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3章:苏轼下厨(中)
寻常捕获弹涂鱼的方法有很多种,弹涂鱼一般会躲在一个泥窝里,不熟悉它们的生活习性的人,还真不容易找到。
而海边的渔民便不同了,退潮的时候,弹涂鱼便会到浅滩上来觅食,一般以被海浪推到浅滩上,或者退潮后留在浅滩上的一种底栖硅藻为食。
弹涂鱼是一种相对古老的鱼类,体型非常有趣。
它体型侧扁,背缘平直,腹缘呈现出一种浅弧形,尾柄则较高,身体及头部均被小圆鳞。
第一背鳍颇高,基部短,有五根鳍棘延长丝状;第二背鳍鳍条较低,倒后伸达尾鳍基,腹鳍短,胸鳍,尾鳍均为尖圆形。
体蓝褐色或灰棕色,体侧上部沿背鳍基部有六到七条灰黑色的横纹,体侧及头部散布许多亮蓝色小点。
腹部白色,第一背鳍深蓝色,第二背鳍蓝灰色,腹鳍浅黄色,尾鳍灰黑色。弹涂鱼虽然属于进化中比较缓慢的鱼类,但却是鱼类中的天才。
它们一生有很多时间都不在水里度过。它们喜欢居住的地方一般长满了红树林,它们很高兴爬到树干或树枝上去。
它们把腹鳍用作吸盘,用来抓住树木,用胸鳍向上爬行。弹涂鱼的鳃的周边长有小口,可以盛住一次呼吸的水,很像我们能屏住一次呼吸,所以能在涨潮时呆在水域外。
弹涂鱼可以利用胸鳍和尾鳍在水面上,沙滩和岩石上爬行或跳跃。
它可用内鳃腔、皮肤和尾部可做为呼吸辅助器。只要身体湿润,便能较长时间露出水面生活。
正是因为弹涂鱼特殊的食性和特殊的生活方式,让它们的肉质非常鲜美。
最简单的捕获弹涂鱼的方式就是直接在退潮后的浅滩上寻找它们栖息的洞穴,直接用手就能把它们从洞穴中抠出来捕获。
但这样的方式一是捕获量较少,二是在用手抓它们的时候,容易把他们弄死,会影响到食用的口感。
后来也有养殖的方式来获得这种奇妙的食材,不过最巧妙的方式,还是旱钓。
旱钓的用具是鱼竿和鱼钩,但和普通钓鱼用的鱼竿、鱼线和鱼钩却有很大的不同。
钓弹涂鱼的鱼竿不用太长,却一定要轻便有弹性;鱼线用普通的鱼线便可,不过却要特别长,钓鱼的高手甚至可以用五六十尺长的鱼线来钓鱼。
最特殊的应该算是鱼钩了,鱼钩上并不需要浮标,而是在一块长条形的铁条上,分别有三根鱼钩,且三根鱼钩是一种均匀分散的方式呈倒钩状。
精于钓弹涂鱼的渔民,要做到眼疾手快,他们鹰一样的眼睛能很快发现本身具有保护色的弹涂鱼。
然后甩起鱼竿,用最快的速度,把鱼钩甩在弹涂鱼身后的一段距离,甚至不被弹涂鱼所发现。
先让鱼钩、弹涂鱼和鱼竿保持一条直线,然后缓缓地往回拉动鱼钩,然后忽然的发力,就在一刹那间,迅速拽回鱼钩,让鱼钩快速的回行的时候,刺入弹涂鱼的鳃中。
鱼钩拉到弹涂鱼的一瞬间,改变拉动鱼竿的手法,让鱼钩彻底勾紧了弹涂鱼,并向上拉到半空中,并回到钓鱼者身边。
就这样,一条弹涂鱼便被钓到了,听起来很简单,但却十分讲究技巧和经验,钩鱼的时候也需要非常精准,有些高手拉钩的手法精妙,让这个过程变得非常快。
甚至普通人的肉眼都没有看清楚怎么回事,可谓达到了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速。
弹涂鱼的烹制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多少调味料,只需要把弹涂鱼洗净,加一些盐,用清水煮出来就非常美味。
有些人有口味的需求,会添加不少调味料,比如辣椒等等,但实际的说,弹涂鱼的肉质清淡,只需要少许盐或者酱油就可以了,加入别的味道比较重的调味料反而让鱼肉的鲜味损失了。
苏轼的厨艺虽然不算专业的,但手法却很熟练,一道海黄鳝焖米饭和一道水煮弹涂鱼,虽然做法简单,但他却表现出极大的认真和乐趣。
不做饭的人或许不懂,享受美味是幸福的,而烹制美味的过程,同样是感受美味的一种,做菜的人拥有一种别样的快乐。
焖饭还在小火上焖着入味,弹涂鱼也在咕嘟咕嘟煮着,东坡先生又拿出一种杨怀仁不认识的食材来。
沙虫的名字听起来挺恐怖的,但实际上沙虫确实一种非常具有食趣的食材。
沙虫在南方海边有广泛的分布,营养价值甚至可以和著名的海参和鱼翅相媲美,甚至有点不客气的说,海参和鱼翅的味道很难被烹制出来,不是专业的厨师是做不好这些贵价食材的。
但沙虫便显得更草根,也更接地气了,即便不用很高的厨艺,用最简单的炒或者油煎,就能发挥出沙虫的鲜嫩脆爽的味道来。
苏轼跟杨怀仁开玩笑道,“怀仁小友,老夫请你吃沙虫,你不会不敢吃吧?”
杨怀仁笑答,“先生做的,必然是美味,学生自然会吃个干净。”
他是北方人,虽然没怎么接触过沙虫,却也知道沙虫的大名,以前也是接触过被晾干的沙虫干的。
在这里,苏轼用的是新鲜的沙虫,当地渔民把沙虫叫做沙肠子,是一种很家常的食材。
比起晾晒后的沙虫干,新鲜的沙虫虽然看起来有点吓人,有点像大号的蚯蚓,但长得丑不要紧,沙虫的味道却是极其鲜美,很多渔民甚至会鲜食。
东坡先生的做法是把新鲜的沙虫洗净去沙后,就用刚才干煸海黄鳝的油锅,用油煎的方式把沙虫煎制。
因为沙虫肉质很嫩,所以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只需要翻炒几下,什么调味料都不用加,即可出锅食用。
不过新鲜的沙虫毕竟还有一些海腥味,东坡先生又切了几种当地的时鲜蔬菜的菜叶,再剁上一些葱碎,花花绿绿的加入到油煎沙虫里,稍事搅拌一下,菜才算做好。
杨怀仁越来越对东坡先生的厨艺感兴趣,这三样菜,都是儋州当地的特色食材所做的。
而海边的渔民便不同了,退潮的时候,弹涂鱼便会到浅滩上来觅食,一般以被海浪推到浅滩上,或者退潮后留在浅滩上的一种底栖硅藻为食。
弹涂鱼是一种相对古老的鱼类,体型非常有趣。
它体型侧扁,背缘平直,腹缘呈现出一种浅弧形,尾柄则较高,身体及头部均被小圆鳞。
第一背鳍颇高,基部短,有五根鳍棘延长丝状;第二背鳍鳍条较低,倒后伸达尾鳍基,腹鳍短,胸鳍,尾鳍均为尖圆形。
体蓝褐色或灰棕色,体侧上部沿背鳍基部有六到七条灰黑色的横纹,体侧及头部散布许多亮蓝色小点。
腹部白色,第一背鳍深蓝色,第二背鳍蓝灰色,腹鳍浅黄色,尾鳍灰黑色。弹涂鱼虽然属于进化中比较缓慢的鱼类,但却是鱼类中的天才。
它们一生有很多时间都不在水里度过。它们喜欢居住的地方一般长满了红树林,它们很高兴爬到树干或树枝上去。
它们把腹鳍用作吸盘,用来抓住树木,用胸鳍向上爬行。弹涂鱼的鳃的周边长有小口,可以盛住一次呼吸的水,很像我们能屏住一次呼吸,所以能在涨潮时呆在水域外。
弹涂鱼可以利用胸鳍和尾鳍在水面上,沙滩和岩石上爬行或跳跃。
它可用内鳃腔、皮肤和尾部可做为呼吸辅助器。只要身体湿润,便能较长时间露出水面生活。
正是因为弹涂鱼特殊的食性和特殊的生活方式,让它们的肉质非常鲜美。
最简单的捕获弹涂鱼的方式就是直接在退潮后的浅滩上寻找它们栖息的洞穴,直接用手就能把它们从洞穴中抠出来捕获。
但这样的方式一是捕获量较少,二是在用手抓它们的时候,容易把他们弄死,会影响到食用的口感。
后来也有养殖的方式来获得这种奇妙的食材,不过最巧妙的方式,还是旱钓。
旱钓的用具是鱼竿和鱼钩,但和普通钓鱼用的鱼竿、鱼线和鱼钩却有很大的不同。
钓弹涂鱼的鱼竿不用太长,却一定要轻便有弹性;鱼线用普通的鱼线便可,不过却要特别长,钓鱼的高手甚至可以用五六十尺长的鱼线来钓鱼。
最特殊的应该算是鱼钩了,鱼钩上并不需要浮标,而是在一块长条形的铁条上,分别有三根鱼钩,且三根鱼钩是一种均匀分散的方式呈倒钩状。
精于钓弹涂鱼的渔民,要做到眼疾手快,他们鹰一样的眼睛能很快发现本身具有保护色的弹涂鱼。
然后甩起鱼竿,用最快的速度,把鱼钩甩在弹涂鱼身后的一段距离,甚至不被弹涂鱼所发现。
先让鱼钩、弹涂鱼和鱼竿保持一条直线,然后缓缓地往回拉动鱼钩,然后忽然的发力,就在一刹那间,迅速拽回鱼钩,让鱼钩快速的回行的时候,刺入弹涂鱼的鳃中。
鱼钩拉到弹涂鱼的一瞬间,改变拉动鱼竿的手法,让鱼钩彻底勾紧了弹涂鱼,并向上拉到半空中,并回到钓鱼者身边。
就这样,一条弹涂鱼便被钓到了,听起来很简单,但却十分讲究技巧和经验,钩鱼的时候也需要非常精准,有些高手拉钩的手法精妙,让这个过程变得非常快。
甚至普通人的肉眼都没有看清楚怎么回事,可谓达到了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速。
弹涂鱼的烹制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多少调味料,只需要把弹涂鱼洗净,加一些盐,用清水煮出来就非常美味。
有些人有口味的需求,会添加不少调味料,比如辣椒等等,但实际的说,弹涂鱼的肉质清淡,只需要少许盐或者酱油就可以了,加入别的味道比较重的调味料反而让鱼肉的鲜味损失了。
苏轼的厨艺虽然不算专业的,但手法却很熟练,一道海黄鳝焖米饭和一道水煮弹涂鱼,虽然做法简单,但他却表现出极大的认真和乐趣。
不做饭的人或许不懂,享受美味是幸福的,而烹制美味的过程,同样是感受美味的一种,做菜的人拥有一种别样的快乐。
焖饭还在小火上焖着入味,弹涂鱼也在咕嘟咕嘟煮着,东坡先生又拿出一种杨怀仁不认识的食材来。
沙虫的名字听起来挺恐怖的,但实际上沙虫确实一种非常具有食趣的食材。
沙虫在南方海边有广泛的分布,营养价值甚至可以和著名的海参和鱼翅相媲美,甚至有点不客气的说,海参和鱼翅的味道很难被烹制出来,不是专业的厨师是做不好这些贵价食材的。
但沙虫便显得更草根,也更接地气了,即便不用很高的厨艺,用最简单的炒或者油煎,就能发挥出沙虫的鲜嫩脆爽的味道来。
苏轼跟杨怀仁开玩笑道,“怀仁小友,老夫请你吃沙虫,你不会不敢吃吧?”
杨怀仁笑答,“先生做的,必然是美味,学生自然会吃个干净。”
他是北方人,虽然没怎么接触过沙虫,却也知道沙虫的大名,以前也是接触过被晾干的沙虫干的。
在这里,苏轼用的是新鲜的沙虫,当地渔民把沙虫叫做沙肠子,是一种很家常的食材。
比起晾晒后的沙虫干,新鲜的沙虫虽然看起来有点吓人,有点像大号的蚯蚓,但长得丑不要紧,沙虫的味道却是极其鲜美,很多渔民甚至会鲜食。
东坡先生的做法是把新鲜的沙虫洗净去沙后,就用刚才干煸海黄鳝的油锅,用油煎的方式把沙虫煎制。
因为沙虫肉质很嫩,所以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只需要翻炒几下,什么调味料都不用加,即可出锅食用。
不过新鲜的沙虫毕竟还有一些海腥味,东坡先生又切了几种当地的时鲜蔬菜的菜叶,再剁上一些葱碎,花花绿绿的加入到油煎沙虫里,稍事搅拌一下,菜才算做好。
杨怀仁越来越对东坡先生的厨艺感兴趣,这三样菜,都是儋州当地的特色食材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