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血战
鼓声越发的厚重,杨琏站在城头,凝视着城外越来越多的周军,沉思了片刻,他知道,郭威这是要殊死一搏了。尽管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对于杨琏来说,只有死守任城,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城内的民夫都被召集了起来,他们忙碌地烧水,还有五十多名正在搬运瓦罐,瓦罐里装满了食用油,在适当的时候,杨琏会使用它。
唐军士兵擦拭着兵刃,这一个多月来,经历了战火的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不再像一开始那般惊慌,如今面临战事,他们已经足够沉稳。为数不多的礌石檑木在民夫的努力下,搬上了城头,唐军士兵严阵以待,准备厮杀。
杨琏这时看见城外的高台上,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是周国的天子郭威,郭威显然也看见了杨琏,在远处的他做出了一个斩杀的手势。
杨琏淡淡的一笑,伸出手指,朝着郭威勾了勾。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郭威抿着嘴,威严地扫视了一眼下方,高声喝道:“进攻!”
周军接到命令,各部在主将的率领下,朝着任城狂奔而去,箭羽倾泻而下,落在红色的土地上,周军举起了木盾,做出防御的姿态,还是有不少人中箭倒地,身后的袍泽越过,继续向前冲杀,这时的任城护城河已经严重堵塞,周军很容易地就越过了护城河,把云梯架在了城墙上,同时,攻击城门前方的周军奋力清扫出一条路来,冲城车在士兵的推动下,朝着城门狂奔。
杨琏指挥着士兵攻击,弓弩手射出箭羽,尽力阻碍攻城的士兵,冲城车也在拼命地撞击着城门,发出一声声的脆响。礌石檑木砸下,周军的冲城车摇晃着,但没有被砸坏。车身上覆盖着染湿的牛皮,火箭落上去,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陈铁高声道:“砸,给我拼命砸!”然而,越来越多的石头落下,作用依然不明显,周军依然在拼命撞击着。
周军大将连声大呼,周军士气大振,杨琏令人取来了钩子,用麻绳绑紧,当冲城车再度冲来,钩子甩出去,左右架在冲城车两旁,奋力一拉,冲城车被拉翻在地,里面的士兵被吓了一跳,急忙想要躲避时,乱石落下,顿时被砸成肉泥。
周军冲城车虽然被毁,但依旧不能阻止周军拿下任城的决心,战斗越加激烈,从清晨直到响午,城头的厮杀声之中没有停过,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唐军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杨琏亲自上阵,一连杀了五六名周军,又把周军大将郭崇赶下城头。郭崇还受了伤,肩头被杨琏砍中一刀,鲜血淋漓,退下去之后,亲兵为他包扎着伤口。
郭威既然决定殊死一搏,自然不会选择放弃,他不断派兵支援,周军始终保持着攻势,给守军足够的压力,郭威相信,经过这一个月的搏杀,守军肯定也十分疲倦了,这个时候双方靠的是意志力,谁更坚强,就能笑到最后。而大周,兵力相对充足,只要持续下去,就能找到破绽。
唐军的损失越来越大,有几处城墙的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以至于杨琏不得不把最后的兵力——一群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夫派上了城头,可是这群民夫的作用有多大,杨琏不敢去想。
日头渐渐西移,一直在督战的郭威忍不住站了起来,城头上,周军越来越多,以郭崇为中心,周军已经占据了了一块地盘,正在朝着城内杀去。唐军在拼命抵抗,可是在郭威看来,唐军的抵抗已经越来越微弱了。
城头上,陈铁护卫在杨琏身边,两人经过数个时辰的厮杀,体力已经消耗殆尽,这时支撑他们,只是心中的信念。
陈铁脸色变了变,道:“杨节度,我来断后,你先走!”既然任城守不住,那就退回兖州,以待日后反攻。
杨琏自然不愿,城头虽然被攻破,但还能巷战,唐军的优势是野战,因为他们没有雀儿眼,反之,周军一直在避免夜战,证明他们眼睛不行。杨琏打算守到夜晚,再设法反攻,夺回城头。陈铁见他不愿,只得跟在身边,两人并肩作战,又杀死了十几名周军。
城头的缠斗,胜利的天枰正在朝着周军倾斜,郭威眯起了眼睛,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擒获了杨琏,养子郭荣与大唐的谈判就多了几分底气。这个时候,郭威身边的士兵已经不足五百人,郭威之所以放心把士兵全部派上去,是因为他知道在这附近,绝对没有唐军援军出现的可能。
就在郭威幻想的时候,任城以北的梁山泊,三十多艘船只正在快速行进,直奔运河而来。林仁肇站在甲板上,连连催促士兵快行,他从去年冬天带着船只北上,沿着洋流而行,不料沿途却迷了路,到了一个方圆数百里的岛上,岛上有一万多人,士兵约有五百多人,看见林仁肇的船只都吓坏了,他们拿着兵器出来吓唬林仁肇。
这时林仁肇需要补给,只得派兵出击,轻松拿下了这个岛,捉住了他们的国王,这才知道这个小岛名叫耽罗岛,又叫耽罗国,曾经盛极一时,前几年投靠了高丽,迫于高丽的淫威,耽罗国百姓被牵走不少,军队也大大缩水,只有五百多人,不然今日也不会轻易被林仁肇攻破。
得知走了这么远,差一点就到了高丽,林仁肇大吃一惊,在耽罗岛上狠狠地补充了粮草物资,林仁肇继续扬帆西进,这一次,他又花费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这才到了登州一带。
到了登州之后,林仁肇终于找到了进入黄河的路口,他一边假装商船行走,一边派人上岸打听消息,当他得知郭威正在猛攻驻守任城的杨琏,忙找了向导,从黄河沿着运河进入了梁山泊,这时候的梁山泊方圆有数百里,面积很大,一路上芦苇丛生,美景很多,然而林仁肇没有心情欣赏,连连催促船夫划动船只。
日头渐渐西斜,林仁肇不太确定杨琏能不能守住任城,但他必须要尽快赶到,终于,林仁肇在日头就要落山的时候,走出了梁山泊,进入了运河。三十多艘战舰沿着运河一溜排开,急速前进。
终于,在辛苦了半个时辰后,林仁肇已经能隐隐听见任城传来的厮杀声,林仁肇不敢怠慢,立刻带兵上岸,朝着任城急速行军。这时候郭威已经夺下城头,身边大部分的士兵也都派了出去。
林仁肇通过斥候了解到这些情况,毫不犹豫带兵杀出,林仁肇的突然杀出引起了周军斥候的注意,他们迅速把军情禀告给了郭威。
郭威有些迟疑,毕竟大唐的援军只有可能从南方出现,而此时从西方出现,显然不符合常理。至于是杨琏的伏兵这个可能,郭威更觉得不可能了。
不过,郭威还是相信斥候的话,这些士兵不是大唐的,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真是可恶!”郭威心中大骂,这时,站在高台上的他,已经能看见敌人远远不断地出现,粗粗计算一下,敌人至少有两三千人,郭威觉得十分不妥,突然出现的敌人究竟有多少人,他的心中没有底,可偏偏这个时候他的兵马已经全部派了出去,身边只有五百人,十分的危险。
一名亲兵道:“陛下,快走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郭威咬着牙,他着实不甘,想要搏一搏,可是很快他就看见林仁肇的军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而且最前面的,至少是一百多骑兵,敌人有骑兵对郭威更加不利,他最终只得摇头,鸣金收兵。
正在与唐军厮杀,进行巷战的周兵听见鸣金的声音,都是疑惑不解,郭崇回头看了一眼后方,天子带兵多年,不可能会犯这种错误呀,难道他遇见了什么危险,不得不鸣金收兵?
军令如山,郭崇只得率兵撤退,余下周兵看见,也都纷纷撤退。杨琏不知道周军为何撤退,但经验告诉他,城外必然有事情发生,他立刻带着精锐,追了出去,周军忙着撤退,哪里顾得上其他?被杨琏杀了七八人,杨琏追上城头,周军迅速溜下了城墙,十分狼狈。
杨琏凝目向外看去,郭威已经不在指挥台上,难道他出了什么事情不成?杨琏继续观察,陈铁走了过来,擦了擦眼睛,指着城外,道:“杨节度,那似乎是仁肇?”
杨琏仔细看着,终于确定是林仁肇赶来,他立刻让人打开城门,一百多名骑兵追了出去,见人就杀,一路上,人头滚滚。百余人虽然不多,但周军没有抵抗的意思,收获还是不小。
随着郭威的撤退,周军也都撤出了任城。郭威回转大营驻扎下来,点清人马,人数不足两万。这一段时间以来,围困任城损失极大,竟然是得不偿失,令郭威很是沮丧,他想不通那支突然出现的唐军究竟是怎么赶来任城的。
任城外,杨琏用长刀杵在地上,支撑着身体,这段时间他累坏了,精神和体力都大大透支,很想好好睡一觉。
林仁肇追杀周军,直到大营外方才返回,这一战他的奇兵斩首三百多人,收获不小。看见杨琏在城外等他,忙上前几步,扶住杨琏,道:“杨节度,我来晚了。”
“但终究还是来了。”杨琏笑了笑。
林仁肇叹息一声,两人慢慢走近任城,林仁肇环顾四周,暗暗吃惊,任城的城墙已经被鲜血浸透,分辨不出城墙本来的颜色。上面的血迹有的暗红,有的鲜红,有的已经凝结成一块一块固体,挂在城头上,可以想象,任城这一战,是多么的惨烈。
林仁肇有些内疚,若不是他走错了路,去年冬日就能截断黄河,阻止郭威过河,就算晚了一些,至少也能截断郭威的归路,威胁郭威的老巢邺都。如今郭威已经称帝,事情无可挽回了。
杨琏却不介意,大唐抢走了刘承祐,而且以他的名义占据了山.东大部分的郡县,这个收获还是不小。等到山.东局势稳定,便可以大汉的名义出兵,收复中原。
两人说话间,唐军陆陆续续回来,林仁肇以新军守城,接替了杨琏的部队。杨琏把任城的防守暂时交给了林仁肇,他倒头就睡,这一觉足足睡到第二日的响午时分,醒来之后,直接的肚子咕咕叫着。
早有士兵准备好了米粥,杨琏一连喝了两大碗,林仁肇接到消息,匆匆赶来,告诉他一个消息,郭威一大清早已经撤退,同时他留书一封给杨琏。
杨琏吃了两碗米粥,腹中稍安,放下筷子,拆开书信看来,不由皱了皱眉头。杨琏被困在任城,消息自然不及郭威灵通,这时杨琏才知道,郭威撤退,是有原因的。
契丹人南下,一向是烧杀抢劫,民不聊生,当年灭晋,许多地方为之一空。郭威希望杨琏能念及民族大义,给他一点时间喘息,让他北上抵御契丹人,日后,大周与大唐的恩怨,还是在战场上解决。
林仁肇看了书信内容后,道:“杨节度,如今反攻开封,可谓大好机会。”
杨琏沉吟了好半响,如今的确是很好的机会,可实际上,徐州也有战事,在他临行前,吴越国也出兵常州,如今战事怎样了?大唐四处用兵,一方面对粮草的消耗很大,另一方面也会让士兵有厌战之心。
大唐在山.东的战斗,实际上没有得到太大的便宜,至少刘仁瞻的那一支部队就被郭威逼走,徐州也被王彦超拿下外城,若不是杨琏及时让李金全送走了符彦卿,可能徐州内城也早就被攻破了。
杨琏虽然逼退了郭威,但他新建的军队也被打的差不多了,只有林仁肇的水师没有损失。杨琏兵力不足,不宜开战,他需要时间来消化山.东各郡县,一旦稳定了山.东的局势,有了充足的粮食,届时北上河北,西进中原,都是很好的选择。
杨琏思考了半响,做出了决定,道:“不,我答应郭威的条件,让他北上,抵御契丹人!”
林仁肇与杨琏相交多年,略作思考,便明白了杨琏所想,既然是杨琏的决定,他自然会支持,便点头,道:“如此也甚好,不过,夺回齐州、郓州等地,势在必行!”
“这个是自然!”杨琏点头答应,站起身来,去了书房,提笔写了一封书信给郭威。
城内的民夫都被召集了起来,他们忙碌地烧水,还有五十多名正在搬运瓦罐,瓦罐里装满了食用油,在适当的时候,杨琏会使用它。
唐军士兵擦拭着兵刃,这一个多月来,经历了战火的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不再像一开始那般惊慌,如今面临战事,他们已经足够沉稳。为数不多的礌石檑木在民夫的努力下,搬上了城头,唐军士兵严阵以待,准备厮杀。
杨琏这时看见城外的高台上,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是周国的天子郭威,郭威显然也看见了杨琏,在远处的他做出了一个斩杀的手势。
杨琏淡淡的一笑,伸出手指,朝着郭威勾了勾。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郭威抿着嘴,威严地扫视了一眼下方,高声喝道:“进攻!”
周军接到命令,各部在主将的率领下,朝着任城狂奔而去,箭羽倾泻而下,落在红色的土地上,周军举起了木盾,做出防御的姿态,还是有不少人中箭倒地,身后的袍泽越过,继续向前冲杀,这时的任城护城河已经严重堵塞,周军很容易地就越过了护城河,把云梯架在了城墙上,同时,攻击城门前方的周军奋力清扫出一条路来,冲城车在士兵的推动下,朝着城门狂奔。
杨琏指挥着士兵攻击,弓弩手射出箭羽,尽力阻碍攻城的士兵,冲城车也在拼命地撞击着城门,发出一声声的脆响。礌石檑木砸下,周军的冲城车摇晃着,但没有被砸坏。车身上覆盖着染湿的牛皮,火箭落上去,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陈铁高声道:“砸,给我拼命砸!”然而,越来越多的石头落下,作用依然不明显,周军依然在拼命撞击着。
周军大将连声大呼,周军士气大振,杨琏令人取来了钩子,用麻绳绑紧,当冲城车再度冲来,钩子甩出去,左右架在冲城车两旁,奋力一拉,冲城车被拉翻在地,里面的士兵被吓了一跳,急忙想要躲避时,乱石落下,顿时被砸成肉泥。
周军冲城车虽然被毁,但依旧不能阻止周军拿下任城的决心,战斗越加激烈,从清晨直到响午,城头的厮杀声之中没有停过,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唐军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杨琏亲自上阵,一连杀了五六名周军,又把周军大将郭崇赶下城头。郭崇还受了伤,肩头被杨琏砍中一刀,鲜血淋漓,退下去之后,亲兵为他包扎着伤口。
郭威既然决定殊死一搏,自然不会选择放弃,他不断派兵支援,周军始终保持着攻势,给守军足够的压力,郭威相信,经过这一个月的搏杀,守军肯定也十分疲倦了,这个时候双方靠的是意志力,谁更坚强,就能笑到最后。而大周,兵力相对充足,只要持续下去,就能找到破绽。
唐军的损失越来越大,有几处城墙的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以至于杨琏不得不把最后的兵力——一群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夫派上了城头,可是这群民夫的作用有多大,杨琏不敢去想。
日头渐渐西移,一直在督战的郭威忍不住站了起来,城头上,周军越来越多,以郭崇为中心,周军已经占据了了一块地盘,正在朝着城内杀去。唐军在拼命抵抗,可是在郭威看来,唐军的抵抗已经越来越微弱了。
城头上,陈铁护卫在杨琏身边,两人经过数个时辰的厮杀,体力已经消耗殆尽,这时支撑他们,只是心中的信念。
陈铁脸色变了变,道:“杨节度,我来断后,你先走!”既然任城守不住,那就退回兖州,以待日后反攻。
杨琏自然不愿,城头虽然被攻破,但还能巷战,唐军的优势是野战,因为他们没有雀儿眼,反之,周军一直在避免夜战,证明他们眼睛不行。杨琏打算守到夜晚,再设法反攻,夺回城头。陈铁见他不愿,只得跟在身边,两人并肩作战,又杀死了十几名周军。
城头的缠斗,胜利的天枰正在朝着周军倾斜,郭威眯起了眼睛,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擒获了杨琏,养子郭荣与大唐的谈判就多了几分底气。这个时候,郭威身边的士兵已经不足五百人,郭威之所以放心把士兵全部派上去,是因为他知道在这附近,绝对没有唐军援军出现的可能。
就在郭威幻想的时候,任城以北的梁山泊,三十多艘船只正在快速行进,直奔运河而来。林仁肇站在甲板上,连连催促士兵快行,他从去年冬天带着船只北上,沿着洋流而行,不料沿途却迷了路,到了一个方圆数百里的岛上,岛上有一万多人,士兵约有五百多人,看见林仁肇的船只都吓坏了,他们拿着兵器出来吓唬林仁肇。
这时林仁肇需要补给,只得派兵出击,轻松拿下了这个岛,捉住了他们的国王,这才知道这个小岛名叫耽罗岛,又叫耽罗国,曾经盛极一时,前几年投靠了高丽,迫于高丽的淫威,耽罗国百姓被牵走不少,军队也大大缩水,只有五百多人,不然今日也不会轻易被林仁肇攻破。
得知走了这么远,差一点就到了高丽,林仁肇大吃一惊,在耽罗岛上狠狠地补充了粮草物资,林仁肇继续扬帆西进,这一次,他又花费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这才到了登州一带。
到了登州之后,林仁肇终于找到了进入黄河的路口,他一边假装商船行走,一边派人上岸打听消息,当他得知郭威正在猛攻驻守任城的杨琏,忙找了向导,从黄河沿着运河进入了梁山泊,这时候的梁山泊方圆有数百里,面积很大,一路上芦苇丛生,美景很多,然而林仁肇没有心情欣赏,连连催促船夫划动船只。
日头渐渐西斜,林仁肇不太确定杨琏能不能守住任城,但他必须要尽快赶到,终于,林仁肇在日头就要落山的时候,走出了梁山泊,进入了运河。三十多艘战舰沿着运河一溜排开,急速前进。
终于,在辛苦了半个时辰后,林仁肇已经能隐隐听见任城传来的厮杀声,林仁肇不敢怠慢,立刻带兵上岸,朝着任城急速行军。这时候郭威已经夺下城头,身边大部分的士兵也都派了出去。
林仁肇通过斥候了解到这些情况,毫不犹豫带兵杀出,林仁肇的突然杀出引起了周军斥候的注意,他们迅速把军情禀告给了郭威。
郭威有些迟疑,毕竟大唐的援军只有可能从南方出现,而此时从西方出现,显然不符合常理。至于是杨琏的伏兵这个可能,郭威更觉得不可能了。
不过,郭威还是相信斥候的话,这些士兵不是大唐的,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真是可恶!”郭威心中大骂,这时,站在高台上的他,已经能看见敌人远远不断地出现,粗粗计算一下,敌人至少有两三千人,郭威觉得十分不妥,突然出现的敌人究竟有多少人,他的心中没有底,可偏偏这个时候他的兵马已经全部派了出去,身边只有五百人,十分的危险。
一名亲兵道:“陛下,快走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郭威咬着牙,他着实不甘,想要搏一搏,可是很快他就看见林仁肇的军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而且最前面的,至少是一百多骑兵,敌人有骑兵对郭威更加不利,他最终只得摇头,鸣金收兵。
正在与唐军厮杀,进行巷战的周兵听见鸣金的声音,都是疑惑不解,郭崇回头看了一眼后方,天子带兵多年,不可能会犯这种错误呀,难道他遇见了什么危险,不得不鸣金收兵?
军令如山,郭崇只得率兵撤退,余下周兵看见,也都纷纷撤退。杨琏不知道周军为何撤退,但经验告诉他,城外必然有事情发生,他立刻带着精锐,追了出去,周军忙着撤退,哪里顾得上其他?被杨琏杀了七八人,杨琏追上城头,周军迅速溜下了城墙,十分狼狈。
杨琏凝目向外看去,郭威已经不在指挥台上,难道他出了什么事情不成?杨琏继续观察,陈铁走了过来,擦了擦眼睛,指着城外,道:“杨节度,那似乎是仁肇?”
杨琏仔细看着,终于确定是林仁肇赶来,他立刻让人打开城门,一百多名骑兵追了出去,见人就杀,一路上,人头滚滚。百余人虽然不多,但周军没有抵抗的意思,收获还是不小。
随着郭威的撤退,周军也都撤出了任城。郭威回转大营驻扎下来,点清人马,人数不足两万。这一段时间以来,围困任城损失极大,竟然是得不偿失,令郭威很是沮丧,他想不通那支突然出现的唐军究竟是怎么赶来任城的。
任城外,杨琏用长刀杵在地上,支撑着身体,这段时间他累坏了,精神和体力都大大透支,很想好好睡一觉。
林仁肇追杀周军,直到大营外方才返回,这一战他的奇兵斩首三百多人,收获不小。看见杨琏在城外等他,忙上前几步,扶住杨琏,道:“杨节度,我来晚了。”
“但终究还是来了。”杨琏笑了笑。
林仁肇叹息一声,两人慢慢走近任城,林仁肇环顾四周,暗暗吃惊,任城的城墙已经被鲜血浸透,分辨不出城墙本来的颜色。上面的血迹有的暗红,有的鲜红,有的已经凝结成一块一块固体,挂在城头上,可以想象,任城这一战,是多么的惨烈。
林仁肇有些内疚,若不是他走错了路,去年冬日就能截断黄河,阻止郭威过河,就算晚了一些,至少也能截断郭威的归路,威胁郭威的老巢邺都。如今郭威已经称帝,事情无可挽回了。
杨琏却不介意,大唐抢走了刘承祐,而且以他的名义占据了山.东大部分的郡县,这个收获还是不小。等到山.东局势稳定,便可以大汉的名义出兵,收复中原。
两人说话间,唐军陆陆续续回来,林仁肇以新军守城,接替了杨琏的部队。杨琏把任城的防守暂时交给了林仁肇,他倒头就睡,这一觉足足睡到第二日的响午时分,醒来之后,直接的肚子咕咕叫着。
早有士兵准备好了米粥,杨琏一连喝了两大碗,林仁肇接到消息,匆匆赶来,告诉他一个消息,郭威一大清早已经撤退,同时他留书一封给杨琏。
杨琏吃了两碗米粥,腹中稍安,放下筷子,拆开书信看来,不由皱了皱眉头。杨琏被困在任城,消息自然不及郭威灵通,这时杨琏才知道,郭威撤退,是有原因的。
契丹人南下,一向是烧杀抢劫,民不聊生,当年灭晋,许多地方为之一空。郭威希望杨琏能念及民族大义,给他一点时间喘息,让他北上抵御契丹人,日后,大周与大唐的恩怨,还是在战场上解决。
林仁肇看了书信内容后,道:“杨节度,如今反攻开封,可谓大好机会。”
杨琏沉吟了好半响,如今的确是很好的机会,可实际上,徐州也有战事,在他临行前,吴越国也出兵常州,如今战事怎样了?大唐四处用兵,一方面对粮草的消耗很大,另一方面也会让士兵有厌战之心。
大唐在山.东的战斗,实际上没有得到太大的便宜,至少刘仁瞻的那一支部队就被郭威逼走,徐州也被王彦超拿下外城,若不是杨琏及时让李金全送走了符彦卿,可能徐州内城也早就被攻破了。
杨琏虽然逼退了郭威,但他新建的军队也被打的差不多了,只有林仁肇的水师没有损失。杨琏兵力不足,不宜开战,他需要时间来消化山.东各郡县,一旦稳定了山.东的局势,有了充足的粮食,届时北上河北,西进中原,都是很好的选择。
杨琏思考了半响,做出了决定,道:“不,我答应郭威的条件,让他北上,抵御契丹人!”
林仁肇与杨琏相交多年,略作思考,便明白了杨琏所想,既然是杨琏的决定,他自然会支持,便点头,道:“如此也甚好,不过,夺回齐州、郓州等地,势在必行!”
“这个是自然!”杨琏点头答应,站起身来,去了书房,提笔写了一封书信给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