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3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要去西边的波斯大秦,便得先越过高旗的大启驻军,再打开西戎的国门。
  而如今北戎实力大损,且绝大多数的兵力都在鼎德与清河战场上,他要向北发展,面对的阻力相对要小很多。
  当然,也仅仅只是相对。
  要向北发展,得越过危险重重的山地,面临北戎的濒死反扑,这样的一场仗,同样会造成很多牺牲。
  看来看去,竟是今年甜菜种植面积过大,才会造成如此难以消化的销售负担。
  李洵脑海里生出一个念头,明年是不是应由官府出面调控,有计划地缩小甜菜种植面积。
  毕竟甜菜这东西,实在是太高产了,根本不需要种植那么多亩地,就能提供很多制糖原料了。
  等等……高产……
  甜菜不就是他心心念念的高产作物吗!
  随便种一种,都能亩产量千斤,若再注意一下施肥浇水,再翻百分之五十也不是问题。
  直接比种植谷物的产量高出了十倍啊。
  因为它的品种导致它并不太受人们欢迎,人不喜欢吃,他一直以来竟是忽略了这件事。
  他匆忙翻出昨天刚批阅过的军马监条陈,仔细看上面的内容:
  燎原军马监说,因为去年制糖剩下的甜菜丝很受军马喜爱,所以希望今年能调拨军队和民夫,继续将制糖厂的甜菜丝运到燎原当饲料。
  大约是觉得太过耗费人力,担心他不同意,这条陈上还说,去年军马的草料里混着甜菜丝吃了两三个月,最容易掉膘的冬天还贴了膘。
  李洵眼中流露出惊喜的光芒来。
  以前他只知道甜菜丝是蔬菜,应该可以喂马,却没想到还有如此大的作用。
  若燎原军马监所说是真的,既然甜菜丝可以让军马贴膘,是不是也意味着它能催肥其他牲畜呢?
  毕竟牛马羊猪这类牲畜,在食谱上是有一定类似性的。
  要是甜菜丝也能喂猪和羊这种用于食肉的牲畜,那广泛种植甜菜,便不仅能制糖,还能促进肃城等地的养殖业发展。
  如今的肃城等地,虽然百姓们已经没那么容易陷入饥荒,但想吃肉却依旧不容易。
  一方面是收入所限,不舍得买肉吃。另一方面,是市场上的肉类供应本也不多。
  北疆粮食产量低,百姓们的耕地又多数是租的,既要交租又要交税,人吃尚且不够,自然是不可能像是后世的农村那样,家家户户都可以随意养猪养羊。
  别说是猪这种每天能吃很多的家畜,就连养鸡的都没多少。
  因为粮食少,春夏之际,就连野菜野草也会被饥荒边缘的百姓吃光,又哪来的东西喂牲畜。
  如今西戎再被封锁,军队的肉食供给尚且可以通过两大牧场进行保障,民间的肉类缺口却会进一步扩大。
  但百姓们今年的收入明显增加,对肉类的需求量是必然要上升的。
  尤其是到了年节时期。
  这么一算,今年过年,民间在肉类购买上,也得像去年对待粮食一样,进行限量供应才行了。
  所以,发展养殖业是势在必行的。
  如今人的粮食已经够吃了,那么春天夏天甚至秋天,都能在外头割野草野菜喂牲畜,若甜菜能喂猪羊,野外食物匮乏的冬天和初春,便能以甜菜为主。
  以甜菜的高产,哪怕只种植两亩地,每家每户养一只猪,都完全不成问题。
  “来人,立刻去制糖厂调一百斤熬糖后的甜菜丝来,运到城中的养殖场。”
  吩咐完这些,他也带着十来个亲兵,骑着马赶往城中的养殖场。
  这是一间民办的养殖场,主要就是收用军中和其余各大衙门,酒楼,还有工坊等地的泔水养猪的地方。
  因为泔水量不是很多,所以养殖数量也不多,只养了两百多头猪,却也是本地主要的肉食供应来源之一了。
  这养猪场属于本地的一个叫郑魁的富商。
  得知郡王驾临,这郑魁先前也不知道在干什么,连衣裳都没穿整齐,就着急忙慌地骑着马赶到了自家的养殖场。
  “参……参见郡王!”
  他结巴着跪地叩首,心中非常紧张。
  他完全想不到,郡王这样的大人物,来他家这小小的养殖场做什么。
  他好像也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啊……不对,他家养猪的泔水,确实是给衙门和军中塞了点孝敬才得来的……难不成郡王是要追究此事……
  听说郡王是最厌恶他人行贿受贿的了……若是要追究此事,那他可怎么办……
  “起来吧。”
  李洵见他紧张不已,便尽可能放缓了声音,道:
  “本王此来,是有事要请你办。”
  郑魁顿时就松了口气:
  “郡王只管吩咐便是。”
  李洵便道:
  “从今日起,你给本王额外拨出十头成猪,十头幼猪,每日喂食一定分量的甜菜丝,并且记录其体重,食量等变化。另外,还需拨出十头成猪,十头幼猪,完全不喂食甜菜丝,同样记录其变化。成猪在年底宰杀时进行对比,幼猪养殖半年后进行对比。”
  “能做好吗?”
  郑魁连忙点头:
  “能!能!小的一定一丝不苟地完成郡王交待的事!”
  李洵让亲兵递给他一小袋金子:
  “这是买猪钱。”
  郑魁连忙推辞:
  “哪能要郡王的钱,能拿四十头猪孝敬郡王,那也是小人的荣幸!”
  李洵却温和道:
  “收着。本王规定士兵与官员皆不可白拿百姓一针一线,自身当然也要以身作则,不能坏了规矩。”
  郑魁这才不再推辞,心中却极为感动。
  郡王这样的天潢贵胄,说是真正的北疆之主也不为过,拿了他的猪,却坚持要照价算给他,甚至还多给了。戏文里的青天大老爷也不过如此。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郡王,他们这些商人,在肃城等地做生意,才前所未有地安心。
  碰上这样的统治者,真真是他们的毕生幸事。
  李洵却不管他在想什么,去完了养猪场,又去军中让人照样弄了几十只羊,用甜菜来做喂养试验。
  从如今到明年种植甜菜的时间,还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可以观察。
  若年底杀的猪和羊,肉质都没问题,等到开了春,便可大规模鼓励百姓养猪羊。而猪羊的幼崽成长到来年四月也无碍,则可在其余地方也推广甜菜种植。
  忙完这些事,刚回到郡王府,李洵便接到了夏金良那边派人传回来的急报:
  “郡王,夏将军紧急求援,请您速拨几十万斤军粮前去接应,军中已经完全断粮,军需也马上要花完了。”
  李洵神色微凛:
  “发生什么事了?”
  报信的士兵苦着脸道:
  “都是那些军奴给闹的,咱们回来的时候,因为带着从鼎德收容的军奴,一路便吸引了很多流民前来追随。将军想着您说缺人,便来者不拒,结果人越来越多,导致行程越来越慢,消耗也越来越多,如今还剩一两百里地呢,却实在支撑不住了……”
  第104章
  却说夏金良先前支援了鼎德, 又帮助他们拿下天沙城后,返回鼎德城的时候,刘渊正为那几万军奴犯愁。
  虽然都是大启子民, 他这镇北大将军应该想办法收留。但鼎德城中目前的存粮实在不太充足,若朝廷的军需不能及时送到, 他们很可能自身难保。
  周围的城镇,也惨遭北戎铁蹄践踏,没余力再调拨粮食出来。
  而几万人越冬吃几个月的粮食, 少说都是几百万斤, 放到哪里都是严重的负担。而且,越冬需要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房屋, 还有柴火衣物等保暖物资。
  眼见着天气越来越冷, 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安置。
  夏金良听说此事后, 便主动道:
  “若刘大将军允许,我倒是可以把这些人带回肃城去安置。我们肃城有很多流民安置房屋, 过冬是绝对不愁的。”
  自家郡王治下地广人稀, 今年秋收又是大丰收,本就有心再吸纳几批流民,这里现成的四万多人,还那么多青壮年, 岂能有错过的道理。
  要是送信回去请示,一来一回又凭白耽误很多天, 七八千的军队外加四万多军奴, 消耗也是不小。反正都要吃那么多粮, 倒不如先往肃城赶, 路上再向郡王报信。
  他相信以郡王的心胸, 绝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怪罪自己自作主张。
  刘渊一听,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
  听闻肃城等地,在慎郡王治理下越来越富庶,那些百姓去了肃城,倒是比在鼎德这种战场附近朝不保夕更好。
  当然,要背井离乡,自然也要征得那些百姓自身的同意。
  这些被北戎人抓起来做军奴的百姓们,家乡早已毁在了北戎大军的烧杀抢掠之下,如今已是有家不能回。
  被召集在一起的百姓,初听说要长途跋涉上千里去肃城,都有些心里没底。
  但其中却还是有些见多识广之辈,问道:
  “将军所说的肃城,可是那大启战神慎郡王的封地?”
  夏金良闻言,心下也与有荣焉,朗声道:
  “我等正是慎郡王麾下!”
  百姓们顿时嗡地一声讨论开了。
  “是光复河原的慎郡王啊,听说直接就歼灭了两万多北戎大军呢!”
  “难怪这些援军如此凶悍,一来就把那些北戎蛮子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
  “若是去慎郡王治下,倒是比咱们在鼎德要安全呢!”
  慎郡王光复河原的功绩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慎郡王这三个字,便给了大家足够的安全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