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调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面若死灰的李可灼嘴里塞着一团布,由于有些像李可灼这样的重犯行在刑时会作出什么疯狂的举动来,例如大骂皇帝昏聩等等,影响恶劣,故而那些重犯的嘴里会堵上东西,禁止其开口。
  因为李可灼站上绞刑架后正好面向刑场上那些跪着的李家人,因此把家人惶恐无助的样子尽收眼底,这使得他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懊悔的神色,因为他的一时糊涂连累了全家人。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李可灼必须为他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只不过这个代价实在是太过沉重,需要用全家人的性命来弥补。
  就在李可灼懊悔着的时候,耳边的鼓声忽然停了下来,这使得他身子禁不住颤抖了一下,双目浮现出惊恐的神色。
  虽然早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当死亡真的来临时李可灼的心中却浮现出了对生存的渴求,心跳骤然加速。
  啪,紧跟着,一名立在一旁的粗壮差役一脚踢飞了李可灼脚下的凳子,使得李可灼的身子猛然往下一坠,随即就是颈部一紧,呼吸立刻变得困难。
  与此同时,他嘴里塞着的布被扯了下来,不过他此时已经无法呼吸,脸上涨得通红。
  不过,更为让李可灼揪心的是他眼前望见的一幕,随着鼓声的停止刽子手们扬起的鬼头大刀纷纷落了下来。
  刑场上顿时鲜血四溅,众多受刑者的脑袋随着鬼头刀从颈部划过而滚落到了地上,有些人因为一刀没能砍下脑袋而发出凄厉的惨叫。
  这种令围在四周看热闹的百姓们毛骨悚然的惨叫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些未能一刀砍掉受刑者脑袋的刽子手纷纷补刀,这使得刑场上很快就安静了下来,没了脑袋的尸体从断了的颈部滋滋地往外喷着血。
  包括赵欣,面对眼前这血腥的一幕,坐在凉棚里的观刑的官员们纷纷扭过头去,一些人甚至捂着嘴巴跑到一旁哇哇地呕吐了起来。
  李宏宇面无表情地望着逐渐被鲜血染红的刑场,丝毫没有感到什么不适,他在辽东的时候见过比这血腥多的画面,故而心理承受能力比其他人要强得多。
  虽然李宏宇人在刑场,不过心却飞到了京城,在他看来今天是东林党向李皇后发难的时间,也不知道皇城里现在闹成了什么样子。
  李宏宇的推测并不是无的放矢,王安向李皇后提议的给泰昌帝的祈福大典就在今天,正好是李宏宇出城监刑的时间无法在朱由校身边伺候,这给了东林党提供了一个难得动手的机会。
  再加上现在距离朱由校登基已经没剩几天,因此东林党已经没有时间再拖下去,必须要在今天动手。
  赵欣跟李宏宇一样,心思同样在皇城里,皇城里发生的变化将对大明官场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可灼原本挣扎着的双腿逐渐不再动弹,双眼缓缓闭上,整个人逐渐没了声息。
  又过了一盏茶的工夫,等李可灼已经死透了,行刑的差役将其从绞刑架上放下来,负责核验刑罚的官员领着医官和仵作对其进行了查验,确保其已死。
  “禀李大学士,经医官和仵作查验,李可灼已死,其余人等皆以伏法。”查验完后,行刑官来到李宏宇面前躬身沉声禀告。
  “诸位大人,行刑已毕,本官已经在京城备下了粗茶便饭供大家充饥,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望诸位海涵。”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然后起身向凉棚里观刑的官员说道。
  观刑的官员们自然不会跟李宏宇计较粗茶淡饭的事情,起身随着李宏宇回城,现在可是泰昌皇帝的丧期谁敢吃那些山珍海味?
  就在众位官员簇拥着李宏宇和赵欣离开刑场的时候,几匹快马从迎着刑场疾驰而来,在路面上扬起了一阵灰尘,引得现场看热闹的百姓纷纷好奇地望过去。
  李宏宇的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皱,知道京城一定是出事了,因为他一眼就看见前来的几名骑士中领头的人穿着内侍的服饰,其余人则身着亲军的军服,如果不是宫中有巨变的话绝对不会此时派内侍前来。
  “李大学士、赵大学士,皇上口谕,让你二人调两千新军进宫护驾,言官和四品以上京官进宫觐见。”
  在众人有些惊讶地注视下,几名骑士奔到近前翻身下马,那名领头的内侍快步走向李宏宇,从怀里掏出一个黄色锦布包着的东西双手捧着递向了李宏宇,“李大学士,这是皇上调兵的御物。”
  “皇上?”
  听见“皇上”二字,现场不明就里的官员们顿时大吃了一惊,要知道朱由校的登基大典在数日后,现在大明哪里来的皇帝?
  不过,当听到那名内侍后来的言语后众位官员纷纷怔在了那里,意识到京城出了大事,否则绝对不会调新军进城。
  李宏宇自然清楚是怎么回事,看来朱由校已经被东林党的人拥立为帝,因此他不动声色地接过那个黄色锦布布团,打开一看是一个玉佩,如果他没有认错的话正是朱由校一直挂在腰上的那一个。
  为了表示慎重,李宏宇把玉佩拿给了赵欣查看,两人装模作样地辩识了一番,最终确定了这个玉佩是朱由校的御物。
  “诸位大人,你们先行回城,本官跟赵学士有事要做。”因此,李宏宇随后向现场的官员一拱手后领着手下的人风驰电掣地奔向了城外新军大营,赵欣则跟着那名传旨的内侍赶回京城。
  在场的官员们先是面面相觑,紧跟着急匆匆返回京城,都想知道短短时间里京城发生了什么值得调动新军的大事。
  李宏宇赶到城外新军大营后迅速调集了两千精锐,一路急行军直奔京城而去。
  由于朱由校已经下达了圣谕,故而京城的京军和亲军并没有阻拦,目送新军将士穿越防区,从紫禁城东华门进入了皇宫。
  新军士兵的出现使得内城和外城的百姓们顿时感到一阵兴奋,纷纷围聚在道路两侧看热闹,饶有兴致地指着新军议论着。
  由于皇城已经被封锁,除非奉有皇命外禁止出入,故而百姓们现在还不知道紫禁城里发生了一场惊天闹剧,只是很好奇驻扎在城外的新军会进城。
  对于城外的新军,百姓们是充满了敬畏,新军在拥立泰昌帝登基一事中居功至伟,打得京军和亲军毫无招架之功,已经正式跃升为民间的皇家禁军,李宏宇的威望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李宏宇要给皇家编练两万正式禁军的消息已经在泰昌帝登基后正式昭告天下,一切相关的事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使得军户子弟以及京畿地区的士兵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届时,除了亲军军户子弟外,京畿地区的卫所军户子弟,以及京畿地区的士兵皆可报名参军,一旦得以通过考核将正式成为禁军,其家人也将成为禁军军户。
  与亲军军户和卫所军户不同的是,禁军军户勿需向禁军缴纳粮饷以及服徭役,这是皇帝降下的恩泽。
  而且,禁军并不是世袭制,一旦其不符合禁军的要求就会被赶回原来所属的京军或者地方卫所。
  除此之外,禁军的士兵服役有年限,通常以十年为一轮,到期后就退役回家成为民户,十年内其家人赋税可以减半缴纳。
  李宏宇此举自然是为了保持禁军的战斗力,同时也是对禁军军户进行休养生息,禁军的开销由海关司提供,朝廷很显然无力养活一支两万人的战备军队。
  这意味着新编禁军的命运跟海关司紧密联系了起来,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使得皇帝必须支持海关司才能得到这支新编禁军。
  如今朱由校被强闯后宫的东林党人惊吓,肯定会全力支持海关司,希望早日建立一支能确保宫廷安危并且直属于他的部队。
  因为李宏宇制订了禁军十年轮换的周期,所以这意味着李宏宇并不会一下子招满禁军,而是每年招募两千人,十年内正好使得禁军齐编满员,届时禁军中的老兵和新兵比例将达到一个完美标准。
  另外,李宏宇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使得京畿地区的军队可以有时间来应对因为士兵加入禁军带来的影响。
  实际上,李宏宇这样做是为了削弱京畿地区的卫所部队,在他看来卫所部队已经难堪大任,不如集中力量编练禁军。
  这也是李宏宇为将来的崇祯皇帝留下的一个用来保命的杀手锏,只要有这两万禁军存在,那么崇祯皇帝就有自保的能力,不会被大顺军如此轻易地攻破京城,同时也能在危急时刻杀出一条血路,护送其前往南京城。
  李宏宇能为大明做的事情只有这么多,也算是尽了他身为大明臣子的最后一分心意。
  至于届时禁军会不会被调去与造反的农民军以及后金军交战,以及崇祯帝能否逃出北京城前往南京,那就要听天由命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