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孙策袭柴桑
在江南,虽有寒风起,却还未冷入骨髓。吴国之彭泽县,自柴桑为黄祖攻陷后,就成为吴国面对长江上游楚军势力的最前线。
彭蠡湖的吴军水师大寨,过去两年常驻兵力五千,如今已悄然集中起了两万的水陆精锐。以如今的孙吴国力,除了都城建邺驻军,与镇守不怎么安稳的国内之军兵外,也就能调动这样规模的一支军队用于对外作战了。
水寨之上,凭栏西眺,感受着呼啸的西风,泽水涌动,波纹阵阵。孙策满脸冷峻,英俊的面庞上,神态之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眼神深邃地望着烟波笼罩之处,在彭蠡大泽对面,是他这些年夙兴夜寐,想要夺回的柴桑重镇。
“吴公!”看孙策心事重重地站了许久了,上前轻唤一声。
“公谨,你我兄弟,不必拘此繁礼。”孙策脸色松缓了些,面上带着些许“不愉”,偏头看着周瑜。
“伯符!”周瑜见孙策表情认真,换了个称呼。
孙策这才露出了笑容。如今的孙策,江东之主,一国诸侯,旁人皆尊崇地唤之为吴公,但周瑜,他还是希望以往如兄弟般那样互唤表字。
“坐!”也不嫌木板上脏乱,二人直接席地而坐。
“伯符还在想攻取柴桑吧!”周瑜丰神俊朗,嘴角噙着笑意。
“先父在世之时,纵横天下,睥睨南北,何等英雄,奈何竟亡于黄祖这等鸱张之辈手里。自先父之亡故,扬州失之半壁,我承江东基业,拥数郡之地,这些年竟沦为坐守之徒。外不能开疆拓土,为父复仇;内南安定黎庶,受制于那些世家豪族,恨我无能啊!”孙语气中带着浓浓的不甘。
看孙策情绪又上来了,周瑜不禁劝道:“伯符,吴国的统治离不开江东诸族的支持,对士族,当刚柔并济,不可一味用强啊!”
“当年若不是那帮人在后扯先父后退,我继位又敢聚而作乱,江东怎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周瑜劝了孙策不止一次,但孙策对士族的态度仍就未有改变:“此言公瑾就不要再说了。”
周瑜苦笑,孙坚孙策父子,对江东世家的态度,简直一脉相承,都过于强硬,各项动作侵害其利益,也难免彼辈对其多加排斥。孙策即位,江东大乱,以武力定江山,没有孙坚的威望,只得以铁血树立他孙策的威严。
对士族的打击与压迫,孙策必起孙坚还要强硬,手段更狠,但也造成吴国上下离心的境况,孙策打击士族豪强,惠了百姓,却彻恶了江东望族。如今江东诸族,在孙策强压之下,虽然“老实”,但对孙策统治的抵触,是更大了。
“好了,时机差不多了,我亲至,就是要夺回柴桑。”孙策转过话题。
“北方大战应该打不出个结果了,胡夏能挡住袁、曹、刘三方进攻,虽出乎大部分人意料,却也成事实。三路伐夏,终究各怀鬼胎,只怕也将告消弭了。”
孙策两眼微眯,还是少年之时,他可随孙坚与夏军交过手,确实不是好对付的。轻摇两下头,表情严肃对周瑜道:“北方的大战离我们太远,仍他搏命厮杀,我只管荆扬!”
“柴桑的情况,都摸清楚了吗?”
提起这,周瑜满脸的自信:“为了伐夏之役,刘表动员了大量荆州精锐。此时黄祖仅以江夏之力,控庐江,驻柴桑。之前胡夏大皇子从豫州掠楚,闹得很大,半月之前,黄祖亲自回西陵,现在是其自黄射在守御柴桑!”
说到这儿,周瑜轻蔑地望了眼西面。
“那夏骑反倒帮了我们的忙了?”孙策亦做差不多的表情,哂笑一声:“黄祖本无甚才智,而况黄射乎?”
“黄射,竖子匹夫罢了。其在柴桑,颇不得军心,黄祖以其镇守柴桑重地,此天与我军收服失地的机会!”周瑜一脸轻松道。
“公瑾,我欲亲自统军袭柴桑!”孙策严肃道。
“你为江东之主,千金之重,还是我统军去吧!”
“水陆两路进击,论水战统率调度,我不如你,你率水师正面击敌。这走陆地,绕后突袭,还是我来!”孙策很是果决道。
周瑜还待谏言,但见孙策那坚定的表情,话到喉头,咽了下去。孙策作风勇悍刚毅,从不惜亲身犯险,与孙坚极类,这也父子二人皆得军心的原因之一。
隔日周瑜便吴国水师出彭泽,声势浩大,直入长江口,压向柴桑楚军。自认不凡的黄射,不顾刘表部将苏飞的劝告,自领水军出寨与战。
从正午鏖战至日落,楚军兵少,但据上游顺流而下,又有风向之利,与周瑜打得“难解难分”,不落下风,最终逼退吴军,周瑜无功而返。
翌日,周瑜整军再战,黄射浑然不惧。于江口激烈对战,其以寡敌众,再退周瑜,追击一场,吴军伤亡近千。
一直到第四日,周瑜次出兵,还未至柴桑口,黄射这边已然领军率先发起进攻。
一样的套路,激战,吴军撤退,楚军扬帆顺流而追,只是此次,黄射中伏了,水师大败。很简单、很明显的诈败诱敌之计,真当身面其局,一般人还真就看不出来。
黄射属于一般人,所以他败了。其后周瑜全力西进,猛攻柴桑楚军水寨,以水师大败故,苏飞不得不调动陆营入寨坚守。
在周瑜这边大动作不断,吸引柴桑楚军注意力时,孙策亲率五千精锐,绕彭蠡南下,先行夺历陵。黄祖父子,夺取豫州半郡之地,但对内治理上却是十分不得人心。
在历陵是留军驻守防御的,但孙策之袭,一战而下,士民欢迎。其后火速北上柴桑,不过七八十里的距离,朝发夕至,猛然攻击,面东防御的楚军不察南面之敌,被孙策一举袭得城池。
柴桑既下,还在水寨苦御周瑜大军的黄射与苏飞彻底慌了,面对吴军两面夹击,崩溃。黄射临阵欲逃,被周泰追击生擒。反倒是苏飞,有才能,聚拢军兵,且战且走,最终逃脱。
彭蠡湖的吴军水师大寨,过去两年常驻兵力五千,如今已悄然集中起了两万的水陆精锐。以如今的孙吴国力,除了都城建邺驻军,与镇守不怎么安稳的国内之军兵外,也就能调动这样规模的一支军队用于对外作战了。
水寨之上,凭栏西眺,感受着呼啸的西风,泽水涌动,波纹阵阵。孙策满脸冷峻,英俊的面庞上,神态之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眼神深邃地望着烟波笼罩之处,在彭蠡大泽对面,是他这些年夙兴夜寐,想要夺回的柴桑重镇。
“吴公!”看孙策心事重重地站了许久了,上前轻唤一声。
“公谨,你我兄弟,不必拘此繁礼。”孙策脸色松缓了些,面上带着些许“不愉”,偏头看着周瑜。
“伯符!”周瑜见孙策表情认真,换了个称呼。
孙策这才露出了笑容。如今的孙策,江东之主,一国诸侯,旁人皆尊崇地唤之为吴公,但周瑜,他还是希望以往如兄弟般那样互唤表字。
“坐!”也不嫌木板上脏乱,二人直接席地而坐。
“伯符还在想攻取柴桑吧!”周瑜丰神俊朗,嘴角噙着笑意。
“先父在世之时,纵横天下,睥睨南北,何等英雄,奈何竟亡于黄祖这等鸱张之辈手里。自先父之亡故,扬州失之半壁,我承江东基业,拥数郡之地,这些年竟沦为坐守之徒。外不能开疆拓土,为父复仇;内南安定黎庶,受制于那些世家豪族,恨我无能啊!”孙语气中带着浓浓的不甘。
看孙策情绪又上来了,周瑜不禁劝道:“伯符,吴国的统治离不开江东诸族的支持,对士族,当刚柔并济,不可一味用强啊!”
“当年若不是那帮人在后扯先父后退,我继位又敢聚而作乱,江东怎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周瑜劝了孙策不止一次,但孙策对士族的态度仍就未有改变:“此言公瑾就不要再说了。”
周瑜苦笑,孙坚孙策父子,对江东世家的态度,简直一脉相承,都过于强硬,各项动作侵害其利益,也难免彼辈对其多加排斥。孙策即位,江东大乱,以武力定江山,没有孙坚的威望,只得以铁血树立他孙策的威严。
对士族的打击与压迫,孙策必起孙坚还要强硬,手段更狠,但也造成吴国上下离心的境况,孙策打击士族豪强,惠了百姓,却彻恶了江东望族。如今江东诸族,在孙策强压之下,虽然“老实”,但对孙策统治的抵触,是更大了。
“好了,时机差不多了,我亲至,就是要夺回柴桑。”孙策转过话题。
“北方大战应该打不出个结果了,胡夏能挡住袁、曹、刘三方进攻,虽出乎大部分人意料,却也成事实。三路伐夏,终究各怀鬼胎,只怕也将告消弭了。”
孙策两眼微眯,还是少年之时,他可随孙坚与夏军交过手,确实不是好对付的。轻摇两下头,表情严肃对周瑜道:“北方的大战离我们太远,仍他搏命厮杀,我只管荆扬!”
“柴桑的情况,都摸清楚了吗?”
提起这,周瑜满脸的自信:“为了伐夏之役,刘表动员了大量荆州精锐。此时黄祖仅以江夏之力,控庐江,驻柴桑。之前胡夏大皇子从豫州掠楚,闹得很大,半月之前,黄祖亲自回西陵,现在是其自黄射在守御柴桑!”
说到这儿,周瑜轻蔑地望了眼西面。
“那夏骑反倒帮了我们的忙了?”孙策亦做差不多的表情,哂笑一声:“黄祖本无甚才智,而况黄射乎?”
“黄射,竖子匹夫罢了。其在柴桑,颇不得军心,黄祖以其镇守柴桑重地,此天与我军收服失地的机会!”周瑜一脸轻松道。
“公瑾,我欲亲自统军袭柴桑!”孙策严肃道。
“你为江东之主,千金之重,还是我统军去吧!”
“水陆两路进击,论水战统率调度,我不如你,你率水师正面击敌。这走陆地,绕后突袭,还是我来!”孙策很是果决道。
周瑜还待谏言,但见孙策那坚定的表情,话到喉头,咽了下去。孙策作风勇悍刚毅,从不惜亲身犯险,与孙坚极类,这也父子二人皆得军心的原因之一。
隔日周瑜便吴国水师出彭泽,声势浩大,直入长江口,压向柴桑楚军。自认不凡的黄射,不顾刘表部将苏飞的劝告,自领水军出寨与战。
从正午鏖战至日落,楚军兵少,但据上游顺流而下,又有风向之利,与周瑜打得“难解难分”,不落下风,最终逼退吴军,周瑜无功而返。
翌日,周瑜整军再战,黄射浑然不惧。于江口激烈对战,其以寡敌众,再退周瑜,追击一场,吴军伤亡近千。
一直到第四日,周瑜次出兵,还未至柴桑口,黄射这边已然领军率先发起进攻。
一样的套路,激战,吴军撤退,楚军扬帆顺流而追,只是此次,黄射中伏了,水师大败。很简单、很明显的诈败诱敌之计,真当身面其局,一般人还真就看不出来。
黄射属于一般人,所以他败了。其后周瑜全力西进,猛攻柴桑楚军水寨,以水师大败故,苏飞不得不调动陆营入寨坚守。
在周瑜这边大动作不断,吸引柴桑楚军注意力时,孙策亲率五千精锐,绕彭蠡南下,先行夺历陵。黄祖父子,夺取豫州半郡之地,但对内治理上却是十分不得人心。
在历陵是留军驻守防御的,但孙策之袭,一战而下,士民欢迎。其后火速北上柴桑,不过七八十里的距离,朝发夕至,猛然攻击,面东防御的楚军不察南面之敌,被孙策一举袭得城池。
柴桑既下,还在水寨苦御周瑜大军的黄射与苏飞彻底慌了,面对吴军两面夹击,崩溃。黄射临阵欲逃,被周泰追击生擒。反倒是苏飞,有才能,聚拢军兵,且战且走,最终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