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无奈的选择
李世民一路仓皇北逃,途中遇见柴绍派出来的斥候,在斥候的带领下,李世民匆匆回到大营。柴绍得到消息,赶到大营门口迎接李世民。
两人一见面,柴绍就大吃一惊,他分明看见李世民的下颚被勒伤,有的地方已经破皮,血迹已经凝固,在李世民还算白皙的脸蛋上显得是如此的耀眼。
“秦王,你受伤了!”柴绍心中大惊,急忙问道。
李世民对身上的伤势浑然未觉,他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和失落,为什么,这一战会是这样的结局?这群可恶的隋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让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民显得十分忧心,因为这个时候,他对隋军的情况一无所知,出击还是留守营寨,让他难以做出决定。
“嗣昌,如今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李世民忍不住问道。
柴绍闻言,神情也显得十分落寞,因为此时他也对隋军的情况不知,无奈地摇摇头,柴绍苦笑一声,道:“我听见铁蹄之声,是从北方而来,似乎这群隋兵是从北方来的。”
“北方?”李世民身子一震,他突然想起来了,红风营在和玄甲精骑交锋的时候,玄甲精骑就是从南方奔袭而来。事实和柴绍的话一一验证,便可以推出隋军来的方向。
一想到这点,李世民不由瞪圆了眼睛,握紧了拳头。难道说可恶的杨侑真的攻下了高句丽?这不可能,一点都不符合常理啊!李世民心中不承认,可是又不得不承认,唯有这个解释,才是最为合理最有可能的,不然隋军怎么从北方杀来?
如果隋军是从北方杀来,意味着他们是从辽东道而来,而这,证明的问题就大了。渔阳、幽州是否已经陷落?渔阳本来属于刘黑闼的地盘,那也就罢了,但是幽州是罗艺的根基,不仅粮食充足,而且拥有战马,是不可或缺的战略基地。
如果幽州失陷,对于李世民,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李世民不顾身困体乏,站起身来,在大帐内踱步思考,这时,门外传来了喧哗声,原来是唐军的败兵不断涌入。
李世民快步走到大帐外,犹豫半响,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让败兵在大营外安歇,唐军士兵在大营外哀叫着,希望大营内的兄弟们打开大门,让他们进去。
柴绍心中不忍,道:“秦王,为何不让他们入营?”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若是其中有隋兵,如之奈何?”乐寿城中,许多身穿唐军铠甲的士兵造反,对李世民的打击是巨大的,为了安全计,他只能让这些士兵呆在大营外。
柴绍听了,叹息一声,沉吟片刻后,又道:“秦王,如今该怎么办?”
李世民还没有回答,房玄龄来了。房玄龄原本跟在李世民身边,在李世民带着红风营出击的时候,他留在了城中,后来知道形势不妙,房玄龄化妆为平常百姓,这才逃出了乐寿。在大营外证明了身份,比败兵提前一步进入大营。
房玄龄一进入大帐,李世民一跃而起,道:“玄龄,何以教我?!”
“秦王,我军连续攻打乐寿数日,已经身困体乏,而且刚刚遭遇大败,士气低迷,短时间之内无法再战。卑职建议立刻放弃大营,奔走博陵,依靠博陵郡复杂的地理和隋军周旋,同时弄清楚情况再作打算!”房玄龄说道。
李世民踱步,看起来这是最好的决定。柴绍微微一愣,道:“可是若是回转博陵郡,并不是一两日能办成,一旦隋军偷袭,恐怕难以顺利撤退。”
房玄龄摇摇头,道:“秦王,如今事不宜迟,立刻让士兵收拾行李,带足三日干粮,迅速西退,至于营中粮食,便一把火烧了,绝不能留给逆隋!”
李世民听了,心中不再犹豫,果断作出了决定,他立刻吩咐下去,三军迅速行动起来,收拾了行李,带足了粮食,趁着天色刚亮,朝着西边撤退,临走前一把大火将大营烧了。
李世民让柴绍领兵在前,自己带着红风营三百战士断后。
夏王府,杨侑看着罗艺,目光中带着一丝讥笑,当初他派人招揽罗艺,但罗艺并没有选择投靠大隋,这让杨侑的心中有些不满。罗成在一旁,身上的鲜血已经流了不少,面如白纸,看起来十分虚弱。
窦红线慢慢靠近了杨侑,杨侑见她走来,伸出大手,轻轻握着她的柔荑,笑道:“幸好来的及时,你没有事,我就放心了。”
听见杨侑对她的关心,窦红线脸色一红,她低声道:“若不是他拼命阻挡薛氏兄弟,恐怕塔楼已经被烧毁。陛下,希望能绕过他一命。”
罗成闻言,惨笑一声,此时此景,他如何不明白杨侑和窦红线的关系,两人紧紧拉着的手足以证明了一切。他苦笑着摇摇头,正要说话。杨侑却吩咐着独孤千山,道:“带罗成去疗伤,等他伤好,任他离去。”
窦红线被杨侑握着的小手动了动,心中十分感激。
罗成闻言,摇摇头,道:“不,陛下,我心已死,还望陛下饶恕我父亲,我愿替他受死!”
罗艺瞪了儿子一眼,道:“陛下,正所谓成王败寇,我选择了大唐,如今已经失败,对此,我没有半句怨言。陛下若要杀我,我绝不皱一下眉头。不过希望陛下能饶恕小儿,纵然是九泉之下,罗艺也对陛下十分感激!”
杨侑扫视了一眼两人,又看了看窦建德。窦建德见陛下拉着女儿的手,正一脸非礼勿视的表情,突然觉得有人正在看他,不觉睁开了眼睛。
“夏王,此事你觉得该怎么办?”杨侑问道。
窦建德一愣,目光看向了罗成。虽然对罗成不是很熟悉,但看他为女儿拼命的模样,就连窦建德心中,也有一些软了。看了罗成又看看罗艺。罗艺是他在河北的最大敌人,若不是拿不下罗艺的幽州,窦建德早就一统河北,可以全力南下了。
对于罗艺,窦建德的心中是复杂的,他沉吟半响,有着摸不着杨侑的意思。最终,窦建德还是硬着头皮,道:“陛下,如果可以,微臣希望能够饶恕罗艺父子。”
“嗯!”杨侑松开了窦红线的柔荑,负手踱步半响,这才看着罗艺父子。
“罗艺,你本来是大隋的将士,天下大乱,你割地自守,倒也保境安民,这一点朕不怪你。不过,你曾经拒绝了朕的请求,如今朕在问你一次,你愿意投靠大隋吗?!”杨侑问道。
罗艺想不到杨侑竟然会如此,不由就是一愣。片刻这才反应过来,大隋天子这是要招揽他啊。罗艺咬着牙,略略沉吟,他突然冲着杨侑磕了几个响头。
“陛下,罗艺何德何能,能让陛下如此对待?只是,我已经投靠大唐,此生便是大唐之人,还望陛下明白。”罗艺说道。
窦建德眼中射出一股杀意,这个罗艺,实在是不知好歹。
“陛下,罗艺愿求一死,但希望陛下能饶恕小儿的性命。”罗艺继续说道。
杨侑注视着罗艺半响,忽然哈哈一笑,道:“罗艺,你果然很有胆子。朕很欣赏你。你立刻、马上带着罗成离开,朕不保证稍后会改变心意。”
罗艺一愣,旋即又磕头,道:“多谢陛下!”说着,将儿子抱了起来,快步走了出去。
罗成看着窦红线,忽然惨笑一声,闭上了眼睛。罗艺走到门外,寻了一匹战马,策马狂奔出城,刚刚走出两里,就看见北方火起,心中不由大为惊讶,又走了十余里,赶到唐军大营,大营已经被全部点燃,一群群无助的唐军正在朝着北方走去。此时的他们又困又饿,只得相互扶持而行。罗艺也不多话,一路疾行,半路得到河间城已经被大隋夺下的消息,只得仓皇逃向博陵郡。
李世民弃营而走,隋军斥候将消息禀告杨侑,杨侑立刻派出裴行俨、罗士信率领轻骑追击,沿途杀散了唐军残兵,半个时辰后,追上了李世民的红风营。
裴行俨、罗士信有心擒住李世民,但李世民吸取了教训,红风营内重骑兵和轻骑兵混杂,此外还有部分弓弩手,由于李世民防备甚严,裴行俨和罗士信找不到战机,追击了七八里,两人无奈退回。
杨侑得到消息,也知道追击无益,于是收揽士兵,将战死在乐寿的夏军、唐军的士兵分开安葬。
李世民退回博陵,李神符得到消息,急忙率兵一万赶来支援,李世民将兵马驻扎在鲜虞、唐县一带,准备依靠有利的地势抗击隋兵,并派人将河北的战况回报长安,请求长安派兵支援。
杨侑这边,虽然最初想要一鼓作气拿下李世民,但由于乐寿一战,夏军损失严重,原本十万余将士在连接大战之后,余下的士兵不足万人。而杨侑暂时兵力不足,士兵长途奔袭,体力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竭。同时,杨侑得知唐军在博陵郡预先筑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不得不放弃了继续攻打李世民的打算。
河北战场上,一边忙着收拾残局,一边忙着整顿兵马,杨隋、李唐两军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谁也不知道,河北这一战,对天下的影响,何其大也。
两人一见面,柴绍就大吃一惊,他分明看见李世民的下颚被勒伤,有的地方已经破皮,血迹已经凝固,在李世民还算白皙的脸蛋上显得是如此的耀眼。
“秦王,你受伤了!”柴绍心中大惊,急忙问道。
李世民对身上的伤势浑然未觉,他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和失落,为什么,这一战会是这样的结局?这群可恶的隋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让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民显得十分忧心,因为这个时候,他对隋军的情况一无所知,出击还是留守营寨,让他难以做出决定。
“嗣昌,如今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李世民忍不住问道。
柴绍闻言,神情也显得十分落寞,因为此时他也对隋军的情况不知,无奈地摇摇头,柴绍苦笑一声,道:“我听见铁蹄之声,是从北方而来,似乎这群隋兵是从北方来的。”
“北方?”李世民身子一震,他突然想起来了,红风营在和玄甲精骑交锋的时候,玄甲精骑就是从南方奔袭而来。事实和柴绍的话一一验证,便可以推出隋军来的方向。
一想到这点,李世民不由瞪圆了眼睛,握紧了拳头。难道说可恶的杨侑真的攻下了高句丽?这不可能,一点都不符合常理啊!李世民心中不承认,可是又不得不承认,唯有这个解释,才是最为合理最有可能的,不然隋军怎么从北方杀来?
如果隋军是从北方杀来,意味着他们是从辽东道而来,而这,证明的问题就大了。渔阳、幽州是否已经陷落?渔阳本来属于刘黑闼的地盘,那也就罢了,但是幽州是罗艺的根基,不仅粮食充足,而且拥有战马,是不可或缺的战略基地。
如果幽州失陷,对于李世民,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李世民不顾身困体乏,站起身来,在大帐内踱步思考,这时,门外传来了喧哗声,原来是唐军的败兵不断涌入。
李世民快步走到大帐外,犹豫半响,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让败兵在大营外安歇,唐军士兵在大营外哀叫着,希望大营内的兄弟们打开大门,让他们进去。
柴绍心中不忍,道:“秦王,为何不让他们入营?”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若是其中有隋兵,如之奈何?”乐寿城中,许多身穿唐军铠甲的士兵造反,对李世民的打击是巨大的,为了安全计,他只能让这些士兵呆在大营外。
柴绍听了,叹息一声,沉吟片刻后,又道:“秦王,如今该怎么办?”
李世民还没有回答,房玄龄来了。房玄龄原本跟在李世民身边,在李世民带着红风营出击的时候,他留在了城中,后来知道形势不妙,房玄龄化妆为平常百姓,这才逃出了乐寿。在大营外证明了身份,比败兵提前一步进入大营。
房玄龄一进入大帐,李世民一跃而起,道:“玄龄,何以教我?!”
“秦王,我军连续攻打乐寿数日,已经身困体乏,而且刚刚遭遇大败,士气低迷,短时间之内无法再战。卑职建议立刻放弃大营,奔走博陵,依靠博陵郡复杂的地理和隋军周旋,同时弄清楚情况再作打算!”房玄龄说道。
李世民踱步,看起来这是最好的决定。柴绍微微一愣,道:“可是若是回转博陵郡,并不是一两日能办成,一旦隋军偷袭,恐怕难以顺利撤退。”
房玄龄摇摇头,道:“秦王,如今事不宜迟,立刻让士兵收拾行李,带足三日干粮,迅速西退,至于营中粮食,便一把火烧了,绝不能留给逆隋!”
李世民听了,心中不再犹豫,果断作出了决定,他立刻吩咐下去,三军迅速行动起来,收拾了行李,带足了粮食,趁着天色刚亮,朝着西边撤退,临走前一把大火将大营烧了。
李世民让柴绍领兵在前,自己带着红风营三百战士断后。
夏王府,杨侑看着罗艺,目光中带着一丝讥笑,当初他派人招揽罗艺,但罗艺并没有选择投靠大隋,这让杨侑的心中有些不满。罗成在一旁,身上的鲜血已经流了不少,面如白纸,看起来十分虚弱。
窦红线慢慢靠近了杨侑,杨侑见她走来,伸出大手,轻轻握着她的柔荑,笑道:“幸好来的及时,你没有事,我就放心了。”
听见杨侑对她的关心,窦红线脸色一红,她低声道:“若不是他拼命阻挡薛氏兄弟,恐怕塔楼已经被烧毁。陛下,希望能绕过他一命。”
罗成闻言,惨笑一声,此时此景,他如何不明白杨侑和窦红线的关系,两人紧紧拉着的手足以证明了一切。他苦笑着摇摇头,正要说话。杨侑却吩咐着独孤千山,道:“带罗成去疗伤,等他伤好,任他离去。”
窦红线被杨侑握着的小手动了动,心中十分感激。
罗成闻言,摇摇头,道:“不,陛下,我心已死,还望陛下饶恕我父亲,我愿替他受死!”
罗艺瞪了儿子一眼,道:“陛下,正所谓成王败寇,我选择了大唐,如今已经失败,对此,我没有半句怨言。陛下若要杀我,我绝不皱一下眉头。不过希望陛下能饶恕小儿,纵然是九泉之下,罗艺也对陛下十分感激!”
杨侑扫视了一眼两人,又看了看窦建德。窦建德见陛下拉着女儿的手,正一脸非礼勿视的表情,突然觉得有人正在看他,不觉睁开了眼睛。
“夏王,此事你觉得该怎么办?”杨侑问道。
窦建德一愣,目光看向了罗成。虽然对罗成不是很熟悉,但看他为女儿拼命的模样,就连窦建德心中,也有一些软了。看了罗成又看看罗艺。罗艺是他在河北的最大敌人,若不是拿不下罗艺的幽州,窦建德早就一统河北,可以全力南下了。
对于罗艺,窦建德的心中是复杂的,他沉吟半响,有着摸不着杨侑的意思。最终,窦建德还是硬着头皮,道:“陛下,如果可以,微臣希望能够饶恕罗艺父子。”
“嗯!”杨侑松开了窦红线的柔荑,负手踱步半响,这才看着罗艺父子。
“罗艺,你本来是大隋的将士,天下大乱,你割地自守,倒也保境安民,这一点朕不怪你。不过,你曾经拒绝了朕的请求,如今朕在问你一次,你愿意投靠大隋吗?!”杨侑问道。
罗艺想不到杨侑竟然会如此,不由就是一愣。片刻这才反应过来,大隋天子这是要招揽他啊。罗艺咬着牙,略略沉吟,他突然冲着杨侑磕了几个响头。
“陛下,罗艺何德何能,能让陛下如此对待?只是,我已经投靠大唐,此生便是大唐之人,还望陛下明白。”罗艺说道。
窦建德眼中射出一股杀意,这个罗艺,实在是不知好歹。
“陛下,罗艺愿求一死,但希望陛下能饶恕小儿的性命。”罗艺继续说道。
杨侑注视着罗艺半响,忽然哈哈一笑,道:“罗艺,你果然很有胆子。朕很欣赏你。你立刻、马上带着罗成离开,朕不保证稍后会改变心意。”
罗艺一愣,旋即又磕头,道:“多谢陛下!”说着,将儿子抱了起来,快步走了出去。
罗成看着窦红线,忽然惨笑一声,闭上了眼睛。罗艺走到门外,寻了一匹战马,策马狂奔出城,刚刚走出两里,就看见北方火起,心中不由大为惊讶,又走了十余里,赶到唐军大营,大营已经被全部点燃,一群群无助的唐军正在朝着北方走去。此时的他们又困又饿,只得相互扶持而行。罗艺也不多话,一路疾行,半路得到河间城已经被大隋夺下的消息,只得仓皇逃向博陵郡。
李世民弃营而走,隋军斥候将消息禀告杨侑,杨侑立刻派出裴行俨、罗士信率领轻骑追击,沿途杀散了唐军残兵,半个时辰后,追上了李世民的红风营。
裴行俨、罗士信有心擒住李世民,但李世民吸取了教训,红风营内重骑兵和轻骑兵混杂,此外还有部分弓弩手,由于李世民防备甚严,裴行俨和罗士信找不到战机,追击了七八里,两人无奈退回。
杨侑得到消息,也知道追击无益,于是收揽士兵,将战死在乐寿的夏军、唐军的士兵分开安葬。
李世民退回博陵,李神符得到消息,急忙率兵一万赶来支援,李世民将兵马驻扎在鲜虞、唐县一带,准备依靠有利的地势抗击隋兵,并派人将河北的战况回报长安,请求长安派兵支援。
杨侑这边,虽然最初想要一鼓作气拿下李世民,但由于乐寿一战,夏军损失严重,原本十万余将士在连接大战之后,余下的士兵不足万人。而杨侑暂时兵力不足,士兵长途奔袭,体力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竭。同时,杨侑得知唐军在博陵郡预先筑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不得不放弃了继续攻打李世民的打算。
河北战场上,一边忙着收拾残局,一边忙着整顿兵马,杨隋、李唐两军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谁也不知道,河北这一战,对天下的影响,何其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