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不平静的长安
当刘珩率大夏铁骑,于西域煊赫武功,破城灭国之时,长安就此事,又是一番风波难平。刘珩率大夏中军征西域,终究是属于擅作主张,先斩后奏,这是既违君命,又犯军法。一干人坐不住了,不过沉寂一日,便有人大胆参奏刘珩。
这些人中,以太子系的人最为积极,陈王月余而平凉,已经引起以太子刘瑞为首一票人的高度警惕。之前长安就有留言传出,陈王是欲以平凉之功回归再争储位,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背后必定有人在推波助澜,但本就底气不足的刘瑞,对此依旧高度重视。
再者,在刘瑞看来,刘珩本身便有有此心思。如今刘珩主动“犯错”,将把柄送到面前来,自然要抓住炮制一番。他要维护父皇刘渊的威严,维护朝廷的威信,维护大夏的军纪。
而在一干臣子看来,征伐西域本身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左右动兵也不过数千,且以如今的情况来看,也未需要朝廷动员支援,耗费国力,支持数千里外的战争。
但这开疆扩土、煊赫大夏军威之功,岂能再让刘珩夺下。刘珩远征之举动,彻底让他成为了太子一系眼中最大的威胁,可劲儿地要给他“安排安排”。
从第一名言官上表开始,接下来的几日,陆陆续续有朝臣上奏。连担当御史大夫的郗虑也发表了一番看法,言辞虽然不算激烈,但字里列间,却满是对刘珩擅自出兵的不满。
大佬都表明态度了,底下的喽啰们也跟着上表,数刘珩之罪。而郗虑的表现,更让太子一党欣喜,这是不是代表此前一直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御史大夫郗公,也站到太子这边来了?而刘瑞,一样有些惊讶,派人过府探问,吃了闭门羹。
以郗虑的精明,自然不会贸然加入储位的争斗中去。他是看出来了,这两年,太子这般张扬积极地罗织党羽,扩大影响力,表现地太过了。在刘渊这样的强势君主面前,长此以往,只怕难有好结果。
若是没有陈、周等王,或可表现地亲近些,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诚如郗虑之言,他声讨刘珩,确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纲纪。
当然,也不排除他的一点私心。御史台,是有一部分监察军队事务的权力的,但近年来,在军队事务的纠察上,并不能插上手。郗虑是想借此,试探着做一个突破。
面对着“群情汹涌”,陈王一系的官员则有些慌了神,刘珩不在,他们也没了主心骨。作为刘珩最信任的师友,成公英被留在长安总理事务,但他也只是个陈王长史,在这样的局面下,他发现自己除了能尽力安抚一下人心之外,难以再有其他动作。
在长安驻军中,有几名刘珩的亲信将校上王府欲行商议,吓到了成公英,这种局面下,如此举动,完全是犯忌,厉言赶走。
所幸皇宫中的刘渊,对此事尚未表达看法。再加卫王刘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刘珩背书。
而成公英,对刘珩这心血来潮的征伐西域,也是颇感无奈,总觉得得不偿失。自作主张,擅自出兵且不论,以千金之躯,跨绝域亲身犯险,智者不为。
而如今,想要派人唤回都没法。在长安,成公英焦头烂额而不得破局之法。
别人的注意力都还放在刘珩远征西域上时,刘渊方放下刘珩杀马超之事。也是,虽然其在刘渊这边知名,但在大夏,马超也只是个小角色。或许出身刘珝之故,刘珩杀马之事初传来之时,引起了点波澜。
而自河西传来的消息,刘珩杀马超,这理由倒是给得充分。刘渊对此,也不好多说什么。近月以来,倒时而叹息几声,毕竟是西凉锦马超。
这没过一月,刘珩出兵西域的消息又传来了。此举,在明面上,刘渊当大怒,毕竟他君命在前,刘珩又擅动兵马,这,是足以杀头的罪。
但实际上,刘珩此举是挠到了他的心痒处。此前议军之时,他就有平凉之后,趁机远征西域,将西域诸国纳入大夏统治的心思。只是被王泽,三言两语,打消了此冲动。
故对刘珩西进,刘渊虽对其先斩后奏有些愠怒,却也未太过气愤,冷静下来反而有种“不负乃父之志”的自豪感。
而刘瑞那些人,刘渊心里清楚其心思,这几日对刘珩的攻讦,是甚嚣尘上。刘渊纵使心里略有不爽,却也不会说出口,人家说得有理,刘渊这个时候也不好说“陈王之举深合朕心”这类话。
如今大夏对边军方面的限制,不似中军那边高,而直面敌国的一线将领,都有不小的自主权。各方重将,如镇守漠东的代王刘琝,在动兵攻伐之上,都有便宜行事之权。在过去的几年中,刘琝先斩后奏,攻赵的军事行动可不少。
刘珩远征西域,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只是被有心人们给刻意放大,太子一系的人就盯着“违背君命”这点来说。哪怕在刘渊心里留下了个“小题大做”的评价,依旧乐此不疲,似乎有种刘渊不下惩戒,便不罢休的心气。
“父皇态度暧昧,一直不加评价,这一次,我们是不是闹得有些大了?”东宫之中,刘瑞召集最亲信的种邵与杨修问道。语气带着犹疑。
这么些日子,前后足有上百人次具表弹劾,声势闹得够大,却不见刘渊反应。刘瑞心里又忍不住嘀咕,刘渊这种态度,太过冷淡了,是不是又在警示自己?
在刘渊的威严之下,刘瑞年纪轻轻的,却是越发疑神疑鬼的。
作为近臣,种邵与杨修能察觉到刘瑞状态的不对劲,在几个皇兄的压迫紧逼之下,刘瑞的心态有些稳不住。论心理的承受能力,刘瑞很不足。
“过犹不及!还是暂且罢休吧!”杨修想了想,对刘瑞拱手道:“再者,此事到如今的地步,已然将陈王平凉之功的影响,削减到最低,目的也达到了!”
这些人中,以太子系的人最为积极,陈王月余而平凉,已经引起以太子刘瑞为首一票人的高度警惕。之前长安就有留言传出,陈王是欲以平凉之功回归再争储位,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背后必定有人在推波助澜,但本就底气不足的刘瑞,对此依旧高度重视。
再者,在刘瑞看来,刘珩本身便有有此心思。如今刘珩主动“犯错”,将把柄送到面前来,自然要抓住炮制一番。他要维护父皇刘渊的威严,维护朝廷的威信,维护大夏的军纪。
而在一干臣子看来,征伐西域本身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左右动兵也不过数千,且以如今的情况来看,也未需要朝廷动员支援,耗费国力,支持数千里外的战争。
但这开疆扩土、煊赫大夏军威之功,岂能再让刘珩夺下。刘珩远征之举动,彻底让他成为了太子一系眼中最大的威胁,可劲儿地要给他“安排安排”。
从第一名言官上表开始,接下来的几日,陆陆续续有朝臣上奏。连担当御史大夫的郗虑也发表了一番看法,言辞虽然不算激烈,但字里列间,却满是对刘珩擅自出兵的不满。
大佬都表明态度了,底下的喽啰们也跟着上表,数刘珩之罪。而郗虑的表现,更让太子一党欣喜,这是不是代表此前一直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御史大夫郗公,也站到太子这边来了?而刘瑞,一样有些惊讶,派人过府探问,吃了闭门羹。
以郗虑的精明,自然不会贸然加入储位的争斗中去。他是看出来了,这两年,太子这般张扬积极地罗织党羽,扩大影响力,表现地太过了。在刘渊这样的强势君主面前,长此以往,只怕难有好结果。
若是没有陈、周等王,或可表现地亲近些,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诚如郗虑之言,他声讨刘珩,确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纲纪。
当然,也不排除他的一点私心。御史台,是有一部分监察军队事务的权力的,但近年来,在军队事务的纠察上,并不能插上手。郗虑是想借此,试探着做一个突破。
面对着“群情汹涌”,陈王一系的官员则有些慌了神,刘珩不在,他们也没了主心骨。作为刘珩最信任的师友,成公英被留在长安总理事务,但他也只是个陈王长史,在这样的局面下,他发现自己除了能尽力安抚一下人心之外,难以再有其他动作。
在长安驻军中,有几名刘珩的亲信将校上王府欲行商议,吓到了成公英,这种局面下,如此举动,完全是犯忌,厉言赶走。
所幸皇宫中的刘渊,对此事尚未表达看法。再加卫王刘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刘珩背书。
而成公英,对刘珩这心血来潮的征伐西域,也是颇感无奈,总觉得得不偿失。自作主张,擅自出兵且不论,以千金之躯,跨绝域亲身犯险,智者不为。
而如今,想要派人唤回都没法。在长安,成公英焦头烂额而不得破局之法。
别人的注意力都还放在刘珩远征西域上时,刘渊方放下刘珩杀马超之事。也是,虽然其在刘渊这边知名,但在大夏,马超也只是个小角色。或许出身刘珝之故,刘珩杀马之事初传来之时,引起了点波澜。
而自河西传来的消息,刘珩杀马超,这理由倒是给得充分。刘渊对此,也不好多说什么。近月以来,倒时而叹息几声,毕竟是西凉锦马超。
这没过一月,刘珩出兵西域的消息又传来了。此举,在明面上,刘渊当大怒,毕竟他君命在前,刘珩又擅动兵马,这,是足以杀头的罪。
但实际上,刘珩此举是挠到了他的心痒处。此前议军之时,他就有平凉之后,趁机远征西域,将西域诸国纳入大夏统治的心思。只是被王泽,三言两语,打消了此冲动。
故对刘珩西进,刘渊虽对其先斩后奏有些愠怒,却也未太过气愤,冷静下来反而有种“不负乃父之志”的自豪感。
而刘瑞那些人,刘渊心里清楚其心思,这几日对刘珩的攻讦,是甚嚣尘上。刘渊纵使心里略有不爽,却也不会说出口,人家说得有理,刘渊这个时候也不好说“陈王之举深合朕心”这类话。
如今大夏对边军方面的限制,不似中军那边高,而直面敌国的一线将领,都有不小的自主权。各方重将,如镇守漠东的代王刘琝,在动兵攻伐之上,都有便宜行事之权。在过去的几年中,刘琝先斩后奏,攻赵的军事行动可不少。
刘珩远征西域,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只是被有心人们给刻意放大,太子一系的人就盯着“违背君命”这点来说。哪怕在刘渊心里留下了个“小题大做”的评价,依旧乐此不疲,似乎有种刘渊不下惩戒,便不罢休的心气。
“父皇态度暧昧,一直不加评价,这一次,我们是不是闹得有些大了?”东宫之中,刘瑞召集最亲信的种邵与杨修问道。语气带着犹疑。
这么些日子,前后足有上百人次具表弹劾,声势闹得够大,却不见刘渊反应。刘瑞心里又忍不住嘀咕,刘渊这种态度,太过冷淡了,是不是又在警示自己?
在刘渊的威严之下,刘瑞年纪轻轻的,却是越发疑神疑鬼的。
作为近臣,种邵与杨修能察觉到刘瑞状态的不对劲,在几个皇兄的压迫紧逼之下,刘瑞的心态有些稳不住。论心理的承受能力,刘瑞很不足。
“过犹不及!还是暂且罢休吧!”杨修想了想,对刘瑞拱手道:“再者,此事到如今的地步,已然将陈王平凉之功的影响,削减到最低,目的也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