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最后的良机
看见杜如晦有些忧心的模样,杨侑笑了笑,走到沙盘前,继续道:“克明,此事放心,朕自有分寸。”说着,指着沙盘上连绵起伏的伏牛山一带,杨侑又继续说着。
在如今的计划中,杨侑已经基本可以判定,李元吉会落入圈套之中,可是,王世充那边还没有彻底想好。不过,要让王世充相信,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让李元吉的大军杀入南阳,让王世充以为有夺取南阳盆地的机会,在利益的驱使下,王世充进兵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杨侑深深吸呼吸了一口气,忽然他笑了。他轻轻敲打着沙盘的边缘,吩咐着小桂子,“速速宣独孤武师!”
半柱香后,独孤武师匆匆而来,听到杨侑的吩咐,不由连连点头,旋即退了下去。杨侑目视着独孤武师退出去的背影,摸着下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已经做出了最为有效的安排,就看能不能成功了。
不过,此时的杨侑并没有想到,世事变幻无常,就算他一心算计,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意料,而他,也有了更为意外的收获。
数日后,身在武关的李元吉得到消息,心中格外振奋,隋军大量的撤退,使得淅阳郡的兵力不足,这就意味着一旦李唐出兵,能打隋军一个措手不及,只要一举拿下了淅阳郡,借着地处汉水上游的优势,夺取襄阳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李元吉这几日并没有闲着,他让心腹谢叔方筹集好了粮草,并且还准备了必备的攻城器械,将所有的战舰一一检查,确保能在未来的大战中,保证唐军在水路上的畅通。
与此同时,李元吉让人快马传递回去的折子也抵达了李渊的面前。此时的李渊面前摆着的是两份最为重要的折子,一份是李元吉的,李元吉在折子里弹劾李大亮贪污,略略翻过之后,李渊就明白了儿子的想法。
李渊不是老糊涂,对自己的儿子非常了解,他知道齐王这是要杀鸡给猴看,可是,李渊忍不住揉了揉额头,齐王的本意没有错,可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使用,就是错了。
李渊看着折子,沉思半响,他决定将李大亮押回长安。当然了,说是押回,其实不过是走走形式,儿子冤枉了李大亮,或许李大亮的心中会有所怨气吧?如果他真的怀有怨气,又怎么能给齐王帮助呢?
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所以李渊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示意宦官王欣俊磨墨,然后在折子上批了几个字。放下了这份折子之后,李渊转而看起了另一份折子。
据太子说,这份从幽州快马传递而来的折子,同样显得十分重要,而当李渊打开一看之后,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太子说的没有错,这份折子的确十分重要。
在折子里,幽州总管、燕王罗艺表示,为了大唐的万世基业,他愿意率兵幽州铁骑,打下整个河北!如果能夺取河北,兵锋直抵黄河岸边,那么,大唐就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这样一来,在天下大势之争中,大唐就占据了先手,而且,罗艺的上书,更加鲜明地表明了一个态度,那就是他对大唐绝无二心,不然,他不会消耗自己的粮食和兵力,去攻打河北窦建德。毕竟,罗艺虽然名义上是奉大唐为主,可实际上李渊对幽州并没有多大的掌控力!
李渊笑了,对于罗艺的知情识趣他感到十分开心,对于忠心之人,李渊从不吝啬,这从他当初起兵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他曾经大肆封赏了许多官员,可是这些官员不过是他用来吸引百姓效忠、官员效忠的一种方法而已。
罗艺已经是燕王,断然不能再进行封赏了,李渊想了半响,决定对罗艺的长子罗成进行封赏。封什么好呢?李渊想了想,大手一挥,任命罗成为幽州总管府的折冲校尉。
罗成从一个白丁成为折冲校尉已经是破格提拔,但考虑到罗艺的官职,应该不算过分吧?李渊想着,合上了折子,递给了一名宦官,吩咐他拿给太子,让太子按命令行事。
有些累了,李渊靠在了软榻上休息,宦官王欣俊走上前来,替李渊捏着背颈,舒服的李渊直哼哼。李渊虽然是靠在软榻上,思绪却不平静,前些日子,为了消灭杀入扶风郡的隋军,他派出了大军围剿,可是隋军异常狡猾,尤其是为首的两名小将,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打起仗来非常勇猛,尤其是其中一名叫做席君买的骁将,箭法精奇,竟然能开六石硬弓!
按道理来说,两名二十岁出头的小将,大抵是冲动之人,没有什么城府,可是,这两人不仅英勇,还诡计多端,他们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优势,就像一群来无影去无踪的刺客,将渭水两岸扰的不得安宁。
无数的百姓被杀死,但这还不足让李渊心疼,让李渊心疼的是,大量的粮草被烧毁,使得大唐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粮食更加紧张。江夏王李瑗带兵出击,三千骑兵在骁将雷永吉和盛彦师的带领下,逐渐对隋军形成包夹之势。
可是,隋军异常狡猾,更兼席君买无比英勇,三支铁箭射走雷永吉。要知道,雷永吉可是攻打大兴城的时候,第一个登上大兴城头之人,此人的骁勇自然无需多言。
李渊曾经听说过席君买的厉害,据说他几箭取了吐谷浑王子达延芒结波的性命,慕容伏允也曾经哭述过,请求李渊为他报仇。那个时候,李渊以为不过是有人故意神话的原因,就像他曾经试图将秦王打造成大唐帝国的战神一样。只是可惜,秦王几次败给了隋军,战神之名无从谈起了。
话又说回来,提起席君买李渊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这样的骁将怎么不为大唐效力呢?恨的是,三千骑兵,加上扶风郡的数千步卒,竟然抓不到五百轻骑,还让他们顺利地退回了大散关,回到了河池郡,这让李渊的心中失落无比。
李渊眯着眼睛想着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事情发生了新的变化。
潼关,李世民这一次带着殷开山、刘弘基、段志玄等人,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李世民知道自己的任务,他的目的是要吸引隋军的注意力,以为大唐和大郑即将发生战斗,从而放松警惕。
这样,李元吉才能得到机会,夺下要地淅阳郡,进而夺取襄阳。按照计划,一旦齐王李元吉杀入淅阳郡,唐郑联军便可以从淅阳郡与弘农郡交界处的朱阳关进入淅阳郡,合兵攻取襄阳郡,而以王世充则从襄城郡杀入南阳郡,令隋军首尾不能相顾。
这样的秘密,知道的人自然并不多,所以,殷开山、刘弘基,乃至于房玄龄都一度向他进言,说大郑王世充不足为虑,尤其是秦叔宝的临阵倒戈,足以证明王世充不得人心。
众人在劝慰着,可是李世民依然巍然不动,心中有着自己的打算。众人之中,心腹实际上只有房玄龄一人,其他的,都在朝中担任着重任,虽然曾经与秦王出征过几次,打过胜仗,可是人心隔肚皮,李世民如今已经学乖了,不会再将心事告诉任何人。
众人劝说未遂,只能纷纷摇头,叹息着,大唐已经丧失了夺取中原的最佳良机,日后,一定会后悔的。
众人退却,房玄龄却默默地留了下来,对于秦王的心思,他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可是在如今的情况下,以李世民为首的唐军和以王弘烈的郑军,显然不可能合兵从朱阳关南下了。
有了秦叔宝的前车之鉴,不仅仅是王弘烈,连王世充都变得格外警惕,有如惊弓之鸟一般。据悉,王世充已经赶来巡视,生恐再有人投靠大唐!
房间里陷入一片安静,李世民叹息一声,道:“玄龄,莫非我真的做错了吗?”
房玄龄突然笑了一声,这话虽然没头没尾,但他依然明白,秦王说的是秦叔宝的事情,接受了一名猛将的投靠,却换回来了唐郑关系的紧张,值得吗?尤其是秦王李世民憋着一股劲,想要击败大隋,出一口恶气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显得更加的不明智的。
“秦王,此事我觉得对于秦王来说,是有利的,对于大唐来说,却是不利的。”房玄龄刻意放缓了说话的速度,他慢慢地说着,眼睛却看着地图。
“此话怎说?”秦王李世民问道。
“秦叔宝是一员悍将,有了他的投靠,再加上尉迟敬德、寻相等人,殿下帐下可谓猛将辈出,只要有了他们帮助,秦王,何愁大业不成?”房玄龄的话说道最后,越来越低,但话的分量,却越来越重了。
李世民一扬眉,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秦王,卑职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说?”房玄龄后退一步,笑道。他已经能感受到李世民情绪上的波动,而这种波动,是他需要的。
李世民默默点头,目光中充满了坚定。
房玄龄突然凑近了他,低声说着什么,李世民的身子忍不住摇晃起来,他连连摆手,道:“不可,不可!”
如意料般,房玄龄叹息一声,这几个计谋虽然有些毒,但俗话说,无毒不丈夫,那个得到天下的人不是心狠手辣?可是,秦王下不去这个手啊。
眼珠一转,房玄龄走到地图边上,他将手指放在了某处,道:“秦王,若取此地为天下根基,以为如何?”
在房玄龄看来,这是最后的良机,断然不能错过了!
在如今的计划中,杨侑已经基本可以判定,李元吉会落入圈套之中,可是,王世充那边还没有彻底想好。不过,要让王世充相信,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让李元吉的大军杀入南阳,让王世充以为有夺取南阳盆地的机会,在利益的驱使下,王世充进兵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杨侑深深吸呼吸了一口气,忽然他笑了。他轻轻敲打着沙盘的边缘,吩咐着小桂子,“速速宣独孤武师!”
半柱香后,独孤武师匆匆而来,听到杨侑的吩咐,不由连连点头,旋即退了下去。杨侑目视着独孤武师退出去的背影,摸着下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已经做出了最为有效的安排,就看能不能成功了。
不过,此时的杨侑并没有想到,世事变幻无常,就算他一心算计,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意料,而他,也有了更为意外的收获。
数日后,身在武关的李元吉得到消息,心中格外振奋,隋军大量的撤退,使得淅阳郡的兵力不足,这就意味着一旦李唐出兵,能打隋军一个措手不及,只要一举拿下了淅阳郡,借着地处汉水上游的优势,夺取襄阳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李元吉这几日并没有闲着,他让心腹谢叔方筹集好了粮草,并且还准备了必备的攻城器械,将所有的战舰一一检查,确保能在未来的大战中,保证唐军在水路上的畅通。
与此同时,李元吉让人快马传递回去的折子也抵达了李渊的面前。此时的李渊面前摆着的是两份最为重要的折子,一份是李元吉的,李元吉在折子里弹劾李大亮贪污,略略翻过之后,李渊就明白了儿子的想法。
李渊不是老糊涂,对自己的儿子非常了解,他知道齐王这是要杀鸡给猴看,可是,李渊忍不住揉了揉额头,齐王的本意没有错,可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使用,就是错了。
李渊看着折子,沉思半响,他决定将李大亮押回长安。当然了,说是押回,其实不过是走走形式,儿子冤枉了李大亮,或许李大亮的心中会有所怨气吧?如果他真的怀有怨气,又怎么能给齐王帮助呢?
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所以李渊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示意宦官王欣俊磨墨,然后在折子上批了几个字。放下了这份折子之后,李渊转而看起了另一份折子。
据太子说,这份从幽州快马传递而来的折子,同样显得十分重要,而当李渊打开一看之后,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太子说的没有错,这份折子的确十分重要。
在折子里,幽州总管、燕王罗艺表示,为了大唐的万世基业,他愿意率兵幽州铁骑,打下整个河北!如果能夺取河北,兵锋直抵黄河岸边,那么,大唐就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这样一来,在天下大势之争中,大唐就占据了先手,而且,罗艺的上书,更加鲜明地表明了一个态度,那就是他对大唐绝无二心,不然,他不会消耗自己的粮食和兵力,去攻打河北窦建德。毕竟,罗艺虽然名义上是奉大唐为主,可实际上李渊对幽州并没有多大的掌控力!
李渊笑了,对于罗艺的知情识趣他感到十分开心,对于忠心之人,李渊从不吝啬,这从他当初起兵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他曾经大肆封赏了许多官员,可是这些官员不过是他用来吸引百姓效忠、官员效忠的一种方法而已。
罗艺已经是燕王,断然不能再进行封赏了,李渊想了半响,决定对罗艺的长子罗成进行封赏。封什么好呢?李渊想了想,大手一挥,任命罗成为幽州总管府的折冲校尉。
罗成从一个白丁成为折冲校尉已经是破格提拔,但考虑到罗艺的官职,应该不算过分吧?李渊想着,合上了折子,递给了一名宦官,吩咐他拿给太子,让太子按命令行事。
有些累了,李渊靠在了软榻上休息,宦官王欣俊走上前来,替李渊捏着背颈,舒服的李渊直哼哼。李渊虽然是靠在软榻上,思绪却不平静,前些日子,为了消灭杀入扶风郡的隋军,他派出了大军围剿,可是隋军异常狡猾,尤其是为首的两名小将,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打起仗来非常勇猛,尤其是其中一名叫做席君买的骁将,箭法精奇,竟然能开六石硬弓!
按道理来说,两名二十岁出头的小将,大抵是冲动之人,没有什么城府,可是,这两人不仅英勇,还诡计多端,他们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优势,就像一群来无影去无踪的刺客,将渭水两岸扰的不得安宁。
无数的百姓被杀死,但这还不足让李渊心疼,让李渊心疼的是,大量的粮草被烧毁,使得大唐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粮食更加紧张。江夏王李瑗带兵出击,三千骑兵在骁将雷永吉和盛彦师的带领下,逐渐对隋军形成包夹之势。
可是,隋军异常狡猾,更兼席君买无比英勇,三支铁箭射走雷永吉。要知道,雷永吉可是攻打大兴城的时候,第一个登上大兴城头之人,此人的骁勇自然无需多言。
李渊曾经听说过席君买的厉害,据说他几箭取了吐谷浑王子达延芒结波的性命,慕容伏允也曾经哭述过,请求李渊为他报仇。那个时候,李渊以为不过是有人故意神话的原因,就像他曾经试图将秦王打造成大唐帝国的战神一样。只是可惜,秦王几次败给了隋军,战神之名无从谈起了。
话又说回来,提起席君买李渊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这样的骁将怎么不为大唐效力呢?恨的是,三千骑兵,加上扶风郡的数千步卒,竟然抓不到五百轻骑,还让他们顺利地退回了大散关,回到了河池郡,这让李渊的心中失落无比。
李渊眯着眼睛想着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事情发生了新的变化。
潼关,李世民这一次带着殷开山、刘弘基、段志玄等人,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李世民知道自己的任务,他的目的是要吸引隋军的注意力,以为大唐和大郑即将发生战斗,从而放松警惕。
这样,李元吉才能得到机会,夺下要地淅阳郡,进而夺取襄阳。按照计划,一旦齐王李元吉杀入淅阳郡,唐郑联军便可以从淅阳郡与弘农郡交界处的朱阳关进入淅阳郡,合兵攻取襄阳郡,而以王世充则从襄城郡杀入南阳郡,令隋军首尾不能相顾。
这样的秘密,知道的人自然并不多,所以,殷开山、刘弘基,乃至于房玄龄都一度向他进言,说大郑王世充不足为虑,尤其是秦叔宝的临阵倒戈,足以证明王世充不得人心。
众人在劝慰着,可是李世民依然巍然不动,心中有着自己的打算。众人之中,心腹实际上只有房玄龄一人,其他的,都在朝中担任着重任,虽然曾经与秦王出征过几次,打过胜仗,可是人心隔肚皮,李世民如今已经学乖了,不会再将心事告诉任何人。
众人劝说未遂,只能纷纷摇头,叹息着,大唐已经丧失了夺取中原的最佳良机,日后,一定会后悔的。
众人退却,房玄龄却默默地留了下来,对于秦王的心思,他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可是在如今的情况下,以李世民为首的唐军和以王弘烈的郑军,显然不可能合兵从朱阳关南下了。
有了秦叔宝的前车之鉴,不仅仅是王弘烈,连王世充都变得格外警惕,有如惊弓之鸟一般。据悉,王世充已经赶来巡视,生恐再有人投靠大唐!
房间里陷入一片安静,李世民叹息一声,道:“玄龄,莫非我真的做错了吗?”
房玄龄突然笑了一声,这话虽然没头没尾,但他依然明白,秦王说的是秦叔宝的事情,接受了一名猛将的投靠,却换回来了唐郑关系的紧张,值得吗?尤其是秦王李世民憋着一股劲,想要击败大隋,出一口恶气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显得更加的不明智的。
“秦王,此事我觉得对于秦王来说,是有利的,对于大唐来说,却是不利的。”房玄龄刻意放缓了说话的速度,他慢慢地说着,眼睛却看着地图。
“此话怎说?”秦王李世民问道。
“秦叔宝是一员悍将,有了他的投靠,再加上尉迟敬德、寻相等人,殿下帐下可谓猛将辈出,只要有了他们帮助,秦王,何愁大业不成?”房玄龄的话说道最后,越来越低,但话的分量,却越来越重了。
李世民一扬眉,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秦王,卑职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说?”房玄龄后退一步,笑道。他已经能感受到李世民情绪上的波动,而这种波动,是他需要的。
李世民默默点头,目光中充满了坚定。
房玄龄突然凑近了他,低声说着什么,李世民的身子忍不住摇晃起来,他连连摆手,道:“不可,不可!”
如意料般,房玄龄叹息一声,这几个计谋虽然有些毒,但俗话说,无毒不丈夫,那个得到天下的人不是心狠手辣?可是,秦王下不去这个手啊。
眼珠一转,房玄龄走到地图边上,他将手指放在了某处,道:“秦王,若取此地为天下根基,以为如何?”
在房玄龄看来,这是最后的良机,断然不能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