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
还要待几天,才能知道舆论上的反响,艾伦威尔逊虽然感觉问题不大,但小心驶得万年船总没错,舆论也是需要引导的。
事情有两面性,一件事出现必然有受益者,操作得力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自从这一次的印巴战争之后,苏联和印度的关系正在急剧上升,为了不能彻底失去大英帝国的前明珠,艾伦威尔逊可谓是抓耳挠腮。苦苦思索御敌之策,和苏联比着惠,首先英国没有这个财力,再者这也太蠢了。
不管回想多少次,他都认为苏联那种不计血本的扶持一个国家的行为,堪称帝国主义的败类,几十年后男的刷马桶,女的去卖身,这就对了。
这都是报应,有那个反面教材在,艾伦威尔逊断然不能增加一英镑的援助。
不掏钱的话?引进移民建立血脉关系?这也不行,马来亚本身现在好不容易才取得了两大族群的平衡,在把印度裔充实进来玩三国演义?那样只会让现在的大英帝国明珠局势越加复杂。
全印度卷出来的高端人才,英国可以引进,但不能引进底层劳动力。
万一这样做的话,艾伦威尔逊以后就没有把美国当成反面例子的道德制高点了,思考许久艾伦威尔逊怅然道,“只有那个办法了。”
拉尔·****·夏斯特里这位印度第二任总理,在印度独立之后毫无疑问是一个过渡人物,之所以是过渡人物,是因为他执政的时间确实不长,历史上签订塔什干宣言没几天就病故了,而这一次换一个地方签合约,也没有让他的生命延长多久,多活了不到一年便心脏病发。
得知这个消息,岳父大人自然是带着女儿再次来到印度,为自己同时代的人物凋零而感怀。
艾伦威尔逊便直接和家人汇合,商量关于印度接下来的政局会起到的变化。
“你觉得印度的政权会落到谁的手里?”蒙巴顿也知道女婿刚刚在最重要的殖民地,处理完棘手问题本不应该马上询问,但看起来女婿的气色还不错,不像是原来一出国,回来就好像操劳过度一样。
“呃?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艾伦威尔逊谈及赫赫有名的印度铁娘子,把印度历届总理都拿出来,谁也没有英迪拉甘地对印度做出的贡献大,出兵肢解巴基斯坦,从而打破了巴基斯坦对印度的东西夹击。这个功绩怎么却强调都不为过。
你也可以说是在英迪拉甘地执政的时候,赶上了这一次的契机,可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是么?
巴基斯坦被肢解之后,便失去了正面对抗印度的能力,印度的体量优势也会更好的发挥出来,不用像是原来总担心被背刺。
“英迪拉么?”帕梅拉蒙巴顿这个时候插话,加入到了父亲和丈夫的讨论当中,“我和她的关系还不错,但没想到你的评价这么高,为什么?”
枕边人的这个问题,可把艾伦威尔逊给难住了,这就像是欧洲有多大一样,有人认为欧洲人只是联邦德国边境线以西,英国有一部分就是这个想法,但一些法国人认为欧洲的范围也包括苏联,戴高乐算是比较保守,只认为乌拉尔山以西是欧洲,胃口更大的认为苏联全境都可以视为欧洲的一部分。
“国大党是以家族为凝聚力的。”艾伦威尔逊嘀咕了一句,随后话锋一转道,“不过这不重要,苏联和印度的走近令人担忧。可是苏联援助多少我们就跟多少,显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我想要到了一个空头支票,非常适合这一次来到印度的元帅说出来。”
蒙巴顿元帅有些错愕,就听到女婿说,“就说我们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后世在印度的江湖上,至今仍然流传着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话说万隆会议之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特意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地求见尼赫鲁,只为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双手奉上。
对于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兼第三世界领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虽然只是锦上添花但也不可或缺。说直白些,印度自己也许不怎么样,但只要答应就足以令安理会蓬荜生辉。
然而,面对天上掉下的打卤馕,尼赫鲁做出了令亿万印度人民都捶胸顿足的选择。“不吃嗟来之食”的强烈自尊,让尼赫鲁毅然拒绝了艾森豪威尔的好意,并一再表示某大国比印度更适合坐上那把交椅。
这种在印度流传甚广的谣言,每次印度入常被否决之后,印度人就要把尼赫鲁拉出来批判一番,然后顺便点一下某大国,你的席位是我让给你的。
“呃?你知道这难度多大么?”蒙巴顿元帅满脸惊讶,简直怀疑女婿发烧了,目前来说印度怎么可能进得去?
蒙巴顿不知道未来印度也进不去,艾伦威尔逊开口回答道,“我们跟不起苏联的援助,就只能凭空造牌了。反正就算是英国同意,其他国家也不会同意的,我们当然知道这个难度很大,但我们不说,让印度人自己努力去。”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印度更在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了。之所以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印度不仅有大国身,更有大国心;不仅有强国情,更有强国梦。
都轮不到某大国反对,某大国现在也被挡在联合国之外,光是现在美国的亲密盟友巴基斯坦反对,就能在印度在和平教世界的好感降到谷底。
后世艾伦威尔逊在键道上的造诣,几乎没有听说过印度河那个和平教世界国家关系还算不错,伊朗本来有段时间不错,但美帝一个极尽升华之后,印度就把脑袋插裤裆里面了。
印度新闻上经常提及的友好国家,除了俄罗斯之外,也就以色列、法国,连英国的名字都没有,英国殖民了印度,我大印度和英国不共戴天,除了要英联邦援助的时候。
“我们提及几个为印度量身打造的标准,比如说对本地区有着强大影响力,再加上一条国内不能有其他国家的军事基地,这表明这个国家可以做出独立的成熟意见,堪称是后备的常任理事国。”
这么说就可以有种单独对印度示好的感觉了,因为后世还有两个战败国德日也想要蹭进去。
这两个国家都是本土有大量美国驻军的国家。这个标准可以把这两战败国直接排挤出去。
最重要的是英国现在也没有美国军事基地,可以理直气壮的掐腰制定一个本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准。
如果德日两国还不死心的话,那就不得不拜托轴心国里面的意大利出手了,反对印巴德日四国入常的咖啡俱乐部就是意大利这个轴心国成员组织的。
当日、德两国希望“入常”,意大利等国则表示反对扩大联合国安理会的可能。以意大利为首的这些国家的大使经常在咖啡馆商讨,这些国家的大使越聚越多,后来被称为“咖啡俱乐部”,咖啡俱乐部成员国超过七十个,中俄美英法五国的白头套,都归意大利调遣,堪称恐怖如斯。
按照艾伦威尔逊的标准,就剩下印度以及巴西两个候选国了,德国和日本光是美军基地这一项,就过不了关。
而没有国外军事基地的印巴两国呢,注定又是不被信任的,把印巴和德日分开,说不定更加容易被各个击破。
蒙巴顿元帅的身份非常适合漏口风,第一蒙巴顿元帅的身份足够高,第二他已经退役了,不能代表现在的英国政府。本身具备强大的模糊空间,蒙巴顿元帅还是最后一任英属印度总督,非常适合这一次对印度喊话。
“都是为了英国。”在蒙巴顿元帅被说服之前,英国财富的代表帕梅拉蒙巴顿女士,首先已经被自己的男人说服了。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丈夫一边。
蒙巴顿元帅义愤填膺,对这个不孝女表达不满,点头的动作倒是没有哪怕一帧的延缓,他现在就靠着女儿养老呢。
夏斯特里的葬礼庄严肃穆,这个时代的国大党还是相当强大的,堪称一个全民党派,国大党就是印度,印度就是国大党。夏斯特里作为印度总理,还是通过斯德哥尔摩会议拿回了印度的损失,也受到不少印度人的认可。
毕竟非战之罪嘛,是巴基斯坦后面的和平教国家,勾结在一起对印度发起了石油禁运,才导致了印度军队的表现不如预期。
包括英迪拉甘地的国大党高层全部出席了夏斯特里的葬礼,随着夏斯特里的病故,国大党内部必将重新开始一轮争夺。
但此时这些国大党巨头没有想到第一个跳出来整活的是最后一任英属印度总督,蒙巴顿在发表讲话的时候,大谈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盛赞印度独立取得的成绩,随后话锋一转,历史上第一个在公开场合当着十几万见证者的面,支持印度入常的公众人物出现了。
------题外话------
今天有点低烧。
事情有两面性,一件事出现必然有受益者,操作得力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自从这一次的印巴战争之后,苏联和印度的关系正在急剧上升,为了不能彻底失去大英帝国的前明珠,艾伦威尔逊可谓是抓耳挠腮。苦苦思索御敌之策,和苏联比着惠,首先英国没有这个财力,再者这也太蠢了。
不管回想多少次,他都认为苏联那种不计血本的扶持一个国家的行为,堪称帝国主义的败类,几十年后男的刷马桶,女的去卖身,这就对了。
这都是报应,有那个反面教材在,艾伦威尔逊断然不能增加一英镑的援助。
不掏钱的话?引进移民建立血脉关系?这也不行,马来亚本身现在好不容易才取得了两大族群的平衡,在把印度裔充实进来玩三国演义?那样只会让现在的大英帝国明珠局势越加复杂。
全印度卷出来的高端人才,英国可以引进,但不能引进底层劳动力。
万一这样做的话,艾伦威尔逊以后就没有把美国当成反面例子的道德制高点了,思考许久艾伦威尔逊怅然道,“只有那个办法了。”
拉尔·****·夏斯特里这位印度第二任总理,在印度独立之后毫无疑问是一个过渡人物,之所以是过渡人物,是因为他执政的时间确实不长,历史上签订塔什干宣言没几天就病故了,而这一次换一个地方签合约,也没有让他的生命延长多久,多活了不到一年便心脏病发。
得知这个消息,岳父大人自然是带着女儿再次来到印度,为自己同时代的人物凋零而感怀。
艾伦威尔逊便直接和家人汇合,商量关于印度接下来的政局会起到的变化。
“你觉得印度的政权会落到谁的手里?”蒙巴顿也知道女婿刚刚在最重要的殖民地,处理完棘手问题本不应该马上询问,但看起来女婿的气色还不错,不像是原来一出国,回来就好像操劳过度一样。
“呃?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艾伦威尔逊谈及赫赫有名的印度铁娘子,把印度历届总理都拿出来,谁也没有英迪拉甘地对印度做出的贡献大,出兵肢解巴基斯坦,从而打破了巴基斯坦对印度的东西夹击。这个功绩怎么却强调都不为过。
你也可以说是在英迪拉甘地执政的时候,赶上了这一次的契机,可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是么?
巴基斯坦被肢解之后,便失去了正面对抗印度的能力,印度的体量优势也会更好的发挥出来,不用像是原来总担心被背刺。
“英迪拉么?”帕梅拉蒙巴顿这个时候插话,加入到了父亲和丈夫的讨论当中,“我和她的关系还不错,但没想到你的评价这么高,为什么?”
枕边人的这个问题,可把艾伦威尔逊给难住了,这就像是欧洲有多大一样,有人认为欧洲人只是联邦德国边境线以西,英国有一部分就是这个想法,但一些法国人认为欧洲的范围也包括苏联,戴高乐算是比较保守,只认为乌拉尔山以西是欧洲,胃口更大的认为苏联全境都可以视为欧洲的一部分。
“国大党是以家族为凝聚力的。”艾伦威尔逊嘀咕了一句,随后话锋一转道,“不过这不重要,苏联和印度的走近令人担忧。可是苏联援助多少我们就跟多少,显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我想要到了一个空头支票,非常适合这一次来到印度的元帅说出来。”
蒙巴顿元帅有些错愕,就听到女婿说,“就说我们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后世在印度的江湖上,至今仍然流传着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话说万隆会议之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特意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地求见尼赫鲁,只为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双手奉上。
对于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兼第三世界领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虽然只是锦上添花但也不可或缺。说直白些,印度自己也许不怎么样,但只要答应就足以令安理会蓬荜生辉。
然而,面对天上掉下的打卤馕,尼赫鲁做出了令亿万印度人民都捶胸顿足的选择。“不吃嗟来之食”的强烈自尊,让尼赫鲁毅然拒绝了艾森豪威尔的好意,并一再表示某大国比印度更适合坐上那把交椅。
这种在印度流传甚广的谣言,每次印度入常被否决之后,印度人就要把尼赫鲁拉出来批判一番,然后顺便点一下某大国,你的席位是我让给你的。
“呃?你知道这难度多大么?”蒙巴顿元帅满脸惊讶,简直怀疑女婿发烧了,目前来说印度怎么可能进得去?
蒙巴顿不知道未来印度也进不去,艾伦威尔逊开口回答道,“我们跟不起苏联的援助,就只能凭空造牌了。反正就算是英国同意,其他国家也不会同意的,我们当然知道这个难度很大,但我们不说,让印度人自己努力去。”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印度更在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了。之所以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印度不仅有大国身,更有大国心;不仅有强国情,更有强国梦。
都轮不到某大国反对,某大国现在也被挡在联合国之外,光是现在美国的亲密盟友巴基斯坦反对,就能在印度在和平教世界的好感降到谷底。
后世艾伦威尔逊在键道上的造诣,几乎没有听说过印度河那个和平教世界国家关系还算不错,伊朗本来有段时间不错,但美帝一个极尽升华之后,印度就把脑袋插裤裆里面了。
印度新闻上经常提及的友好国家,除了俄罗斯之外,也就以色列、法国,连英国的名字都没有,英国殖民了印度,我大印度和英国不共戴天,除了要英联邦援助的时候。
“我们提及几个为印度量身打造的标准,比如说对本地区有着强大影响力,再加上一条国内不能有其他国家的军事基地,这表明这个国家可以做出独立的成熟意见,堪称是后备的常任理事国。”
这么说就可以有种单独对印度示好的感觉了,因为后世还有两个战败国德日也想要蹭进去。
这两个国家都是本土有大量美国驻军的国家。这个标准可以把这两战败国直接排挤出去。
最重要的是英国现在也没有美国军事基地,可以理直气壮的掐腰制定一个本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准。
如果德日两国还不死心的话,那就不得不拜托轴心国里面的意大利出手了,反对印巴德日四国入常的咖啡俱乐部就是意大利这个轴心国成员组织的。
当日、德两国希望“入常”,意大利等国则表示反对扩大联合国安理会的可能。以意大利为首的这些国家的大使经常在咖啡馆商讨,这些国家的大使越聚越多,后来被称为“咖啡俱乐部”,咖啡俱乐部成员国超过七十个,中俄美英法五国的白头套,都归意大利调遣,堪称恐怖如斯。
按照艾伦威尔逊的标准,就剩下印度以及巴西两个候选国了,德国和日本光是美军基地这一项,就过不了关。
而没有国外军事基地的印巴两国呢,注定又是不被信任的,把印巴和德日分开,说不定更加容易被各个击破。
蒙巴顿元帅的身份非常适合漏口风,第一蒙巴顿元帅的身份足够高,第二他已经退役了,不能代表现在的英国政府。本身具备强大的模糊空间,蒙巴顿元帅还是最后一任英属印度总督,非常适合这一次对印度喊话。
“都是为了英国。”在蒙巴顿元帅被说服之前,英国财富的代表帕梅拉蒙巴顿女士,首先已经被自己的男人说服了。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丈夫一边。
蒙巴顿元帅义愤填膺,对这个不孝女表达不满,点头的动作倒是没有哪怕一帧的延缓,他现在就靠着女儿养老呢。
夏斯特里的葬礼庄严肃穆,这个时代的国大党还是相当强大的,堪称一个全民党派,国大党就是印度,印度就是国大党。夏斯特里作为印度总理,还是通过斯德哥尔摩会议拿回了印度的损失,也受到不少印度人的认可。
毕竟非战之罪嘛,是巴基斯坦后面的和平教国家,勾结在一起对印度发起了石油禁运,才导致了印度军队的表现不如预期。
包括英迪拉甘地的国大党高层全部出席了夏斯特里的葬礼,随着夏斯特里的病故,国大党内部必将重新开始一轮争夺。
但此时这些国大党巨头没有想到第一个跳出来整活的是最后一任英属印度总督,蒙巴顿在发表讲话的时候,大谈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盛赞印度独立取得的成绩,随后话锋一转,历史上第一个在公开场合当着十几万见证者的面,支持印度入常的公众人物出现了。
------题外话------
今天有点低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