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姨娘(1)
罗姨娘仿佛看出夏姨娘的担心,就笑道:“姐姐不用担心她,这府里……就是正房那位,若论手段也不定是六小姐的对手!”
夏姨娘勉强的点点头,心里是又喜又惊。
罗姨娘看着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不由摇了摇头又自斟自饮了一杯,夏姨娘还有人让她担心记挂,可是她呢……这一生到这里也是头了。
两人关着门,夏姨娘第一次浅饮了几杯,脸颊也喝的微醺,送走酩酊大醉的罗姨娘,她让人收拾好后关了院门。
进了房她坐在一方盖着布,却多年未曾碰过的瑶琴前面,手指留恋的抚摸着琴弦,表情是仿佛也陷入回忆之中。
而一墙之隔的书房里,大老爷也正站在门口,看着那颗冬青树后的木门,微微发怔……
知秋院中,析秋正坐在桌前吃着早饭,见司杏掀了帘子进来,她立刻放下碗筷问道:“怎么样?大老爷昨晚睡在哪里的?”司杏露出满脸的失望,声音也提不起劲来:“说睡在书房了,一早上就和二老爷一起出去了。”
析秋没有说话,指着桌上的粥菜道:“你也吃些吧!”自己起了身坐在椅子上喝茶。
司杏摇了摇头,又想起什么走到析秋身边的杌子上坐下来:“奴婢去的时候,看到梅姨娘身边的彩陶了,守门的婆子说,昨晚梅姨娘亥时还送了参茶去书房,只是大老爷让人在门口接了,连门都没让梅姨娘进。彩陶一早上去书房门口守着,大老爷看也没看她,就出了门。”
没进去?!
是不是说明大老爷的心情不好,因为姨娘送去的衣裳,让他有所触动?
大老爷自王姨娘的事后,就一直睡在书房,但梅姨娘每次去,还是会在书房里逗留片刻,昨晚却是连门都没有进去,她想到大老爷昨天看她时的眼神,似乎还带着一丝怜惜。
这是以往不曾见过的,她不知道大老爷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但是这无疑是好事。
可即便是有触动又怎么样!她似乎把大老爷和姨娘之间的事,想的太简单了。
她叹了口气,或许是自己太过于心急了。
她道:“再看看吧,大老爷任职的文书还没有拿到,我们想想还没有别的办法!”每次大老爷去赴任,都会带一位姨娘去,梅姨娘这段时间走的这么勤,想必也是因为这件事。
只是今年到现在迟迟没有动静,大太太那边也不曾有消息出来,难道还有变数?
司杏知道析秋的心思,也是满心的无奈,于是转了话题道:“奴婢刚才回来时,看到八小姐进了三小姐的院子,小姐您看……”这些日子三小姐那边格外的安静,因为墨香水香都被送走,她们和新来的几个丫头并不走动,所以三小姐那边到底过怎么样,她们到是一点不了解。
至于八小姐,自从三小姐婚事定了,即便大太太关了三小姐,可八小姐却比以前走动的更加勤快了。
析秋微微笑着,接触这么久,她对佟析玉的性格也算是了解了些,她这么做一点也不奇怪,无论佟析言的手段多么拙劣,名声如何,但都无法否认,一年后她将会嫁去武进伯府,做伯公府的三少奶奶了。
等于是飞上枝头,佟析玉和她走的近,完全可以理解。
只是佟析言的态度,却让她诧异,王姨娘被送走了,她非常的平静的接受了,甚至还听说王姨娘让人丛庄子带信给她,她也没有让人进去答话。
对此大太太很满意!
她暗暗叹了口气,生出了些许兔死狐悲之感。
司杏却道:“奴婢听说大太太给三小姐定了四十八抬嫁妆,和大小姐当年出嫁时一样,这样的话,以后小姐出嫁是不是也会这样?如果真是这样,那小姐以后倒也不用愁了!”
析秋笑的很无奈:“嫁妆不过是面子上的事,里面如何还不是大太太说了算,一副足金的头面是一抬,可一副镶金的也算一抬,这到底多少抬,也只是给旁人看的罢了,何必去当真。”不过倒也不必为佟析言的嫁妆担心,她屋子里的摆设,有多少是府里账上记着的,又有多少是她的自己的,想必王姨娘私下里也给她备了许多瞧不见的,所以,佟析言的嫁妆也不会太薄。
司杏一愣,她没有经历这样的事,到真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但她经常收拾箱笼却是知道,一箱笼的衣衫,满满当当塞的紧紧的是一箱,可若是松松的叠了几件,如果放的巧也是一箱子,都是一箱的衣服,可里面的差别却有天壤之别。
“这些事也不用我们操心,即便四十八抬都上不得台面,但陪嫁庄子店铺却是实打实的东西,想必大太太也不会太过于苛刻!”她顿了顿又到:“去把要用的线拿出来,趁着得空都分了吧,四姐姐那边看着也差不多了,我们也得紧着点才好。”析秋起身坐上了炕,司杏忙过去给她在后背塞了迎枕,又将针线翻了出来,两人默默的坐在那里分着线。
“现在朝中暗传,福建那边不是没有战报回来,而是在路上被人劫了。”佟正川皱着眉头,亲自为佟正安续了茶:“我看这次所谓的倭寇,恐怕不简单!”
佟正安目光一闪,若有所思道:“我记得福建布政司是姓邱,当初举荐他的是杨阁老吧?!”
大周早已实行户籍制度,百姓出行都必须有身份文碟,如果一个地区平白多出许多人,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如果倭寇的事真是有什么蹊跷,那么与福建布政司就脱不了干系,即便与他无关,但也有不治之罪。
“不错!”佟正川微微点头,微眯着眼睛:“邱善与陈尚书是同科,又同为杨阁老的门生,当年八王爷之乱时,邱善不过是柳州县的小小县丞,才十年的功夫,他已官至正三品……”他说着又去看佟正安:“大哥,大事未定虽有许多事不可预知,不也是你我兄弟齐心振兴门庭之时吗?!如今文书未批,你只要开口答应,我立刻去与三皇子走动,即便不能去六部,但进翰林院却是易如反掌,若你真不想留京,也并非只有回永州一条路,江苏盐运按察使上个月,因为去年堤坝的事被人参了,三皇子有意按自己的人上去,以您之才足以胜任,你若是有意我今晚便去和三皇子商议,您看如何?”
夏姨娘勉强的点点头,心里是又喜又惊。
罗姨娘看着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不由摇了摇头又自斟自饮了一杯,夏姨娘还有人让她担心记挂,可是她呢……这一生到这里也是头了。
两人关着门,夏姨娘第一次浅饮了几杯,脸颊也喝的微醺,送走酩酊大醉的罗姨娘,她让人收拾好后关了院门。
进了房她坐在一方盖着布,却多年未曾碰过的瑶琴前面,手指留恋的抚摸着琴弦,表情是仿佛也陷入回忆之中。
而一墙之隔的书房里,大老爷也正站在门口,看着那颗冬青树后的木门,微微发怔……
知秋院中,析秋正坐在桌前吃着早饭,见司杏掀了帘子进来,她立刻放下碗筷问道:“怎么样?大老爷昨晚睡在哪里的?”司杏露出满脸的失望,声音也提不起劲来:“说睡在书房了,一早上就和二老爷一起出去了。”
析秋没有说话,指着桌上的粥菜道:“你也吃些吧!”自己起了身坐在椅子上喝茶。
司杏摇了摇头,又想起什么走到析秋身边的杌子上坐下来:“奴婢去的时候,看到梅姨娘身边的彩陶了,守门的婆子说,昨晚梅姨娘亥时还送了参茶去书房,只是大老爷让人在门口接了,连门都没让梅姨娘进。彩陶一早上去书房门口守着,大老爷看也没看她,就出了门。”
没进去?!
是不是说明大老爷的心情不好,因为姨娘送去的衣裳,让他有所触动?
大老爷自王姨娘的事后,就一直睡在书房,但梅姨娘每次去,还是会在书房里逗留片刻,昨晚却是连门都没有进去,她想到大老爷昨天看她时的眼神,似乎还带着一丝怜惜。
这是以往不曾见过的,她不知道大老爷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但是这无疑是好事。
可即便是有触动又怎么样!她似乎把大老爷和姨娘之间的事,想的太简单了。
她叹了口气,或许是自己太过于心急了。
她道:“再看看吧,大老爷任职的文书还没有拿到,我们想想还没有别的办法!”每次大老爷去赴任,都会带一位姨娘去,梅姨娘这段时间走的这么勤,想必也是因为这件事。
只是今年到现在迟迟没有动静,大太太那边也不曾有消息出来,难道还有变数?
司杏知道析秋的心思,也是满心的无奈,于是转了话题道:“奴婢刚才回来时,看到八小姐进了三小姐的院子,小姐您看……”这些日子三小姐那边格外的安静,因为墨香水香都被送走,她们和新来的几个丫头并不走动,所以三小姐那边到底过怎么样,她们到是一点不了解。
至于八小姐,自从三小姐婚事定了,即便大太太关了三小姐,可八小姐却比以前走动的更加勤快了。
析秋微微笑着,接触这么久,她对佟析玉的性格也算是了解了些,她这么做一点也不奇怪,无论佟析言的手段多么拙劣,名声如何,但都无法否认,一年后她将会嫁去武进伯府,做伯公府的三少奶奶了。
等于是飞上枝头,佟析玉和她走的近,完全可以理解。
只是佟析言的态度,却让她诧异,王姨娘被送走了,她非常的平静的接受了,甚至还听说王姨娘让人丛庄子带信给她,她也没有让人进去答话。
对此大太太很满意!
她暗暗叹了口气,生出了些许兔死狐悲之感。
司杏却道:“奴婢听说大太太给三小姐定了四十八抬嫁妆,和大小姐当年出嫁时一样,这样的话,以后小姐出嫁是不是也会这样?如果真是这样,那小姐以后倒也不用愁了!”
析秋笑的很无奈:“嫁妆不过是面子上的事,里面如何还不是大太太说了算,一副足金的头面是一抬,可一副镶金的也算一抬,这到底多少抬,也只是给旁人看的罢了,何必去当真。”不过倒也不必为佟析言的嫁妆担心,她屋子里的摆设,有多少是府里账上记着的,又有多少是她的自己的,想必王姨娘私下里也给她备了许多瞧不见的,所以,佟析言的嫁妆也不会太薄。
司杏一愣,她没有经历这样的事,到真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但她经常收拾箱笼却是知道,一箱笼的衣衫,满满当当塞的紧紧的是一箱,可若是松松的叠了几件,如果放的巧也是一箱子,都是一箱的衣服,可里面的差别却有天壤之别。
“这些事也不用我们操心,即便四十八抬都上不得台面,但陪嫁庄子店铺却是实打实的东西,想必大太太也不会太过于苛刻!”她顿了顿又到:“去把要用的线拿出来,趁着得空都分了吧,四姐姐那边看着也差不多了,我们也得紧着点才好。”析秋起身坐上了炕,司杏忙过去给她在后背塞了迎枕,又将针线翻了出来,两人默默的坐在那里分着线。
“现在朝中暗传,福建那边不是没有战报回来,而是在路上被人劫了。”佟正川皱着眉头,亲自为佟正安续了茶:“我看这次所谓的倭寇,恐怕不简单!”
佟正安目光一闪,若有所思道:“我记得福建布政司是姓邱,当初举荐他的是杨阁老吧?!”
大周早已实行户籍制度,百姓出行都必须有身份文碟,如果一个地区平白多出许多人,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如果倭寇的事真是有什么蹊跷,那么与福建布政司就脱不了干系,即便与他无关,但也有不治之罪。
“不错!”佟正川微微点头,微眯着眼睛:“邱善与陈尚书是同科,又同为杨阁老的门生,当年八王爷之乱时,邱善不过是柳州县的小小县丞,才十年的功夫,他已官至正三品……”他说着又去看佟正安:“大哥,大事未定虽有许多事不可预知,不也是你我兄弟齐心振兴门庭之时吗?!如今文书未批,你只要开口答应,我立刻去与三皇子走动,即便不能去六部,但进翰林院却是易如反掌,若你真不想留京,也并非只有回永州一条路,江苏盐运按察使上个月,因为去年堤坝的事被人参了,三皇子有意按自己的人上去,以您之才足以胜任,你若是有意我今晚便去和三皇子商议,您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