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大变(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如今,踏白竟然跑去了郢州京山县。
  据王慎所知,京山县到安陆城有一百公里,这还是直线距离。在后世,汽车要开两个半小时。
  当然,这个时代也没有公路一说,弯弯绕绕走下来,三百里出去了。最要命的时候,从京山到安陆之间有三条河流阻隔,踏白去了京山,如果安陆城有事,骑马赶过去,至少两天。
  没有了这支机动部队,如果家里有事,问题就严重了。搞不好,整个安陆局面有彻底崩盘的可能。
  斥候队长回答:“是陆副军使下的命令,报夫人点了头的。”
  王慎满心疑惑:“安娘点头的,怎么回事?”
  斥候队长:“禀军使,襄阳女真有异动?”
  旁边的严曰孟不以为然:“襄阳女真,襄阳女真不是都调去关中了吗,能有多少人马敢能攻掠荆楚,就用驻守在城中的河北签军吗,竟值得我军调动踏白迎敌?女真大约也是今冬无粮,过来抢上一把而已。”他是个精明人,立即想起这个命令是安娘下的,就改了口气:“不过,想来那边应该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发生吧?”
  斥候头儿回答:“是,听说河南府那边的女真四太子兀术调动了许多骑兵过来,欲要从襄阳出发,经郢州进江汉,看架势,不像是抢一把就走。”
  “河南洛阳府的女真主力,统帅是谁?”王慎问。
  斥候头儿:“据侦察是一个叫完颜希尹的女真皇室成员,这次带来了三千骑兵。”
  “完颜希尹,元帅府右监军,三千骑兵?”不但王慎,其他人都抽了一口冷气。
  当年建康之战的时候,王慎等人就已经将女真人的情况侦察得清楚。当时,这个完颜希尹就在兀术军中做监军,后来又随兀术一道从江都渡过长江,搜山检海捉拿赵构。
  建炎二年这场战役结束之后,完颜希尹就和兀术一道退兵北归,驻扎在河南府洛阳城中,一是守护中原腹地,二是适机支援关中完颜娄室等人。
  说起这个完颜希尹,在历史上或许没有兀术、完颜银可术、完颜宗翰等人出名,可在女阵金国政治上的重要作用却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
  和其他孔武有力勇猛过人的女真大将不同,此人看起来文质彬彬,又通晓汉学,是个中国通。他在金过历史上最大的功劳是创立了女真文字,建立了女真的政治制度,算是一个国师级的人物。即便是宗翰和兀术这种实权人物见了他也都非常客气。
  每次女真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完颜希尹都会做监军随大军行动。
  在真实的历史上,此人后来随宗翰入朝。议及立储嗣,与宗翰、宗干力请立完颜亶为谙班勃极烈,以三省六部制取代国论勃极烈制度,进行全面的政治制度改革。任宗翰为太保、领三省事,希尹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加开府仪同三司,乃是女真文官系统的第一人。可惜他因为是完颜宗翰的人,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完颜宗翰败于兀术之手,他也一同坐罪而死。
  这么一个大人物到襄阳,领军拿下,就为抢劫一把?
  想来也是不可能的。
  最大的可能,他是要消灭整个泗州军,剪除这支直接威胁的河南女真人统治的有生力量。
  三千骑兵是什么概念,就算是在北宋西军最强盛的时候,举全国之力轻重骑兵加一起也不过六千出头,兀术一场战役就能轻易地出动北宋全盛时期的一般骑兵。
  而王慎现在手头的骑兵加一块儿也千余人马。
  可想,三千女真铁骑一旦南下,那又是何等秋风扫落叶地方可怕场景。
  坏消息还并不仅仅于此,那个斥候头儿继续禀告道:“军使,据前方线报,去襄阳的除了完颜希尹的骑兵之外,还有三千步卒,都是契丹皮室。”
  牛皋眼神一凝:“耶律马五?”
  斥候头儿:“牛将军,正是耶律马五。”
  牛皋眼睛里全是仇恨:“来得好。”是的,当初自己在河南的惨败,多少家乡子弟都死在这个辽人刀下。可说和他有破接灭门的滔天血仇。
  众泗州军将领一片骚动,对于完颜希尹他们或许还不觉得什么,以前也没交过手,没有直观的认识。可是,当年在建康,泗州军成军之后的第一战就是和这个耶律马五打的,还差点没有挺过去。
  那一夜的印象对于在座的各将实在是太深刻了。
  王慎狠狠道:“三千骑兵,加三千主力步卒,敌人空前强大啊,咱们可算是遇到一个象样的对手了。若是挺不过去,这两年我们等所做的一切只怕就要付之东流了。”
  严曰孟安慰道:“军使,情报上只是说完颜希尹和耶律马五率精锐主力进驻襄阳,并没有说他们一定要进军江汉,军主勿虑。”
  这话没有丝毫的说服力,女真人此番大动干戈,不是为江汉为泗州军还能为什么。
  王慎用手摸着自己的鼻子思索了半天,突然一拍椅子扶手:“糟糕,张德远不听某的劝告,正在观众集聚大军同女真决战,想要拿下长安,进而恢复关中。”
  他气得直搓手:“这个张相公,缘何不听人劝,一味操切啊!”
  在真实的历史上,张浚宣抚关中。在建炎四年八月发布攻金檄文,命权永兴军路经略使吴玠收复长安;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收复麟州、延州,初战告捷,使张浚更加轻视金军。金朝闻宋军反攻,急命完颜宗弼率精骑两万由洛阳驰援陕西;命完颜娄室率军数万由河东进至绥德军,阻遏宋军东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