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5章:狂奔入宫
不知是不是太紧张了,传信的小内侍没跑了几步,却已经气喘吁吁。
方才杨怀仁的亲兵抽刀的动作,或许也让他受到了惊吓,他没跑到杨怀仁面前呢,便脚下拌蒜,一头栽倒在雪地里。
地上的雪有三寸厚,不算薄,却也不算很厚,小太监这么摔一下,再抬起头来,额头上也摔破了,流出来的血混着雪沫子,让他样子十分狼狈。
杨怀仁紧赶了几步去扶了小太监一把,小太监也顾不上谢了,结结巴巴说着,“杨大帅,陛下他,陛下他……”
杨怀仁早已经猜到宫中发生了什么,直接开口问,“今天中午我见到陛下的时候,陛下不还是好好的嘛?”
小内侍只是个负责传信的,并不在赵煦身边伺候,所以赵煦身体具体怎么样了,他也并不清楚,只能苦着脸望着杨怀仁,不知该如何回答,生怕说错了话,给自己带来灾难。
杨怀仁长叹一声,也知道问他这么一个小太监也是白问,立即回头吩咐亲兵给他备马。
再回头才看见小太监的裤腿上全是雪,这才明白他为什么跑的气喘吁吁了。
看来他出宫的时候也是很急,并没有给他准备马车或其他的代步工具,他这是一路从宫门跑到杨府的。
杨怀仁看着小太监年轻的脸上充满了害怕,也知道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他却因此担惊受怕,于是趁着亲兵还没跑远,又喊了一声,“给这位小公公也准备一匹马!”
小公公赶紧弓着身子道谢,杨怀仁只是微微点头,却没工夫再理他,而是告诉自家门房,他这便要出门进宫,让门房把事情通知家里的管事,让管事再告诉杨母和几位夫人知道。
杨怀仁说完便往门口急急地走去,小太监也赶紧低着头跟上,不一会儿工夫,一队本来就是今天值守的亲兵骑着马来到大门前。
杨怀仁接过自己的马缰来,便上马向宫城的方向疾奔而去。
杨府离的宫城本就不远,在家里院子里就能看见宫城的城墙,算起来走大路只有三条街的距离,若是抄近路,大概只需要走两条街的距离就到了。
杨怀仁策马赶到宫门,发现还有一些朝堂上的官员大概也是听说了陛下快不行了的消息,也在往宫门处赶。
而宫门外的侍卫则如临大敌,认真仔细的检验每一位官员的身份。
杨怀仁可不管这一套,骑着马便往宫门里冲,守门的袛侯一眼也看见了杨怀仁。
和那些穿戴整齐的文官们相比,杨怀仁只是一身便装,还骑着马,按规矩官员不穿官袍是不能进宫的,何况在宫门外策马狂奔。
不过那些侍卫都知道杨怀仁的性子,也知道眼下事态紧急,竟没有一个人敢去拦在杨怀仁面前,全都下意识的给杨怀仁让开了道路,让他直接骑着马穿过了宫门。
而此时章惇刚刚验证了金鱼袋子,迈着方步正儿八经往宫里走,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不由自主的扭头去看怎么回事。
可他刚扭头,便看见一骑风驰电掣一般从他身旁飞过,马蹄上掀起来的雪沫子还滋了他一脸。
章惇心中大怒,也知道了眼下也只有杨怀仁敢这么没有规矩,可他看着杨怀仁的背影,却又发不出怒意来了。
毕竟大宋以文人们最推崇的忠孝仁义礼立国,杨怀仁虽然没规矩,可从他做的所有事来说,他都是一个忠臣。
虽然他做的许多事都有点特立独行,可他对手下士卒,对百姓,也都算得上仁义。
而说到孝,在杨怀仁这里就更挑不出毛病来,章惇虽然不喜杨怀仁,可对杨怀仁的很多品格,还是没话讲的。
就说眼前杨怀仁策马奔驰入宫,虽然不合规矩,可在这种特殊情况之下,反倒是让人觉得杨怀仁这是心中忠义的表现,并不算什么大错。
章惇也不得不说,如果杨怀仁真是个有野心的枭雄,这会儿趁着皇帝病危,他大可以起兵夺权,他们这些文人不管嘴巴多么厉害,在真正的武力面前也都是白瞎。
可杨怀仁并没有任何动作,反而毫无心机的一个人进宫,这就说明人家心中坦荡了。
但章惇还是看不上杨怀仁的性格,虽然没有开口大骂,却也狠狠地小声腹诽了几句,这才抹去了脸上的残雪,继续迈着方步往宫内走。
杨怀仁骑着马往紫宸殿的方向疾奔,奔至宫院门前,却发现门前跪了一地螺头髻的素衣女子拦住了他的去路。
他跳下的马来,绕过了这群应该是宫中妃嫔的女人往宫门里走。
这帮女人哭哭啼啼的,可那声音听到杨怀仁耳朵里就非常难过了,这些哭声混在一起,那叫一个乱,可惜她们哭得好似撕心裂肺似的,杨怀仁却没从中听出多少真情实意来。
再扭头大致瞅了一眼这些女人,他就更是替赵煦难过,人还没死呢,螺头髻就扎起来了,好似早就承认了赵煦这次必死无疑一般。
按道理说赵煦是她们的丈夫,可宫中的所有事都情薄,别说感情了,她们也只是把赵煦当做自己或者自己背后的家族青云直上的工具罢了。
平时也许对赵煦表现的含情脉脉,情真意切似的,可这些又骗得了谁呢?
当皇帝还真是孤独啊,想要得到一份真情实在是太难太难。
杨怀仁也没工夫起想这些,只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被四面宫墙包围起来之后便变了味道,实在令人惋惜。
也许这么多女人里也有真在痛哭的,她们也担心赵煦驾崩之后,她们也将如水中浮萍一般没了着落吧。
杨怀仁急步往紫宸殿内赶,门前的太监看见杨怀仁来了,也赶忙上来迎接,没等他开口说话,杨怀仁劈头盖脸地呵斥道,“今天晌午陛下还好好的,怎么到了晚上就出事了呢?”
太监忙解释道,“大帅息怒,咱家也不知道,本来最近官家的起居都是定时的。
早上醒来清醒一会儿,中午也清醒一会儿,入夜时分又清醒一会儿,其他时间大都在昏睡。
可今天入夜之后,陛下竟没有醒来!”
方才杨怀仁的亲兵抽刀的动作,或许也让他受到了惊吓,他没跑到杨怀仁面前呢,便脚下拌蒜,一头栽倒在雪地里。
地上的雪有三寸厚,不算薄,却也不算很厚,小太监这么摔一下,再抬起头来,额头上也摔破了,流出来的血混着雪沫子,让他样子十分狼狈。
杨怀仁紧赶了几步去扶了小太监一把,小太监也顾不上谢了,结结巴巴说着,“杨大帅,陛下他,陛下他……”
杨怀仁早已经猜到宫中发生了什么,直接开口问,“今天中午我见到陛下的时候,陛下不还是好好的嘛?”
小内侍只是个负责传信的,并不在赵煦身边伺候,所以赵煦身体具体怎么样了,他也并不清楚,只能苦着脸望着杨怀仁,不知该如何回答,生怕说错了话,给自己带来灾难。
杨怀仁长叹一声,也知道问他这么一个小太监也是白问,立即回头吩咐亲兵给他备马。
再回头才看见小太监的裤腿上全是雪,这才明白他为什么跑的气喘吁吁了。
看来他出宫的时候也是很急,并没有给他准备马车或其他的代步工具,他这是一路从宫门跑到杨府的。
杨怀仁看着小太监年轻的脸上充满了害怕,也知道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他却因此担惊受怕,于是趁着亲兵还没跑远,又喊了一声,“给这位小公公也准备一匹马!”
小公公赶紧弓着身子道谢,杨怀仁只是微微点头,却没工夫再理他,而是告诉自家门房,他这便要出门进宫,让门房把事情通知家里的管事,让管事再告诉杨母和几位夫人知道。
杨怀仁说完便往门口急急地走去,小太监也赶紧低着头跟上,不一会儿工夫,一队本来就是今天值守的亲兵骑着马来到大门前。
杨怀仁接过自己的马缰来,便上马向宫城的方向疾奔而去。
杨府离的宫城本就不远,在家里院子里就能看见宫城的城墙,算起来走大路只有三条街的距离,若是抄近路,大概只需要走两条街的距离就到了。
杨怀仁策马赶到宫门,发现还有一些朝堂上的官员大概也是听说了陛下快不行了的消息,也在往宫门处赶。
而宫门外的侍卫则如临大敌,认真仔细的检验每一位官员的身份。
杨怀仁可不管这一套,骑着马便往宫门里冲,守门的袛侯一眼也看见了杨怀仁。
和那些穿戴整齐的文官们相比,杨怀仁只是一身便装,还骑着马,按规矩官员不穿官袍是不能进宫的,何况在宫门外策马狂奔。
不过那些侍卫都知道杨怀仁的性子,也知道眼下事态紧急,竟没有一个人敢去拦在杨怀仁面前,全都下意识的给杨怀仁让开了道路,让他直接骑着马穿过了宫门。
而此时章惇刚刚验证了金鱼袋子,迈着方步正儿八经往宫里走,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不由自主的扭头去看怎么回事。
可他刚扭头,便看见一骑风驰电掣一般从他身旁飞过,马蹄上掀起来的雪沫子还滋了他一脸。
章惇心中大怒,也知道了眼下也只有杨怀仁敢这么没有规矩,可他看着杨怀仁的背影,却又发不出怒意来了。
毕竟大宋以文人们最推崇的忠孝仁义礼立国,杨怀仁虽然没规矩,可从他做的所有事来说,他都是一个忠臣。
虽然他做的许多事都有点特立独行,可他对手下士卒,对百姓,也都算得上仁义。
而说到孝,在杨怀仁这里就更挑不出毛病来,章惇虽然不喜杨怀仁,可对杨怀仁的很多品格,还是没话讲的。
就说眼前杨怀仁策马奔驰入宫,虽然不合规矩,可在这种特殊情况之下,反倒是让人觉得杨怀仁这是心中忠义的表现,并不算什么大错。
章惇也不得不说,如果杨怀仁真是个有野心的枭雄,这会儿趁着皇帝病危,他大可以起兵夺权,他们这些文人不管嘴巴多么厉害,在真正的武力面前也都是白瞎。
可杨怀仁并没有任何动作,反而毫无心机的一个人进宫,这就说明人家心中坦荡了。
但章惇还是看不上杨怀仁的性格,虽然没有开口大骂,却也狠狠地小声腹诽了几句,这才抹去了脸上的残雪,继续迈着方步往宫内走。
杨怀仁骑着马往紫宸殿的方向疾奔,奔至宫院门前,却发现门前跪了一地螺头髻的素衣女子拦住了他的去路。
他跳下的马来,绕过了这群应该是宫中妃嫔的女人往宫门里走。
这帮女人哭哭啼啼的,可那声音听到杨怀仁耳朵里就非常难过了,这些哭声混在一起,那叫一个乱,可惜她们哭得好似撕心裂肺似的,杨怀仁却没从中听出多少真情实意来。
再扭头大致瞅了一眼这些女人,他就更是替赵煦难过,人还没死呢,螺头髻就扎起来了,好似早就承认了赵煦这次必死无疑一般。
按道理说赵煦是她们的丈夫,可宫中的所有事都情薄,别说感情了,她们也只是把赵煦当做自己或者自己背后的家族青云直上的工具罢了。
平时也许对赵煦表现的含情脉脉,情真意切似的,可这些又骗得了谁呢?
当皇帝还真是孤独啊,想要得到一份真情实在是太难太难。
杨怀仁也没工夫起想这些,只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被四面宫墙包围起来之后便变了味道,实在令人惋惜。
也许这么多女人里也有真在痛哭的,她们也担心赵煦驾崩之后,她们也将如水中浮萍一般没了着落吧。
杨怀仁急步往紫宸殿内赶,门前的太监看见杨怀仁来了,也赶忙上来迎接,没等他开口说话,杨怀仁劈头盖脸地呵斥道,“今天晌午陛下还好好的,怎么到了晚上就出事了呢?”
太监忙解释道,“大帅息怒,咱家也不知道,本来最近官家的起居都是定时的。
早上醒来清醒一会儿,中午也清醒一会儿,入夜时分又清醒一会儿,其他时间大都在昏睡。
可今天入夜之后,陛下竟没有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