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大理世族
高明月已从李瑕背上爬下来,站在他身边偷偷瞄他指挥战事。
她看得出这八百庆符军是李瑕呕心沥血才训练出来的,很担心他们出现太大的伤亡。便成了他为了救她而折损了宝贵的实力,这种想法让她有些愧疚。
李瑕似乎看出了她的不安,在指挥的空隙忽然握了握她的手。
“不必担心,会很顺利。”
高明月“嗯”了一声,觉得他平时虽然冷清,但只要他肯的话,还是能很懂女子心思的。
如李瑕所言,这场突袭战结束的很快。
大尖山一共有三条山路,五百余大理军分散开来,主要防备的也是山上的人逃窜。没太防备到会有敌军突然从后方杀上来。
短短半个多时辰后,守山的大理军便已溃逃。
李瑕并不派人追击,而是下令尽快收拾战场……
伍昂拖着董净台走到李瑕面前。
“县尉,活捉了一名敌将……”
~~
董净台抬头看去,有些惊讶于来的宋军将领如此年轻。更惊讶的是,居然有宋军到统矢府境内。
“哈,四年前我们向宋廷求来的援军,今日终于到了吗?”
李瑕听了不由笑了笑。
这句讽刺听起来平平无奇,却能看出这董净台不简单。
首先是胆气,被活捉之后不求饶、不惊慌,还敢出言相讥,胆量是有的;其次是立场,点明了他投降蒙古是有理由的,宋人没有资格怪罪他,隐隐还显出些委屈。
一句话,董净台既表明了他是个可以招降的人物,又不显的窝囊。
“你是何人?”李瑕问道。
“董净台,大理开国宰相董公迦罗尤之后,大理国下府主将,大蒙古国副千户……”
李瑕听了,便明白董净台出身董氏。
大理国的历史,可能看成是世族争权史,南诏国蒙氏统制下有六大家族,分别是郑氏、赵氏、杨氏、段氏、高氏、董氏。
先是郑氏篡国,建“大长和国”;之后赵氏篡国,建“大天兴国”;再之后杨氏篡国,建“大义宁国”。
往后,段氏联合董氏、高氏、赵氏,甚至一部杨氏,建“大理国”。
再往后,高氏一度篡位,之后又归位于段氏,既非高长寿所言的“先祖高风亮节”、也非段氏民心所向,实则是五大家族的权衡而已。
简单而言,“你高氏掌权可以,皇位就别篡了,大家都不想再出乱子。”
除了郑氏被“尽诛子孙”,其余五大家族一直显赫至今。
这五大家族中,别的李瑕还未接触,只知道高氏、董氏,先祖都是汉人,属于被蛮化的汉人世家。
高氏始迁祖高翔,祖籍江西,随诸葛亮南征入滇,定居于此、渐成大姓豪门。
董氏始迁祖董成,祖籍金陵,唐末流落至滇,仕南诏、任宰相,渐成大姓豪门。
……
此时董净台说了身份,抬头一瞥,知李瑕了解董氏,又道:“你若放了我,我可向你招供段实的军情,助你救高长寿离开大理。”
李瑕问道:“你们这些大姓子弟,打仗不行,权衡利弊倒是很厉害。”
董净台道:“是,若让我投降真不可能,你宋朝国力逊大蒙古国百倍,我宁死也不敢投降连累家族。但今日只要你肯放了我,于你有百利无一害。”
他也不等李瑕回答,老老实实便开始招供……
那边熊山进了董净台的帐营,不多时又走出来,手里捧着个瓷罐、一身衣服。
“县尉请看这个,是蜀锦、华阳窑,和我们的货很像。”
李瑕接过看了看,向董净台问道:“多少钱买的?”
董净台愣住。
眼下是在打仗,虽说两边不过都只有数百人,但再小的战场,也不该出现这种问题。
“问你,这蜀锦你多少钱一匹买的。”李瑕又道。
“家里供的,家中有人与宋人做些生意。大蒙古国派回回人搜刮得厉害,做些生意……贴补家用。”
“这两年也做?”
“有做。将军你看,你我亦有渊源。将军若对这生意有兴趣,我可以暗中牵线……”
董净台如捉住救命稻草一般,开口谈起生意来也是头头是道。
李瑕对此并不诧异,之前依邬通所言,这两年常有货走私到大理,而大理掌权的无非也就这几个家族……
~~
这次来大理,李瑕目的很清晰。他是来打开商道的、不是来打仗的。
私心里,他对舍利僧的这场举事……非常生气。
带着一群山民举事,把本就不足的抗蒙势力当即暴露在屠刀之下,浪费积蓄实力的时机。
李瑕的实力也因此开始消耗。
八百庆符军没后勤、没支援、没补给,没有可以休整的城寨,深入敌境。暂时虽还没出现大的伤亡,也已累积死伤了四十余人。
箭矢、蒺藜火球、干粮都快用完了,体力耗尽,接下来已很难再打出昨日的胜仗,一旦被包围,便有覆灭的危险。
哪怕侥幸胜了、把四五千大理兵全歼灭,对段氏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庆符军却是李瑕全部的实力。
哪怕占下大理城,在这直接处于蒙古统治下的地方,根本也没有一丝守住的可能;它们不像庆符县,有宋军、有川中八柱庇护,有大宋国力为恃。
那,为了什么呢?
这些牺牲掉的性命、时间,本可以避免的。
所以李瑕千叮咛、万嘱咐高长寿“不要轻举妄动”。
他本计划着,让高长寿到川滇之地占地盘、让高琼负责走私。如此,在四川、边境、云南形成“官、寇、商”互相支撑的一条线,积蓄力量。
现在,高琼这个统矢城主没了。
李瑕必须考虑,再找一个人来代替他。
他这个“官、寇、商”的计划,少了“商”,就如同没了源泉和流向的一潭死水。
而这个商,该在大理有个明面上的身份,才不会再把李瑕这个才萌芽的弱小势力拖到大理的蒙军主攻视线里。
董净台似乎是个可考虑的人选之一……
~~
高长寿看到山下的战斗之后,迅速点齐了剩下的青壮,下山准备接应李瑕。
但他们才到山腰,战斗已结束了。
高长寿惊讶于李瑕麾下这支兵马的实力,依旧拖着受伤的腿脚向山下走去。
渐渐的,他看到了李瑕。
高长寿忍不住笑了笑。
好友久别重逢,他眼神里是由衷的喜悦。
“非瑜!”
李瑕正在审讯董净台,回过头看了高长寿一眼,目光中带着思索,却并未显露太多的情绪。
“慕儒……放慕儒过来。”
高长寿走到李瑕身前,用力抱了抱他。
“我又欠你一条命。”
李瑕拍了拍他的背,道:“你又受伤了。”
“常有的事。”高长寿苦笑道,“要抗蒙,不受伤怎么行。”
“慕儒稍待,收拾好战场,剥下盔甲、箭矢,我们上山再谈吧。”
高长寿四下一扫,打量了一眼战场,道:“非瑜建了一支强军。”
“才成军不久,还不是强军。”
她看得出这八百庆符军是李瑕呕心沥血才训练出来的,很担心他们出现太大的伤亡。便成了他为了救她而折损了宝贵的实力,这种想法让她有些愧疚。
李瑕似乎看出了她的不安,在指挥的空隙忽然握了握她的手。
“不必担心,会很顺利。”
高明月“嗯”了一声,觉得他平时虽然冷清,但只要他肯的话,还是能很懂女子心思的。
如李瑕所言,这场突袭战结束的很快。
大尖山一共有三条山路,五百余大理军分散开来,主要防备的也是山上的人逃窜。没太防备到会有敌军突然从后方杀上来。
短短半个多时辰后,守山的大理军便已溃逃。
李瑕并不派人追击,而是下令尽快收拾战场……
伍昂拖着董净台走到李瑕面前。
“县尉,活捉了一名敌将……”
~~
董净台抬头看去,有些惊讶于来的宋军将领如此年轻。更惊讶的是,居然有宋军到统矢府境内。
“哈,四年前我们向宋廷求来的援军,今日终于到了吗?”
李瑕听了不由笑了笑。
这句讽刺听起来平平无奇,却能看出这董净台不简单。
首先是胆气,被活捉之后不求饶、不惊慌,还敢出言相讥,胆量是有的;其次是立场,点明了他投降蒙古是有理由的,宋人没有资格怪罪他,隐隐还显出些委屈。
一句话,董净台既表明了他是个可以招降的人物,又不显的窝囊。
“你是何人?”李瑕问道。
“董净台,大理开国宰相董公迦罗尤之后,大理国下府主将,大蒙古国副千户……”
李瑕听了,便明白董净台出身董氏。
大理国的历史,可能看成是世族争权史,南诏国蒙氏统制下有六大家族,分别是郑氏、赵氏、杨氏、段氏、高氏、董氏。
先是郑氏篡国,建“大长和国”;之后赵氏篡国,建“大天兴国”;再之后杨氏篡国,建“大义宁国”。
往后,段氏联合董氏、高氏、赵氏,甚至一部杨氏,建“大理国”。
再往后,高氏一度篡位,之后又归位于段氏,既非高长寿所言的“先祖高风亮节”、也非段氏民心所向,实则是五大家族的权衡而已。
简单而言,“你高氏掌权可以,皇位就别篡了,大家都不想再出乱子。”
除了郑氏被“尽诛子孙”,其余五大家族一直显赫至今。
这五大家族中,别的李瑕还未接触,只知道高氏、董氏,先祖都是汉人,属于被蛮化的汉人世家。
高氏始迁祖高翔,祖籍江西,随诸葛亮南征入滇,定居于此、渐成大姓豪门。
董氏始迁祖董成,祖籍金陵,唐末流落至滇,仕南诏、任宰相,渐成大姓豪门。
……
此时董净台说了身份,抬头一瞥,知李瑕了解董氏,又道:“你若放了我,我可向你招供段实的军情,助你救高长寿离开大理。”
李瑕问道:“你们这些大姓子弟,打仗不行,权衡利弊倒是很厉害。”
董净台道:“是,若让我投降真不可能,你宋朝国力逊大蒙古国百倍,我宁死也不敢投降连累家族。但今日只要你肯放了我,于你有百利无一害。”
他也不等李瑕回答,老老实实便开始招供……
那边熊山进了董净台的帐营,不多时又走出来,手里捧着个瓷罐、一身衣服。
“县尉请看这个,是蜀锦、华阳窑,和我们的货很像。”
李瑕接过看了看,向董净台问道:“多少钱买的?”
董净台愣住。
眼下是在打仗,虽说两边不过都只有数百人,但再小的战场,也不该出现这种问题。
“问你,这蜀锦你多少钱一匹买的。”李瑕又道。
“家里供的,家中有人与宋人做些生意。大蒙古国派回回人搜刮得厉害,做些生意……贴补家用。”
“这两年也做?”
“有做。将军你看,你我亦有渊源。将军若对这生意有兴趣,我可以暗中牵线……”
董净台如捉住救命稻草一般,开口谈起生意来也是头头是道。
李瑕对此并不诧异,之前依邬通所言,这两年常有货走私到大理,而大理掌权的无非也就这几个家族……
~~
这次来大理,李瑕目的很清晰。他是来打开商道的、不是来打仗的。
私心里,他对舍利僧的这场举事……非常生气。
带着一群山民举事,把本就不足的抗蒙势力当即暴露在屠刀之下,浪费积蓄实力的时机。
李瑕的实力也因此开始消耗。
八百庆符军没后勤、没支援、没补给,没有可以休整的城寨,深入敌境。暂时虽还没出现大的伤亡,也已累积死伤了四十余人。
箭矢、蒺藜火球、干粮都快用完了,体力耗尽,接下来已很难再打出昨日的胜仗,一旦被包围,便有覆灭的危险。
哪怕侥幸胜了、把四五千大理兵全歼灭,对段氏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庆符军却是李瑕全部的实力。
哪怕占下大理城,在这直接处于蒙古统治下的地方,根本也没有一丝守住的可能;它们不像庆符县,有宋军、有川中八柱庇护,有大宋国力为恃。
那,为了什么呢?
这些牺牲掉的性命、时间,本可以避免的。
所以李瑕千叮咛、万嘱咐高长寿“不要轻举妄动”。
他本计划着,让高长寿到川滇之地占地盘、让高琼负责走私。如此,在四川、边境、云南形成“官、寇、商”互相支撑的一条线,积蓄力量。
现在,高琼这个统矢城主没了。
李瑕必须考虑,再找一个人来代替他。
他这个“官、寇、商”的计划,少了“商”,就如同没了源泉和流向的一潭死水。
而这个商,该在大理有个明面上的身份,才不会再把李瑕这个才萌芽的弱小势力拖到大理的蒙军主攻视线里。
董净台似乎是个可考虑的人选之一……
~~
高长寿看到山下的战斗之后,迅速点齐了剩下的青壮,下山准备接应李瑕。
但他们才到山腰,战斗已结束了。
高长寿惊讶于李瑕麾下这支兵马的实力,依旧拖着受伤的腿脚向山下走去。
渐渐的,他看到了李瑕。
高长寿忍不住笑了笑。
好友久别重逢,他眼神里是由衷的喜悦。
“非瑜!”
李瑕正在审讯董净台,回过头看了高长寿一眼,目光中带着思索,却并未显露太多的情绪。
“慕儒……放慕儒过来。”
高长寿走到李瑕身前,用力抱了抱他。
“我又欠你一条命。”
李瑕拍了拍他的背,道:“你又受伤了。”
“常有的事。”高长寿苦笑道,“要抗蒙,不受伤怎么行。”
“慕儒稍待,收拾好战场,剥下盔甲、箭矢,我们上山再谈吧。”
高长寿四下一扫,打量了一眼战场,道:“非瑜建了一支强军。”
“才成军不久,还不是强军。”