只剩下了一个方向可以去,那就是往北突破,争取撕开包围圈远遁漠北,只要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北伐联军虽然有几十万,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建奴根本不知道去了大草原也无法生存,因为大草原的部落已经被北伐联军狂虐过,现在没有人敢收留建奴,都在等机会砍金钱鼠尾换大米十石。
豪格和一众将领认为集中使用骑兵攻击一点成功跳出包围圈的可能性极大,毕竟北伐联军的骑兵需要四方布置,重点还应该防备鸭绿江一线。
清军往北突击之时能够遭遇的堵截人马不应该大于清军数量,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清军不求打败对手只想杀出一条血路去大草原应该能够做到。
阿济格认真听了济尔哈朗的不同意见,认为言之有理道:“郑亲王果然是我大清智将,分析形势入木三分,往东越过山林强渡鸭绿江确实不适合骑兵奔袭。我军应该扬长避短选择往北突破。”
汉奸已经主动靠边站,因为满清主子认为汉奸靠不住,根本没指望汉军、高丽军能够在战场上跟北伐联军玩儿命。
建奴很清楚地认识到机会不多了,他们必须早日拿出决策,北伐联军现在根本没有包围任何城市,只不过在城外搞无人区。
蒙古人还不时有小规模队伍在城下出现,他们装出散漫的样子诱骗建奴出城,以便周围的骑兵来围歼砍首级换赏赐。
豪格和阿济格等等高级将领意识到大势已去,翻盘完全不可能了,不用“战神”骑兵出手,单单对付蒙古人清军就不敢断定能够胜之。
如果清军不趁着这个时候集中兵力突围,北伐联军开始定点清除城市之时就悔之晚矣。
满清军事贵族不傻,他们知道自己不擅长守城,与其躲在城池里被“杀神”各个击破,还不如集中八旗子弟突击一点。
保不准冥冥中有老汗保佑,豪格这孙子也能做到不管明军几路来,我八旗勇士只奔一路去。
这一次的会议建奴将领都意识到了问题严重,他们想冲出包围圈的愿望高度一致,生死攸关之时没有人偷奸耍滑,豪格决定集中所有的八旗骑兵选择一个方向重点突破的战术被广泛认可。
豪格被立为太子十年之久,已经有了一定的支持者,况且这位太子弓马娴熟打仗时能够身先士卒,颇得八旗将士爱戴。
来议事的都是大清国军事贵族,豪格也就不藏着掖着,主动开口打破沉闷道:“诸位将军,我大清到了生死抉择之时,期望向‘杀神’俯首称臣偏安一隅已经没有可能,如今被‘杀神’困在辽东,接下来的命运不说诸位也应该清楚吧?”
一众奴隶主交头接耳一番,阿济格道:“皇上委任太子殿下负责辽东军政,当下如何做咱们都听殿下的。”
豪格道:“我大清军不擅长守城,可是曾经无敌的骑兵野战在‘杀神’面前也讨不到便宜,况且如今骑兵的兵力对比,我大清军处于劣势。”
济尔哈朗重重地叹口气道:“殿下,不是我大清骑兵不敢战,而是蒙古奴才兵太坏了,这些奴才跟了‘杀神’后一个个如同疯了,缠上我八旗子弟就是不死不休。”
满清贵族又是一阵窃窃私语,大多数人都在骂蒙古奴才没脸没皮,早知如今当初就应该把蒙古奴才杀个干干净净。
豪格向下压了压手道:“大家安静,现在抱怨以前宽恕了蒙古人没有意义,当下是商议尽可能保全八旗子弟。坐以待毙不可取啊,诸位可有良策?”
济尔哈朗道:“殿下,如今哪里还能有良策,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阿济格附和道:“确实如此,只能选择跑路才能够留得青山在。”
赖慕布、巴布海、满达海、噶布喇等等军事贵族都是野猪皮的子孙也是豪格的叔叔或者堂兄弟,他们也出言附和济尔哈朗的逃跑主义。
逃跑的基调确定,下一步商议如何进行。很明显放不下家里的坛坛罐罐不可取,带上老幼和女人恐怕跑不了也跑不远、跑不快。
现如今满辽东都是蒙古轻骑兵,八旗骑兵跟蒙古人比马术都够呛,如果带上一大家子结果可想而知。
豪格做事果断决绝,他咬咬牙道:“从我做起,放弃辽东城池和家眷,只带八旗骑兵集中突破,只要我八旗子弟兵逃出生天,女人和财产总会有的。”
不带妻儿,只率领骑兵突破成功率很高,可是妻儿老小的命运将要如何?满清军事贵族又是一阵喧闹,最后没有人反对豪格的提议,人人咬牙同意。
集中精骑突围形成了共识,下一步是讨论攻击方向和逃亡地点。
阿济格当仁不让给诸位兄弟、子侄分析形势,他侃侃而谈道:“我大清军目前分布在盛京、广宁、复州、海州、抚顺等等十几座城池里挨日子。可以集中使用的骑兵应该在四五万之间,能够保证一人双马。
本王认为,往西有锦州坚城,往南是大海无路可去,最理想的攻击方向是往东打过鸭绿江跟“新京”方面合兵一处,这样能够得到粮食和补给。”
济尔哈朗提出了不同看法,他道:“本王认为北伐联军不傻,明明知道大清军的首要目的就是打通鸭绿江,肯定已经在张网以待。
况且往东有高山、大河隔阻。还有大明的辽东长城成为障碍,如果大清军把骑兵集中使用在高山密林岂不是自寻死路。”
大殿上,前来议事的满清将领出奇地安静简直落针可闻,他们都在认真听阿济格和济尔哈朗的分析,心里在权衡利害。
八旗将领虽然大部分是文盲,但都是打小就生活在马背上,十一二岁就跟随父辈打家劫舍,打仗已经是他们的本能,济尔哈朗分析了鸭绿江一线的军情后,所有人都嗅到了危险。
很明显只剩下了一个方向可以去,那就是往北突破,争取撕开包围圈远遁漠北,只要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北伐联军虽然有几十万,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建奴根本不知道去了大草原也无法生存,因为大草原的部落已经被北伐联军狂虐过,现在没有人敢收留建奴,都在等机会砍金钱鼠尾换大米十石。
豪格和一众将领认为集中使用骑兵攻击一点成功跳出包围圈的可能性极大,毕竟北伐联军的骑兵需要四方布置,重点还应该防备鸭绿江一线。
清军往北突击之时能够遭遇的堵截人马不应该大于清军数量,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清军不求打败对手只想杀出一条血路去大草原应该能够做到。
阿济格认真听了济尔哈朗的不同意见,认为言之有理道:“郑亲王果然是我大清智将,分析形势入木三分,往东越过山林强渡鸭绿江确实不适合骑兵奔袭。我军应该扬长避短选择往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