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国人
“有新任务了?”男人刚把话筒放下,波金娜就开口询问,“应对苏联航天威胁?”
“内阁要知道我旁边现在有两个间谍,肯定会后悔打这个电话。”艾伦威尔逊伸手摸着波金娜的脸颊,“我可是在你身上丢了一个西柏林。”
“还记得这事呢?”旁边的安娜小脸一垮,带着委屈的口气道,“不就是一个西柏林嘛?又不是你们英国的地方。”
“这种轻描淡写的口气,还真有些世界第一领土大国的架势。”艾伦威尔逊眉毛一挑,说得轻松,那是一个有两百多万人口的半个国际化都市。
现在呢?一个有一万多驻军的鬼城,艾伦威尔逊不知道英美法三国驻军会不会做噩梦,反正他有选择的话,肯定不会再去西柏林哪怕一次。
不过今时今日,他倒是不怕龙骑兵姐妹再出卖自己,除非这对姐妹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已经到了愿意付出身家性命的地步,艾伦威尔逊不否认有这种人,但这种人确实也不多,女人还尤其少。
“我不否认,航天领域苏联确实领先一筹,但美国也不好对付。以英国现在的经济情况和残存的势力,其实也不是不能跟进。但竞争的领域这么多,如果美国和苏林每一项对抗,英国都要跟进,我们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所以必须整合欧洲的力量。”
在工业基础上,欧洲现在仍然是强大的,传统工业能力还在美国之上。但这种所谓工业能力分布在各个国家,不是集中在英国身上。
今天航天竞争英国跟进,空军要不要跟进?海军要不要跟进?英国哪有全部跟进的国力?美国造出来比同等黄金还贵的战略轰炸机,英国也同样来一个?
这种东西英国证明自己有就行了,现在的三V轰炸机够用就行,没有必要继续跟进了。
“整合欧洲国家,美国会同意嘛?”安娜有些担心,“美国的新边疆政策,是要把欧洲当成是一个听从美国的防线经营,这一点连我们都看出来。”
“我自然也能看出来,不过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艾伦威尔逊没对此话题多说。
事实上就是他确实办法不多,哪怕英国公民现在收入和美国是一样的,可国力仍然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国力和人均关系不大,从来拼的都是总量。
英国有马来亚做生产基地,美国手里还有日本呢?没有一个好机会让美国虚弱,现在的美国对英国而言仍然是不可战胜的。
一九六零年年底,艾伦威尔逊再次离开伦敦,前往巴黎进行谈判,名义上是劝说法国对北约的重新认识,因为当前法国确实剥离了许多北约在法国的军事设施使用权。
但是在暗中,他是过来和法国人谈谈,关于欧洲航天局建立法国人怎么看?
法国确实兴建了一座航天中心,在阿尔及利亚的荒漠当中,名为哈马基尔发射中心。不过阿尔及利亚当前还不安全,这座航天中心也没怎么使用过。
在当前这个时间,英国的航天技术还是比法国强的,稳稳地世界第三。在澳大利亚的航天中心建立的也很早,并且已经在运营。
但是艾伦威尔逊并不认为这件事就一定成功,戴高乐不信任英美两国的任意一个。
只是表现出来更不信任美国,他不会将欧洲航天的主导权拱手让给英国,毕竟现在航天领域的竞争事关一个国家的颜面,很难在这种事上相信一个可疑的盟友。
但就算是如此,他代表英国拿出来的计划,仍然是充满诚意的,欧洲航天事业发展走上了一条合作发展的道路。这是条多元而一体的道路,展现了欧洲国家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合力。
欧洲航天事业总体是个多元结构:航天科技和工业实力均衡地分布在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与欧共体三个层面上。其中,英国的航天综合实力处于领先位置,代表了欧洲国家航天技术的前沿水平;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欧洲空间局,然而欧洲航天又是一体的:欧洲空间局正像其中的领唱,把不同的旋律组织成了和谐的乐章。
为了体现不同欧洲国家的优势并兼顾大家的利益,空间局的主要机构均衡地分布在数个欧洲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考量中,有着不同国家的角色,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都在其中,一副要欧洲团结,独立自主的样子。
这一份计划其实法国人拿出来更贴近现实,但被艾伦威尔逊拿出来就?好像拿错剧本一样。
戴高乐政府迅速就欧洲航天局的设立问题,就可疑盟友主动递出的橄榄枝进行了讨论。
“英国人表示可以开放武麦拉发射场,为欧洲各国进行服务。”乔治皮杜尔就这个问题和让·莫内交换意见。
让·莫内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支持者,当然他支持是没用的,戴高乐并不是很支持。戴高乐本人的意思是,把欧共体变成法国领导欧洲的一个机构。
这和艾伦威尔逊对欧共体应该被英国领导一样,至于什么欧洲一体化倒不是真的上心。
让·莫内可不同,本来原本的历史上让·莫内都应该做欧洲议会的第一任议长了,可现在欧共体里面存在英国,英国的经济实力还远远比法国强,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欧洲议会出现。
对此,让·莫内对英国也不是心怀不满的,他觉得英国并不是在真的领导欧洲走向团结,这个怀疑当然是真的,不过现在英国就在欧共体当中,请神容易送神难,让·莫内也不能把英国踢出去,他做不到,法国同样也做不到。
“英国所谓的开放武麦拉发射场,不过是分担自己运营那座发射场成本的举动。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关系谁不知道,到时候想要排挤我们,还不是伦敦一句话的事情,堪培拉会拒绝伦敦的命令么?根本不会!”
让·莫内对此表示了悲观,询问乔治皮杜尔,“夏尔怎么看?”
“总统也不看好,觉得这个看似面面俱到的计划,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乔治皮杜尔也没有隐瞒,“任何英国提出的计划,我们都应该小心应对,没人比我们更加了解英国人的狡猾程度。”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英国对欧洲的看法,英国现在明显是靠着英联邦和欧共体发展。不得不说,他们比我们看得远,也许在英属印度独立之前,甚至更早战争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选好了能够支撑英国的地方,多年来一直扶持马来亚,现在由又有了复兴的趋势。”
让·莫内叹了一口气,到了今天他必须承认,英国的战略眼光确实在法国之上。似乎对世界大战以后的局势早有预见,直接就开始了布局。
不过这对法国是不是好事,还不一定,因为英国对英联邦和欧共体态度暧昧。很难说更加倾向于哪一个。
“所以我们才要尽全力保存阿尔及利亚。”乔治皮杜尔神色一凛,“不然的话,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要受制于英国的存在。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能抵消欧共体内英国的影响力。”
如果说之前阿尔及利亚对法国是一个可选项,但现在英国稳固住颓势之后,保留阿尔及利亚对法国来说,已经是一个必选项了。
不是应该,而是必须要留住阿尔及利亚,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法国的大国根基。
艾伦威尔逊还不知道两个法国大人物,如此的高看英国所谓的战略目光。
没有自己存在英国有个毛的战略目光,二战结束之后就如同丢了魂,不是自己的话,现在应该是处在被法国关在欧共体门外的尴尬处境,经济上差点被意大利挤出欧洲三强,还战略目光?
“你在干什么?”海蒂·拉玛推门而入,怒斥有不轨之举的男人。
“干嘛啊。我好不容易来来一趟。”艾伦威尔逊从英格丽·褒曼温暖的怀抱中抬头,样子很不开心,他干嘛了?亲欧派也不行?
“好不容易来一趟?就专门来做这种事?”海蒂·拉玛斜睨着脸色潮红的英格丽·褒曼,不就是胸前多了两块肉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他想要放松一下,缓解心理压力。”英格丽·褒曼不满了,要海蒂·拉玛顾全大局,人家好不容易来一趟,别给弄生气了。
这一次的法国之旅不算是成功,艾伦威尔逊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一次不但没有达成双赢的企图,简直是双输,这是他公私兼顾以来的头一次。所幸两个女儿倒是很听话,让他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
戴高乐政府婉言拒绝了关于欧洲航天局的计划,表示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仔细考虑。
艾伦威尔逊回到伦敦的工作,又成了评估法国为何拒绝。以及法国是否存在投共的可能性,“我相信戴高乐总统是不会这么做的,之前的互访两国不是很友好么?”
戴高乐访问英国的时候,艾伦威尔逊正在非洲,但也听说过英国了英国的隆重欢迎仪式,欢迎的英国公民挤满了滑铁卢桥。
“内阁要知道我旁边现在有两个间谍,肯定会后悔打这个电话。”艾伦威尔逊伸手摸着波金娜的脸颊,“我可是在你身上丢了一个西柏林。”
“还记得这事呢?”旁边的安娜小脸一垮,带着委屈的口气道,“不就是一个西柏林嘛?又不是你们英国的地方。”
“这种轻描淡写的口气,还真有些世界第一领土大国的架势。”艾伦威尔逊眉毛一挑,说得轻松,那是一个有两百多万人口的半个国际化都市。
现在呢?一个有一万多驻军的鬼城,艾伦威尔逊不知道英美法三国驻军会不会做噩梦,反正他有选择的话,肯定不会再去西柏林哪怕一次。
不过今时今日,他倒是不怕龙骑兵姐妹再出卖自己,除非这对姐妹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已经到了愿意付出身家性命的地步,艾伦威尔逊不否认有这种人,但这种人确实也不多,女人还尤其少。
“我不否认,航天领域苏联确实领先一筹,但美国也不好对付。以英国现在的经济情况和残存的势力,其实也不是不能跟进。但竞争的领域这么多,如果美国和苏林每一项对抗,英国都要跟进,我们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所以必须整合欧洲的力量。”
在工业基础上,欧洲现在仍然是强大的,传统工业能力还在美国之上。但这种所谓工业能力分布在各个国家,不是集中在英国身上。
今天航天竞争英国跟进,空军要不要跟进?海军要不要跟进?英国哪有全部跟进的国力?美国造出来比同等黄金还贵的战略轰炸机,英国也同样来一个?
这种东西英国证明自己有就行了,现在的三V轰炸机够用就行,没有必要继续跟进了。
“整合欧洲国家,美国会同意嘛?”安娜有些担心,“美国的新边疆政策,是要把欧洲当成是一个听从美国的防线经营,这一点连我们都看出来。”
“我自然也能看出来,不过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艾伦威尔逊没对此话题多说。
事实上就是他确实办法不多,哪怕英国公民现在收入和美国是一样的,可国力仍然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国力和人均关系不大,从来拼的都是总量。
英国有马来亚做生产基地,美国手里还有日本呢?没有一个好机会让美国虚弱,现在的美国对英国而言仍然是不可战胜的。
一九六零年年底,艾伦威尔逊再次离开伦敦,前往巴黎进行谈判,名义上是劝说法国对北约的重新认识,因为当前法国确实剥离了许多北约在法国的军事设施使用权。
但是在暗中,他是过来和法国人谈谈,关于欧洲航天局建立法国人怎么看?
法国确实兴建了一座航天中心,在阿尔及利亚的荒漠当中,名为哈马基尔发射中心。不过阿尔及利亚当前还不安全,这座航天中心也没怎么使用过。
在当前这个时间,英国的航天技术还是比法国强的,稳稳地世界第三。在澳大利亚的航天中心建立的也很早,并且已经在运营。
但是艾伦威尔逊并不认为这件事就一定成功,戴高乐不信任英美两国的任意一个。
只是表现出来更不信任美国,他不会将欧洲航天的主导权拱手让给英国,毕竟现在航天领域的竞争事关一个国家的颜面,很难在这种事上相信一个可疑的盟友。
但就算是如此,他代表英国拿出来的计划,仍然是充满诚意的,欧洲航天事业发展走上了一条合作发展的道路。这是条多元而一体的道路,展现了欧洲国家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合力。
欧洲航天事业总体是个多元结构:航天科技和工业实力均衡地分布在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与欧共体三个层面上。其中,英国的航天综合实力处于领先位置,代表了欧洲国家航天技术的前沿水平;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欧洲空间局,然而欧洲航天又是一体的:欧洲空间局正像其中的领唱,把不同的旋律组织成了和谐的乐章。
为了体现不同欧洲国家的优势并兼顾大家的利益,空间局的主要机构均衡地分布在数个欧洲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考量中,有着不同国家的角色,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都在其中,一副要欧洲团结,独立自主的样子。
这一份计划其实法国人拿出来更贴近现实,但被艾伦威尔逊拿出来就?好像拿错剧本一样。
戴高乐政府迅速就欧洲航天局的设立问题,就可疑盟友主动递出的橄榄枝进行了讨论。
“英国人表示可以开放武麦拉发射场,为欧洲各国进行服务。”乔治皮杜尔就这个问题和让·莫内交换意见。
让·莫内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支持者,当然他支持是没用的,戴高乐并不是很支持。戴高乐本人的意思是,把欧共体变成法国领导欧洲的一个机构。
这和艾伦威尔逊对欧共体应该被英国领导一样,至于什么欧洲一体化倒不是真的上心。
让·莫内可不同,本来原本的历史上让·莫内都应该做欧洲议会的第一任议长了,可现在欧共体里面存在英国,英国的经济实力还远远比法国强,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欧洲议会出现。
对此,让·莫内对英国也不是心怀不满的,他觉得英国并不是在真的领导欧洲走向团结,这个怀疑当然是真的,不过现在英国就在欧共体当中,请神容易送神难,让·莫内也不能把英国踢出去,他做不到,法国同样也做不到。
“英国所谓的开放武麦拉发射场,不过是分担自己运营那座发射场成本的举动。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关系谁不知道,到时候想要排挤我们,还不是伦敦一句话的事情,堪培拉会拒绝伦敦的命令么?根本不会!”
让·莫内对此表示了悲观,询问乔治皮杜尔,“夏尔怎么看?”
“总统也不看好,觉得这个看似面面俱到的计划,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乔治皮杜尔也没有隐瞒,“任何英国提出的计划,我们都应该小心应对,没人比我们更加了解英国人的狡猾程度。”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英国对欧洲的看法,英国现在明显是靠着英联邦和欧共体发展。不得不说,他们比我们看得远,也许在英属印度独立之前,甚至更早战争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选好了能够支撑英国的地方,多年来一直扶持马来亚,现在由又有了复兴的趋势。”
让·莫内叹了一口气,到了今天他必须承认,英国的战略眼光确实在法国之上。似乎对世界大战以后的局势早有预见,直接就开始了布局。
不过这对法国是不是好事,还不一定,因为英国对英联邦和欧共体态度暧昧。很难说更加倾向于哪一个。
“所以我们才要尽全力保存阿尔及利亚。”乔治皮杜尔神色一凛,“不然的话,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要受制于英国的存在。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能抵消欧共体内英国的影响力。”
如果说之前阿尔及利亚对法国是一个可选项,但现在英国稳固住颓势之后,保留阿尔及利亚对法国来说,已经是一个必选项了。
不是应该,而是必须要留住阿尔及利亚,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法国的大国根基。
艾伦威尔逊还不知道两个法国大人物,如此的高看英国所谓的战略目光。
没有自己存在英国有个毛的战略目光,二战结束之后就如同丢了魂,不是自己的话,现在应该是处在被法国关在欧共体门外的尴尬处境,经济上差点被意大利挤出欧洲三强,还战略目光?
“你在干什么?”海蒂·拉玛推门而入,怒斥有不轨之举的男人。
“干嘛啊。我好不容易来来一趟。”艾伦威尔逊从英格丽·褒曼温暖的怀抱中抬头,样子很不开心,他干嘛了?亲欧派也不行?
“好不容易来一趟?就专门来做这种事?”海蒂·拉玛斜睨着脸色潮红的英格丽·褒曼,不就是胸前多了两块肉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他想要放松一下,缓解心理压力。”英格丽·褒曼不满了,要海蒂·拉玛顾全大局,人家好不容易来一趟,别给弄生气了。
这一次的法国之旅不算是成功,艾伦威尔逊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一次不但没有达成双赢的企图,简直是双输,这是他公私兼顾以来的头一次。所幸两个女儿倒是很听话,让他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
戴高乐政府婉言拒绝了关于欧洲航天局的计划,表示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仔细考虑。
艾伦威尔逊回到伦敦的工作,又成了评估法国为何拒绝。以及法国是否存在投共的可能性,“我相信戴高乐总统是不会这么做的,之前的互访两国不是很友好么?”
戴高乐访问英国的时候,艾伦威尔逊正在非洲,但也听说过英国了英国的隆重欢迎仪式,欢迎的英国公民挤满了滑铁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